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案例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及小结

日期:2022-05-30

这是《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及小结,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和用生字组成的新词,会用部分生字口头组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借助插图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鱼、老黄牛、燕子尾巴的功能。

  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讲小鱼、老黄牛、燕子尾巴作用的词句并了解它们尾巴的功能。难点是理解壁虎尾巴的功能和可以再生的特点。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这种小动物叫什么名字吗?对!小壁虎生来就有一条长长的尾巴,可有只小壁虎还要去借尾巴,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到《小壁虎借尾巴》这个故事中寻找答案吧!(板书课题)

  2、课题中有三个生字,“壁、虎、借”你认识他们吗?用什么好方法记住他们的。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这篇课文与我们以往学习的课文有什么不同?这篇课文没有注音,连生字也没加注音,那么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我们可以借助插图猜一猜、去课后生字表里查一查、也可以请教请教同桌。试着自由读一读吧!

  2、指生分段朗读课文。

  2、老师把生字注音组词出示在大屏幕上,请你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确吧。在刚才读生字词的过程中,你觉得哪个生字的字音可能是同学们容易读错的,你来提醒大家。(重点提醒“蛇”是翘舌音,“蚊、难”是前鼻音,“虎”的声母是f)。3、这些生字中,除了我们刚才已经交流过的三个字“壁、虎、借”以外,其余的字你有什么好方法能把它们记住,和同桌说一说;哪个字记起来还有些困难,也和同桌交流交流?(师下去巡视)

  ⑴归类识字:比一比:逃—桃,难—推,姐—妹、组,(借—错)形声字:蚊、姐、逃、(壁)

  ⑵加一加:亲+斤=新

  4、去掉拼音读词语。刚才带着拼音读词语对同学们来说可能只是小菜一碟,那现在呢?有信心读好它们吗?(自由练习读一遍,还有不会的请教同桌;现在请一个小组为我们领读生字词;哪一小组认为我们能比他们读得更好,好,你们来试试。大小声交替读一遍)

  5、如果把这些词语放入课文中,你还认识它们吗?现在请你再一次独立、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老师刚才提出的问题: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 (一挣,难看)同学们,小壁虎挣断尾巴后心情会怎样?(很伤心、很难过)那该怎样读好第二自然段呢?(课件出示,强调标点)。

  三、朗读感悟

  1、小壁虎向谁借尾巴了(圈一圈)?(课件显示:反馈,用“先……然后……最后……”连起来说一句完整的话。)它是怎样借的?它借到尾巴了吗?(用波浪线画一画)请同学们读一读3---5自然段。

  2、以扶为主,领学课文第三自然段。

  (1)它是怎样向小鱼借尾巴的?他借到了吗?

  (2)是不是小壁虎不礼貌,所以小鱼姐姐不把尾巴借给它呢?(不是)请你找到小壁虎说的话,再读给大家听一听。

  生:小壁虎说:“小鱼姐姐,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师:小壁虎有礼貌吗?(有)你从哪个词看出小壁虎很有礼貌呢?( “姐姐”,还有“您”。)

  哪个小朋友也能很有礼貌地向小鱼姐姐借借尾巴呢?(学生有礼貌地读)小壁虎这么有礼貌,为什么小鱼不把尾巴借给它呢?(因为小鱼姐姐的尾巴是要掌握方向的,没有了尾巴就不能游泳了。)(板书:用尾巴拨水)

  如果没有了尾巴,小鱼就不能在水里游来游去了。“拨水”是什么意思?你能不能做做“拨水”的动作?演示课件,理解“拨水”意思。

  3、半扶半放,学习第四、第五自然段。

  (1)小壁虎从小鱼那儿借不到尾巴,又爬呀爬,向老牛和燕子去借尾巴了。(出示课文插图3、图4)请同学们根据图片下面的三个要求和同桌相互配合学习第4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自学要求:

  A有礼貌地读第4小节和第5小节。

  B讨论:老牛和燕子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呢?

  C同桌分角色朗读小壁虎跟老牛和燕子的对话。(学生同桌相互配合自学课文。)

  (2)哪两个同学来分角色读读小壁虎和老牛的对话?

  小壁虎从老牛那儿借到尾巴了吗?为什么老牛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呢?(板书:赶蝇子)

  现在老师就是老牛,你们是小壁虎,我们一起来读读他们的对话。 (师生分角色朗读老牛与小壁虎的对话)

  (3)小壁虎又爬呀爬,来到了房檐下。谁来读一读小壁虎与燕子的对话?(指名读)小壁虎这回借到尾巴了吗?为什么燕子阿姨不把尾巴借给它?对呀,如果燕子没有了尾巴,就不能掌握方向,会迷路,找不到家的。)

  (板书:掌握方向)(师生分角色朗读燕子与小壁虎的对话)

  (4)最后谁也没把尾巴借给小壁虎,(出示插图)看看没有借到尾巴的小壁虎,他的心情怎么样?(一定糟糕透了)你能读出小壁虎糟糕透顶的心情吗?(指导朗读。

  四、课堂小结:学习了一到五自然段,你有什么收获?知道了哪些知识?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