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5
这是18. 将相和第一课时教案,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一、 揭课题,晓背景。
1、 同学们,上课前,我们来聊聊一本书《史记》,把书翻到95页的“资料袋”。史记是由西汉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2.出示课题:(课件:课题)将相和(板书),齐读课题,解释课题:“将”是谁?“相”是谁?“和”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课文
1. 现在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课文。
2.老师这有几个词语,在我初读课文的时候也觉得有几个字比较容易读错,你们能正确地读出来吗?(课件:生字新词)
允诺 胆怯 拒绝 乘机 鼓瑟 击缶 上大夫 上卿
4. 词语会读了,课文你们读懂了吗?课文有几个故事组成?(指名说一说)
5. 其实这篇课文有个特点,每个故事结束之后,都有个小结段,快速地浏览课文,这出这几个小结段。(指名说,出示课件)
6. 同学们把这几个小结段齐读一遍,边读边思考:能不能从中找出关键词以小标题的形式来概括这几个故事吗?(齐读句子)好,谁能来说一说?(指名说)
(渑池之会:这是一次在渑池的会见,文言文中“之”有“的”的意思,你可以把“之”加进去再说一说吗?)
7. 板书小标题,强调“璧”的写法。
8. 我们再来看前两个小结段,前一句话总结了上文的故事,后一句话引出了下面的故事,我们把这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段叫做——过渡段。对,过渡段能更便于我们了解课文内容。
二、 精读课文,深入体会人物形象。
1.通过课题我们就能知道蔺相如和廉颇最后和好了,这也说明他们之前不和。不和的原因是什么?你能从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吗?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出示课件)
2.蔺相如真的仅仅靠一张嘴吗?请同学们读读前两个故事,读文时看看老师给你们的提示:(课件)
*学习任务:一边读一边感悟,哪些地方你看出了蔺相如不仅仅靠一张嘴,他是有能耐的。
*学习建议:老师建议大家先画出重点句子或重点词揣摩人物特点,并有感情朗读。
*友情提醒:你可以直接从蔺相如的语言、动作来体会他的特点。
3.学生交流:(相机出示课件)
预设一: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他为什么这么说?他抓住了秦王对璧的喜爱和好奇心,顺其心理,做法合情合理,秦王怎么能不上当呢!那你们觉得他说这句话的时候应该是什么语气呢?——柔和(指名读)
预设二: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撞碎在这柱子上!”
“理直气壮地说”,什么情况下你会理直气壮地说话?对!理由充分,自然说话有气势,蔺相如真是手中有璧,心中有底!
蔺相如真的要把“脑袋和璧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吗?他是利用了秦王喜爱璧的心理,要用撞碎璧来威胁秦王,目的是缓一步,好找时机把和氏璧送回赵国,不是真的要撞。但如果秦王真的硬逼,他会不会撞?会!他已经做好这种准备,足以可见,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大智大勇、机智勇敢。请同学们用理直气壮、坚定的语气来读这句话。(齐读)
预设三:蔺相如想了一会,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这里有两个假设句,你发现了吗?“如果------就------”说明蔺相如出行前就把可能出现的情况考虑周全了。蔺相如计划得很周密,考虑得很长远,你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他?——深谋远虑。
如此难的事,他却主动要求自己带着和氏璧到强大的秦国去,你从中可以看出什么?——他胆识过人,为了国家利益置个人安危于不顾。所以照应了前文别人对蔺相如的评价:是个机智勇敢的人!你觉得,他对赵王说这番话的时候应该怎么说?沉着、冷静、有自信。(指名读)
预设四: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从来不讲信用的!”
蔺相如为什么能“大大方方”?——和氏璧已经安全送回赵国。这种场合,秦王敢杀他吗?不敢,秦王也怕天下人笑话他不讲信用,会丢面子。面对强大的敌人,他毫不惧色,你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他?——机智勇敢、不畏强暴。
那除了“大大方方”,你还能用哪些词来形容他的心理状态?——踏实、坦然、轻松、沉着、无畏无惧。(就请你们带着这种心态去读这句话)
预设五: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蔺相如又用了假设的语气,逼秦王击缶,他凭什么和秦王拼呢?——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他不畏强权,为了国家利益,舍身而出,是大勇之人。说这句话时,他的语气透露了可商量吗?请你们读这句话。
4.全班齐读,老师读提示语,学生读句子。
5.蔺相如与秦王的较量可以说是没有硝烟的战斗,若没有大智大勇,没有舍身忘我的精神是无法做到的。他虽没有持刀作战,但他唇枪舌剑,同样为赵国保住了尊严。所以他并不是如廉颇所说:就靠一张嘴。可是面对廉颇的挑衅,蔺相如又是如何应对的呢?请同学们读第三个故事,分别找出他们的语言。(指名答,出示课件)
6.大家仔细看看两人的话,好像这二人说话方式不太一样,有哪些不同呢?同桌间读一读,讨论讨论。
7.全班交流:称呼不同(廉颇称蔺相如为“他”,而蔺称廉为“廉将军”)
说话语气不同(廉:言辞无礼、充满不满情绪。蔺:谦虚、顾大局、识大体。)
8、分角色读句子。同学们说的很到位,我们分角色来读一读,注意读出人物特点,男生读廉颇的话,女生读蔺相如的话。
9、有对比才有鉴别呀,同样是语言描写,人物的个性不同,语言也不一样,我们日后在描写人物时,也要注意语言必须体现人物的个性。正所谓:品其语,知其人嘛!(板书)
10.说来说去,蔺相如都是为了国家利益着想,为了赵国,就应该——将相和。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耳中,廉颇是怎样想怎样做的?在文中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负荆请罪”如今是一个成语,表示向人认错赔罪。廉颇前来赔罪,(出示图片)你觉得此时他会对蔺相如说些什么呢?拿起笔,看图,发挥你的想象,写一写。(交流)其实廉颇也是一个勇于认错,知错就改的人。
11.我们来看看司马迁在《史记》中是这样记载廉颇的话的(出示课件),——鄙贱之人,不知将军之宽之至此也!(生读)我这个粗陋卑贱的人,不知道将军宽容我到这个地步啊!
12.最终,廉颇和蔺相如和好了!将相和,国家则安;将相不和,国家则危。如此说来,赵国本应更加强大,可是最后还是秦国统一了六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史记》中写的清清楚楚,同学们可以详细地读一读。而且《史记》中写人的艺术课远不止“品其言,知其人”而已,(出示课件)希望同学们能在历史长河中尽情遨游,在《史记》中认识更多有血有肉,性格鲜明的人!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