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PPT课件 > 学前班PPT课件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PPT课件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PPT课件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PPT课件这个PPT共56页,该文件包含了PPT课件。主要包含科学领域的内容,科学领域常用方法与途径,科学领域教学活动设计,数学活动等,欢迎点击下载。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知识结构
第一部分     科学活动
《纲要》科学领域目标
1.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3.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4.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5.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指南》科学部分的目标
目标1 亲近自然,喜欢探究
目标2 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
目标3 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
三个目标的关系
三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探究过程的不同方面。不能分别学习或单独训练。
      特别是目标3“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一定是在有意义的情境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发现的。
科学探究
目标1  亲近自然,喜欢探究
               ——首要/前提性目标
目标2  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
               ——重要/关键性目标
目标3  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
               ——载体/产物性目标
二、科学领域的内容
三、科学领域常用方法与途径
方法:
环境创设
观察
科学实验
科学游戏
早期科学阅读
测量
统计
社会实践……
途径:
生活活动
活动区活动
集体教学活动
户外体育活动……
案例讲解
《神奇的磁铁》
实验探究类活动设计
一、兴趣导入
二、观察发现问题、现象……
三、幼儿猜测,填写记录
四、动手实验,交流讨论,填写实验结论
五、师生共同验证结论
六、总结收获
1.演示-操作式    如:物体怎样下落(大班)
   1)教师演示、幼儿观察
    2)幼儿按教师演示的方法实验
    3)进一步观察、发现
2.自由-引导式   即“瞎忙---探究---领悟”
    1)出示材料、幼儿自由探索
    2)交流
    3)教师引导有目的探索
    4)交流总结
3.猜想-验证式:  如:沉浮(大班)
    1)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做记录)
    2)提供材料、操作验证
    3)交流总结
    4)迁移方法、继续探索
科技制作类活动设计
“生活中到处都有科学”
“儿童的科学就在他们身边”
第二部分   数学活动
幼儿园里的两个事例
例一:
    5元钱买两件“商品”,幼儿写下“1+4=0”的算式。
例二:某大班初期的幼儿对于10以内的加减运算已经对答如流。
在一次测查中,研究者询问该儿童:‘3+4=7’表示的是什么意思?他除了回答“表示3加上4就是7”之外,任凭怎样提示,也不能举出一件能够用这个算式来表示的具体事情。
事例一中的幼儿理解了具体的数学关系,能够解决具体问题,却不能将其归纳为一个抽象的数学问题,用抽象化的符号来表示具体的事情;
事例二中的幼儿能熟练的解答数学问题,却不能将其还原为具体的问题——他不懂得抽象符号所表示的具体意义。
结论:两个幼儿都不能算是掌握了数学。
恩格斯关于数学的解释: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
数学与一般自然科学的区别就在于,它研究的不是具体事物自身的特性,而是事物与事物之间的抽象关系,即数、量、形等等。
数学与具体事物既有距离,又有密切的关系。
《纲要》中数学的目标是:
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3、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4、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5、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数学教育总目标应包含以下内容:
1、对周围环境中事物的数量、形状、时间和空间等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参加数学活动和游戏。
2、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获得有关数、形、量、时间和空间等感性经验,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3、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操作和探索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4、会正确使用数学活动材料,能按规则进行活动,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指南》中数学活动年龄段目标
目标1 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目标2 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
目标3 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
这三条目标的共同点在哪里?
数学认知共同点----感知
目标1.  学习的态度、情感体验。
目标2.3.重点突出感知与理解,从认知发展的角度提出的。
目标1.  体现了数学的有用、有趣、生动、好玩的价值取向。
目标2.3.的学习是在目标1这样的价值取向的引领指导下进行的。
幼儿数学学习的思维特点
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数学认知突显了---生活中数学的重要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在生活中寻找数学
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生活中运用数学
梳理与分析
      1.在实际生活和真实情境中,通过发现和解决问题进行科学探究和数学学习,能让幼儿感到科学和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2.幼儿的科学探究和数学认知常常相互关联。两个方面尽管各有其知识体系,但常常可以相互融合,相互助益。
3.幼儿的数学学习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   
      幼儿的数学学习是通过对具体事物和事物之间关系的不断抽象概括来实现的。
      结合生活经验的数学活动能够让幼儿感到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4.幼儿的探究经验和数学认知存在着个体差异,不同的幼儿有自己的认知结构和水平,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每一个活动后幼儿所获得的发展不同。
数学认知领域目标的价值取向
强调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数学好玩有趣。
强调幼儿在真实情境中感知、理解和应用数学的能力的发展;
强调日常生活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技能的同时注重幼儿的学习
品质的培养。
“学”与“教”的方式: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
《指南》科学领域的组成
二、数学教育活动的内容
1.集合概念的教育
2.数概念的教育
3.认识几何形体
4.度量教学
5.认识时间、空间方位
集合概念的教育
1.分类
2.排序
3.区别“1”和“许多”
4.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数概念的教育
认识基数
认识序数
单双数、相邻数
10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
加减运算
(一)认识基数
小班:手口一致点数5以内的物体并说出总数;能按数目取5个以内的物体。
中班:点数10以内物体,按数取物并说出总数。学习数的守恒,认识数字,理解意义。
大班:初步认识量的守恒,能不受外形,摆放位置的干扰,基本保持量的守恒。
  序数:表示集合元素次序的数,用“第几”表示。
  学会从不同方向(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从上到下、从下到上……)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
正确运用序数词(第一只、第二只……第一排、第二排……)。
量的教育
    1、内容是常见的、浅易的、生活中常接触的。如大小、长短、轻重等。
     2、幼儿用目测、身体感受、借助测量工具等方法获得量的概念。如测量面积、长短等。
自然测量,是指利用自然物(如臂长、小绳子、瓶子等)来测量物体的长短、高矮、粗细、轻重等,或者用目测大小,步测远近等。
认识几何形体
小班:认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中班:认识长方形、梯形、椭圆形。
大班:认识形体、球体。如正方体、圆柱体、长方体。
认识时间和空间方位
(一)时间
小班:知道早晨、晚上、白天、黑夜
中班:昨天、今天、明天
大班:认识日历,知道一星期有7天,今天星期几,明天星期几,昨天星期几。
           认识钟表,学看半点、整点。
三、数学领域常用方法和实施途径
(一)常用方法
操作法、游戏法、
比较法、寻找法、
讲解演示法
(二)数学活动实施途径
1.一日生活
2.区域活动
3.集体教学活动
4.其他领域教学活动
幼儿数学的学习开始于动作
四、数学活动教学设计
建议基本流程——难度逐渐加深、层次递进
(1)导入
(2)示范引导游戏(操作)规则(教师示范、个别幼儿示范)
(3)集体练习操作材料(集体、小组、个别操作)
(4)游戏方式复习巩固
幼儿园数学操作活动六要素——
1.目标:适宜、具体
2.材料:充分、三层次、多样化
3.规则:体现教学要求、幼儿理解、灵活
4.形式:个别、小组、集体
5.指导:介绍、提出要求
6.评价:幼儿直接行为表现、活动结果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PPT课件

  • 编号:6907
  • 大小:5 MB
  • 上传:yangaimiao
  • 时间:05-21
举报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