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案例

《曹刿论战》学案教案

日期:2022-06-06

这是《曹刿论战》学案教案,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学习目标

  1、能对照注释,通过查阅工具书,通译全文,掌握重要词句。

  2、能说出曹刿的战略思想

  3、能结合人物的语言、动作等,说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4、能阐述文章围绕中心、突出重点、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一、 导入

  二、 初读课文,准确翻译课文。

  1、 朗读课文。

  由同学自荐分别扮演曹刿和鲁庄公,有条件的话可以就文中某一段即兴表演课

  本剧。

  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应读出“反对”的语气。

  ②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应读出“否定”的语气。

  ③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应读出“肯定”的语气。

  ④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应读出“议论”的语气。

  ⑤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应读出“解说”的语气。

  2、 同桌合作翻译课文

  (此段时间应充裕,其间教师巡视,随时解答学生的一些疑难问题,对于一些重点字词应及时板书,在下一环节时重点强调。)

  3、 全班交流、释疑

  (特别要注意文中出现的通假字、词性活用字及古今词义变化字,本环节结束时可以尝试完成课后探究练习第三题。

  4、 趁热打铁,背诵课文

  给学生十分钟的时间,背出课文第一段。(时间允许,可以当场默写,比一比看谁的背诵效率高,以此激发学生诵读优秀古诗文的兴趣。)

  三、 背默检测

  1、曹刿认为此次作战的先决条件是“ ”

  2、曹刿认为战场上利于开始反攻的时机是“ ”之时

  3、曹刿认为战场上发动追击的最佳时机是“ ”之时

  四、 独立思考

  结合文中人物语言、动作等,说说曹刿和鲁庄公分别是怎样的人。

  (分析人物,要紧密联系课文,可引导学生想象,曹刿在说此话,行动时,周围的环境如何?有无反对之声?让学生深入课文情景,细细品味人物语言、动作,从而归纳出人物的形象。)

  曹刿:

  鲁庄公:

  五、合作探究

  1、结合课文回答“肉食者鄙”的“鄙”表现在哪里?曹刿的“远谋”表现在哪里?纵观全文,弱小的鲁国能战胜强大的齐国原因有哪些?

  [析]本题一题三问,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从文字材料中提取、概括关键信息的能力。

  2、本文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对比手法的掌握情况,同时能进一步加深对文章中心的理解。

  3、本文详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安排?

  [析]此题意在让学生体会课文剪裁详略得当的特点。重点理解文章选材、剪裁都要符合表达中心需要的道理。

  六、课堂检测

  1、请给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

  又何间( )焉  小惠未徧( )  牺牲玉帛( )

  辙( )乱旗靡( ) 肉食者鄙( )

  2、填空

  (1)《曹刿论战》选自《 》,传说是 时期 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 体史书。

  (2)《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 具体来说指的是 。文中叙述了开始反攻的时机是 开始追击的时机是 。

  3、下列加点的“以”的含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何以战 B.必以情 C.必以分人 D.可以一战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义:

  (1)又何间焉 古义: 今义:

  (2)肉食者鄙 古义: 今义:

  (3)牺牲玉帛 古义: 今义:

  (4)小大之狱 古义: 今义:

  5、翻译下列句子。

  (1)小信未孚。 。

  (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

  七、能力提高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回答问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1、“十年春,齐师伐我”除了交待战争发生的时间外,还指出了

  和 ,其中的“我”是指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3)曹刿请见 (4)战则请从

  3、用原文回答

  (1)“忠之属也”所评价的内容是什么?

  。

  (2)曹刿请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4、用“‖”把第一段文字分为两层,并写出层意。

  一层 。

  二层 。

  5、从这一段中,可以看出曹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曹刿论战》知识点梳理

  一、本文选自《 》,相传是春秋时期 所作,是根据 写 体史书,保留了我国自公园前722年以后200多年间的许多史料。

  二、语音 刿( )孚( )辙( )轼( )遂( )盈( )

  靡( )玉帛( )鄙( )又何间( )焉小惠未徧( )弗( )

  三、通假字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同 ,

  四、古今异义词

  1、小大之狱 狱:古义: 今义:

  2、牺牲玉帛 牺牲: 今义:

  3、齐师伐我 伐: 今义:

  4、又何间焉 间:古义: 今义:

  5、肉食者鄙 鄙:古义: 今义:

  6、弗敢加也 加:古义 今义:

  7、虽不能察 虽:古义: 今义:

  8、再而衰 再:古义: 今义:

  9、必以信 信:古义: 今义:

  10、忠之属也 忠:古义: 今义:

  六、词类活用 1、神弗福也福: 2、一鼓作气鼓:

  七、一词多义 1、师:①遂逐齐师( )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2、间: ① 又何间焉( ) ②挑拨离间( )亲密无间( )

  3、属: ①忠之属也( )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 )

  4、牺牲:牺牲玉帛( ) 为国牺牲( )

  5、故: 故克之( ) 公问其故( )

  6、请: 曹刿请见( ) 战则请从( )

  7、从: 战则请从( ) 民弗从也( )

  8、以: 何以战( ) 必以分人( )

  9、之:肉食者谋之( ) 小大之狱( ) 公与之乘( )

  八、重点词语解释 1、既克,公问其故( ) 2、又何间焉( )

  3、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 4、肉食者鄙( )

  5、望其旗靡( ) 6、公将驰之( )

  7、弗敢专也( ) 8、小信未孚( )

  十、朗读节奏 1、可 以 一 战

  2、一 鼓 作 气,再 而 衰,三 而竭。 3、吾 视其 辙 乱,望 其 旗 靡,故 逐 之。十一、理解性默写

  1、《曹刿论战》中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

  2、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 。

  3、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

  4、本文中出现的一个成语是:

  5、曹刿阻止鲁庄公追击的原因是 。(限四个字)

  6、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

  7、文中表现曹刿积极“参与”精神的词语是: 。

  8、文中“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

  9、曹刿请见的主要原因是

  10、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

  十二、重点语句翻译

  1、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3、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5、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6、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7、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8、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9、彼竭我盈,故克之。

  10、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12、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

  1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14、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十三、课文内容理解

  1、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战前曹刿与鲁庄公的论战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曹刿的“远谋”又表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2、本文多处将鲁庄公与曹刿进行对比描写,请找出其中一例,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战前: 战时:

  战后: 好处:

  3、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简要说说。(2分)

  答:

  4、谈谈“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5、文章第2节主要内容是

  6、文章第3节主要内容是

  7、文章第2节通过曹刿的言行表现了他的品质或才能是

  8、文章结尾一段表现了曹刿哪些方面的才能?

  9、就曹刿和鲁庄公的对话,联系全文,说说曹刿在对话中表现出来的主要思想。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表现了曹刿的远见卓识。 C、“齐师伐我”中“伐”是攻打的意思

  B、曹刿与同乡人的对话,表明从“请见”的原因。

  D、鲁庄公和曹刿都认为“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11、曹刿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略作分析。

  12、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刿否定了“公”前两次的回答的原因是什么?

  十四、开放性试题

  1、根据上文有关内容,发挥合理想像,在“齐师败绩”前简要补写出战斗的经过(可以运用文中原有的字词灵活组合或用自己的话叙述)。

  2、.“一鼓作气”流传至今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但却有人常常把它误写成“一股作气”、“一鼓足气”等。想一想,你怎样运用文中的知识来帮助人们避免这些错误。

  3、学习这篇文章之后,你能从曹刿或鲁庄公身上获得什么启示或明白什么道理?

  4、你是否赞同曹刿“夫战,勇气也”这一观点?请谈谈你的理由。

  5、参考“示例”,根据所给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另写一个含这个字的成语。(3分)

  [示例]遂逐齐师——随波逐流 (1)既克——

  (2)夫大国,难测也—— (3)望其旗靡——

  6、有人说,“长勺之战”的胜利,曹刿功不可没;但从某种意义上说,鲁庄公也有一定的功劳。你的看法呢?

  7、文中曹刿的形象,令人敬佩。请写出中国近代史(1840-1949)上,你最敬佩的一位爱国将领,并用一句话加以评价。

  爱国将领: 评价:

  8、读了这则短文,鲁国获胜给你启示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看法。

  9、选文阐明了弱国在对强国的战争中所应采取的战略战术原则是什么?请再举出一个我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一、《左传》 , 左丘明,编年体史书

  二、(guì)(fú)(zhé)(shì)(suì)(yíng)(mǐ)(bó)(bǐ)(jiàn) (biàn) (fú)

  三、徧:同“遍”,遍及、普遍

  四、1、狱:古义:官司、案件 今义:监狱

  2、牺牲:古义:古代祭祀用的牛、羊、猪等祭品 今义:为正义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

  3、伐:古义:讨伐,攻打 今义:砍伐

  4、间:古义:参与 今义:中间,隔开,不连接,空间,时间

  5、鄙:古义: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今义:轻视,看不起

  6、加:古义:虚夸,以少报多今义:增加 7、虽: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8、再:古义:第二次 今义:表示事情或行为重复,又一次

  9、信:古义:信实、诚实 今义:书信

  10、忠: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今义:忠诚

  六、 1、福:名词用作动词,赐福 2、鼓:名词用作动词,击鼓(进军)

  七、一词多义5、(因此,所以)(缘故,原因) 6、(请求)(请让我)

  7、(跟随) (服从,听从您的命令拼死作战) 8、(凭,靠,凭借)(把)

  9、(代词,代这件事) (结构助词,的) (代词,他)

  八、 1、(克:战胜) 2、间:参与 3、可以:可凭借 4、鄙:浅陋,这里指目光浅短

  5、靡:倒下 6、驰:(驱车)追赶 7、专:独自享有,独自专有 8、孚:为人所信服,信服

  十、 1、可/以一战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十一、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4、一鼓作气。

  5、惧有伏焉。(限四个字) 6、*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7、彼竭我盈之时,齐军辙乱旗靡之时。 8、请见、请从。

  9、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0、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十二、重点语句翻译 1、大国是很难估测(它的行动)的,担心他们会设下埋伏。 2这只是小信用,不能为神所信服(信任),神灵是不会赐福(保佑)你的。   3、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4、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根据实情慎重处理。 6、我发现他们的车印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 7、掌权的人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去参与呢? 8、小恩小惠惠遍及百姓,百姓不会听从您的。 9、敌方的士气已经消失了,我方的士气正旺盛,所以能够战胜他们。 10、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土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时勇气减弱,到第三次击鼓时勇气已经消失了。 11、居高位享厚禄的人目光短浅,不能够深谋远虑。 12、已经战胜了,庄公问他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是靠勇气的。” 13、祭祀用的猪牛羊、玉帛一类的东西,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必定做到诚实可信。 14、(这是)尽了本职一类(事情),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着去。

  十三、课文内容理解

  1、鲁庄公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少数人的支持和神灵的保佑上。曹刿认为取信于民是获胜的保证。

  2、战前:鲁 浅陋 ;曹有远谋 战时:鲁不作调查,急躁冒进; 曹实地调查,抓准时机 战后:鲁 茫然不知 曹细说原委 好处:通过对比,突出曹刿指挥作战的军事才能。

  3、答:(1)政治方面:认为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2)军事方面:善于把握进攻和追击的时机。(或:适时出击,适时追击) 4、①为下文写庄公作铺垫②衬托曹刿的远见卓识

  5、齐鲁两国长勺之战的概况。 6、战后曹刿论述战斗取胜的原因。

  7、胸有成竹、指挥从容、善于把握战机。 8、*作战中善于把握战机,注意观察敌情,做到知己知彼。

  9、只有尽心尽职才能取信于民,,得到人民的支持,才是战争取胜的基本条件。 10、(D)

  11、(1)有爱国心与责任感。祖国被侵伐时,立即“请见”,去参与“肉食者谋之”的事,并主动要求作战。

  (2)对作战的条件有深刻的见解。把国君“忠”其事,取信于民作为取胜的先决条件,有“远谋”,其见解显然高于“肉食者”

  (3)有很高的说服他人的说话技巧。 与地位相当的乡人说话,直接解答疑虑,简洁明快。与国君商讨问题,循循善诱,启发、分析,促其领悟。

  12、这是因为“公”把战争取胜的希望第一次寄托于近臣的拥护,第二次寄托于神灵的保佑。

  十四、1、公鼓之,齐师士气已竭。(意对即可,可用现代文回答。) 2、合理解释“鼓”和“作”的意思)

  3、从曹刿身:可从远见、爱国、责任感等方面说 鲁庄公身上主要是反面的、领导与人民的关系方面说。

  5、(1)克敌制胜(攻无不克)(2)深不可测(高深莫测) (3)望风披靡(所向披靡、)

  6、本题是开放题,可从“有功”“无能”或“兼而有之”三个角度来答题,能自圆其说即可。从“有功”方面答:鲁庄公知人善任,用人不疑,虚心听取曹刿的意见,作为决策者,有一定的功劳。也可从“无能”方面答: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作为统治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他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军事上的无能,完全依靠曹刿的才能才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也可以把“有功”“无能”结合起来答。

  8、鲁国获胜的主要启示有:(1)获胜的根本是取信于民,获得人民的支持。

  (2)战争中要善于分析敌情,把握战机。 (3)统治者应善于听取并采纳群众的意见……

  1、jiàn biàn bó zhé mǐ bǐ

  2、(1)左传 春秋 左丘明 编年(2)取信于民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齐人三鼓后 齐人辙乱旗靡时 3、C 4、(1)参与 中间(2)鄙陋,目光短浅 卑鄙(3)指猪、牛、羊等祭品 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4)案件 监狱 5、(1)小的信用不能使鬼神信服(2)这是忠心尽力为人民办事。可以凭借这点一战。作战时请让我跟您同往。

  能力提高

  1、战争的双方 性质 鲁国2、(1)徧同“遍”,遍及(2)动词 赐福(3)请求

  (4)请让我 3、(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4、……乃入见。‖问:“何以战?” …… 一层:写曹刿请见鲁庄公的背景和原因。二层:写曹刿见鲁庄公后两人的对话,表现曹刿对备战条件的认识。5、热爱自己的祖国,深谋远虑。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