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0来源:幼儿园学习网
这是幼儿教师教育笔记《有效提升小班幼儿点数的能力》,是优秀的幼儿园教育笔记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教育笔记:有效提升小班幼儿点数的能力
背景:
皮亚杰认为:数学开始于对物体的动作,真正理解数意味着儿童通过自己的活动发现或能动地建立关系。“数学首先最重要的是作用于事物的动作”。数学教育的目标定位于关注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情感和态度,重视在认知活动中发展幼儿积极的情感,为幼儿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和动力。
在小班点数活动中,教师除了向幼儿进行点数方法的传授外,更重要的应该是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主动探究的积极情感态度。那如何将小班的点数活动变成幼儿主动的学习与探究活动?教学活动中怎样有效提升幼儿的点数能力呢?让我们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不难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
实录:
在《小兔乖乖》的主题活动中,我们预设了一个《喂小兔》的数活动,教师以故事的形式将数量为5以内萝卜、蘑菇的点数学习融入其中,幼儿一边听故事,教师一边在背景图中出示图片引导幼儿学习点数,后来又以帮助小兔挂门帘的形式,给幼儿提供了不同形状的树叶图片。先是让幼儿根据教师给予的树叶的数量进行点数并说出总数,然后教师让幼儿分别用不同形状的树叶分别串上规定数量的树叶。幼儿在点数的练习中,部分幼儿出现手口不一致和漏点的现象,如手还停留在3的物品上时已经点数到4了,或者点到5的物品的时候才数到第4个物品。虽然教师在集体活动中多次引导幼儿边点边数,但在个别实践中,他们还是回到以往的顺口溜式的唱数,而与实际点的动作与数数不同步。
分析:
小班幼儿开始学时掌握的数数知识不完全正确,因而时对时错,错误包括漏讲数词、漏点物体、多余数词、一个物体对应一个以上数词等。针对这一现象,我们重新从了解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入手,分析并思考教师需要改进的教学策略,从而优化活动的实效。
1、了解小班幼儿思维发展特点。
《幼儿心理学》一书中指出“3——4岁的幼儿自我调节能力薄弱,行为的有意性低,注意不易集中,注意的稳定性一般在3——5分钟,注意的转移不灵活自主,在指导幼儿学习或组织幼儿的行为时,需要贯彻直观性原则。”小班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的特点,因此他们的学习活动必须依赖于对具体活动材料的操作来完成。 因此在选择材料之前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多用直观、具体的实物、图像。对小班幼儿的数学活动而言,教师为幼儿投放何种材料、如何投放这些材料,具有特别重要的的意义。小班幼儿的点数活动需要接触具体的事物,从亲自摆弄操作、触摸、观察直观具体的事物开始建立初步的关于点数与总数的感性经验,最后逐渐到建立初步抽象的数的概念。
2)观察判断本班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尊重个体差异
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儿童的发展水平为两种:已经达到的水平和可能达到的水平。最近发展区介于儿童通过自己的实力所能达到的水平和经由别人协助后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因此我们教师就应该充分观察幼儿的行为发展,找到每个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根据每个幼儿的已有点数经验找出相应的可能达到的新的高度的点数要求。
儿童的发展存在个别差异性,这一点我们应该首先正确地认识到,并充分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对不同发展层次的幼儿提出不同的指导要求。在此次活动中教师对每个幼儿一开始都是同样的要求,大声点数,手口一致点数物品并说出总数。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幼儿发展的不同差异,允许幼儿从最接近自身能力水平的地方起跳,让幼儿能看见自己的进步,在幼儿获得了有效的点数经验后慢慢达到新的高度。
措施:
1、利用情境呈现材料,满足幼儿对游戏的渴望。
小班幼儿的认识主要受外界事物和自己的情绪支配,他们的许多活动也都是“情绪化”的。因此,缺乏情境性的活动或材料,不宜激发幼儿的兴趣。因此,在组织过程中,教师关注幼儿近期的兴趣点,将小班幼儿对小动物的热爱之情迁移到活动中,将幼儿关注的小动物喜爱的食物与点数的材料相结合,并利用自然材料创设真实的游戏情境更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和参与活动的兴趣,有效提升了幼儿点数活动的积极性,在趣味性的操作中,提升幼儿点数经验。
2、开放式投放材料,满足幼儿自由取放的愿望。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为了激发每一位幼儿参与到情境中进行练习,教师应考虑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幼儿主动帮助小动物的愿望。在操作环节之前,教师引导幼儿到创设的“小菜场”中,根据所需的数量,自由取放材料并进行点数。形式显得自由而开放,对幼儿来说,也不再是被动的点数物品,而是在自由取放蔬菜的同时移动物体点数,满足了小班幼儿自由取放物品的愿望。
3、层次性投放的材料,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
因小班幼儿点数能力发展的不一致,导致有的幼儿能手口一致地点数,但不能说出总数;有的幼儿只能唱数,点数时手口不一致,或数快或数慢;有的幼儿在数物对应方面还不能建立联系,只有5个物品还会数出“6、7、8、9……”。因此考虑到幼儿的这一特点,我们在投放材料的时候就要注意材料所隐含的层次性。在活动中,教师可谓幼儿准备不同的数量,让幼儿自主获取物品后进行点数。点数能力发展较好的幼儿可以选择堆在一起并数量较多的物卡,能力较弱的幼儿可以选择排列整齐并数量较少的物卡,这样的操作既降低了点数难度,又增加了点数的趣味性,使不同层次的幼儿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升。
4、教师积极的鼓励和评价,激发幼儿乐于尝试的欲望。
小班幼儿在点数中会出现不自信、不大胆、不愿意点数的现象,教师就应该及时鼓励幼儿大声点数,及时表扬幼儿的积极行为。或者一个眼神,或者一个微笑,或者一个手势动作,或者一句直白明确的表扬语言等等都会给幼儿的点数行为给予莫大的支持,能有效提升幼儿点数的积极性和有效性。针对不同幼儿个性发展,教师选择的鼓励和评价方法也应有所不同,对发展较好的幼儿,表扬的同时可以提出更高层次的挑战要求,而对发展较慢的幼儿则需要给予更多的行动上的支持与鼓励,单靠语言上的鼓励是不够的,教师和同伴的榜样示范也是很有必要的。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针对不同发展需要的幼儿灵活地采用多样化的鼓励和评价方式,更为有效地提升幼儿的点数经验。
幼儿教育随笔:孩子,老师向你道歉
记得今年小班招生时,正赶上我孩子病了,我的心里非常的烦躁,当时班里有个特别爱哭的孩子叫雨涵,任你怎么劝说,他就是不听,一哭起来就没完没了。我的耐心防线终于被冲破,简单粗暴的批评了雨涵,也一时制止了雨涵的哭闹。然而过后家长来送雨涵入园时,孩子哭得更厉害了,一边哭一边用惊恐的眼神看着我、躲着我。看着雨涵惊恐的眼神和那委曲的表情,想起了从前多少哭闹不止的孩子,在我的亲切关爱和拥抱中顺利渡过人园关的往事,我感到无比惭愧,我决心向孩子道歉。
我把孩子抱起来,抚摸着她的头,柔声细语地问她:“雨涵,妈妈爸爸爱你吗?”雨涵肯定地点点头。我接着说:“老师也有孩子,我也很爱他。前几天他病了,老师当时很着急,也没顾得上抱你、没有跟你玩、有时还不理你、甚至跟你生气,真是对不起雨涵,老师向你道歉,原谅老师好吗?”听着我的话,雨涵的脸开始由阴转晴,显然,现在他已经开始接纳我、原谅我了。
这件事后,我想到了很多,孩子的眼睛是一面透明的一尘不染的镜子,成人的任何言行、情绪,都能从镜子里毫无保留地折射出来。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一定不能把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只有把欢笑的阳光,母爱的温暖留给孩子,把和蔼可亲的美好形象留给孩子,才能获得孩子对我们的认可和尊重,才能真正赢得童心。
教育笔记:如何引导小班幼儿涂色
以前都是带中、大班,那个时候不怎么觉得孩子涂色有困难或者涂的不好,现在自己带小班了。而且给绘画作品涂色是小班必须要做的。怎样让孩子们涂色有进步,而且掌握好相当的力度及控制好自己的手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在之前有给孩子们涂色,也只是操作材料上涂,或者区域里投放,只有几个动手能力强的孩子涂的还不错,其他的孩子涂色都是在乱画,没规则。在上个月的家长助教日,东东(化名)的妈妈带来了一节绘画课。给国旗涂色,当时家长们对于孩子涂色方面的操作也不是很满意,虽然我和家长们解释了这一阶段孩子们涂色为什么会这样及其手腕的力度,家长们也认可我的解释,但在我的心里却一直在想如何将孩子们的绘画技能提高。通过多次的观察,及和毛老师的讨论,我总结了以下几条存在的问题:
1、孩子们不知如何开始涂色
2、拿了蜡笔不知从哪个方向开始画
3、手该如何掌握力度
4、蜡笔多了不知使用哪一支好
针对以上的问题,我和毛老师决定从如何拿蜡笔开始引导幼儿。
第一步握蜡笔解决了,接下来是涂色的方向,多次观察幼儿操作我们总结了下面两种方向:从左到右涂色,从上到下涂色,通过这种方法,孩子们不再因为不知道从哪里开始而不敢涂色了。第三步就是颜色选择,我和毛老师讨论后总结,首先让孩子们使用一支蜡笔涂色,并多加引导幼儿尽量涂在黑色线以内,并在每次操作前做相应的示范。
通过几次的练习下来,发现孩子们进步不小,也得到了家长们的认可。为了让孩子们不固定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我和毛老师大胆的将蜡笔的投放数量增加,而且让孩子们自由选择哪种颜色涂色,减少孩子们对于颜色选择困难。在涂色《七色花》我做了大胆的尝试,刚开始我们担心孩子只使用一种颜色,或者又回到了刚开始时那样选择困难,但孩子们给我们的结果却超乎我们的想象,孩子们能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涂色。而且还会按照自己的想失去按排每一个花瓣的颜色。有个别孩子还特别有想法需要老师提供更多的颜色蜡笔。
从观察到讨论到尝试到练习,这个过程虽然久了点儿。但重要的是孩子们已经掌握了涂色的基本方法,而且取得了相应的成效。
相信,每次用心的去做,一定会有收获。
教育随笔:小班幼儿手眼协调能力的培养
对孩子来说,手、眼、脑协调是一种特殊的技能,即当眼睛看到物体后,通过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进行由手操作的运动来完成整个协调活动。2周岁~3周岁幼儿的身体发展速度很快,在日常生活中就开始表现出独立的倾向。此年龄的幼儿动作发展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关键期,但由于受动作能力发展的制约,动作仍然迟缓、笨拙。还需要成人帮助。中国有句俗话“心灵手巧”,就是要想心灵敏就要手灵巧,心与手是有联系的,即为手巧心则灵。所以,我们必须从小就要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培养幼儿手、眼、心的协调能力。良好的手眼协调能力,会为孩子以后的学习各种技能和本领打下坚实基础。在小班幼儿还不能熟练地握笔绘画的情况下,通过学习手指印画来培养小班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是比较好的方法。
从心理学讲,红红绿绿的颜色对小班的孩子很有吸引力。所以,开始时我只给他们准备各种各样的颜料,让他们在纸上随意点点,说说自己点的什么。后来,我再给他们准备一些带背景的纸,如天空、草地、大树、海洋等,一次一种,让他们给背景添上各种点点,或变成雨点、露水、苹果、小鱼等。开始几次点画色时,由于手眼不协调,幼儿常常会把颜料到处点,添画不恰当,但经过几次练习,一个个终于印完了。小班幼儿容易受周围人文环境的影响,因此我在教室内外的环境和墙饰的美化都作了精心布置,让幼儿感受到无处不存在着手指印画的美。这样,能让幼儿随时随地都能观察、欣赏这些艺术作品,受到艺术作品的熏陶。幼儿在受到这种文化艺术氛围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提高了他们对美的感受能力和想象能力。我还在带领他们外出活动或散步时,随时给他们介绍美的手指印画图案,教他们认识各种各样的图形、动植物的造型,哪些是可以用手指来画的,哪些是需要添画的,积累孩子的经验,并给孩子留出一面涂鸦墙,让他们用手指在上面印出自己看到的或心中想到的画,促进心、眼、手的协调。
小班孩子年龄小,对于外界的新奇事物往往感到好奇,喜欢自己去探索、去研究,也愿意去尝试新的活动材料。就如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老先生提出的“活教育”原则,他认为:“凡是孩子自己能够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孩子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去想,只有自己亲身感受的世界才是真世界。”因此,我给孩子们设计了一些有情节的手指印画,如小蝌蚪找妈妈、节日的气球等,让他们自己动手玩指印画,让小手随着他们心里真实的想法而作画。
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充分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手指印画适合小班幼儿,能让幼儿真切地感受到手指蘸颜料的感觉,发展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也是他们最喜欢的一种涂鸦方式。在完成一幅作品的同时,幼儿的小肌肉和手指的灵活性也得到了锻炼,同时也在点画活动中感受到了美术的无限乐趣。手指印画不仅让幼儿们觉得画画是件容易而有趣的事情,而且能激发幼儿们无穷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对小班幼儿的手眼协调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教育笔记:有效提升小班幼儿点数的能力
背景:
皮亚杰认为:数学开始于对物体的动作,真正理解数意味着儿童通过自己的活动发现或能动地建立关系。“数学首先最重要的是作用于事物的动作”。数学教育的目标定位于关注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情感和态度,重视在认知活动中发展幼儿积极的情感,为幼儿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和动力。
在小班点数活动中,教师除了向幼儿进行点数方法的传授外,更重要的应该是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主动探究的积极情感态度。那如何将小班的点数活动变成幼儿主动的学习与探究活动?教学活动中怎样有效提升幼儿的点数能力呢?让我们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不难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
实录:
在《小兔乖乖》的主题活动中,我们预设了一个《喂小兔》的数活动,教师以故事的形式将数量为5以内萝卜、蘑菇的点数学习融入其中,幼儿一边听故事,教师一边在背景图中出示图片引导幼儿学习点数,后来又以帮助小兔挂门帘的形式,给幼儿提供了不同形状的树叶图片。先是让幼儿根据教师给予的树叶的数量进行点数并说出总数,然后教师让幼儿分别用不同形状的树叶分别串上规定数量的树叶。幼儿在点数的练习中,部分幼儿出现手口不一致和漏点的现象,如手还停留在3的物品上时已经点数到4了,或者点到5的物品的时候才数到第4个物品。虽然教师在集体活动中多次引导幼儿边点边数,但在个别实践中,他们还是回到以往的顺口溜式的唱数,而与实际点的动作与数数不同步。
分析:
小班幼儿开始学时掌握的数数知识不完全正确,因而时对时错,错误包括漏讲数词、漏点物体、多余数词、一个物体对应一个以上数词等。针对这一现象,我们重新从了解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入手,分析并思考教师需要改进的教学策略,从而优化活动的实效。
1、了解小班幼儿思维发展特点。
《幼儿心理学》一书中指出“3——4岁的幼儿自我调节能力薄弱,行为的有意性低,注意不易集中,注意的稳定性一般在3——5分钟,注意的转移不灵活自主,在指导幼儿学习或组织幼儿的行为时,需要贯彻直观性原则。”小班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的特点,因此他们的学习活动必须依赖于对具体活动材料的操作来完成。 因此在选择材料之前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多用直观、具体的实物、图像。对小班幼儿的数学活动而言,教师为幼儿投放何种材料、如何投放这些材料,具有特别重要的的意义。小班幼儿的点数活动需要接触具体的事物,从亲自摆弄操作、触摸、观察直观具体的事物开始建立初步的关于点数与总数的感性经验,最后逐渐到建立初步抽象的数的概念。
2)观察判断本班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尊重个体差异
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儿童的发展水平为两种:已经达到的水平和可能达到的水平。最近发展区介于儿童通过自己的实力所能达到的水平和经由别人协助后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因此我们教师就应该充分观察幼儿的行为发展,找到每个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根据每个幼儿的已有点数经验找出相应的可能达到的新的高度的点数要求。
儿童的发展存在个别差异性,这一点我们应该首先正确地认识到,并充分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对不同发展层次的幼儿提出不同的指导要求。在此次活动中教师对每个幼儿一开始都是同样的要求,大声点数,手口一致点数物品并说出总数。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幼儿发展的不同差异,允许幼儿从最接近自身能力水平的地方起跳,让幼儿能看见自己的进步,在幼儿获得了有效的点数经验后慢慢达到新的高度。
措施:
1、利用情境呈现材料,满足幼儿对游戏的渴望。
小班幼儿的认识主要受外界事物和自己的情绪支配,他们的许多活动也都是“情绪化”的。因此,缺乏情境性的活动或材料,不宜激发幼儿的兴趣。因此,在组织过程中,教师关注幼儿近期的兴趣点,将小班幼儿对小动物的热爱之情迁移到活动中,将幼儿关注的小动物喜爱的食物与点数的材料相结合,并利用自然材料创设真实的游戏情境更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和参与活动的兴趣,有效提升了幼儿点数活动的积极性,在趣味性的操作中,提升幼儿点数经验。
2、开放式投放材料,满足幼儿自由取放的愿望。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为了激发每一位幼儿参与到情境中进行练习,教师应考虑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幼儿主动帮助小动物的愿望。在操作环节之前,教师引导幼儿到创设的“小菜场”中,根据所需的数量,自由取放材料并进行点数。形式显得自由而开放,对幼儿来说,也不再是被动的点数物品,而是在自由取放蔬菜的同时移动物体点数,满足了小班幼儿自由取放物品的愿望。
3、层次性投放的材料,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
因小班幼儿点数能力发展的不一致,导致有的幼儿能手口一致地点数,但不能说出总数;有的幼儿只能唱数,点数时手口不一致,或数快或数慢;有的幼儿在数物对应方面还不能建立联系,只有5个物品还会数出“6、7、8、9……”。因此考虑到幼儿的这一特点,我们在投放材料的时候就要注意材料所隐含的层次性。在活动中,教师可谓幼儿准备不同的数量,让幼儿自主获取物品后进行点数。点数能力发展较好的幼儿可以选择堆在一起并数量较多的物卡,能力较弱的幼儿可以选择排列整齐并数量较少的物卡,这样的操作既降低了点数难度,又增加了点数的趣味性,使不同层次的幼儿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升。
4、教师积极的鼓励和评价,激发幼儿乐于尝试的欲望。
小班幼儿在点数中会出现不自信、不大胆、不愿意点数的现象,教师就应该及时鼓励幼儿大声点数,及时表扬幼儿的积极行为。或者一个眼神,或者一个微笑,或者一个手势动作,或者一句直白明确的表扬语言等等都会给幼儿的点数行为给予莫大的支持,能有效提升幼儿点数的积极性和有效性。针对不同幼儿个性发展,教师选择的鼓励和评价方法也应有所不同,对发展较好的幼儿,表扬的同时可以提出更高层次的挑战要求,而对发展较慢的幼儿则需要给予更多的行动上的支持与鼓励,单靠语言上的鼓励是不够的,教师和同伴的榜样示范也是很有必要的。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针对不同发展需要的幼儿灵活地采用多样化的鼓励和评价方式,更为有效地提升幼儿的点数经验。
教育笔记:浅谈小班幼儿的游戏
爱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在游戏中能尽情模仿、按自己的意愿进入自由的游戏状态中,在情感上得到很大的满足。而更重要是,游戏能促进孩子各种能力上的发展。
刚进幼儿园的小班孩子,由于他们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的局限,所以在游戏中的角色意识缺乏,游戏的行为和注意力不集中;孩子在游戏中的随意摆弄多,与同伴的语言交往少;游戏的内容情节单一、生成新游戏少。针对以上孩子游戏的薄弱点,我们老师可以做到以下几点来促进小班孩子的游戏水平、丰富他们的语言交往、从而更好地促进社会性情感的发展。
一: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
在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关注的基础上,为孩子创设温馨实用的游戏环境,尤其是一开始材料的投放,太多,会使孩子无从适从,会这里摆弄那里摆弄,不利培养孩子在游戏中的专注性;太少,引不起孩子对游戏的兴趣,满足不了孩子游戏的需要。所以材料的投放必须根据孩子当前游戏水平逐步进入,从简到难,循序渐进。
二:做好积极的心理准备
其实就是激发孩子对游戏的兴趣,可以在平时和游戏前和孩子经常聊聊孩子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尤其是有趣的家庭趣事、简单的生活常识、周边的小新闻,激发孩子产生游戏的愿望。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和感知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后,孩子的游戏内容和情节才会逐步丰富,孩子的角色意识也会随之增强。
三:参与孩子的游戏活动
适时地介入孩子的游戏,老师以某种角色的身份参与孩子的游戏,角色参与的好处,就是教师和孩子完全融入在一起游戏,了无痕迹地影响着孩子的游戏进展,推动游戏内容的增强;适时的、直接的语言引导方法,更能简单明了地促使孩子明白一些游戏规则、游戏行为的对错等、及时消除游戏中的不安全因素,从而使游戏沿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除此之外,培养小班孩子在游戏中的关爱行为、谦让品质、培养对角色的创造性思维发展,来增强孩子与同伴的语言交往,丰富他们的社会性情感,从而在游戏中快乐地成长,给他们的童年留下美好的回忆。
《小小班教养笔记30篇》:小小班教养笔记第1篇 小班教养笔记(一): 稳定情绪,树常规 看着已经入园一个月的豆豆班小朋友见全神贯注的在听明教师讲故事,此刻豆豆班的小朋友可能干了。我想到习惯的
《幼儿园读书笔记40篇》:幼儿园读书笔记40篇第1部分 最近读了《幼儿园教育的50个细节》一书,书中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细节描述将我们日常教育教学中容易产生的一些教育现象记录下来,可贵的是书中
《幼儿园语文教研笔记30篇》:幼儿园语文教研笔记30篇第1部分小议“告状”又到了我们的区域活动了,孩子们悠然而惬意的选择着活动区,作为老师的我们却要拿出“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