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案例

《师说》原文译文及知识点总结

日期:2022-05-26

这是《师说》原文译文及知识点总结,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师说》

  〔唐〕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译文:

  古时候求学问的人一定有老师。所谓老师,就是传授道理、授与专业知识、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人不是生下来就懂道理、有知识的,谁能够没有疑难问题呢?有疑难问题却不跟老师请教,那些成为疑难的问题便终究不会解决了。出生在我前面的,他懂得道理本来比我早,我跟他学习;出生在我后面的,他懂得道理要是也比我早,我也跟他学习。我学习的是道理,哪里用得着管他出生在我之前还是在我之后呢?因此,不论地位高贵还是低贱,不论年龄长大还是少小,道理在那里,老师也就在那里。

  唉!从师学习的道德失传已经很久了,要人们没有疑难问题是很困难的了!古时候的圣人,超出一般人够远了,尚且跟从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不如圣人也够远了,却不好意思去从师学习。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蠢。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的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人们爱自己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们;对于自己呢,却不好意思去从师学习,这真糊涂了。那些儿童们的老师,是教给儿童们读书和学习书中怎样加句号和逗号的,不是我所说的那种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一种情况是读书不懂得加句逗号的,一种情况是疑难问题不得解释,有的不懂句逗号就从师学习,有的疑难问题不得解释却不向老师请教,小事学习,大事反而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明白道理的地方。巫医、音乐师、各种手工业者,不把相互从师学习当作难为情。读书做官这类人,一提到叫“老师”、叫“学生”等称呼,就许多人聚集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这样,他们就说:“他和他年纪差不多,学问也差不多。”称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足以可耻,称官位高的人为老师,就近于拍马。唉!从师学习的道德不能恢复,从这里可以知道了。

  巫医、音乐师和各种手工业者,是所谓上层人士所不与为伍的,现在他们的明智程度反而不及这些人,岂不是可以奇怪的么!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向郯子、苌弘、师襄、老聃请教过。郯子这些人,他们的品德才能并不如孔子。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那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及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高明。懂得道理有先有后,技能业务各有钻研与擅长,不过这样罢了。

  李家的儿子名叫蟠,十七岁,爱好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注全都学了,不受时俗的拘束,来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实行古代的道理,写这篇《师说》来赠给他。

  知识点总结:

  一、【通假字】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教授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读:通“逗”

  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

  二、【词类活用】

  1、意动用法

  (1)名词的意动用法

  吾从而师之;孔子师郯子。师,以……为师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而耻学于师意动用法,以……为耻

  位卑则足羞意动用法,以……为羞

  2、形容词作名词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惑-形容词作名词:疑惑的问题、糊涂的问题

  (2)小学而大遗。小、大-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3、名词作形容词

  (1)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愚(带中括号的那个)-形容词作名词:圣人、愚人

  (2)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下,方位名词作动词,低于

  4、名词作动词

  吾师道也师,名词作动词,学习

  三、【一词多义】

  1、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吾师道也动词,学习

  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有专门技艺的人

  十年春,齐师伐我名词,军队

  2、之

  (1) 助词,的。 古之学者必有师/彼童子之师

  (2)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3)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师说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4) 代词,指代知识、道理等。 人非生而知之者

  (5)代词,他。 作师说以贻之

  (6)代词,这,这一类。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郯子之徒/

  (7) 动词,往,到。。。去,如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3、传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动词,传授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名词,古代解释经书的书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

  4、而

  (1) 连词,表并列。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小学而大遗

  (2) 连词,表转折。 惑而不从师

  (3) 连词,表承接。 吾从而师之/人非生而知之者/择师而教之

  (4) 连词,表修饰。 则群聚而笑之

  (5) 表陈述语气。 如是而已

  四、【特殊句式】

  1、宾语前置,“之”为宾语提前的标志。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2、被动句式:不拘于时,学于余。

  3、判断句: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4、介宾短语后置句:①而耻学于师。②不拘于时,学于余。③师不必贤于弟子。

  5、【省略句】

  ①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②(人)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③(人)问之,(士大夫)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

  ④(士大夫)则群聚而笑之。

  五、【固定格式】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乎”,表示反问,意思是“难道……吗?”)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