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数学教案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教学教案

日期:2021-12-20

这是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教学教案,是优秀的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教学教案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教学教案第 1 篇

一、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设计思路:唤起内驱,激发兴趣,让学生享受自由呼吸的课堂,感受三角形的特点引发思考。感知三角形的本质属性并表达出来。体会三角形的高和底的相互依存性。

本课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内容,是本单元的起始部分,也是三角形认识的第二学段,内容包括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三角形的特征、定义、高和底的含义,三角形是平面图形中最简单最基本的多边形,学好本课将会为以后学习平面几何、立体几何打下基础。

数学课标解读中说:图形与几何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人类的生存空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初步发展空间观念,学会推理;有助于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所以在教学时我善于强调现实背景,联系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经常运用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猜想)、作图设计等手段。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和应用意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联系实际和利用生活经验,通过观察、操作、测量、联想等学习活动,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初步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感悟三角形的底和高的相互依存的关系。

  

2、方法与途径:在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及底和高的活动中,体会认识多边形特征的基本方法,发展观察能力和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3、情感与评价:认识到三角形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图形,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产生学习图形的兴趣和积极性。 

4、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教学难点:懂得底和高的对应关系,会画三角形指定边上的高。 

四、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小棒、三角板、导学案、多媒体课件等。

五、教学过程

一、猜谜引入,激发兴趣。

谈话:同学们,我们玩一个猜图形游戏好不好?

四条边一样长,四个角一样大,方方正正什么形?

没有角,像个车轮转转转,像个钟面圆又圆什么形?

三个角尖尖的,三条边直直的,三角三边紧相连什么形?

提问:你在生活中的什么地方见过三角形?

出示:关于三角形的图片并欣赏。

揭示: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看来三角形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三角形的世界,来认识三角形。(板书课题《三角形的认识》)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三角形的稳定性决定了它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结合身边熟悉的物品、结合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导入新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二、探索新知

活动一:认识三角形

1、激趣:想动手做一个三角形吗?首先,我们要明确活动要求。

出示要求:(1)用你手中的学习材料,做出一个三角形。

(2)小组成员比较所做的三角形,看看有什么共同点。

2、操作: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3.交流:指名某组代表上台介绍,别的小组补充。(材料:小棒、三角尺、方格纸、点子图、白纸)

4、画:闭上眼睛想一想你心目中的三角形是什么样子的,画在展评单上。

5、概括特征:

观察比较:刚才我们一起完成的三角形做法不同,材料不同,大小各异,但是它们是具有共同特征的,你发现了吗?

得出:三个顶点、三条边、三个角。

板书:三角形各部分名称。

出示课件:判断下面哪些图形是三角形。

6、理解意义: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7、感受围成: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的伙伴感受围城是什么意思?

拓展延伸:由4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什么形?五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呢?由几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是6边形?我们利用这样的方式就可以认识更多的多边形。

【设计意图:三角形的定义较难用学生容易理解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达,教材采取的策略是让学生做中感悟,比较概括。因此,尊重教材设计的意图,精心组织学生在小组里的操作与交流的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充分感悟三角形的特点。在抽象出多种方式创造出的三角形后,通过异中求同的方式,提取出三角形的本质特征: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活动二:理解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

自学课本66页,同伴交流,组内探讨,完成展评单上的活动二,比一比,哪组同学最会学习。

1、从三角形的一个 到它的 作一条垂线,顶点到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 。

2、思考:一个三角形可以画几条高?

3、独立完成:画出每个三角形底和高。

交流小结:在直角三角形中,把一条直角边看作三角形的底,另外一条直角边就是这个三角形的高。

【设计意图:学生有了前面学习的基础和经验,本环节我大胆放手让学生通过独学、对学、群学、合作交流、展示汇报等活动充分理解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并且知道人的身高只有一个,而三角形却有三条高,并会做高。】

三、巩固练习、闯关游戏。

完成检测反馈。

【设计意图:课堂练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巩固新手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四、再现知识,总结评价。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对于三角形的知识,你还有那些问题和疑惑?

这节课我们明确了三角形的特征:三个角、三条边和三个顶点,知道了高是从顶点出发画出来的,研究了顶点的特性,下节课我们还要继续探究三角形的其他奥秘。

板书设计:

(略)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教学教案第 2 篇

说案

一、课前准备

1.备教材

“三角形的中位线”是人教版四年制《几何》第2册第4章11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四边形、梯形、平行线等分线段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它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的性质定理.它揭示了线与线之间的位置关系,线段与线段间的数量关系,为证明平行和线段的倍分关系提供了依据,并能应用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同时为梯形的中位线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并且在定理的证明过程中第一次引入了“同一思想”.所以学好本节课是非常重要的.为此确定:

教学重点: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及应用.

教学难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证明及应用.

2.备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理解掌握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及得来的过程,并会运用它进行简单的计算、推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自主学习、交流合作、感悟、归纳、试证,形成解题策略.

(3)情感与态度:激励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相互尊重、相互促进的人文素养.

3.教法与学法指导及教学手段

(1)教法是为学法服务的,我们的教是为了“不教”. 这节课的教学方法的主导思想是利用多媒体等手段创设情境、营造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探究过程,通过动手做、感知、猜想、归纳、验证、应用,使学生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学会学习,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教师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者、组织者.

(2)充分发挥知识的载体作用,引导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培养情感,形成能力.使教学方法与手段都充分为目标服务.

(3)注意归纳与升华,教师在学生的探究、学习过程中,充分相信学生,学生能够自主完成的,教师绝不代替,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但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帮助学生总结:好习惯、好思路、好方法,及时地升华为学习的经验,使学生获得一种学习的能力.

二、课堂实施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组织教学:教师搬下讲桌成为学生的一员,和学生共同探究学习,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改变教师的权威地位,使师生关系平等,课堂气氛更加宽松、融洽、和谐.

(2)多媒体播放铁力市漂流场景,创设问题情境;引出具体问题:(铁力市有丰富的旅游资源,2004年被评为部级优秀旅游城市.其中漂流是一项支柱产业.现在让我们感受一下漂流,在欣赏景色时,景点的变化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A、B两景点被池水隔开,若在AB外选一点C,连接AC和BC并分别找出AC和BC的中点M、N.如果测得MN=50m,就知道A、B两点的距离是多少米,你知道为什么吗?)学生读题,教师构建几何图形,让学生猜想结论和理由,导入新课.由实际问题引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进行情感渗透,通过对实际问题抽象建模,让学生感觉数学就在身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2.探求新知

(1)学生通过观察,感知说出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且与三角形的中线进行区分,印象更深刻,便于接受.

(2)学生动手画三角形的中位线,测量它和第三边的长度,比较它们的数量关系,猜想出它们的倍份关系;锻炼其动脑、动手的能力.

(3)学生操作后体验平等关系:通过多媒体演示图形的变化,学生说出观察结果,从而进一步明确结论,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它的一半.通过对实际问题的猜想和对三角形中位线性质的探究,学生一直是研究过程的主人,他们在体验与观察中获得结论、感受成功,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并为下一步的探究、验证做铺垫.

3.验证新知

学生得出了结论:知道了“是什么”,这一环节要解决“为什么”的问题.给学生充分的研究、讨论的时间,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说出利用构造平行四边形证明结论的三种辅助线的做法,不要求做出具体的证明,给学生留有空白;然后教师引入“同一法”,让学生了解“同一法”这一数学思想.

4.应用新知

(1)解决引入时的实际问题,使学生理解猜想的结论及其依据,体会学习数学的作用.

(2)为了拓展学生思维,把例子(顺次连接四边形四边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什么图形?请说明理由)变成结论开发的形式.

首先指导学生找出本题的关键词“顺次”、“中点”、“四边形”. 然后鼓励学生自主完成,最后,师生共同对此题进行点评,从而深化对中位线定理的理解.

5.变式训练

多媒体展示问题(1.顺次分别连接平行四边形、矩形、正方形、菱形各边的中点得到的是什么图形?2.分别顺次连接对角线相等、对角线垂直、对角线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的四边中点,所得到的四边形是什么图形?)教师展示图形,学生合作交流进行判断,由四边形特殊四边形四边形,总结形成规律,使学生逐步灵活运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培养探究学习的能力.

6.巩固提高

多媒体展示问题(1.现有边长为3厘米、4厘米、5厘米的三角形金属框架,①将其各边中点连接还需该金属多少厘米?②同样的方法顺次连接2次、3次……N次得到三角形的周长分别是多少厘米?从中获得什么结论?2.现有一个三角形余料,各边长为6厘米,8厘米,10厘米,能否将它裁出边长为3厘米,4厘米,5厘米的备料,如果能,你能裁出多少个?并简要说出理由.)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巩固中位线定理,提高其计算能力、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概括能力.问题的结论开放,使人人都能参与,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7.小结

由问题情境猜想抽象建模探究验证得出科学结论解决更多实际问题,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研究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8.作业

分梯度,学生可选作.(1)强化所学;(2)给学生选择的空间,使学习过程更加人性化.

9.板书设计

力求简洁、醒目、清晰、重点突出.

三角形的中位线

定义: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三角形的中位线.

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它的一半.

例子:顺次连接四边形四边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什么图形?请说明理由.

解:(由学生板书完成.)

三、课后反思

1.大胆尝试以“旧教材”为知识载体,“新理念”为指导思想,按照“课程标准”完成本节课,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能力的形成,便于学生的发展.

2.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需要可持续发展的教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非常注意反思这一环节,使反思成为自己的职业习惯.通过反思可以更好地总结成功和失败,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以便更好地为教学服务.省略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教学教案第 3 篇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这一内容编排在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82页。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记住“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结论,更重要的是应该让学生经历操作、发现、应用的过程,让学生通过带着思考的操作,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让学生在对自己操作得来的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本课的结论,从中渗透反证法、极限思想、考虑问题要全面等数学思想和方法,改变“老师的脑,学生的手”的现象,培养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积极尝试了以下几种教学策略:

一、深入理解教材,创新学具

探究材料的准备是教师设计探究性学习活动的重要内容。探究本身要有利于学生操作,有利于学生探索、发现。教材是给三根小棒,由学生摆一摆看发现了什么。教学“三角形的特性”时,教师应该深入理解教材,创新学具:

学具选择方案一:准备5厘米、8厘米、10厘米、13厘米、18厘米的小棒各一根。

提出问题:“你们能用小棒摆三角形吗?”学生异口同声说“能”。老师补充问题:“一定能吗?”“现在我们就来一起试一试”。然后出示活动要求:

1.合作探究,每摆一次,就记录一次。

2.说一说,你是怎么摆成三角形的?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

本案例中,学习材料的价值不在于材料本身,而在于小棒长度是精心设计的。小棒的根数不多,但便于探究,而且这个长度在学生围三角形时各种情况都能出现。特别是5厘米、8厘米和13厘米这三根起到了突破易错点的作用。通过操作这样的学具,学生明白了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学具选择方案二:每人准备3至5根长10厘米的塑料小棒,每次把一根10厘米长的小棒剪成三段(每段剪成整厘米数),再把3段围起来,看能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1.动手剪,再摆一摆;

2.小组汇报一下各自的剪法,并积极讨论长度为多少厘米的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

3.指名说一说,你是怎么摆成三角形的?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

本案例中,学习的材料是10厘米长的塑料小棒,学生可以自主操作,在亲自剪拼的过程中初步领会什么样的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继而引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当三根小棒分别长2厘米、3厘米、5厘米时,能围成三角形吗?最终让学生透彻地理解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二、利用“错误资源”,成就精彩课堂

1.试错——诱导明理。

最好的学习就是在错误中学习。错误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让学生经历错误、认识错误、纠正错误,才能更好地防止错误。有些错误可以引起我们的思考,怎样让错误变得有价值呢?这正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围不成三角形”是教学的难点。学生在尝试错误的过程中自己发现、自己判断,不断思考、讨论,在现实面前学会透过现象思考数学的本质。这种在错误中反思,在反思中探究,在探究中最终发现的数学学习经历,是形成正确认识的重要途径。

案例及简析:

眼睛欺骗了我们:

在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教师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故意制造错误让学生尝试:把10厘米的线段剪成2厘米、3厘米、5厘米,能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多数学生不加思考地大声喊:“能!”

教师非常认真地问:“能吗?还是让我们亲自尝试一下吧!”

一位跃跃欲试的同学怎么也围不成,不禁有些犹豫。

下面的同学也有些着急,纷纷支招:“再往下按就成了!”见此情景,教师马上对一位支招的同学说:“你快来帮帮他。”小男生立即跑上来帮助,终于看似接上去了,他松了一口气。

这时教师用实物投影仪放大看似围成的三角形,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想说的吗?”

这时有的学生会发现:“这三条线段根本围不成三角形!”有的学生会发现:“3+2=5,5和5重合了,围不成三角形的。”

有的同学恍然大悟:“3+2=5,5和5相等,那还能拱得起来吗?”

这时多数学生醒悟了:“当然拱不起来了!”教师继续说:“原来眼睛也会欺骗我们,数据3厘米、2厘米、5厘米是围不成三角形的。”

教师有意制造一些错误,目的是让学生在经历错误数的过程中体会正确认知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学会辨析,学会比较与判断。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在修正已有认知、克服某些经验负迁移、克服某些思维定式的过程中,将实践与数学原理很好地结合起来。

2.将错就错——悟中求實。

教师要学会把学生课堂上的错误放大、再放大,不急于定论,让学生充分暴露自己的观点,在“光天化日”之下,将错误的原因一一昭示,对错误认识得越深刻、越全面,越能促进对真理的掌握。

案例及简析:

能围成三角形吗?

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后,教师出示了这样一道判断题:“2、3、8这三条线段能不能围成三角形?”学生很快就回答不能。教师听后话锋一转:“这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是因为2厘米太短了,现在老师把它换成x,想象一下,x是多少的时候就能围成三角形了?”

这时,有同学随口说出“比5大就成”。

教师肯定地说道:“好!那我们就数一数都有哪些比5大的数。”学生数:“6、7、8、9、10、11、12、13、14、……”

忽然出现了一个不同的声音:“老师,x不能比10大!”接着传来另一个声音:“不能大于11。”教师诧异地问:“哎,11+3不是大于8吗?怎么不成了?他说不能大于10,你说不能大于11,怎么回事呀?”

说不能大于11的学生理直气壮地说:“当x不断变大,超过8时,3+8就得比x大。当x是10时,3+8=11比10大可以。”

教师引导他们:“你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一下,让大家听听看。”

不大于11的学生说:“x=10.9行不行呀?”不大于10的学生小声地嘟囔:“3+8=11大于10.9,可以。”

教师启发大家:“咦,原来x是会变的,不断变大,它摇身变成了长边,这时候我们考虑问题就要换个角度了。那么这个x究竟有没有限制?应该怎样限制呢?”

……

受思维习惯影响,学生经常会不深入思考就得出结论。教师在教学时应抓住错误引发学生的争议,引导学生全面比较,因条件的变化,辩出其所以然。

因“错”制宜,充分利用错误中合理的、可利用的因素,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审视条件、问题、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深化认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办法。要让学生通过“将错就错”的学习体验,对自己的认识进行回顾和分析,从而既激发思维,又做到让意外殊途同归,实现有效引导。

当课堂上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时,教师的处理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应该抓住这些资源并“化腐朽为神奇”。

三、利用想象和推理来帮助完成图形与几何的抽象

图形的认识需要经历抽象的过程,有时这样的过程还是较为困难的,经历的过程也是漫长的,因为学生往往因为生活经历或年龄特点,难以打破固有的认识,或是难以一次性地真正完成抽象,那么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推理,使抽象的过程得以顺利完成。我们不妨来看一个教学片段。

教学片段:

背景:当学生利用3厘米、5厘米、8厘米的三根小棒拼摆三角形时,一部分学生说能够摆成,一部分学生说不能。由此可见,不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我们是无法说服学生“当两边之和与第三边相等时,不可以摆成三角形的”。

师:我们先来看屏幕,如果我们把3厘米和5厘米的小棒连接起来是几厘米?

生:8厘米。

师:好,如果我们把这条连接好的线段与第三条线段的一端对齐,那么,另一端怎么样了?

生:两端都对齐了。

师: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如果左端不动,我提起中间的端点会怎么样呢?

生:右边的端点会靠左,对不齐了。

师:如果右边不动,我们提起中间的端点会怎么样?

生:左边的端点就向右走了,对不齐了。

师:孩子们通过想象进行推理,你们认为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时能够拼成三角形吗?

生:不能。如果两边之和多那么一点点就可以拼成了。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感到操作在“图形与几何”的学习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操作同样也有弊端,比如误差、学具的限制、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弱等。这就需要我们适当地利用想象和推理来帮助完成图形与几何的抽象,这个片段就是很好的例子。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的情况是学生最难以理解的,又是一道绕不开的坎儿,学生遇到的就是误差所带来的困扰。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正视误差,操作不足以帮助学生抽象的时候,教师要利用推理,帮助学生进行抽象,从而把学生从操作层面提升到推理层面。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读懂教材,读出蕴含于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过程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抓住数学知识的“魂”进行教學,从而成就一节节高质量、高效率的数学课。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教学教案第 4 篇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下册第78~79页的例4和“练一练”,练习十二第10~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归纳等活动,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0,并能应用这一知识求三角形中一个未知角的度数。

  2.使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0的过程,进一步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积累类比、归纳等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形成互助合作的学习氛围,培养大胆猜想、敢于质疑、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这一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的全过程。

  教学难点:

  探究和验证“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三角板一副、量角器;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信封里装三角形纸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产生疑问

  1.理解内角和含义。

  2.故事激趣

  提问:三兄弟围绕什么问题在争吵?你有什么看法?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提出猜想。

  (1)计算三角板的内角和。

  (2)提出猜想。

  提问:通过刚才的计算,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有同学怀疑吗?

  指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0”只是根据这两个特殊三角形得到的一个猜想。

  引导:需用更多的三角形验证。

  2.进行验证。

  (1)验证教师提供的三角形。

  测量: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

  ①小组合作:用量角器量出信封里不同三角形的内角和。

  ②交流测量结果。

  ③提问:根据测量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拼一拼:把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拼在一起。

  ①思考:除了量,还可以用什么方法验证呢?

  ②同桌合作:尝试把三个内角拼成一个平角。

  ③反馈不同的拼法。

  ④提问:既然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能拼成一个平角,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有怀疑吗?

  解释误差问题。

  (2)验证学生自己画的三角形。

  学生任意画一个三角形,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验证。

  交流:自己画的三角形验证出来内角和是1800吗?有谁验证

  出来不是1800的吗?

  提问:你又能得到什么结论?还有怀疑吗?

  3.得出结论。

  指出:三角形有无穷多,课上得到的还只是一个猜想。随着验证的深入,能越来越确定这个猜想是对的。

  说明:科学家们已经经过严格的论证,证明了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确实都是1800。

  解决争吵:学生用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劝解三兄弟。

  三、巩固应用,深刻感悟

  1.算一算:求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

  2.拼一拼:用两块相同的三角尺拼成一个三角形。

  思考:拼成的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

  3.画一画:(1)你能画出一个有两个锐角的三角形吗?

  (2)你能画出一个有两个直角的三角形吗?

  (3)你能画出一个有两个钝角的三角形吗?

  四、全课总结,课后延伸

  1.学生自主总结一节课的收获。

  2.介绍帕斯卡。

  3.用三角形拼成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引发新的问题。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