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01
这是《寓言二则》教后记录,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上完了《寓言二则》。
接触寓言相信对于孩子们来说并不是第一次,重视教育的家长可能在孩子牙牙学语时就给他们读寓言故事了。比如伊索寓言,成语故事,许多内容孩子们都耳熟能详。就像今天要上的这两则寓言一样,其实内容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只是,今天要上的却是古文。
一直认为学好古文最重要的就是读,反复多次的朗读能让我们在教学中省掉很多事,特别是对于古文接触得较少的孩子们。所以上《刻舟求剑》时还没有讲解就先让孩子们读了好几遍,然后再指名读。一直要求孩子们在别人读时要认真倾听,往往这时候,就喜欢叫一两个没认真听的宝宝来说刚才有没有读错。(有时感觉自己上一节课在教学上并没有花太多的精力,把大部分的注意力都放在了观察孩子们的表现上了,一旦发现某个开小差的,目标也就指向他了。)
读完之后,虽然知道文章后面就有译文,还是让孩子们把译文盖上,自己试着翻译一下文章的大概意思,再对照一下,看看自己能翻出多少来,还特别强调了“遽”和“契”的意思。
接下来是理解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可能是我的引导并没有到位,孩子们说得不是特别好,在这上面还是花了点时间,后来想想,其实如果从船没动,只要下去就可以捞到,可是船走了,而剑没有移动,捞的方法就应该变化,再引申到事物变化了,对应的方法也就应该变化,这样一来,可能孩子们就能很轻松地把道理说出来了。应该说还是自己之前的备课准备并不是十分充分,没有考虑到学生可能的反应。
上《郑人买履》时就注意到了这一点,在引导孩子们说说寓言所蕴含的道理时,就说得好多了。因为这一篇中有两个多音字,所以一开始是我先范读的,让孩子们把多音字注上音,然后再让他们读。上完了之后,还补充了一些古文的知识,不管有没有用,姑且让他们知道吧。
其实孩子们更喜欢听的还是作者和背景的介绍,每次上课,只要说介绍一下作者或是写作背景,那课堂的关注度绝对是最高的,所以在介绍吕不韦时就多讲了几句,而介绍韩非子时正赶上下课要做眼保健操,也就没再多讲了。本想着今天孩子都能把课文都背出来,可放学时检查一下,还是有十个宝宝没有背出来,我要去开会又没有时间把他们留下来,只能“威胁”说,明天再不背出来就要留下来了。
今天上《郑人买履》时若愚宝宝表现还不错,总是举手,真希望他能天天如此。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