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数学教案

8和9的组成教案

日期:2022-01-18

这是8和9的组成教案,是优秀的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8和9的组成教案

8和9的组成教案第 1 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增强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感受图案带来的美感和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学习活动沟通联系,理解旋转含义,感悟特征及性质。

教学难点: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旋转过程及会在方格纸上画出线段旋转90° 后的图形。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教师用课件演示:(1)钟表;(2)风车。

提问:观察课件的演示,想到了什么?

学生在交流汇报时可能会说出:

(1)钟表上的指针和风车都在转动;

(2)钟表上的指针和风车都是绕着一点转动;

(3)钟表上的指针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风车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动。

像钟表上指针和风车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的这种现象就是旋转。(板书课题:图形的旋转变换)

2、提问:旋转现象有几种情况?

《图形的运动》教案

3、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旋转现象?学生自己举例说一说。

二、民主导学

1、认识旋转的含义

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12指向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指针的旋转过程。

提问:谁能用一句话完整地描述一下刚才的这个旋转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叙述完整)

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1指向3)。

提问:这次指针又是如何旋转的?

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3指向6)。同桌互相说一说指针又是如何旋转的?

提问:如果指针从“6”继续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会指向几呢?

(2)教师:根据我们刚才描述的旋转现象,想想看,要想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说明?

小结:要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不仅要说清楚是什么在旋转,运动起止位置,更重要的是要说清楚旋转围绕的点,方向以及角度。

(3)完成做一做

2、认识旋转的特征

(1)教师用课件出示教材第84页例2三角形绕点O顺时针旋转90°的图形。

教师:刚才观察三角形的旋转过程你发现了什么?你怎样判断三角形是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90°?

(2)三角形旋转后,三角形有什么变化?

小结:通过观察,我们发现风车旋转后,不仅是每个三角形都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90°,而且,每条线段,每个顶点,都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90°。

(3)揭示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教师:从画面中,我们能清楚地看到三角形旋转后,位置都发生了变化,那什么是没有变化的呢?(三角形的形状没有变;点O的位置没有变;对应线段的长度没有变;对应线段的夹角没有变。)

如果我们将三角形在旋转后的基础上,继续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那么三角形应该转到什么位置?

三、检测导结

(1)相对应的点到O点的距离都相等。

(2)变换旋转90°时,中心点的位置不变,其他部分都以相同的方向旋转90°旋转后的图形与旋转前的图形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大小不变,对应线段长度不变。

8和9的组成教案第 2 篇

学习目标分析

本课程学习目标主要使学生了解轴对称图形、平移、旋转的定义以及其在生活当中的基本应用,同时加深对微课学习的了解以及在课堂上的应用。

学情分析

前需知识掌握情况:学生对课程内容掌握程度偏低,故对微课的制作时较通俗易懂,为学生所接受。

对微课的认识:在先前的学习过程当中已经初步接触过微课,并对教学流程和方法有初步了解,在课堂上能较为迅速地对其内容进行吸收。

学生特征分析

学习态度:学生对于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及方法较为感兴趣,注意力较为集中,课堂学习氛围较为浓厚,学习态度较为认真。

学习风格:根据教学经验,学生在课堂上比较喜欢教学风格幽默,能够与学生之间亲密互动的教学风格,同时对于新型的教学方法易产生浓厚兴趣。

微课用于学生学习的教学策略分析

微课用于学生学习的目的:在这个学习主题中,使用微课用于学生学习,主要使学生对本节课程所学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了解自身存在的疑问,进而带着疑问走进正式的内容教学过程,以助于提升学习效率。

微课用于学生学习的时机:我将在正式教授知识点之前采取微课教学。

微课用于学生学习的方式:通过学校教学设备播放视频,在视频播放结束后让学生小组之间进行讨论,总结问题,从而进入正式学习。

微课用于学生学习的教学片段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对应的教学目标

课程介绍 复习微课学习的流程及意义,同时介绍本节课程的流程,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教学计划。 认真听讲 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观看微课 通过教学平台播放微课 认真观看,同时记录下观看过程中所产生的疑问,以便更有针对性的进行解决。 找准每位同学在本节课程中的疑惑,提高课堂效率,同时加深对微课的了解,产生学习兴趣

分组讨论 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组,组内学生进行讨论,对微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讨论结束后汇报各自存在的疑问 对自身存在的疑问进行踊跃讨论,同时推选小组长进行讨论结束后的汇报 提高课堂效率

总结阶段 对本节课程所教授内容进行总结,同时询问学生对于教师的微课教学设计是否有自己的建议,鼓励学生们积极发言。 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同时对微课教学提出改进建议。 进一步优化微课教学效果,提高学习效率。

微课用于学生学习的组织与管理

如何让学生获得微课资源:1、将相应文件拷贝在教学设备中以便让有条件及需要的学生进行拷贝。2、若部分同学缺少相应条件,可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通过网络传输相关文件。

如何确保学生学习了微课:在班级中安排小组长,对各组成员的微课了解及学习情况进行提问,后汇报各组成员的学习情况,同时在课堂上随机抽取学生进行提问,以保证各组小组长完成分配任务。

如何评价微课学习效果:在观看微课结束前后对全班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同时根据学生课后对微课学习的建议等途径掌握学生们对微课的学习效率。

8和9的组成教案第 3 篇

1.在生活情境中,建立数学表象

对于学生来说数学知识是抽象难懂的,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但数学知识又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采集数学生活实例,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服务。比如,在教学二年级数学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时,老师出示学生特别熟悉的游乐园的主题图,老师问:“你想玩什么游戏?它的运动方式是怎样的?用手比一比!”

生1:我想玩旋转木马,它是转圈圈的!(学生用手比划)

生2:我想玩蜻蜓风筝,我觉得它左右是两边一样的。

生3:我想玩观光电梯,它是垂直上下运动的。

……

老师:它们的运动方式是一样的吗?你可以给它们分类吗?

学生小组合作将这些图片分类, 把蜻蜓风筝、蝴蝶风筝分成一类,把小火车、观光电缆车、观光电梯、滑滑梯分成一类,把摩天轮、小兔子钟面分成一类。

这时老师接着问:你为什么这样分呢?

生:风筝这组是左右一样的,小火车这组是直来直去,摩天轮这组是转圈圈的。

这时老师适时讲解轴对称、平移、旋转的定义,就显得水到渠成了。

在上面的这个教学环节中,老师创设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又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生活图片,让学生用眼看、用手比、用脑想,为学生建构了轴对称、平移、旋转的基本表象。

2.在动手操作中,构建数学模型

在“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动手操作活动。如果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仅靠老师的操作演示,没有学生的亲自动手操作,学生获得的知识还是很肤浅的。只有让每个学生都参加动手实践操作中来,运用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才可能使学生获得比较充分的感知,才便于储存和提取数学信息。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教师要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发展学习兴趣,获取知识。例如,在教学二年级数学“认识轴对称”时,老师组织学生开展剪一剪的活动,让学生先对折,画一画,剪一剪,看看可以剪出什么图形。虽然课堂显得闹哄哄,但是学生兴趣高涨。学生剪完之后,老师没有就此停住,而是把不同的作品展示出来。通过引导观察,让学生描述自己作品的特点,我出示作品的对称轴,并向学生介绍对称图形的概念。老师放手让学生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看一看,从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的参与,而不是空洞地告诉学生这就是轴对称图形,为学生构建了轴对称图形的数学模型。

3.在数学游戏中,巩固拓展知识

有趣的数学游戏是将数学知识弄得略为趣味化的很好的教学手段,特别是在进行巩固拓展阶段,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二年级数学“认识轴对称图形”时在最后一个练习环节可以设计成T台秀。老师设计如下环节:“下面欢迎各位同学来到2016年创意T台秀,请各位学生用自已的身体,或者几位同学合作,创造几个轴对称图形。”接着老师请几位学生上台来。老师接着说:“先生们、女士们,2016年创意T台秀现在开始!”和着动感十足的音乐,学生像模特一样摆着各种轴对称图形姿势,课堂气氛空前高涨。这样的设计,比老师出一题学生就做一题的练习设计要好得多。学生在有趣的数学游戏中,不知不觉巩固了新知,能力得到了拓展。

教学小学数学“图形的运动”时,教师可以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提供大量的生活图片,帮助学生建立数学表象。然后在动手操作中逐步帮助学生构建数学模型,最后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进行巩固拓展训练,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8和9的组成教案第 4 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增强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感受图案带来的美感和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学习活动沟通联系,理解旋转含义,感悟特征及性质。

教学难点: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旋转过程及会在方格纸上画出线段旋转90° 后的图形。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教师用课件演示:(1)钟表;(2)风车。

提问:观察课件的演示,想到了什么?

学生在交流汇报时可能会说出:

(1)钟表上的指针和风车都在转动;

(2)钟表上的指针和风车都是绕着一点转动;

(3)钟表上的指针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风车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动。

像钟表上指针和风车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的这种现象就是旋转。(板书课题:图形的旋转变换)

2、提问:旋转现象有几种情况?

《图形的运动》教案

3、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旋转现象?学生自己举例说一说。

二、民主导学

1、认识旋转的含义

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12指向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指针的旋转过程。

提问:谁能用一句话完整地描述一下刚才的这个旋转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叙述完整)

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1指向3)。

提问:这次指针又是如何旋转的?

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3指向6)。同桌互相说一说指针又是如何旋转的?

提问:如果指针从“6”继续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会指向几呢?

(2)教师:根据我们刚才描述的旋转现象,想想看,要想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说明?

小结:要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不仅要说清楚是什么在旋转,运动起止位置,更重要的是要说清楚旋转围绕的点,方向以及角度。

(3)完成做一做

2、认识旋转的特征

(1)教师用课件出示教材第84页例2三角形绕点O顺时针旋转90°的图形。

教师:刚才观察三角形的旋转过程你发现了什么?你怎样判断三角形是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90°?

(2)三角形旋转后,三角形有什么变化?

小结:通过观察,我们发现风车旋转后,不仅是每个三角形都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90°,而且,每条线段,每个顶点,都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90°。

(3)揭示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教师:从画面中,我们能清楚地看到三角形旋转后,位置都发生了变化,那什么是没有变化的呢?(三角形的形状没有变;点O的位置没有变;对应线段的长度没有变;对应线段的夹角没有变。)

如果我们将三角形在旋转后的基础上,继续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那么三角形应该转到什么位置?

三、检测导结

(1)相对应的点到O点的距离都相等。

(2)变换旋转90°时,中心点的位置不变,其他部分都以相同的方向旋转90°旋转后的图形与旋转前的图形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大小不变,对应线段长度不变。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