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9
这是第25课《杜甫诗三首》教案,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近体诗与古体诗的区别。初步了解诗歌格律常识。
2、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诗歌鉴赏基本方法和步骤,训练诵读诗歌四步法:解题、
释句、入境、会意。
3、引导学生感受、品味诗歌意境并体悟诗歌情韵,了解诗作者的创作风格。
二、过程与方法:朗读,背诵,品读,赏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欣赏大自然的美。
2.体味诗人的人生际遇。
3.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操。
4、树立对高尚人格孜孜以求的信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古体诗形成于汉魏六朝,在句数、字数、乎仄、用韵、对仗方面均较自由。近体诗是与之相对的概念,唐代诗人创造了律诗和绝句这两种新诗体。律诗分五言和七言,每首四联,依次称首联、颔联、颈联、末联(或尾联);每联两句,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每句的平仄都有严格规定,特别是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不得随意变更;凡偶句都要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中间两联须对仗。近体诗的绝句,每首两联,平仄和押韵同律诗一样,只是不一定对仗。
二、杜甫:字子美,世称杜工部、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望岳》《春望》《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三吏”“三别”等。
杜甫的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杜甫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杜甫共有四个弟弟。最小的杜占,另外三个弟弟杜颖、杜观、杜丰分别在河南、山东客居。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为“诗圣”。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的诗对后世影响深远。
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以最普通的老百姓为主角,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
杜甫的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1,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2、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3、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4、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这时期,其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楼》《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等名作。
三、《望岳》赏析
1、望岳:望东岳泰山。现存杜诗中最早的一首。这首诗是古体诗,它不讲究平仄,而且押的是仄声韵。
2、翻译:泰山到底怎么样呢?泰山的青色在齐鲁广大区域内都能望见。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山中的云气层出不穷,让人心胸摇荡;目送归鸟入巢,眼角几乎要裂开。终要登上泰山的顶峰,群山看起来都会显得矮小。
3、主要内容:
远望:巍峨高大。
泰山的整体形象
近望:神奇秀丽,遮天蔽日。(虚写+实写)
望
细望:心胸激荡,眼界开阔。
诗人的感受
愿望:登上顶峰。
4、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说:“孔子登上了东山,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了泰山,觉得天下变小了。”)(实际指人的眼界,视点要不断寻求突破,超越自我.用超然物外的心境来观看世间的变幻纷扰。)
5、主题:表现了作者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人生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第二课时《春望》赏析
1、写作背景: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次年,叛军攻陷潼关和长安,唐玄宗逃往四川。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世称唐肃宗。杜甫闻讯,前往投奔,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押送至长安,第二年春天,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这首诗是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写的)
2、翻译:
①“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国都残破,山河依旧;春天的长安城满目凄凉,到处草木丛生。
②“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有两种解释。A以诗人为主体:感伤时局,看见花而落泪;伤心离别,听到鸟鸣而惊心。(触景生情的手法)
B以花鸟为主体:拟人修辞,花也因为感伤时局而落泪,鸟也因为伤心离别而惊心。)(移情于物的写法)
③“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火连绵,几个月不停,一封家信抵得上万两黄金。
④“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白头发越挠越少,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
3、前四句:写景(忧国) 后四句:抒情(思亲)
4、主题:忧国思亲。
5、参考:
*诗的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
*诗中表现忧国思亲的句子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第三课时《石壕吏》赏析
1、写作背景:公元758年,为平息安史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20万围攻安庆绪(安禄山的儿子)所占的邺郡(今河南安阳),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今河南孟州),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公元759年春天,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石壕、潼关,夜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于是根据目睹的事实,写了一组诗,就是《三吏》《三别》。
2、翻译:
傍晚投宿在石壕村,有差役晚上来抓人。老翁越墙逃跑,老妇出门察看。
差役吼叫多么凶狠!老妇啼哭多么悲伤!
我听到老妇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我的三个儿子都在邺城防守。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最近刚刚战死。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永远的完结了!家里再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一个还在吃奶的小孙子。因为有小孙子在,所以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但出出进进连一件完整的衣服都没有。老妇虽然年老力衰,请让我今晚跟你一起回营去。赶快到河阳去服役,还能够为部队准备早饭。
到了深夜,说话的声音没有了。好像听到有人低声地哭。天亮登程赶路的时候,只同那个老头儿告别。
3、主要内容:
(1)开端:点明时间、地点、事件、人物。
探究:为什么晚上抓人?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于人民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
(2)发展:写差役的凶狠和老妇的凄苦。(对比)
(3)高潮:哭诉遭遇,被迫服役。
(4)结局:独与老翁别。(暗示老妇人已经被抓走)
4、主题: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5、作业布置:背诵,默写。
板书设计:
远望:巍峨高大。
泰山的整体形象
近望:神奇秀丽,遮天蔽日。(虚写+实写)
《望岳》
细望:心胸激荡,眼界开阔。
诗人的感受
愿望:登上顶峰。
前四句:写景(忧国)
《春望》 忧国思亲
后四句:抒情(思亲)
开端
发展 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石壕吏》 高潮 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结局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