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2-13
这是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第一课时,是优秀的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教学内容:
二年级下册第91—92页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整理、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准备:
练习卡片及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师:春天来了,天气暖了,小草变绿了,小树发芽了,外面的景色真美!瞧!小朋友们正准备坐船出游呢?
2、出示主题图
二、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1、观察主题图,收集信息
师:从这幅图上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2、筛选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师:根据这么多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与乘船有关的数学问题?
(1)独立思考
(2)汇报交流
师:如果2个班坐一条船,我们可以怎么安排?
(3) 讨论解决问题策略,老师进行及时归纳梳理:
方案一: 1班,2班坐一条船;3班,4班坐一条船
方案二: 1班,4班坐一条船;2班,3班坐一条船
方案三: 1班,3班坐一条船;2班,4班坐一条船
3、添加条件,确定研究主题:
(1)明确限乘68人所表示的含义,最多不能超过68人。
(2)确定研究主题
师:以上3种方案是否都行呢?我们先来研究第一种方案。
1班,2班坐一条船;3班,4班坐一条船,能坐得下吗?
三、探究算法,学习新知
(一)分组自主探究1班、2班合坐一条船;3班、4班合坐一条船,能坐得下吗?
1、课件出示活动要求:
(1)分工合作,列出算式
(2)静静地思考,写出得数,并把方法简单地写在表格里。 比一比,谁想得方法多?
(3)有困难的小朋友可以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4)写好得小朋友,跟伙伴交流下方法,并对自己的'方法进行补充完善,也可以帮助有困难的小朋友。
2、读懂活动要求,列出各自的算式并让学生明确自主探究的方向是: 研究 23+31=? 32+39=?有多少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3、学生独立思考
4、小组交流计算方法,并对自己的方法进行补充完善。
5、分组汇报交流
6、算法的初步优化:这么多的方法中,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学生经过观察比较之后发现,以上的方法都是从十位算起,进步感知直接从十位算起可以提高口算的速度。
7、揭示课题: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四、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听算练习:
2、拓展延伸:
(1)解决如果我们按班级来乘船,怎么安排比较合理?
(2)解决如果我们按人数乘船,两条船够吗?
(3)你觉得哪种好?让学生从切身感受出发选择合适的方案
五、回顾总结
1、由老师引领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了什么?
2、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谈这节课的收获体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整理、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1、正确地进行两位数加法的口算。
2、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用两位数加、减整十或一位数。
26+30 48+20 49-20 56+3 28-9
24+9 35-20 46-7 98-90 78+9
2、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23 28 35 63
20 3 ( ) ( ) ( ) ( ) ( ) ( )
72 31 75 29
( ) ( ) ( ) ( ) ( ) ( ) ( ) ( )
二、探究新知
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口算方法。
(1)观察教材第9页的'主题图,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消息?
学生汇报。(一至五年级参加“世博会”的各班人数)
(2)出示问题: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3)提问: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求一共多少张车票就是求一年级一共有多少人,一年级一班35人,二班34人,用加法计算,列式:35+34。
(4)这个算是如何计算?互相交流算法。
师:我们学习过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通过观察我们知道35+34中的两个加数没有一个是整十数或一位数,但是我们是否可以把它们转化成我们学习过的加法然后进行计算呢?如果可以怎么计算?
生:可以把其中的一个加数拆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比如34可以看成30+4,先算35+30=65,再算65+4=69.
师:除了这种方法以外,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1:还可以拆分另一个加数35,把35看成30+5,先算30+34=64,再算64+5=69.
生2:除此之外,同时把这两个加数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然后进行计算也很简便,34看成30+4,35看成30+5,先算30+30=60,4+5=9,再算60+9=69。
2、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口算方法。
(1)出示问题: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2)列式计算:39+44
(3)学生尝试计算39+44,并说说算法。
经学生自由讨论,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
A、39+40=79 79+4=83
B、30+44=74 74+9=83
C、30+40=70 9+4=13 70+13=83
3、比较算式,发现规律。
师:对比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
相同点: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
不同点:前者个位数相加不进位,后者个位数相加进位。
三、巩固练习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54+21= 15+55= 61+39= 35+66= 23+28= 32+46=
53+36= 37+54= 15+65= 18+26= 41+56= 13+29=
2、春节小明用压岁钱买一个玩具汽车39元,买一个天线宝宝75元,问他一共用去多少钱?组织学生分组练习,并在小组内互检。
四、课堂小结
1、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以及它们的计算方法,我们要利用这个计算方法,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你还有哪些疑问的地方?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二年级)>>第91-94页有关加法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较灵活.熟练地选择适当的方
法进行计算。
2.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自己探索计算方法,培养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与同学积极合作的意识。
3.使学生体验数学以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同算法,并能用自己喜欢的算法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新课。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去春游吗?我们去春游的路上有一些障碍,谁能扫清路上的这些障碍?
口算
35+3 24+9 45+30 28+7
87-5 36-8 72-50 93-6
二.创设情景,让学生提出问题。
(一)观察第91页情景图。
1.仔细观察,从这幅图上,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哪些与乘船有关的问题?
2.学生提问题。
(二)观察第92页情景图。
1.图中有哪些问题需要我们解决?
师根据生答板书:
“二(1)班、二(2)班能坐下吗?”
“二(3)班、二(4)班合乘能坐下吗?”
2.谁能解决上面两个问题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23+31 32+39
(三)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
三.小组合作探索,解决问题。
(一)探究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1.学生自主探索。
2.小组讨论交流计算方法.教师巡视。
3.各小组汇报交流情况.(学生汇报时,教师有选择地板书。)
(二)学生小组讨论喜欢的方法。
1.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
2.学生汇报。师:为什么喜欢这种方法?
3.这两个问题解决的结果如何?
四.巩固练习。
1.第93页做一做右边4题.(生做完后,师作反馈纠正。)
2.练习十九1、2.、3、 4.(选加法做。)
五.小结: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93页。练习十九第1、2、4题剩下的减法题和第5-8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灵活、熟练地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计算。
2.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自己探索计算方法,培养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与同学积极合作的意识。
3.培养学生对比、分析、抽象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同算法,并能用自己喜欢的算法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不是很想去春游吗?上一节课,大家已经同心协力扫除了一个个障碍,今天如果再能扫除一个障碍,去鸟岛的船就可以起航了。
二 创设情景,让学生发现问题。
1 出示第93页情景图后,说一说已经掌握了哪些数学信息,还有哪些问题要解决?
2学生提问题。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1)二(1)班和二(2)班上船后,还能上几人?
(2)二(3)班上一些人后,还剩多少人?
三 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一)探究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1)学生自主探究。
(2)小组讨论交流计算方法。教师巡视。
(3)各小组汇报交流情况。(学生汇报时,教师选择的板书)
(二)小组讨论喜欢的方法。
四、巩固练习。
1、第93页“做一做”右边4题。
2、练习十九1、2、4(剩下的减法题目)。
五、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练习十九第七、八题。
六、全课小结。
七、布置作业。练习十九第五、六题。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96、97页例3、例4。“做一做”1、2两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算理,能正确计算有关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受到爱护环境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相同数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相同数位相减不够时,要向前一位退一再减。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320是由几个百和几个十组成的?320是由几个十组成的?一个数的百位是5,十位是8,个位是0,这个数是多少?它是由几个百和几个十组成的?
2、5个百7个十组成的数是多少?这个数里有多少个十?
二、探究新知。
学习例3。
1、察第96页收集矿泉水瓶情景图,说一说你的发现和感受。
2、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80+340
3、学生自主探索180+340的计算方法。
4、小组讨论交流180+340的计算方法。
5、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师选择学生的多种算法板书。
6、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为什么?
7、尝试练习:第97页“做一做”1、2题有关加法。
(一)学习例4。
1、通过提问第二周比第一周多多少个得出:340-180
2、学生思考怎样计算340-180。
3、小组交流、讨论340-180的方法。
4、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师板书。
5、这么多种计算方法,你最喜欢用哪种?
6、尝试练习:第97“做一做”1、2有关减法。
三、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四、巩固练习 练习二十 1、3、4、5题
五、全课小结。
六、布置作业 练习二十 2、9题。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二年级 下册)>>第98页例5和做一做,练习二十第6-12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2 让学生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策略。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合理估算策略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说说下面的各数最接近哪个整百数?
598 312 405 819
2.口算。
400+500 300+400 600+200 100+800
二教学例5。
1.让学生观察第98页学生收集矿泉水瓶情况表,发现小精灵明明提出的问题:第三,四周大约收集了多少个?”
2.让学生讨论小精灵提问题的意思从而引出估算。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估算。
3.谁能解决小精灵的问题?学生自主探索解答方法,然后再进行交流。
4.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尽量让学生把不同的策略都展现出来。
5.通过对各种估算的对比,学会合理估算。
6根据第98页图表,你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7.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提出不同的问题进行解答。
三.挑战赛。
第98页做一做。
四.联系实际应用。
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二十第6题。
2同桌同学讨论完成练习二十第7、8两题。
3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二十第12题后,教师引导学生对估算结果进行分析,预测第二天进货情况。
五.全课小结。
六.布置作业:练习二十10、11。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 第102-10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本单元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总结出口算、笔算的方法和要注意的问题。
2通过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中体会估算的意义以及估算的策略的灵活性。
3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过程
一.口算。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 .学生独立完成第102页第1题。
2.指名算得对又快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二.复习笔算。
1问:笔算万以内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2.同桌同学互答。
3.教师综合归纳万以内数加减法笔算方法。
4学生完成第102页第2题。(要求计算要认真)
三.复习估算。
1猜一猜,这些数接近哪个整百整十数?
老师说数,学生猜。
2.估算。
792+186 587+412
629-348 436-247
3.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完成第102页第3题。
四.数学活动。
1.口算练习。
一人说算式,一人说得数,在相同时间内说得又多又对的老师发给奖品。
2.笔算练习。
(1)教师给出一些数写在黑板上。
180 360 450 340
(学生两人为一组,一人用以上的两个数来出加减法题目,另一人计算,每做完一题后,两人互换角色。
(2)自己想一些数做做看。
3估算练习。
(1)学生讨论,怎样估算?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二十一第3题。
五.全课小结。
六.布置作业。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二年级下册)>>第104页-10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在克和千克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再次体验常见物体的重量,逐步建立起质量单位的正确观念。
2通过使用不同的秤,认识测量质量的工具,使学生了解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秤可以帮助我们知道物体的轻重。
3使学生初步了解到通过数据的收集,整理可以获得一些有用的信息,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应用的意识。
教具准备 磅秤、盘秤、天平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要想知道物体的重量,怎么办?
2重量单位有哪些?
一.估一估物件的重量。
1一颗小纽扣、一个鸡蛋、一个苹果分别有多重?
2先让学生估一估,再用天平称出重量,看谁估得准。
二.比一比物体的重量。
1三个同学为一组,拿出自己的书包,先分别掂一掂,估一估到底哪个书包重?
2 用盘秤称出重量,看谁估得准.?
四.秤体重。
1教师指导学生怎样看磅秤。
2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组后,再进行活动。
(1)一组同学秤体重。(学会看秤)
(2)一组同学做体重的原始记录。(通过记录称体重的结果方式渗透统计的初步知识)
(3)一组同学用背一背同学来体验各种不同的体重建立起质量单位的概念。
(4)以上各项各小组轮流进行。
(5)学生讨论、交流,从你们的记录表中能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能统计出什么?
五.全课小结。
六.布置作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及根据情况选择恰当方法的意识,感受口算方法背后隐藏的数学思想与方法。
3.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点体会加法的意义,感受加法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之上,来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学习的,由于学生刚接触两位数的口算,相比以往的口算,难度有所提高,特别是对于把一个两位数分解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并要将这两个数都记在头脑中,对于学生难度不小,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尽量让学生通过尝试、讨论、交流、汇报、比较、反思与小结等各个环节,让学生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同口算方法与口算思路,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择优选用,并引导学生认识口算方法背后隐藏的数学思想与方法。
教学重点: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熟练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练习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引入新课
(一)情境创设:
1.课件呈现:赏“上海世博会”的有关图片让学生欣赏。教师介绍:这是在我国上海举行的第53届世博会中的一些照片。
2.师:有一所学校的学生也正要乘汽车去世博会参观,大家请看大屏幕(呈现主题图)。
3.请大家仔细观察,并说一说你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自由汇报,教师给予引导或肯定。
(二)引入新课:
1.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从这个画面中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看来,数学在生活中真的是无处不在啊。
2.师:今天啊,我们就来研究这个学校的同学在参观世博会中遇到的数学问题之一──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设计意图:由世博会的图片引入,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通过让学生寻找主题图中的数学信息,又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二、引导发现,自主探究
(一)引导发现:
1.提出问题:课件演示:大客车慢慢开来了,小朋友们马上就要出发了,但需要持票上车,请问: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2.引导分析:让学生说说“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是什么意思?引是导学生得出: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就是求一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3.列出算式:那如何列式?让学生独立列式。指名汇报,教师根据汇报板书出算式:35+34=。
(二)初次探究:
1.教师质疑:今天咱们用口算的方法来计算,请大家想一想:35+34应该怎样口算呢?
2.独立思考,交流汇报:
(1)让学生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口算方法之后,再与同桌交流,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2)汇报展示:教师有选择性的请几个代表说一说,完整的表述出每种算法,教师板书,可能有:
方法一:先算35+30=65、再算65+4=69
方法二:先算30+30=60、再算5+4=9、最后算60+9=69
方法三:先算30+34=64、再算64+5=69
(3)学生在汇报算法时,教师再将学生的口算方法的过程用思路图形式板书出来,如例题中所示。如果有学生是用想笔算的方法来口算的,教师也要给予肯定。
3.观察比较:
(1)你们看看这三种方法,哪两种方法比较相似?引导学生发现:第一、三两种方法比较相似:都是将一个两位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再让它们分别与另一个两位数相加,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种方法是拆分第二个加数,而第三种方法是拆分第一个加数。(在归纳时,利用课件逐步演示)
(2)那你们能看出第二种方法与其他两种方法的不同之处吗?引导学生发现:第二种方法是将两个数现时拆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分别相加之后再将两个结果相加。
4.反思小结:
(1)反思:我们看这三种口算方法,说明我们在口算这道题时,都自觉地把这两个数或其中的一个数进行拆分,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不拆分我们就不能口算了吗?让学生发现:这样拆分之后就把新的问题变成可以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了,难度也就降低了,更便于口算。这样的拆分、变化的一个过程,我们在数学上称之为转化。
(2)小结:这三种方法都是先通过转化,再利用我们以前学过的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知识,进行口算。
(3)学了这些方法之后,你再来评价一下自己的口算方法,你更喜欢哪种方法?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独立探究方法,再利用观察比较与反思小结,让学生明真正理解口算方法,初步感受转化思想的运用及其重要性。】
(三)再次探究:
1.呈现情境图:提出问题二: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1)让学生独立列出算式,老师巡视指导。
(2)独立口算,小组内交流口算方法。
(3)指名说出自己的口算方法。
2.解析过程,深层感知: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自己的口算过程在草稿纸上表示出来。
(2)展示过程:将学生列出的分步算式与过程的思路图结合在一起展示。
方法一:39+40=79、79+4=83
方法二:30+40=70、9+4=13、70+13=83
方法三:30+44=74、74+9=83
如果有学生是利用想竖式来想口算的方法的,教师也要给予肯定。
(3)完整呈现,观察比较:
①这三种方法中,哪两种方法可视为相同的方法?(第一、三两种方法)
②谁来说一说,第二种方法与这两种方法的不同之处?(第一、三两种方法是拆分一个数,而第二种方法是拆分两个数)
③你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
④这道题与第一道题有不同之处吗?让学生发现:这题需要进位。
3.小结反思:
(1)今天我们学习的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其实都是运用了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决的。
(2)你觉得自己的口算方法如何?哪种方法更适合自己,你就选用哪种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再次经历独立思考、交流汇报以及观察比较与小结反思等学习活动,来巩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三、实践应用,巩固提高
(一)完成教材P10的“做一做”。
1.课件分步呈现第(1)(2)两上题,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汇报时,着重让学生说出口算的过程。
2.学生根据主题图,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1)让学生分组合作,先提出问题,再列式计算,最后在组内交流汇报。
(2)集中汇报,指名说出口算的过程。并反馈订正。
【设计意图:通过本题的练习,巩固学生对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进一步掌握,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同时,掌握所学知识。】
(二)口算比赛。
1.看谁能算全对:练习二的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比一比,看谁能算全快,教师巡视,注意对速度慢的学生进行指导。
(2)集体汇报:汇报时,要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口算方法。
(3)反馈:请全做对的同学举手,教师给予表扬,同时对有错的学生给予鼓励。
2.看哪一小组全做对:练习二的第2题。
(1)学生独立完成,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比,看看哪一个小组能做全对。
(2)全部完成后,请同桌学生互相检查正误。对全对的小组给予表扬。
3.错例分析:教师选取几道有代表性的错题板书进行展示(不要说出出错孩子的名字)。让学生说一说,他们分别都是在哪些地方出错了。
4.我是小小营业员:课件演示练习二的第3题:
(1)情境创设:课件呈现第3题的情境图,先出现问题一:一位阿姨要买一个地球仪和一个小闹钟,一共需要多少元?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并说出计算过程。
(2)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
5.我是劳动小能手:课件呈现练习二的第3题的主题图。
(1)同学们请仔细观察图,谁来说一说这幅图画的是一个什么场景?
(2)你能根据图上的内容,完整地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3)学生叙述问题,教师加以引导或表扬。
(4)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并说一说自己是如何计算的?
【设计意图:通过有趣的比赛形式的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设计一个错题展示与分析环节,给学生一个必要的提醒,让学生减少或避免出现同样的错误,最后再通过两个情境练习,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与问题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将所学知识巩固提高的目的。】
四、全课小结,促进内化
(一)学生谈体会:让学生说说,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二)师生共同回顾:本节我们学习了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把一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转化成若干道连续的、已经掌握的、比较容易的口算。(同时点击课件,进行演示)这种数学思想,我们以前也经常用,以后还要经常用。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用好这把学习数学的金钥匙!
【设计意图:多让几个学生说一说,教师加以引导,既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还能加深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的掌握,同时教师明确指出转化的重要性。】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