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4
这是《家书》主题解析赏析,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迎接2018新年,喜滋滋做个照片盘点:看看《家书》面世前后的那么多天,那些接二连三的惊喜连连……
这是2015年8月,裘山山和姐姐在整理父亲遗物时,从一个沉甸甸的樟木箱里发现的1000多封家书。它们用旧报纸包着,细绳子捆着,上面贴着小纸条,注明了是谁的信,哪一年到哪一年。全都是姐妹俩的父亲——一个1940年代毕业于北洋大学,后来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的老铁道兵的笔迹。
猝不及防发现的一包包书信,让山山老师百感交集!1000封家书里有500多封都是裘山山写给父母的,几十年间历经多次搬家的多次辗转,它们被父亲如珍宝般一封不落地细心留存至今。山山老师心里五味杂陈,回成都后发了这么一条朋友圈:
小
立即收获密密麻麻的点赞和潮水般的评论!朋友们无一例外被深深感动了!有羡慕的,有感慨的,有怂恿她捐几封给现代文学馆的,有考据少年时期错别字的,有同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的……更多的流着口水表示羡慕嫉妒恨的朋友,则眼巴巴表达了排山倒海般的热切期望:这些信太珍贵了!!必须整理出来,写本书与大家分享!而这其中,就包括上海文艺出版社第一时间的软磨硬泡:从《小说界》发表,到单行本发行……
然后就是长达两年断断续续,时而酣畅、时而纠结的写作,以及100多张与家书中所提往事相互呼应的老照片的甄选与翻拍。13岁的“我”写给父亲的第一封信,大学时代记满心事的笔记本,80年代橘子洲头的轮渡船票,87岁的姨婆送给我新婚的龙凤瓷杯……老照片延伸着信件之外的往事,青年及中年、老年的读者,可以从细节读出自己或别人的往事……
2017年3月14号,这部长达22万字的书稿终于完成了。这时离山山老师发那条“樟木箱里的秘密”朋友圈,已过去了整整18个月。这部书信中的青春成长史,以及个人经历版的时代变迁录,山山老师为它取名:《家书:青年时期写给父亲母亲》。下为从编辑初稿到印刷成品的图片记录。
2017年8月,《家书》正式出版。来看看美貌《家书》在各处的各种打开方式,是不是堪称颜值爆表?有怀旧感的牛皮纸封面叠压着几枚陈旧得甚至有点模糊的邮戳,锯齿状的柔白色腰封含蓄地提示本书的故事所指:一个分散在四面八方的四口之家四十多年的亲情往事。右上角那位曾获“中国最美的书”设计奖的美女设计师陈楠,成功地将这种扑面而来的见字如面的亲切,表达得如此舒雅大方。
这张照片记录了2017年8月14日晚上7点,第一个拿到《家书》的粉丝与裘山山老师合影的幸福时刻。当时裘山山作为上海书展与国际文学周的特邀嘉宾,赶赴上海参加《家书》的各项宣传活动,刚下飞机,就被这位特殊的粉丝截获,大家到永嘉路的一家私房菜馆抚今追昔言笑晏晏,开心地做着亲密交谈。这位粉丝是在美国教授汉语的曾稚妮老师,而她先后在俄亥俄州立大学和密西西比大学使用的高级汉语教材,就是裘山山长篇小说《春草》。
8月17日,在莫言亲自题名的“思南文学之家”,粉丝们期待已久的 “1971-1988:镌刻在家书中的时代记忆——裘山山《家书》阅读分享会”,如期举行。裘山山、毛尖、陈村、木叶,这些在“小众菜园”时代就惺惺相惜的“菜农”,今日再一次相聚。
裘山山与毛尖以文字相识,多年来默默地互相仰慕。听说这次对谈中唯一的女嘉宾是毛尖,山山老师在电话中表示了惊喜:“哇,毛尖是我的偶像!她的书我每本必读。”而图中这束美貌的玫瑰,是久别重逢的两位女作热烈拥抱之后,粉丝毛尖送给山山老师的见面礼,它们被呈放在一个精美的包装盒中,在随后的对谈中被称作“铿锵玫瑰”。
主持人木叶认为裘山山是一个“温和而深情的创造者”,其《家书》是对作者自己进行了一次“当代的考古”,读者们可以静默在旁,观看山山老师如何解读自己年轻时亲手炮制的文物。毛尖则感慨:读完《家书》,我感觉满屋子都是阳光!它使那个时代的家长里短变得如此让人怀念。陈村从书中一张当初裘山山自己并不满意的证件照谈起,认为《家书》是一个很好的范本,“如果普通人都能把自己的经历以这样的方式记录下来,你所有的历史,就有了被正视的可能”。
这是读书分享活动结束后的签名售书环节,一对父子粉丝与山山老师合影。估计这位父亲会很希望他的小学生儿子,以后能亲笔给他写一封字迹稚拙的家书……
每年8月的上海书展是个人头攒动的热闹所在。8月18日下午 ,“我们的家在信上,在途中:裘山山《家书》读者见面会暨签售”在这里举行。直播间采访时玻璃房外站满了密密麻麻围观的群众。大屏幕上不断滚动着的家书老照片。等候排队签名的读者中那些素未谋面、却早已在文字中与作者熟稔的旧雨新知……
这是《东方小记者》杂志的两位小记者在对山山老师做现场采访。一位小朋友之前还有点紧张,拿着稿子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念念有词,及至正式采访,哈,大方中略带点稚拙,向山山老师提的问题,那可就是学生们正想问的!
这是在见面会现场,裘山山和她的姐姐裘小桦。姐妹俩身后的大屏幕上,是她们的父亲母亲,以及1947年母亲写给父亲的第一封信……时光流转,让人感慨万千,姐妹俩年逾九旬的母亲如果看到这本书和这两张照片,一定也是百感交集吧。
然后再来看看著名摄影师陈村老师镜头下的那些著名书模:作家陈村,作家毛尖,作家何立伟,作家孔明珠,作家陈仓,以及一位被评为最美书模的四岁小朋友……
这是中国人民大学家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家书博物馆副馆长张丁老师和他的“中国传统家书展”。裘山山《家书》乍一出版,一直关注民间家书抢救的张丁老师就立刻发现了它。张丁老师是“中国民间家书抢救项目”的发起人和积极践行者,还编过好几部有关家书的书,但这部作家笔下的亲历历史,却使他非常激动与感动。激情澎湃的张丁老师立即在《光明日报》上撰文一篇:《家书传承民族精神——读裘山山〈家书:青年时期写给父亲母亲〉》,并邀约裘山山老师携《家书》前往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参观及探讨。
2017年9月16日,成都,作家洁尘开办的洁尘书坊,《家书》读者分享会。众多知性女子,共享《家书》故事。
2017年10月8日,宜兴陶都文学院,讲座“从《家书》的写作谈非虚构创作” ,学员们与
2017年12月7日,天津电视台,山山老师在“文学的力量·文学朗读会”上,朗读《家书:青年时期写给父亲母亲》。五百封家书,一辈子亲情。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