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数学教案

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日期:2021-05-22

这是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是优秀的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1篇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

  教学

  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数的认识。这部分知识不仅是计算的基础,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2、引导学生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了解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并在数数中加深对十进制关系的理解。

  教学重点:掌握数数,理解十进制关系。

  教学难点:拐弯处的数的教学,相邻数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的教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教师出示课件,提问:同学们,我们班有多少位学生?

  生:(根据实际情况回答)

  师:图片中这个班级有多少位学生呢?

  学生举手发言

  师:你觉得这个学校有多少位学生呢?

  学生举手发言

  师:大家都觉得比100要多,其实生活中还有比100大的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1000以内数的认识》(引入课题,板书)

  设计意图:利用生活情境引入新知,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还有比100大的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10个小方块

  师:谁来数数,有多少个小方块?说说你是怎样数的?

  生: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全班一起数)

  师:10个一是多少?(生:10个一是十)

  师:10里面有几个一?(生:10个)

  2、课件出示100个小方块

  师:谁来数数,有多少个小方块?说说你是怎样数的?

  生:一个一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全班一起数)

  师:10个十是多少?(生:10个十是一百)

  师:100里面有几个十?(生:10个)

  3、课件出示1000个小方块

  师:请同学们估计下图片中有多少个方块?

  学生估计

  师:请同学们动手数一数,再说说你是怎样数的?

  学生数数,教师点名回答

  师生交流得:一百一百地数

  全班一起数数,数到九百时,教师提问:九百再添一百就是几个一百

  生:10个一百

  师:10个一百合起来就是多少?

  学生一百一百地数,明确10个一百是一千。

  师:一千里面有几个一百(10个)

  师: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一个新的计数单位“千”。(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数数,让学生在合作交流探究中,发展学生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师: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计数单位?

  生:个、十、百

  学生齐读: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百是一千。

  师:通过刚才数数,你有什么发现吗?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关系

  师生小结:每两个相邻的计数单位都是满十进一的十进制关系。

  4、课件出示计数器

  师:同学们还记得它吗?

  生:计数器。

  教师介绍计数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出示问题:在计数器上边拨珠边数数,从九百六十起,一十一十地

  数到一千。你会吗?

  学生活动:数数

  师: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四位是千位。

  三、知识应用

  男生女生来比赛

  1、 从一百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一百二十。

  2、从一百九十八起,一个一个地数到二百零三。

  3、从二百二十起,一十一十地数到三百一十。

  4、一个一个地数,从一百九十七数到二百零六

  5、一个一个地数,从九百八十五数到一千

  6、十个十个地数,从四百八数到五百五十

  7、一个一个地倒着,从五百零六数到四百九十八

  8、抢答

  设计意图:以游戏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目的是让学生在已有数数经验的基础上,一个一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用以突破学生数数时的难点。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有什么收获吗?

  学生举手发言

  1000以内数的认识

  10个一是十

  10个十是一百

  10个百是一千文

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2篇

  一、教材分析

  《1000以内数的认识》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67-69页第5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的第1课时。教材首先通过体育馆的主题图引出生活中需要用到比100要大得多的数。然后在例1中教材运用小正方体,通过一一计数,按群计数复习计数单位“一、十、百”之间的关系,并学习新的计数单位“千”。请注意,这里没有采用小棒而是引入一个新的计数工具——小正方体,通过10个小正方体码放成一竖条,10个竖条构成一个正方形的面,10个正方形的面构成正方体,潜移默化的渗透空间观念培养,而且在后续的例题学习中教材多次运用了小正方体,所以我认为小正方体在本单元起始课中的地位不容忽视。紧接着在例2中教材采用了计数器帮助数数,这比小正方体又抽象了一步。这里的小正方体和计数器属于不同层次和不同水平的学具,我们可以看到它们在帮助学生理解数概念方面发挥了不同层次和不同水平的作用,并为后面学习“万以内的数”,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埋下了伏笔。所以小正方体和计数器在这节课里必须出现,还要用得恰到好处。

  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掌握数1000以内数的方法;运用计数工具使学生会读写1000以内的数,掌握1000以内数的组成。

  2.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发展学生的数感,使学生体验类推的学习方法。

  3.通过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1000以内的数数、读数、写数的方法和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接近整百、整千数拐弯处的数法。

  三、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教材安排了不同层次的数数活动,这表明数数活动是数概念学习中的重要活动,每一部分的数概念教学都要帮助儿童不断积累数数的数学活动经验。如果仅仅只用课件呈现例1的正方体图,虽然直观高效,但学生没有获得充分的实践操作经验,不利于学生掌握数的概念和发展学生的数感。而传统的数小棒活动又存在这样一些不足:每个小组数对了还是数错了不能及时反馈。那么,有没有操作更方便的材料呢?我选择了中国传统蒙学材料——《千字文》来乘载数数活动。为什么选用《千字文》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好处:1.文章正好有1000个汉字,契合了本课1000以内数的认识。2.数数活动中可以通过找到相应的汉字来反馈学生数对了还是数错了。3.可操作性强,使用方便,每个学生发一篇《千字文》,使大家都能参与数数的探究活动。4、练习中的数数活动可以贯穿于千字文创设的情景中,既可以起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作用,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教学策略

  1.准备。

  教学任务:从《千字文》的开头数起,数出100个字做上记号。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的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出100个字并标上记号100。

  教师指导:教师不必过多指导数数,学生可以利用已有知识经验自己数出100。但教师要指导学生发现:每排有20个字,5排是100个字。还要指导学生标注记号,方便研究。

  2.探究。

  教学任务:这篇文章一共有多少个字?怎样数出更大的数?

  学生活动:学生探究发现像刚才那样10个10个地数太慢了,数更大的数可以100、100地数。

  教师指导:教师不要急于指导,一定要先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先去尝试一下。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怎样数更快一些?学生每数出5排也就是100个字,就在旁边标上记号。引导学生发现一共有几个100?指导学生小结:10个100是1000.

  3.归纳。

  教学任务:由四四方方的汉字引出小正方体,用小正方体表示汉字,逐一出示例1的3幅图。

  学生活动:根据数数的过程,结合例题图,总结用到了哪些数数的方法?怎样数更大的数?有什么发现?

  教师指导:引导学生总结数数的方法:数量比较少可以一个一个或一十一十地数,数量更多可以一百一百地数,更重要的是发现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

  4、运用。

  教学任务:运用千字文数一数1000以内的数。

  学生活动:A、从文章中第一百九十八个字起,数到二百零六。(先独立数一数,在指名数,师生合作数)B、从九百八十五数到一千。(先数给同桌听,再指名数,生生合作数。)

  教师指导:教师先引导学生去找第一百九十八个字、第九百八十五个字圈出来,找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尝试,然后再让学生自己数。

  (三)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1.可能出现的问题

  《千字文》是4个字一组排列的,不适合10个10个地数。

  数到一百九十九,不知道再添一个是多少。

  数到九百八十九,不知道再添一个是多少。

  2.应对策略

  策略(一)因势利导总结数数方法。根据《千字文》4个字一组的排列方式,把5组也就是20个字排成一排,这样重新排版后每排是20个字,方便学生找规律数数。教师要考虑到学生可能出现的几种数数的方法:1个1个的数到10或20;2个2个的数;4个4个的数;1组4个字,5组是20个字……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发现5排是100个字,为数更大的数做好准备。

  策略(二)借助计数器突破拐弯数。拐弯处的数法是本课的难点。尤其是数到九百八十九,再添一个就可能会有学生错数成一千。对照千字文数数时还好办,学生可以从文章中直观的看到九百八十九再添一个不到一千,但要脱离具体情境数数的话就很容易数错了。这时,应该借助计数器,拨出九百八十九,再拨上一颗珠,看到个位满了十要向十位进一是九百九十。再到九百九十九,让学生拨上一颗珠,看到个位满了十向十位进一,十位也满了十再向百位进一,百位满了十要向千位进一,就是一千。

  总之,在学生探究的难点处,教师要及时、准确、有效的给予重点的指导,帮助学生的思维“到位”,使学生建立清晰、完整、正确的数概念,培养学生的数感。

  四、教学实录(片段)

  【片段一】

  设疑激兴:你们会数到100了,那么能在这篇文章中数出100个字吗?学生活动:数出100个字,做上记号。教师巡视。

  汇报交流:你们是怎么数的?

  A、一个一个数,一排有20个。

  B、先数出十个,一行有2个十就是20个,再20个20个地数,数出一百个。

  C、4个字一组,每行都有5组,共4×5=20个字,再20个20个的数。

  D、2个2个数出100。

  设疑激兴:数比较小的数可以一个一个的数,稍大一些的数可以十个十个地数。这篇文章还有这么多字,接下去我们该怎样数更大的数呢?

  生:一百一百地数。

  师:为什么不再10个10个的数了呢?

  生(异口同声):这样数太慢了,因为还有那么多字。

  师:那就按照你们的想法,每100个字做个记号,看看谁能数出这篇文章有多少个字?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汇报交流: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

  师:我们中国的汉字写起来四四方方的,很特别,老师就用小正方体来表示它们。我们刚才用到了哪些数数的方法呢?

  板贴例1图:①数量比较少时是几个几个地数?你发现了什么?②数量比较多时是怎样数的?100里面有几个十?③更大的数怎样数的?你发现了什么?(指名说,齐说)⑤关于数数你们有这么多发现,能总结一下吗?(讨论)⑥小结:如果数量比较少可以一个一个数或一十一十地数,如果数量更多可以一百一百地数;还发现了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

  【片段二】

  师:刚才我们研究的这篇文章有一千个字,你们想知道这是一篇什么样的文章吗?(简介千字文)接下来我们用这篇千字文来数一数1000以内的数。

  A、从文章中第一百九十八个字起,数到二百零六。

  师:先找到第一百九十八个字圈出来。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找的?

  生1:我先找到一百,再往下找到九十,最后数八个。

  生2:我有更快的方法,先找到二百,再倒回去数3个。

  师:认识这个字吗?

  生(高兴的七嘴八舌的说):是“赞”字

  ……

  B、从九百八十五数到一千。

  师:圈出第九百八十五个字再数到一千。

  生1:九百八十五、……九百八十九、一千

  生2:还没有到一千,是九百九十。

  (全班齐数时还是有个别错误的声音。)

  师(出示计数器):谁来告诉我怎样在计数器上拨出九百八十五?

  ……

  师慢动作拨珠,学生数数。

  ……

  师:九百八十九再添一个是多少,你发现什么了?

  生:个位满了十了,要向十位进一。

  师:现在是多少了?

  生:九百九十。

  ……

  师:九百九十九再添一个,怎么样了?

  生:个位满了十了,要向十位进一。(师拨珠)十位也满十了,要向百位进一。(师拨珠)百位也满十了,要向千位进一。(师拨珠)

  师:千位上一颗珠子,表示多少?

  生:一千。

  ……

  【片段三】

  师:学了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1000以内的数,不仅会数、会读、会写,还会说出它们的组成。其实,在我们的学校里也有1000以内的数:我们一个年级大约有200个学生,两个年级大约多少学生呢?生:400名学生。

  师:三个年级呢?生:600名学生。

  师:四个年级呢?你还能联想到什么?

  ……

  师:只要你善于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数,回去后留心搜集一下说给爸爸妈妈听一听,好吗?

  五、教学反思

  把“教学实录”与“教学设计”对比来看,在“数出100”这个环节中学生花了不少时间,原因正如事先预想的一样:因为千字文是4个一组排列的,不像数小棒可以十个一数,来得直接方便。但是数清楚了20个是一排,5排是一百之后反馈起来很清晰,学生可以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数对了没有。包括后来的数数练习,让学生在创设的千字文的情景中快速的找到第一百九十八个字充满了趣味,使数数这么一个比较枯燥的数学活动变得生动活泼。而且当学生意识到数学居然可以和语文的内容联系在一起,在惊讶的同时(毕竟才二年级)也在他们的脑海里埋下了“大数学观”的理念。所以,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我认为利用《千字文》让学生探究数数的方法是可行的、有效的。

  在“拐弯数”的环节用到计数器是非常有必要的,很有效的帮助学生建立十进制的关系。但很可惜的是由于时间的关系,拨计数器是由老师操作,学生说。但我想更好的方式应该是:两人一组,每组都有一个计数器,让每个学生都动手探究,一边拨珠,一边口述,手口一致,这样的话每个学生对数位的十进制关系就都有了深刻的清晰的认识。

  所以,在探究式教学中,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课型,不同年龄的学生,一定要因材施教。在什么时候探究?探究什么?怎样探究?都是值得我们反复探讨、深入研究的。尤其针对低段的小学生而言,教师更要注意把握引导的方向和时机,将大问题适当的分解,注重独立思考,在独立探究的基础上指导小组间进行交流,引导学生学会听取广泛的意见并加以鉴别、取舍。逐步学会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六、探究指导策略分析

  1.探究目标分析

  现在很多学校的办学条件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实现了班班有电脑有投影,多媒体教学成为家常便饭。有的教师甚至感慨自己依赖上了多媒体教学,似乎没有课件就不知如何上好一节课。比如《1000以内数的认识》很多老师会直接利用课件,让学生仅仅只通过看、说,来认识1000,而没有任何的动手操作探究的过程。这样做看似高效,而实际上忽视了二年级学生的认知要建立在形象具体的探究过程的基础上的特点,没有动手操作的探究不利于学生建立1000的概念。而这个案例利用“千字文”引导学生分三个层次进行探究:第一层是让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数数经验数出100,体会“一个一个地数,十个一是十,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一百”;第二层:设疑激兴“怎样数出更大的数?”调动学生的情绪,使学生积极寻找数更大数的方法,自己发现“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第三层:运用千字文让学生探究数数过程,用计数器探究拐弯数,突破难点。在探究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步学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能一步步的解决问题,我认为这才是让学生受益终身的更深层次的教育。

  2.探究条件分析

  《1000以内数的认识》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5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的第1课时。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在这个基础上把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数的认识。学生可以在数出20的基础上数出100,所以利用这些已有经验,自己探究一百一百地数出一千是完全具备了这个能力的。

  3.探究策略分析

  鉴于二年级的孩子还处于好动的阶段,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并且容易分散的特点,教师在本案例的教学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复习旧知找到新知的生长点,适时提出了适当的问题引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给予适量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学生经历了数一数、标一标、想一想、说一说的主动探究活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交流,碰撞思维的火花。

  在指导学生探究的策略上,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向,怎样把大问题划分成几个小问题从而一步步的解决。本案例中,核心问题是“这篇文章有多少个字?怎样才能知道有多少个字?”。引导学生回顾已有知识:会数出20,会数出100,于是引导学生把这个大问题分解成能用已有知识解决的三个小问题:①一排有多少个字?②几排是100个字?③这篇文章有几个100?从而顺利地解决最终问题。除此之外,要注重探究方法的指导,不是每个学生的方法都是合适而有效的,这就需要教师不仅要用心地倾听学生的发言,还要在巡视时搜集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各种信息,并把这些信息迅速归类,做到心中有数,最后指导学生对这些方式方法进行比较,从而达到自觉优化方法的目的。

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3篇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下册)》第68~6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同学经历数数的过程,体会数的发生和作用。

  2.能认、读、写千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能够恰当地描述1000以内的数的大小。

  3.能在实际数数的过程中感受更大的计数单位和数位发生的必要性和必定性;能说出千以内的数位名称。知道各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

  4.培养同学的合作能力、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5.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逐步发展同学的数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1.师:我们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课前同学们数数数得很好,下面,请大家看大屏幕,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出示课件:小棒一根一根地出现,10根被丝带捆成一捆;一捆一捆地出现,10捆又捆成一大捆。)

  2.谁能完整地说说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

  (板书: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3.小结:这是我们原来学习的知识,大家掌握得真好!

  [意图:通过亲切自然的课前交流和课件的动画演示,使同学在观察中自主发现,重温旧知──100以内数的数数方法: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了解同学学习本课内容的认知基础,渗透数数方法,掌握同学学习本课的起点。]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