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案例

《寡人之于国也》备教教案

日期:2022-05-30

这是《寡人之于国也》备教教案,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学情分析策略】

  我所执教的班级,是我校高一年级中两个比较优秀的班级。学生基础比较好,对语文学习有兴趣,通过高中一个多学期的调整,多数学生努力转变学习方式,学习积极主动,乐于探讨交流,课堂学习气氛活跃。他们不满足于老师简单的灌输和课本基本知识的讲解,对提高语文素养自我期待比较高。但由于目前初中教材及流行教学观念的限制,多数学生的文言文基础有欠缺,学习方法也比较死板,喜欢字字落实、句句落实,以瞄准考试为目标,而不太注重积累文言知识、强化诵读语感、获取人生智慧。而执教本课我将继续坚持我的文言文教学的基本思路:既要注意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也要想办法让学生获得文言文学习的大进步。

  【文本定位策略】

  在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中,《寡人之于国也》被安排在“必修三”“我有一个梦想”专题中,与《季氏将伐颛臾》搭配,组成一个教学板块。苏教版语文教科书以人文话题统领专题,组织学习材料,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就本专题而言,旨在通过一组表达古今中外志士仁人理想追求的文质兼美的文章,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濡染高尚的情操、伟大的人格。全新的教学理念和追求,为这一传统经典篇目提供了新的教学阐释的空间,那就是在文言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描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图景,又是怎样与统治者展开思想交锋、用哪些手法取得论辩说服效果的,最终由文及人,认识到孟文雄辩、宏伟的风格缘于孟子的大丈夫的人格精神底蕴。

  【目标确立策略】

  1.解释并翻译文中的关键词句,疏通文意,背诵全文,积累文言基本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梳理孟子与梁惠王对话的层次,分析孟子运用的论辩手法,感受其中蕴涵的思想魅力。

  3.探究孟子雄辩特色背后的人格因素、社会理想中的精神底蕴,了解其“大丈夫”人格的追求,提升精神境界。

  4.合作探究孟子及其学说受到冷落的历史原因,拓宽阅读视野,培养探究意识,获得人生智慧。

  【教法选择策略】

  扎实的训诂、反复的诵读和个性化探究,是教学本课的三把钥匙。学习文言文要倡导下“笨”工夫,扎扎实实弄懂字义、句意、段意。如朱熹所说,“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这样文言文方得精进。因声求气,熟读成诵,是学习文言文的不二法门。它不仅能加深对文意的理解,更能有效积累文言语料,养成健康的文言阅读习惯,从而真正提高文言素养。本文是文言经典,表达的是先哲的生命感受、人格追求。在今天读这样的文言经典,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基本内容的理解上,还应该想方设法,多方面调动学生,让他们立足当下语境,打通古今隔阂,获得精神成长的营养,汲取民族的智慧。这样,文言文的学习才有价值。

  【文本解读策略】

  先秦诸子中,庄子和孟子的文章最好看。子曰: “必也狂狷乎。”如果说庄子是人生的狷者的话,那孟子就是人生的狂者。狷者的文章因冷峻超脱而好看,狂者的文章因热情天真而好看。《孟子·梁惠王上》共有五章记录了孟子与梁惠王的谈话,从不同角度阐发了孟子“仁政”“民本”的治国思想。本文是其中重要的一篇。

  孟子的“仁政”主张,依据对象与话题的不同,就例发凡,有所变化,充满政治智慧:有时侧重“义利之辨”,有时侧重“与民同乐”,而有时则强调“仁者无敌”等,但核心内容是爱民。就本文看,主要内容有:不违农时(孟子很重视这一点,文中“时”字凡四见),治民之产,“使民养生丧死无憾”,安居乐业;实行教化, “申之以孝悌之义”,使民风淳朴,长幼有序,社会安定。这继承了孔子“富之”而后“教之”的思想,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表现了他救民于水火的济世抱负和理想。

  孟文多是对话体,必须还原到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去,才能体会到其精妙之处。孟子论辩最突出的地方是“题外功夫”:揣摩对方心理,窥测对方思路,巧设陷阱,多布机关,引人入彀,最后一剑封喉。最后一句永远是由孟子来说,他永远是胜利者。

  对话开始,梁惠王表白自己治国的尽心和用心,流露出困惑和牢骚。他用“焉耳矣”三个语气词强调“尽心”;用“无如……者”排除一切人,突出自己的与众不同;用邻国百姓“不加少”,自己百姓“不加多”对比,流露出深深的不满和困惑。面对这样一位高高在上、自我感觉良好,颇有些自负、傲慢的君王,孟子没有直接指出他的错误,而是“欲擒故纵”,讲了一个“五十步笑百步”的寓言故事。既避免了直接冲突,又启发对方思考,暗示他“移民移粟”的补救方法与邻国治国的不尽心并无本质区别,为下面阐发自己的主张作了情感上的铺垫,埋下了心理上的伏笔。最后“则何如”一问,问得有力,让对方不得不点头说“不”,牵住了对方,占据了主动。

  孟子阐发主张也很注意由浅入深,一步步地诱导。他先渲染生活的富足,指出这就是“王道之始”,引发对方的好奇心;接着进一步映衬烘托社会的安定和谐,满足对方的心理需要。面对自负、傲慢又不免颟顸的梁惠王,孟子还需要明确回答他的疑问,于是他用具有鲜明视觉对比感的生活图景,组成反诘语气的长句,通过比喻论证推出结论,给对方以视觉冲击,更给对方以心理震撼,取得了很好的论辩效果。

  在此过程中,我们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论辩双方的心理活动,如主动与被动的转换,攻与守的变化,机关与陷阱的埋设与避让,自我情绪的表现与对对方情绪的控制,说话分寸恰到好处的拿捏等。此外,排比、比喻、反诘等众多修辞手法体现出来的文章的气势,也展示了孟文的特色。

  孟子的论辩为什么具有这样的特色和风采?因为孟子是一位傲岸不屈的“大丈夫”。他特立独行,傲骨凛然,敢爱敢恨,有股“浩然之气”,而底子是“大丈夫”精神。刘熙载《艺概》引宋儒杨时的话说《孟子》: “千变万化,只说从心上来。”这里的“心”说的就是这种精神人格的底蕴。孟子说: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它“至大至刚” , “配义与道”(《公孙丑下》);又说: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滕文公下》)正是这样的道德信念、人格底蕴,使他目空一切,使他知言察情,巧施辩术,气盛辞壮,能牢牢掌握住话语权,既有风骨又显智慧,而非心机重重的小聪明。

  与孔子的温文尔雅不同,孟子给人的感觉是机警灵敏,伶牙俐齿,甚至还有几分狡黠。他脾气大,傲气足,火气旺,有时甚至还不免盛气凌人。他风尘仆仆,周游列国,忧国忧民,充满坎坷和艰辛。据杨伯峻先生考证,孟子来魏国时,年龄在七十岁上下,由于功利心的驱使,梁惠王最终也没有采纳他的主张(《史记》: “梁惠王不果所言”),但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执著精神,他“大丈夫”的伟大人格,他勇于担当、经世济民的高尚情操,连同他独具鲜明特色和神采的文章,深深地教育感染了我们。

  【流程安排策略】

  第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

  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课本注释,在预习本上解释翻译关键词句。教师检查。

  1.解释加点词语:

  (1)河内凶……河东凶……

  (2)请以战喻

  (3)弃甲曳兵而走

  (4)谷不可胜食也……材木不可胜用也

  (5)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6)斧斤以时入山林……无失其时……勿夺其时……

  (7)寡人之于国也……多于邻国……负戴于道路……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8)是亦走也……是使民……是何异于……

  2.翻译句子:

  (1)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2)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3)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4)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5)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6)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7)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8)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二、依据原文,说说梁惠王是怎样的一位君王。

  明确:梁惠王穷兵黩武,高高在上,急功近利,他并不关心民生疾苦,却自以为用心治国,感觉良好,很有些自负、傲慢和颟顸。他与孟子的谈话,与其说是寻找解除困惑的答案,不如说是宣泄不满和牢骚。

  三、齐读课文,体会文中步步紧逼、环环相扣的气势。

  四、面对这样一位君王,孟子是怎样一步步去说服他的?

  明确:第一步:讲故事,巧妙设喻,欲擒故纵,让对方心甘情愿接受自己的主张。第二步:绘蓝图,排比铺陈,宣扬仁政,描绘一幅百姓殷富安定的图景。第三步:作回答,现实场景,击中要害,犀利的词句和浩然正气让对方无从躲闪。

  五、布置作业。

  本文是对话体,由孟子与梁惠王的问答组成。在下列空白位置上为梁惠王各设计一句话,表现梁惠王论辩时的心理活动,并说明理由。

  1.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一、学生合作,讨论完成上节课作业。

  明确:1.可以添加“寡人愿闻其详”之类的话。理由:通过“五十步笑百步”的寓言故事,使梁惠王意识到五十步与百步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但他也许不会就此承认自己治国的“尽心”与邻国之君一样,他还希望对方作出具体的解释。

  2.可以添加“何也”之类的话。理由:孟子用各种符合仁政的做法的诱人的结果(“养生丧死无憾”)引出他的“王道”主张,但到底什么是“王道”还不是很清楚,对方还需要从正面加以阐发。

  3.可以添加“先生所言有理,然百姓之多寡究竟是何原因”之类的话。理由:孟子的“王道”乐土“、仁政”美景,固然有感染力,能打动梁惠王,也暗含着对梁惠王开头的困惑的解答,但对梁惠王这样感觉良好而又颟顸昏庸的君王,还必须旗帜鲜明地给出具体解答,促其醒悟。

  通过这些合理添加的话,我们能体会出梁惠王当时从迷惑不解到若有所悟,从不满沮丧到受到触动不得不考虑的复杂心态,也感受到孟子论辩的强烈效果。

  二、孟子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论辩效果?

  明确:1.善于揣摩对方的心理,把握情势,巧设陷阱,诱使对方入彀。

  2.运用比喻论证的手法,把抽象的思想形象化,产生了神奇的论辩效果。

  3.语言上多用排比的形式,气势磅礴,锋芒毕露,犀利明快。

  4.具有特立独行、顶天立地的“大丈夫”精神。

  三、你估计梁惠王会不会接受孟子的主张?

  (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

  投影《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中的有关资料,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明孟子当时的处境和遭遇。

  孟轲,驺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四、诵读领悟。

  齐读文中“不违农时……未之有也”这一部分内容。

  五、这幅社会图景让你有什么感觉?它有什么特点?表现出孟子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1.给人一种富足、快乐、安详、美好的感觉。统治者役民以时,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加之普行教化,老有所安,幼有所教,其乐融融。

  2.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以天下为己任。”同情人民的苦难。救民于水火的抱负。“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百折不挠。坚定执著。勇于担当、经世济民的情操。“大丈夫”的人格和精神……

  六、齐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之美、情感之美和思想之美。

  七、课后作业。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为什么梁惠王认为孟子“迂远而阔于事情”而不接受他的主张。

  1(.材料见教学步骤三)

  2.惠王数被于军旅,卑礼厚币以招贤者。邹衍、淳于髡、孟轲皆至梁。梁惠王曰:“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叟不远千里,辱幸至弊邑之廷,将何以利吾国?”孟轲曰“:君不可以言利若是。夫君欲利则大夫欲利,大夫欲利则庶人欲利,上下争利,国则危矣。为人君,仁义而已矣,何以利为!”(《史记·魏世家第十四》)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