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05
这是《搭石》说课稿,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 搭石》是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的第18课课文。全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 浓郁的生活气息。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如“搭石”一般于默默无闻 中凸现。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 能力,而学生阅读能力只有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才能得到锻炼与提高。”结合本课教材特点,我 在教学中以学生自读自悟为基础,注重引导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体验、感悟,在读中积累、内 化,在读中欣赏、升华,以“美”作为这篇课文的主线,贯穿课堂。
一、以“寻找美”贯穿 全文
这篇课文文字并不深奥,但其间传递的情感却是丰富的。一开始,我就以“搭石,构成 了家乡的一道风景”为美的切入口,让学生在体会搭石的自然美的基础上,挖掘出其蕴涵的情感 美。接着,出示问题——“请细细地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文中的那些词句让你感受到美 呢?”这是一个难度很大的问题,同时又是一个透过文字直抵内心的引子。学生带着任务读课 文,读书目的性自然体现,又增加了语言的积累。以“美”为切入点,带着学生走进了小村庄,开 始感受“搭石”,欣赏“搭石”,寻找美的画面。 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 满意才肯离去;——助人之美 行人走搭石,动作协调有致,声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绰 绰;——和谐之美 如果两个人同时过溪,招手礼让,闲话家常;——谦让之美 要是谁偶遇老 人,蹲身下伏,背负过溪;——尊老之美 为了将学生的真实体会在朗读中一次次的提升,所 以在学生每次交流感悟之后,齐读中心句: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美是永恒的主题, 学生们自读、自悟,在寻找美,欣赏美的同时,感悟自然的美,感悟和谐的美,感悟平凡的美。
二、以“欣赏美”感知文本
学生在体验诉说这些美的画面时,脑海中其实已经生成了丰富 的人物形象,此时,老师适时地指导朗读,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细腻的情感体 验。在学生对“搭石”有了一定的了解感悟后,再组织学生运用多种形式,进行不同层次的读书活 动,使其感悟体会“搭石”的美,欣赏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从而实现教师、学生与课本对话的目 的。在教学中,我就根据不同内涵的美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诠释,以达到学生与文字的心灵对 话。如行人走搭石,动作协调有致,声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这种和谐之美,我就采 用男女生滚读后齐读的方式,不仅让学生在体验了行人走搭石的和谐,更使学生亲身感受朗读 中的和谐之美;再如体验“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满意才肯离去”的助人之 美时,我让学生自己实践并谈谈自己的感受,让学生有了身临其境之感。三、以“发现美”延伸课文
伟大的雕塑家罗丹说过:这个世界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是啊,美无处 不在,就连搭石这么不起眼的小事物都有美。”作者就是从一件很小的事物中发现了美。你现在 认为什么是美?在我们身边哪里也可以找到美?”知识拓展是本节课又将诠释的一个层次。我在 引导学生寻找美、欣赏美了之后,将这一深刻的感悟延伸到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希望通过学 生的慧眼让学生找到自己身边的美,欣赏这些不起眼的美,珍藏这些细微之处见真情的美。但 可惜的是时间捉弄人,学生亲历亲为后的真情感悟只能留待以后聆听了。
美是明媚的阳光, 给人以温暖;美是盛开的鲜花,给人以芳香;美是潺潺的溪流,滋润万物的成长;美是熊熊的 火炬,点燃生命的希望。学生们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到人与人相互关爱,生命才 更有意义,人生才更幸福。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