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2-10
这是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法则,是优秀的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法则第 1 篇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初步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准确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2、通过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熟练应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进行加法运算、
难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有理数是怎么分类的?
2、有理数的绝对值是怎么定义的?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是什么?
3、有理数大小比较是怎么规定的?下列各组数中,哪一个较大?利用数轴说明?
—3与—2;|3|与|—3|;|—3|与0;
—2与|+1|;—|+4|与|—3|、
(二)引入新课
在小学算术中学过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这些运算是在正有理数和零的范围内的运算、引入负数之后,这些运算法则将是怎样的呢?我们先来学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三)进行新课 有理数的加法(板书课题)
例1 如图所示,某人从原点0出发,如果第一次走了5米,第二次接着又走了3米,求两次行走后某人在什么地方?
两次行走后距原点0为8米,应该用加法、
为区别向东还是向西走,这里规定向东走为正,向西走为负、这两数相加有以下三种情况:
1、同号两数相加
(1)某人向东走5米,再向东走3米,两次一共走了多少米?
这是求两次行走的路程的和、
5+3=8
用数轴表示如图
从数轴上表明,两次行走后在原点0的东边、离开原点的`距离是8米、因此两次一共向东走了8米、
可见,正数加正数,其和仍是正数,和的绝对值等于这两个加数的绝对值的和、
(2)某人向西走5米,再向西走3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显然,两次一共向西走了8米
(—5)+(—3)=—8
用数轴表示如图
从数轴上表明,两次行走后在原点0的西边,离开原点的距离是8米、因此两次一共向东走了—8米、
可见,负数加负数,其和仍是负数,和的绝对值也是等于两个加数的绝对值的和、
总之,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例如,(—4)+(—5),……同号两数相加
(—4)+(—5)=—( ),…取相同的符号
4+5=9……把绝对值相加
∴ (—4)+(—5)=—9、
口答练习:
(1)举例说明算式7+9的实际意义?
(2)(—20)+(—13)=?
(3)
2、异号两数相加
(1)某人向东走5米,再向西走5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由数轴上表明,两次行走后,又回到了原点,两次一共向东走了0米、
5+(—5)=0
可知,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和为零、
(2)某人向东走5米,再向西走3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由数轴上表明,两次行走后在原点o的东边,离开原点的距离是2米、因此,两次一共向东走了2米、
就是 5+(—3)=2、
(3)某人向东走3米,再向西走5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由数轴上表明,两次行走后在原点o的西边,离开原点的距离是2米、因此,两次一共向东走了—2米、
就是 3+(—5)=—2、
请同学们想一想,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是怎么规定的?强调和的符号是如何确定的?和的绝对值如何确定?
最后归纳
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例如(—8)+5……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
8>5
(—8)+5=—( )……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符号
8—5=3 ……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8)+5=—3
口答练习
用算式表示:温度由—4℃上升7℃,达到什么温度、
(—4)+7=3(℃)
3、一个数和零相加
(1)某人向东走5米,再向东走0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显然,5+0=5、结果向东走了5米、
(2)某人向西走5米,再向东走0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容易得出:(—5)+0=—5、结果向东走了—5米,即向西走了5米、
请同学们把(1)、(2)画出图来
由(1),(2)得出: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总结有理数加法的三个法则、学生看书,引导他们看有理数加法运算的三种情况、
有理数加法运算的三种情况:
特例:两个互为相反数相加;
(3)一个数和零相加、
每种运算的法则强调:(1)确定和的符号;(2)确定和的绝对值的方法、
(四)例题分析
例1 计算(—3)+(—9)、
分析:这是两个负数相加,属于同号两数相加,和的符号与加数相同(应为负),和的绝对值就是把绝对值相加(应为3+9=12)(强调相同、相加的特征)、
解:(—3)+(—9)=—12、
例2
分析:这是异号两数相加,和的符号与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相同(应为负),和的绝对值等于较大绝对值减去较小绝对值、(强调“两个较大”“一个较小”)
解:
解题时,先确定和的符号,后计算和的绝对值、
(五)巩固练习
1、计算(口答)
(1)4+9;(2) 4+(—9);(3)—4+9;(4)(—4)+(—9);
(5)4+(—4);(6)9+(—2);(7)(—9)+2;(8)—9+0;
2、计算
(1)5+(—22);(2)(—1、3)+(—8)
(3)(—0、9)+1、5;(4)2、7+(—3、5)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法则第 2 篇活动目标:
1、能根据范例和自己的已有经验,知道加减法应用题讲一件事,说两个数字,问一个问题。
2、能看实物、图片或情景,初步学会仿编9以内的加减法应用题。
3、能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9以内的加减法应用题。
活动准备:
1、图卡:红花,黄花,加法算式卡片。
2、教学挂图一张。
3、各种实物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拍手游戏老师说:"小朋友,告诉我,8可以分成2和几。"生答:"8可以分成2和6。"接着问:2加6等于几,生答。
二、激趣引入:出道题来考考你。
1、谈话交流,让小朋友帮助中班的小朋友解决问题,出示例题。
"小明做了5朵红花,4朵黄花,一共有几朵花?"2、理解应用题的结构。这道题讲了一件什么事?告诉我们几个数?还问了什么问题?请幼儿思考并回答问题,感知应用题的结构:要说一件事,2个数,还要问一个问题。
三、接龙游戏:大家来编题。
1、出示图片,老师讲事情,请幼儿提一个问题。
2、老师出示实物2支短铅笔,3支长铅笔,幼儿看着说一件事,并说出两个数,可由老师提问。
3、幼儿两人一组,一人编实物,一人提问。
三、操作活动:看题卡编应用题(题卡上有算式,还画有实物)1、教师引导,看题卡如:23=?编一道关于铅笔的应用题。
2、同桌的小朋友合作,看手中的题卡,一人说条件,一人问问题,然后交换提问。
3、幼儿反馈信息。
四、我编你算看图上不同的东西编出不同的加法应用题。幼儿两两结伴,一人编应用题,一人在横线上列算式。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法则第 3 篇教学目标
1、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中的符号法则和绝对值运算法则;
2、能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弄清有理数加法与非负数加法的区别;
3、三个或三个以上有理数相加时,能正确应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化运算过程;
4、通过有理数加法法则及运算律在加法运算中的运用,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5、本节课通过行程问题说明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合理性,然后又通过实例说明如何运用法则和运算律,让学生感知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教学建议
(一)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依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熟练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难点是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理解。
(1)加法法则本身是一种规定,教材通过行程问题让学生了解法则的合理性。
(2)具体运算时,应先判别题目属于运算法则中的哪个类型,是同号相加、异号相加、还是与0相加。
(3)如果是同号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如果是异号两数相加,应先判别绝对值的大小关系,如果绝对值相等,则和为0;如果绝对值不相等,则和的符号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和的绝对值就是较大的绝对值与较小的绝对值的差。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二)知识结构
(三)教法建议
1、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同学,在学习新课以前可以适当复习小学中算术运算以及正负数、相反数、绝对值等知识。
2、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是规定的,而教材开始部分的行程问题是为了说明加法法则的合理性。
3、应强调加法交换律“a+b=b+a”中字母a、b的任意性。
4、计算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加法算式,应建议学生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不要盲目动手,应该先仔细观察式子的特点,深刻认识加数间的相互关系,找到合理的运算步骤,再适当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使加法运算更为简化。
5、可以给出一些类似“两数之和必大于任何一个加数”的判断题,以明确由于负数参与加法运算,一些算术加法中的正确结论在有理数加法运算中未必也成立。
6、在探讨导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行程问题时,可以尝试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用动画演示人或物体在同一直线上两次运动的过程,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有理数运算法则。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法则第 4 篇活动目标
1、让幼儿来理解加法减法的含义。
2、让幼儿掌握5的加减法。
3、使幼儿学会解答简单的口述加减法应用题,培养幼儿初步分析 问题的能力。
4、随歌曲旋律唱出来。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教学重点、难点
使幼儿学会解答简单的口述加减法应用题,培养幼儿初步分析 问题的能力。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引起孩子的兴趣。
2、复习5的组成
3、出示直观教具
4、引导幼儿口述5的加减法应用题
5、玩“谁最快”游戏
6、书写算式
7、教师进行小结
教学反思
1、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加减法就在我们的身边。
2、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加减法就在我们的身边。
3、要使学生正确、迅速地口算,还必须经常地通过多种多样的练习形式进行训练。我积极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了数学交流的机会,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由于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解题策略,他们会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会对解决数学问题有深切的体验,从而取得学习数学的经验。这些算法都是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思考的结果,每一个不同的算法,就代表了一个创新的意识,从而有效地进行了发散性思维训练。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