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数学教案

平均分教学目标分析

日期:2022-01-28

这是平均分教学目标分析,是优秀的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平均分教学目标分析

平均分教学目标分析第 1 篇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2-43页例1、例2、“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3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方法,为认识除法积累较丰富的感性经验。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感知平均分的含义及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分法和结果。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师生分别准备圆片、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平均分”

  1.教学例1。

  引入:小朋友,你们喜欢孙悟空吗?一天,孙悟空带了6个桃回花果山,小猴子们最喜欢吃桃了,都围了过来。孙悟空说:“且慢!要想吃桃,先要学会分桃。孩子们,你们说说,要把这6个桃分成两堆,可以怎样分?”听了孙悟空的话,小猴们急得抓耳挠腮,想不出办法了。小朋友们,我们来帮帮小猴的忙,好吗?请大家拿出6个圆片,代表6个桃,自己动手分成两堆,再说说是怎样分的?(师巡视,相机让分法不同的小朋友上黑板分)

  交流:你是怎样分的?

  观察:真厉害,分成2堆,大家想出了3种不同的分法。这些分法公平吗?你能把这3种分法分成两类吗?

  交流:这3种分法分成了怎样的两类?为什么这样分?

  指出:按每份个数相同和不同,把这3种分法分成了两类,其中分成3个和3个是每份个数同样多。每份分得同样多,叫作平均分。(板贴)

  追问:怎样的分法叫作平均分?

  小结:同学们,通过自己动手摆,不仅帮小猴解决了问题,还知道了什么是平均分。

  (2)加深认识。

  引导:这6个桃还可以怎样平均分呢?你想平均分成几份就分成几份,请用圆片摆出你的分法。

  交流:你是怎样平均分的?

  追问:为什么这两种分法也是平均分?

  强调:把一些物体分成几份,只要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2.做“想想做做”第1题。

  请看,下面哪种分法是平均分,就在它下面打“√”。请打开数学书43页,“想想做做”第1题。

  交流,说说理由。

  说明:平均分就是每份分得同样多。

  二、动手操作,认识“平均分”

  1.教学例2。

  谈话:孙悟空看我们认识了“平均分”,直夸大家聪明。它一高兴,轻轻一变,变出了8个桃。它说:8个桃,每个小朋友分2个,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呢?

  小朋友想一想,让你来分一分,你觉得怎样分这8个桃,就能看到分给几个小朋友了呢?

  要求:请小朋友拿出8个圆片,动手分一分,看看能分给几个小朋友?

  交流:你是怎样分的?请大家跟着电脑老师一起分一分。

  让学生把填充的.话齐读一遍。

  追问:这样分是不是平均分,为什么?

  回顾:回想一下,刚才的平均分是怎样分的?

  指出:刚才的平均分是按每2个一份地分,结果分成了4份。

  2.教学“试一试”

  小朋友们帮助孙悟空解决了难题,现在老师想让小朋友放松一下。我们来玩小棒游戏好不好?拿出你的12根小棒。

  听好老师的要求:12根小棒,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学生独立分)

  汇报交流:“每几个一份,分成了几份?”填书。

  谈话:很好,接下来,12根小棒,每3根一份。(学生分)分成了几份?每份的根数都同样多吗?(学生回答)12根小棒,每4根一份。(学生分)分成了几份?每份的根数都同样多吗?(学生回答)还可以每几根一份地分,分成几份?

  提问:你觉得这里的平均分是怎样分的,结果能知道什么?

  (板书:每几个一份地分结果是分成( )份。)

  指出:大家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明白了这种分法先看每份是几个,知道了平均分可以每几个一份地分,结果是分成几份。

  比较上述四种分法,你们发现什么?学生交流。

  小结:要分的总数不变,每份分的数越少,分得的份数越多;每份分的数越多,分得的份数就越少。

  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认识平均分”,谁来说说什么叫平均分?(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把一些物体怎么分,就是平均分呢?(把一些事物按每几个一份的分,是平均分。)

  三、应用拓展,巩固“平均分”

  小朋友们知道了什么叫平均分,下面我们就用学到的知识,解决我们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好吗?

  1.读题:有两个要求,先圈一圈,再填空。

  师引导完成第1题,数数一共有多少块饼干,说说圈出的两块饼干表示什么意思,下面请你圈一圈,完成第1题的填空。

  独立完成第2、3题,交流反馈。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提问:你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指出:可以用小棒摆,可以在图上圈一圈,可以在纸上画一画再圈一圈

  四、全课小结,回味“平均分”

  今天这节课学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平均分教学目标分析第 2 篇

  教学内容:

  教材第42—43页,例1、例2、“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3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平均分”,初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掌握按每几个一份的要求平均分物体的方法,在操作交流中进一步感悟平均分的本质特征。

  3.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分一分”,理解平均分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分的意义加以运用

  教具:课件

  学具:圆片8个、小棒12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课件: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吃过桃子吧?小猴们最喜欢吃桃子,你看,猴妈妈从超市里买回6个桃,小猴子们一拥而上,想去吃那香甜的桃。猴妈妈说:“且慢!要想吃桃,先要学会分桃。孩子们,你们说说,要把这6个桃分成几堆,可以怎样分?”听了猴妈妈的话,小猴们急得抓耳挠腮,想不出办法了。小朋友们,我们来帮帮小猴的忙,好吗?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请大家拿出6个圆片,代表6个桃,自己动手来分一分。分好以后,把你的分法和同桌说一说。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注意引导学生不要把思维局限在分成两份的分法上。

  (3)师生互动:

  a、你是怎样分的?(把有代表性的分法展示出来,有目的地展示3个不是平均分、3个是平均分的方法。)

  b、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 这几种分法你认为哪种最公平?为什么?(根据学生的见解将展示的分法分成两类。)

  c、是呀,我们都比较喜欢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这样,每个小猴子拿到的桃一样多,肯定会感到非常公平,非常高兴。在数学上,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板书:认识平均分:每份分得同样多)

  d、让学生之间说说什么是“平均分”,再集体读一读。

  2.教学“试一试”

  (1)谈话:看到大家帮小猴子分好了6个桃,猴妈妈微笑一下,又拿出了2个桃。小朋友们,现在一共有几个桃?猴妈妈说:“在小朋友的帮助下,大家明白了分东西时应该平均分,要让每只小猴分得同样多。现在要把8个桃平均分,可以怎样分?”请小朋友再帮帮小猴子们。

  (2)拿出8个圆片代表8个桃,把你们平均分的方法用圆片摆出来,在小组里说说你是怎样分的。再集体交流:学生说摆法,教师课件出示:

  8个桃,分成了8份,每份1个

  8个桃,分成了4份,每份2个

  8个桃,分成了2份,每份4个

  (3)提问:为什么这3种分法都是平均分呢?

  (4)小结:同学们把8个桃平均分,想出了不同的分法。有的分成了8份,每份1个;有的分成了4份,每份2个;有的分成了两份,每份4个。虽然分成的分数不同,但都是把每份分得同样多,所以都是平均分,都符合要求。

  3.教学例2

  (1)瞧,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什么?课件出示。

  (2)数数看,一共有多少个桃?(板书:8个桃)

  a、老师想把这些桃分给小朋友,不过我有一个要求,这个要求是什么?学生找出要求。(板书:每只小猴分2个桃)

  b、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能帮帮老师吗?

  c、学生动手分一分,同桌互相说一说分得过程。再集体交流。

  (3)小结:8个桃,我们按要求把2个桃作为一份分给1个小朋友,一共分了这样的4份,就是分给了4个小朋友。像这样把每几个作为一份来分,是平均分的一种分发。

  4.教学“试一试”,课件出示(拿出小棒)

  (1)学生拿出小棒先动手分一分,再填空。

  (2)小结:把12根小棒按照每几根一份的方法进行平均分,这与刚才平均分桃的方法是一样的。都是平均分的同一种方法,这样分,都使每一份分得同样多。

  三、组织练习,深化认识

  1.辨一辨(“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看到大家明白了平均分,老师拿出了几张图片,请小朋友们说一说哪些分法是平均分?课件出示:

  指名回答,要说出判断的理由。

  2.圈一圈(“想想做做”第2题)。课件出示

  (1)先看上面一题的图,指名读题目要求,弄清是怎样圈的:圆圈图每2个一份,就是每2个圈起来;学生圈一圈,并填空。

  (2)再做下面一题,指名读题目要求,饼干图每5个一份,就是每5个圈起来。学生动手圈,圈后填空。

  (3)集体交流。(别人在读或回答时,强调要学生指着题目)

  3、想一想(“想想做做”第3题)。

  指名读题,说说题目要求。学生选择喜欢的方法(摆小棒;在图上圈一圈……),把分得的結果填在书上,再交流方法和答案。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1.今天你有哪些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

  今天我们学习了平均分,知道了怎样分东西才是平均分,还学会了用每几个一份的方法来分东西。

  2.折一折。

  出示一张长方形纸,提问:这里有一张长方形纸,如果要把这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可以怎么分?

  五、板书设计

  认识平均分

  1、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2、按每几个一份分物体

平均分教学目标分析第 3 篇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物体的活动,初步感知平均分的特点,会按每几个一份的要求,将一些物体分成若干份。

  2.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并逐步形成自主探索的意识以及与同学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态度。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平均分”

  1. 猴妈妈要把6个桃分给2只小猴,你猜猴妈妈会怎样分?学生可能会有以下的回答:

  (1) 一只小猴分1个,另一只小猴分5个;

  (2) 一只小猴分2个,另一只小猴分4个;

  (3) 每只小猴分3个。

  2.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 这几种分法你认为哪种最公平?为什么?

  3. 小结: 每只小猴都分3个,也可以说每份分得同样多。我们把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叫做“平均分”。

  (板书: 同样多、平均分)

  [说明: 通过富有情趣的素材,让学生在猜测中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分析,初步感知“平均分”的意义。]

  二、 说一说,下面哪幅图表示平均分

  1. 出示两幅图: 第一幅图9颗草莓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每盘3颗;第二幅图10颗草莓放在2个盘子里,一盘放6颗,另一盘放4颗。

  2. 提问: 第一幅图为什么表示平均分?这是把几颗草莓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几颗?

  3. 第二幅图为什么不是平均分?怎样改变可以使它变成平均分?

  [说明: 为学生创设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在辨析中进一步感悟“平均分”的意义。]

  三、 动手操作,丰富对“平均分”的认识

  1. 课件出示小兔搬萝卜的画面。

  小兔提出问题: 我可以把8个萝卜平均分几次搬呢?

  (1) 说一说:“平均分几次搬”是什么意思?

  (2) 同桌合作,动手分一分。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3) 汇报: 你们小组是怎样分的?引导学生在交流中得到如下方法:

  ① 每次2个,搬4次。

  ② 每次1个,搬8次。

  ③ 每次4个,搬2次。

  (4)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情况整理并板书:

  ① ○○ ○○ ○○ ○○

  ② ○ ○ ○ ○ ○ ○ ○ ○

  ③ ○○○○ ○○○○

  师: 同学们真聪明!想到了这么多不同的搬法。请大家说一说,第一种方法是把8个萝卜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几个?第二种、第三种方法呢?

  [说明: 通过动手操作与汇报,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思考,体会到尽管分法不同,但只要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四、 巩固练习,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

  1. 按要求分小棒。

  (1) 每2根分一份,12根小棒可以分成()份。

  学生分小组操作后,组织交流。

  (2) 每3根分一份,12根小棒可以分成()份。每4根分一份,12根小棒可以分成()份。

  学生分小组操作后,要求说说这几次分小棒的操作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同。

  (3) 启发:像刚才这样,还可以每几根分一份?把12根小棒分成几份?

  2. 先圈一圈,使每份同样多,再说一说,把多少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

  (1) 出示10个苹果图(每组1张),要求:把10个苹果,每()个一份,分成了()份。

  (2) 出示15个青椒图(每组1张),要求: 15个青椒,每()个一份,分成了()份。

  3. 归纳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知道些什么?学会了什么?对自己今天的表现满意吗?

  [说明: 通过不同形式的基本题与提高题的练习,使学生在积极的参与中,进一步加深了对“平均分”的理解。]

平均分教学目标分析第 4 篇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第3册第42-43页 认识平均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分物体的过程中体会平均分的特点,初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会按每几个一份的要求,将一些物体分成若干份,为认识除法积累经验。

2.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比较、分析等活动过程,在活动中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在活动中大胆探索,敢于质疑,逐步形成自主探索的意识以及与同学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态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学会每几个分一份的平均分方法。

课前准备:圆片、小棒、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初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1.分一分

课件出示6个桃,引出问题:把6个桃分成两堆,可以怎样分?

先各自用圆片分一分,再和同学交流。

预设三种分法:

(1)一堆1个,一堆5个。

(2)一堆2个,一堆4个。

(3)两堆都是3个。

【在交流时既要让学生展示分的过程和结果,又要指导学生用比较规范的语言来表达,如:把6个桃分成2堆,一堆1个,另一堆5个;把6个桃分成2堆,每堆都是3个。】

2.比一比

比较思考:这三种分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通过对不同方法的比较,是学生认识到把6个桃分成两堆,每堆的个数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突出“每堆同样多”的分法。】

3.揭示课题

我们把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叫做“平均分”。

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认识平均分”。

追问:这3种分法中,哪种分法是平均分?为什么?

4.想一想

出示问题:还可以怎样把6个桃平均分?

【通过操作和交流,使学生充分感知平均分的本质特征——每份分得同样多。】

5.练一练

出示想想做做1:下面哪种分法平均分?

学生看图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二、经历过程,深入感知平均分特征

1.出示例2

有8个桃,每个小朋友分2个,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

2.引导学生思考:每个小朋友2个,就是要把8个桃每几个一份地分?

3、动手分一分

【要先指导学生根据“每个小朋友分2个”——把2个圈一圈,分给了1个小朋友。再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和交流,认识到每分给1个小朋友2个桃,桃的总数就少了2个,像这样分4次,正好把8个桃分完,所以可以分给4个小朋友。】

4、各自完成“试一试”

学生边操作边完成填空

︱︱︱︱︱︱︱︱︱︱︱︱ 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 )份。

︱︱︱︱︱︱︱︱︱︱︱︱ 每3根一份,可以分成( )份。

︱︱︱︱︱︱︱︱︱︱︱︱ 每4根一份,可以分成( )份。

︱︱︱︱︱︱︱︱︱︱︱︱ 每( )根一份,可以分成(​ )

三、借助练习,内化理解平均分的内涵

1.完成想想做做2

先让学生数出第(1)题中一共有多少块饼干,想想左边圈出两块表示什么意思?再知道学生按要求继续在图中圈下去,并完成填空。

交流时要引导学生用三句话把分的过程说完整。

第(2)、(3)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再交流。

2、完成想想做做3

出示问题后,放手让学生各自看图,读懂题意,再各自想办法思考完成。交流时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的?

四、回顾总结,自我评价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知识?你认为自己哪些表现比较好?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