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案例

《海燕》教后记

日期:2022-06-05

这是《海燕》教后记,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海燕》是一篇传统的名家名作,教起来有一些难度。我翻阅了有关资料,试图运用活动的方式来构思设计这节课。上完以后,有收获也有遗憾。下面就来谈谈自己对这节课的设计和感想。

  我是这样设计的,《海燕》是一首散文诗,教学重点应该是引导学生通过了解时代背景,从整体上领会课文的深刻内涵,探究海燕等形象的象征意义,了解象征、烘托等表现手法在本文中的运用及其作用。要达到这一目标,应该引导学生以诵读为突破口去探究课文的内涵,避免直接告诉学生海燕等形象的象征义。我准备用两课时完成教学任务,第一课时重点是了解有关资料,训练朗读,整体感知课文。在设计中,我以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为此,我设计了“书法比赛”、“画插图”、“猜谜语”等几个环节来进行。

  上课的过程中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得到了很好地发挥,尤其画插图环节,小组派代表黑板展示,大多数同学的画作有模有样,而依据是课本上的相关段落,学生必须最大限度的了解课本内容,但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一是没有把握好教学节奏,时间分配不够合理,有些前松后紧,学生通过“书法比赛”掌握了字词,“画插图”环节感知了文本内容,而“猜谜语”的时间有些仓促,学生猜出海燕、暴风雨等象征义,但对象征手法理解的还不够。另一方面,课堂语言还不够精炼,引导过渡,也耽误了时间;学生方面,预习不够充分,缺乏深入思考,导致反应不够积极,回答问题有些萎缩、迟疑,影响了课堂效率。

  总的来说这堂课,我在反思,学生进入八年级以后,尤其农村初中基础薄弱学生较多,不爱回答问题,只注重结果,不重视过程,只习惯被动接受,不主动合作探究,灵活运用能力差,学生普遍缺少浓厚的学习兴趣。没有学习兴趣,老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乏味、愚钝。最近,学校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语文能力和兴趣的舞台,比如广播站、读书角、朗诵比赛等,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所以,课堂上采用活动的方式让学生读书,采取一些办法,“忽悠着”学生兴冲冲的学习,久而久之,学生会变被动为主动,最终,逐步提高课堂效率。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