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04来源:幼儿园学习网
这是幼儿园上学期教育笔记《老师,我吃到了糖》,是优秀的幼儿园教育笔记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教育笔记:老师,我吃到了糖
我们班幼儿挑食情况很严重,多数幼儿爱吃肉类食物,不吃青菜,特别是每周的“蔬菜糊”。再加上中班幼儿大多数在家都是喂着吃饭的,到了幼儿园还会自己吃,要是自己不喜欢吃的菜,那就只好坐在那看着别的小朋友吃了。喂一两个小朋友的饭还行,多了,那就忙不过来了,特别是冬天,饭菜凉到很快,怎么办呢?
中班幼儿对什么事情都好奇,抓住了这一特别点,我便编了个理由说:“小朋友们,今天上午厨房里的爷爷给我打了电话,说在菜里面放了好多糖,如果小朋友大口大口地吃的话,就可以吃到饭菜里面甜甜的糖啰;如果小口小口地吃,饭菜凉了,糖是会飞走的,不信小朋友试试。”这一招果然很灵,那些平时吃饭慢的、挑食的小朋友也大口大口地吃起来了。我们班最挑食的孔佳妮小朋友也在那儿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忽然,黄宇欣小朋友对我说:“谢老师,我吃到糖了,很甜哦!”这时,其他的小朋友都说吃到了糖,为了鼓励其他的幼儿去寻找碗里的糖,我接着说:“小朋友们真棒,吃饭不能大声的说话的,不然糖会飞走的。”
虽然是个谎言,但是看着每位小朋友都大口大口地吃饭的样子,我觉得说一次谎也值了。
教育笔记:老师,我吃到了糖
我们班幼儿挑食情况很严重,多数幼儿爱吃肉类食物,不吃青菜,特别是每周的“蔬菜糊”。再加上中班幼儿大多数在家都是喂着吃饭的,到了幼儿园还会自己吃,要是自己不喜欢吃的菜,那就只好坐在那看着别的小朋友吃了。喂一两个小朋友的饭还行,多了,那就忙不过来了,特别是冬天,饭菜凉到很快,怎么办呢?
中班幼儿对什么事情都好奇,抓住了这一特别点,我便编了个理由说:“小朋友们,今天上午厨房里的爷爷给我打了电话,说在菜里面放了好多糖,如果小朋友大口大口地吃的话,就可以吃到饭菜里面甜甜的糖啰;如果小口小口地吃,饭菜凉了,糖是会飞走的,不信小朋友试试。”这一招果然很灵,那些平时吃饭慢的、挑食的小朋友也大口大口地吃起来了。我们班最挑食的孔佳妮小朋友也在那儿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忽然,黄宇欣小朋友对我说:“谢老师,我吃到糖了,很甜哦!”这时,其他的小朋友都说吃到了糖,为了鼓励其他的幼儿去寻找碗里的糖,我接着说:“小朋友们真棒,吃饭不能大声的说话的,不然糖会飞走的。”
虽然是个谎言,但是看着每位小朋友都大口大口地吃饭的样子,我觉得说一次谎也值了。
教育笔记老师,你不请我了
班上有个小女孩,小名朵朵,朵朵的接受能力很强,语言表达能力也很好,所以在班上很受老师和小朋友的喜爱。在集体活动中总是会积极举手发言。因此,她的发言机会要比其他孩子多,以前的教学中,没有觉得这有什么不好,但是,慢慢的,我发现班里出现了两极分化,活跃的孩子更加活跃,而沉默的孩子更加沉默。
这个现象引起了我的很大反思,在班上与两位老师沟通,决定把这个事情作为本月的重点。教育是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发展,只关注部分孩子的教育是不公平的,于是,我们开始注意在每次上课时,让每个孩子都有表现的机会,而不是只请积极举手的孩子,有好几次,朵朵高高地举起手大喊“老师,我知道”,在课上,我否定了朵朵的这种“大喊的行为”。从此以后,朵朵几乎不发言了。有一次,我找机会问朵朵:“怎么老师看不到你举手了呀?”“老师,我不想”“为什么不想,你以前不是很积极的吗?”“现在,老师都不请我了,举手也没意思,老师你是不是不喜欢我了?”听了朵朵小大人般的话,我大吃一惊,没想到她会有这样的想法,我马上告诉她,不请她不是不喜欢,而是要给别的小朋友回答问题的机会。
在以后的集体活动中,尽量设计一些集体都参与的环节,让每个孩子都有表现自我的机会,即使在提问环节,我也会把问题按难易程度进行分类,难一点的问题让能力强的孩子回答,简单的问题则让给能力较弱的孩子回答,同时,尽量对幼儿进行个别指导。很快,朵朵又恢复了原来的状态,上课又变得积极主动起来了,而其他孩子也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
教育笔记:老师,我错了
案例描述:
早上刚刚来到幼儿园,突然听到隔壁办公桌的老师说:“怎么回事,花露水撒了?”我回头说,也没有人去弄过啊?就是昨天我班小朋友坐你的位置上了啊,我还让一个乖孩子坐的呢,我看昨天他们俩玩的挺好啊,但都是玩自己的东西啊,应该没有碰过啊,我也没有听到,看到有人说花露水撒了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为了弄清楚事情的原因,我把两个孩子单独叫出来,了解事情的经过。我问:“昨天谁把花露水弄撒了?”孩子都回答;“不知道”我说:“肯定有人弄撒了,老师桌子上都是花露水,昨天就你们坐在那了,到底是谁?”两个孩子都说不是我!我请亮亮把昨天的事情说一遍,亮亮讲述的非常仔细、完整,特别是最后他说丁丁把花露水拿出来放在了物品上搭房子时,我发现丁丁的眼神闪烁着不敢看我的眼睛,我询问丁丁,事情是这样吗?丁丁流出了眼泪,点了点头。
案例反思:
大班幼儿已经有了分辨事情对错的能力,那为什么丁丁要说谎呢?我觉得是孩子做错了事情害怕受到批评而说谎。特别是当我得知丁丁今天不想来幼儿园时,更加的确定了他知道自己做错事情害怕老师批评而逃避。我没有生气的大声批评他,而是把他悄悄叫出来,先和他分析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当事情发生的时候应该怎么做,怎么解决事情,是逃避还是担当,做错事情不想来幼儿园这样对吗?是勇敢的孩子吗?一步一步的引导他,和他一起想事情解决的办法,并鼓励他和老师道歉,去主动认错,孩子最终还是勇敢的担当,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告诉我以后再也不说谎了。我也马上表扬了他,告诉他,知错能改,老师最喜欢这样的孩子。
证实孩子是否在说谎时,作为教师首先应该仔细的进行调查,搞清楚孩子是不是真的在说谎,并要找出来孩子说谎的原因,对症下药,像丁丁做错了事情害怕批评而说谎,他之所以说谎时因为他不敢说真话,而说谎有时能逃避成人的责罚,过于严厉会让孩子产生害怕,教师要对事不对人,让孩子明白说真话是不会受到惩罚和严厉批评的,只要能认识错误改正就好,教师是爱孩子的,要让孩子知道说谎才会让老师生气。
教育笔记:老师,我的杯子不见了……
“王老师,我的27号的杯子不见了。”鹏鹏对我说道。“怎么又出现这样的事情呢?已经是大班的孩子了,已经给每位孩子按照学号都找过自己的杯子了啊?”我有点无语,一边又开始感叹已经是大班的孩子了,这样以后还怎么进入小学啊?但是还是得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是不是又是27号附近的小朋友拿错了?又或者是不是把17看成27了呢?”按照以往的经验,我猜测着。于是我来到茶杯架旁边进行查看,27号旁边是28和29,上面是21号,但是小主人都没有拿错杯子,那么杯子又会跑到哪里去呢?难道杯子少了一个?我正纳闷着,忽然看到的WSZ位置上有杯子,一看就是27号的。今天他没有来幼儿园,他的杯子就没请小朋友去放,难道是孩子看到31号的杯子空着,就将27号的杯子放过去了?带着这个疑问,我跟孩子们说,“今天WSZ生病了,没有来幼儿园,老师就没把他的杯子放出去,所以他放杯子的格子是空的,等会儿你们喝水的时候放杯子仔细看一下。”这之后,没有孩子再来跟我说自己的杯子不见了。期间一直有孩子没有到齐的现象,可是再也没有出现过孩子拿错杯子的事情。
事情发展到这儿我也证实了自己的猜测:孩子们看到31号的杯子空缺所以拿着别人的杯子去填补,孩子们是好心办了坏事情。而我自己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在这件事情中,我直接擅自主张把没到的孩子的杯子拿走了,没有和孩子们沟通,导致出现了这样的事情。所以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作为教育者,更是孩子们的大伙伴,需要和孩子们进行沟通,多从孩子的出发点考虑问题,思考孩子们会怎么想,怎么做。
教育笔记:老师,我不会玩
本期我班新来了一名小朋友,她叫婷婷,是个女孩,今年6岁了。开学介绍新朋友的时候,我叫新来的小朋友做自我介绍,其他的小朋友都很大方的介绍了自己的姓名、年龄。轮到她时,她用很低的声音说:“婷婷。”声音很低,低到只有我一个人听见了。我说:“婷婷,可以大声一点吗?”但是她没有出声。我给小朋友们说,婷婷刚来,对大家还不熟悉,希望大家要和他一起玩,做好朋友。
接下来的事情却是我没有料到的。
集中活动她和别的孩子没什么区别,可是在分组自选活动和户外活动,可以看出她和大家则完全不一样。分组自选活动时,别的小朋友都兴高采烈的去选定区角,拿材料,争先玩耍起来,可是婷婷像个木偶一样,坐在椅子上一动也不动。我过去问她为什么不去玩呢,她说她不想玩。我过去喊佳佳去邀请她到娃娃家玩,佳佳去喊了,可是她仍然没有动。我想,也许她才来,还有些拘谨吧,过些时间与小朋友熟悉些就不一样了。
可是,两周时间过去了,三周时间也过去了,她一点都没有改变。她坐在角落的一个固定的位置上,从不挪动一步,上舞蹈课和讲故事时,要求小朋友们离开小组位置,到活动室的中间来围着,但是她从不离开她坐的那个地方,如果没有了椅子,她就直接坐在地上。无论怎么说,她都坚决不围绕集体活动,也不和小朋友一起玩。
我问:“你为什么不去玩呢?”她答:“老师,我不会玩。”
我说:“你来参加几次了就会了。”她不言了。
通过家访,了解到这个孩子是从福建回来的,在福建上了两年幼儿园。家长说,在那里的老师反映这个孩子胆子小,但是还是喜欢上幼儿园,也和朋友一起玩。
接下来,我就去动员班上的几个女小朋友,有涵涵、佳佳、桐桐等,让她们主动的找婷婷玩,她们很高兴的答应了。
角落活动时,在语言区,佳佳拿着拼音卡片邀请婷婷一起玩,因为婷婷在福建上幼儿园时她最喜欢读拼音,所以就和佳佳一起玩起了找拼音宝宝的游戏。
户外自选活动是走高跷,婷婷不玩,她说她不会玩,然后一个人呆呆的站着看他们玩。柯梦桐看见了,过去和她一起在花台边玩,只见她们每个人都拿了一根树枝,在花台的泥地上比比划划,玩得很开心。我想,现在最要紧的是让她尽快与小朋友熟悉起来,让其他的小朋友带着她愉快的玩起来。
都说玩耍是每个孩子的天性,透过玩,可以启发孩子的观察力、想像力与创造力。我一定要找到让婷婷小朋友玩起来的办法。
一定要让她玩起来,我想。
在幼儿园里,我鼓励她要积极的努力的玩,看到她踩在高跷上害怕的战战兢兢样子,我大声说“婷婷,你能行的。”玩羊角球时我鼓励她大胆的蹦跳,玩滑梯时扶着她滑下来,让她体验玩的快乐。
其次,让孩子带动孩子,让她玩起来。就像前面说的,鼓励其他小朋友邀请婷婷一块加入游戏玩耍。
我积极走访家长,与家长沟通,告诉家长,多抽时间陪孩子玩,与孩子一起活动,做游戏,让孩子在玩中学习和成长。开始家长说她们也不知道怎么和孩子玩,我就告诉她们几个简单的亲子游戏,像揪尾巴、耕田、猜谜语、讲故事等都可以,总之是要求家长行动起来,去掉孩子的抑郁和孤僻,让孩子快乐起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渐渐地,我发现婷婷主动玩起来了,性格也比从前开朗了许多。
没有不会玩的孩子,只有不会引导的老师和家长,整天都要求孩子写字、读拼音,扼杀了孩子爱玩的天性,会玩的孩子也变得不会玩了。学前教育去小学化,让学前教育回到幼儿的生活,把童年还给孩子,把欢乐还给幼儿。
教育笔记:多点耐心,多点坚决,少点任性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宝贝,含在嘴里怕化了,往往是好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往往对孩子更是有求必应。在超市、商场里,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场面:
孩子拉着大人的衣襟,嘴里不断地说:“给我买这个玩具吧,我要买嘛!不买,我就不和你玩了,不理你了。”在孩子无休止的纠缠下,大人最终只好无奈的答应:“好好,买,行了吧?”孩子破涕为笑。
当孩子达不到自己的要求时就又哭又闹,有的家长感到无奈,只得依从;还有的家长采取强硬的措施,置之不理或强烈批评。这些措施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孩子的任性行为,将会对个人的身心健康成长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当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时,应采取正面的方式,和孩子讲道理,如给孩子讲清楚这样做不对,为什么不对,应该怎么做才是对的。从而帮助孩子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这样孩子才能逐渐形成清晰的是非观念,采取正确的行为。通过寒假时间我学习了有关书籍,我觉得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解决幼儿的任性。
第一,事先说明法。在已经掌握孩子的任性行为规律后,可事先和孩子讲清楚,“约法三章”,提早预防孩子的任性行为的发生。如带孩子到朋友家玩,就要先和孩子讲好 :“到了阿姨家,不能没有礼貌的到处乱跑,吵到阿姨。否则就不带你去。”
第二,磨练法。有的时候,孩子被家长惯坏了,连穿衣服、穿鞋子都要父母帮助,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不要立刻赶去帮忙,可以采取暂时不管,给孩子提供磨炼的机会,让孩子自己去想办法处理解决难题、克服困难,从而锻炼孩子的自己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增强孩子的意志和独立意识,发展良好品质,养成乐于助人、关心他人的好习惯。
第三,置之不理法。当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时,若不满足,孩子会哭闹不止,任性撒泼,以达到让父母“投降”的目的。这时可对其置之不理,不要急着去哄他、安慰他让孩子“尽情”哭闹,当他明白这样不管用时,在给与及时的说服教育。
第四,转移注意法。当孩子任性起来,非要这个那个,可以设法把他的注意点转移到其他事物上,从而忘记那些不合理的要求。如带孩子逛超市时,孩子非吵着买一个玩具娃娃,但是家里已经有很多玩具娃娃,这时就可以说:“那边还有跟好玩的,我们去那边看看。”把孩子引开然后再和他讲道理,但是这需要一些时间和耐心。
第五,反向激励法。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利用孩子的好胜心理,可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去克服任性,如孩子生病了非常害怕吃药,说药太苦了。这时可以说:“你不是最喜欢警察叔叔吗?警察叔叔最勇敢了,连坏人都不怕,吃药更不怕了。那你能做到和警察叔叔一样勇敢吗?”
第六,态度坚决法。一旦说:“不”,就要坚持到底。家长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的选择。若是对孩子妥协,就要为此付出代价,纵容了孩子动辄就以哭闹进行要挟的坏脾气。因此,要避免在公共场所发生亲子之间的冲突,家长应态度坚决。
总之,对孩子的任性行为耐心疏导,不可时而放松,时而抓紧,凭自己的冲动情绪来对待。家长对孩子提出的要求可以让孩子接受,并有信心的做到。当孩子感到家长的态度是坚决的,孩子的那种“我为主”、“满足我”、“我想要”的自我中心想法会慢慢消失并伴之以良好的教育。孩子是家长的宝贝为了孩子更加健康的成长,我们一起耐心对待幼儿的无理取闹,减少幼儿的任性,我们一起加油!
《大班教育教学笔记3篇》:大班教育教学笔记第1篇 人们常说每个孩子都是一本有趣的书,要想读懂这本书并不容易。只有爱他们的人才能读懂。每个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他们
《幼儿园保育笔记200篇》:幼儿园保育笔记第1篇 小班保育笔记简短(1): 午睡室里的故事 每一天在组织孩子午睡时,总有那么几个小朋友磨磨蹭蹭地好长时间也不躺到床上,安静下来。而已经躺在床上的小
《幼儿园绘本读书笔记200篇》:幼儿园绘本读书笔记第1篇幼儿园教师读书笔记1读了《孩子,你为什么不听话》后我深有感触,“一分钟批评”让孩子认识自己的错误,但仍保持良好的自我感觉,并且试着自我改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