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意外伤害培训PPT课件这个PPT共77页,该文件包含了PPT课件。主要包含运动系统,骨骼,窒息,异物,鼻出血,外伤,骨折,脱臼,头部损伤,外伤的预防,烧(烫)伤,紫外线灼伤处理,处理幼儿意外事故的心得等,欢迎点击下载。幼儿园常见意外事故 的处理与预防
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由骨骼、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
是人们从事劳动和运动的主要器官。
它构成人体基本轮廓,能支持体重,保护内脏。
骨骼
骨骼:由骨膜、骨质、骨髓构成。
幼儿的骨髓全是红骨髓,有造血功能。
成人的骨髓变成黄色(脂肪组织),只有当大量失血或患败血症时,黄骨髓能恢复造血功能。
骨的成份:含有机物和无机盐。有机物有韧性和弹性,无机盐使骨骼坚硬变脆。
儿童骨骼中有机物较多,韧性和弹性较好。随着年龄增长,骨中无机盐不断沉积,骨硬度加大。
骨连结:骨与骨的连结。
有的骨连结为直接连结,例如颅骨;
有的骨连结为微动连结,例如脊椎骨;
有的骨连结可以活动,叫关节。例如,肩关节、肘关节等
骨骼肌
骨骼肌是运动系统的动力部分。
附着在骨骼上,可以受意识支配,又称随意肌
学前儿童发育的特点
幼儿骨骼发育的特点 ①骨膜较厚。骨骼在不断加长、加粗。受损伤时,恢复也比较快速。 ②全是红骨髓:含有机物多,无机盐少,韧性和弹性较好。骨化尚未完成
③关节的特点: 关节窝较浅,柔韧性大,但是牢固性差。容易引起脱臼。
肌肉的特点:
①肌肉收缩力差,容易疲劳
②大小肌肉群发育不同速,动作不协调。
儿童几种主要骨骼的发育特征
腕骨 腕骨共8块,没钙化好。出生时全部为软骨,到10岁左右才能全部钙化。所以婴幼儿的手劲儿小,为他们准备的玩具要轻,精细动作时间不宜过长。
脊椎骨 脊柱是人体的主要支柱。有四道弯叫做“脊柱生理性弯曲”。生理性弯曲是随着婴幼儿动作的发育逐渐形成的。但要到发育成熟的年龄,这些生理性弯曲才能完全固定下来。在脊柱未完全定型以前,不良的体姿可以导致脊柱变形,发生不该有的弯曲,脊柱的功能也将受到影响。
骨盆 婴幼儿的骨盆和成人不同,还没长结实。在蹦蹦跳跳时,要注意安全。比如,幼儿从挺高的地方往硬地上跳,就可能伤着骨盆,使骨盆变形。
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保育要点
1.培养儿童各种正确的姿势,预防脊柱和胸廓的畸形。(幼儿应注意做到十个字:头正,身直,胸舒,臂开,足安。)
2.合理组织户外运动和体育锻炼
组织活动时应注意:
①全面动作发展
②保证安全,防止伤害事故。勿猛力牵拉婴幼儿的手臂,防脱臼;避免从高处跳下,保护骨盆
3.供给足够的营养,保证蛋白质,矿物质的摄入
4.衣服、鞋帽应宽松,适度
幼儿园意外事故的分类
一般事故
幼儿缺乏自身保护能力(擦伤、划伤、骨折、脱臼、异物等)
责任事故(未造成幼儿有重大伤害)
保教人员责任心不强,照顾幼儿不细心,擅离岗位,不执行安全制度或其他规章制度,造成幼儿较严重外伤如:颅骨骨折、烧烫伤;被冒领,走失,被遗忘在空间里;从高处坠落;触电,溺水等
突发事件:食物中毒、煤气中毒
重大责任事故
导致幼儿死亡、残疾、重要组织器官损伤或给幼儿造成严重痛苦的事故。需报告行政主管部门及辖区卫生部门,社会负面影响大。
幼儿常见意外事故的原因、处理和预防
窒息
异物(鼻腔,耳部,眼,咽、喉部,食、道胃)
鼻出血
外伤
骨折
脱臼
头部损伤
烧(烫)伤及紫外线灼伤
窒息
病因:异物进入呼吸道:豆类、纽扣、瓜子、别针、小玩具、幼儿衣物或鞋上的装饰物
症状:异物进入气管,最初可引起连续刺激性咳嗽,继而出现呼吸困难,面色由红转青紫发绀,可引起窒息死亡。
处理:1、用力拍打后背,借助震动,使异物滑入左右一侧支气管,缓解呼吸困难
2、较小的婴幼儿,先将幼儿倒立,头朝下,拍击胸部,用手自下腹部向上腹部推压,让异物滑到幼儿口腔吐出或咽下。
3、握空心拳,拳眼置于幼儿肚脐上二横指处,另一只手紧握此拳,快速有力,有节奏地向内向上冲击5-6次,反复操作至异物排除。
4.经处理无效的马上送医院;或在处理同时拨打120叫急救车。
异物
鼻腔异物
耳部异物
眼异物
咽、喉异物
食道、胃异物
鼻腔异物
原因:
1.幼儿好奇,玩耍时将豆类、纽扣,塑料小玩具,纸巾,棉球塞入鼻腔内,自己取不出来,怕家长或老师责备不敢说,过后又忘了。当家长发现幼儿鼻腔有臭味或不通气才引起注意。
2.小昆虫突然飞进鼻腔。
症状:臭味,经常流鼻涕并带血,一侧鼻孔不通气或通气不好,长期刺激产生脓涕甚至炎症。
处理:小异物可嘱幼儿用手紧按无异物的鼻孔,用力擤,使异物排出。小幼儿不合作者,可用纸捻剌激鼻黏膜,使其打喷嚏将异物排出。 以上方法排不出,不要自行挖取,送医院取出异物
案例1
大班幼儿小曾,妈妈这几天发现他有一边鼻孔不通气,也不像是感冒。晚上睡觉妈妈认真看了不通气的鼻孔,发现鼻孔里有一点黄色像塑料的东西,急坏了妈妈。爸爸妈妈马上送小曾到医院去就诊,在五官科取出了一个小塑料,原来是我们区域牌上的一个小塑料。小曾说,他塞在鼻孔里后拿不出,怕老师批评,后来就忘了。
耳部异物
原因:玩耍时将异物置入耳内,或幼儿互相嬉闹,将异物放在对方耳内。异物多为豆类、纽扣、珠子、塑料小玩具等 动物性异物:蚊子、飞虫、苍蝇等突然飞进或爬进耳内。
症状:耳鸣、耳痛、异物感。动物性异物常因动物爬行刺激耳膜引起疼痛,植物性异物遇水膨胀后,可继发感染引起外耳道炎。
影响听力,体积大的异物塞住耳道影响听力和引起反射性咳嗽。
处理:1植物性异物,体积小可嘱幼儿头歪向异物侧,单脚跳,使甚自行脱落。 2动物性异物。可用手电筒的光线放在耳边诱昆虫自行爬出。效果不好,送医院取出 3体积大的异物,送医院取出
眼异物
原因:常见的眼异物为灰尘,砂土,小飞虫等,
症状:流泪、异物感、疼痛,如异物嵌入角膜时,刺激疼痛症状更为严重。
处理:1、千万不要用手揉眼睛,以免擦伤角膜。在没有别的条件下可以眨眼,流出眼泪,人的这种本能反应往往可以使异物排出。
2、冲洗眼睛,用生理盐水或纯净水冲洗眼睛(可用无针头的注射器或眼药水瓶),再滴眼药水,将异物冲出。
3、拭去异物。可翻开眼睑用消毒棉签蘸纯净水,拭去异物。
4、异物嵌入眼角膜时,应立即送去医院处理。
咽喉异物
原因:常见异物为鱼刺,骨头,糖块,枣核,硬币,纽扣,小塑料玩具等,
症状:1异物停留在咽喉、扁桃腺上,可出现不能进食,吞咽困难。
2较大的异物嵌在咽喉部,可造成呼吸困难,急性喉梗阻而引起窒息。
处理:1、检查口腔及咽喉部,如明显见骨刺可以用钳子取出,否则将幼儿送医院取出。
2、如发现幼儿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等窒息的症状,应立即将幼儿抱起,用手拍背,使异物咳出或改变位置,并立即送医院处理
食道、胃异物
原因:幼儿玩耍时将玻璃球、纽扣、别针、塑料小玩具、硬币等放入口中误吞或进食时不慎将枣核等吞入食道或胃内。
症状:1食道异物过大,常嵌顿于食管入口下方的第一狭窄部。表现为吞咽困难,疼痛。如压迫气管,会引起呛咳和呼吸困难。如能顺利通过食管入口下方的第一狭窄部,一般可通过消化道,由肛门排出。
2尖锐异物刺入大血管,引起大出血,危及生命。
3如误吞别针样长形异物,不易通过十二指肠的弯曲部,嵌顿或刺入肠壁。异物较大有尖角可以引起肠梗阻和肠穿孔。
处理:马上送医院检查处理。异物较小且表面光滑,进食韭菜或芹菜等多纤维食物,随大便排出。观察大便3天。异物过大的,可能需要用食管镜或手术取出异物。
注意:包子、馒头或棉球这些异物,切勿让幼儿喝水,以免食物膨胀压迫气管。
异物误入的预防
1、家园配合,做好幼儿的安全教育工作,让幼儿从小就有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教育幼儿不要把棉花、豆类、纸团、枣核,硬币,纽扣,小塑料玩具等物塞进鼻、耳、口腔里。
2、尽量不要让小年龄儿童玩或携带体积小、锐利的玩具等物品,如玻璃球,小串珠,小纽扣,棋子、塑料小珠、别针、硬币等,以免幼儿塞入耳、鼻,放入口中误吞,造成耳、鼻、气管、及食道堵塞,导致意外发生。
3、小幼儿不要吃带刺的鱼,吃花生、豆类、糖果时要做好幼儿的安全教育。
4、幼儿哭泣时不要吃东西,以免造成气管异物,导致窒息。
鼻出血
原因:幼儿鼻腔粘膜血管很丰富,有些地方汇集成血管网,血管弯曲扩张,在鼻部受伤或打喷嚏时,都可使曲张的血管破裂出血。幼儿鼻出血多见外伤或季节变化时
处理:1半卧位,大龄儿童可采取直立或直坐位,不要低头或后仰位,因血液流入气管后会凝固成血块,堵塞气管造成窒息。
2用棉球塞住流血鼻孔,再用手捏住两侧鼻翼,让幼儿用口呼吸,数分钟即可止血。
3冷敷,用冷水毛巾或冰块敷在前额部,或双脚浸入热水中,利于止血。
4以上处理后仍不能止血的幼儿,即联系家长送幼儿去医院治疗。
5经常鼻出血的幼儿需告知家长,带去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
鼻出血的预防
避免鼻外伤:如跌跤,暴力
去除身体的疾病:内科病或血液病
经常流鼻血的幼儿经检查确定没有器质性疾病的,可以在睡前用眼药膏擦在鼻粘膜上,可消炎、滋润,防止脆弱的鼻粘膜再破裂出血。
外伤
外伤是各种致伤因素造成的人体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
轻者造成体表损伤,引起疼痛或出血;
重者导致功能障碍,残疾,甚至死亡。
外伤是幼儿园意外事故发生最多的一种。
由意外造成伤害:擦伤、跌伤、撞伤、扭伤、撕裂伤等
由突发人为伤害:咬伤、抓伤等
由利器造成伤害:割伤、刺伤等
闭合性外伤
表皮没有伤口
原因:由钝性暴力引起。
症状:造成皮下组织损伤,皮下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血液从毛细血管破裂处外渗到皮下,外观可见皮肤青紫、淤血、血肿。此时外渗在皮下的血液压迫到皮下丰富神经,所以疼痛感明显。可伴有关节功能损伤、韧带损伤等现象,还要注意是否有骨骼损伤------闭合性骨折。
闭合性外伤
处理:
1、检查创伤部位有没有骨折、脱臼、或器质性的伤害,如果有肢体有功能丧失,先别处理,请保健医生。
2、压迫止血法。在没有其他条件下,可以采取最简单的压迫止血法。用手指或手掌压住创伤的表面进行止血;同时打电话请保健医生拿冰袋上来,为幼儿做进一步的检查。
3、及时局部冰敷。冰敷能使皮下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渗血到皮下组织,可使创伤表面可以减轻青紫淤血现象,避免出现一个大血肿。处理得当,不仅可以减轻幼儿的疼痛,促进创伤的恢复,下午放学家长接幼儿时外伤表面就不会有太明显的迹象。
4、处理幼儿咬伤时,除以上方法外也可以在流动冷水下冲,也可以减轻咬痕。
5、电访家长,告诉家长详细情况,这样家长有心理准备,必要时请家长来园察看幼儿情况。接幼儿时也要提醒家长,24小时内不能热敷,不能搓揉创伤表面。
处理闭合性外伤的心得
幼儿外伤第一时间进行压迫止血和冰敷是最方便最有效果的方法。
如果创伤时没有及时进行止血的处理,创伤表面会出现一个大血肿或明显淤血痕迹,家长接幼儿时肯定很心痛,有时情绪会很激动,甚至会与幼儿园出现一些没有必要的纠纷。
开放性外伤
原因:皮肤被粗糙物擦伤,引起表皮有擦痕或出血;被针刺、碎玻璃划伤或小刀等锐器割伤。
症状:伤口出血情况视伤口的大小,深浅,部位而定。
处理:检查外伤部位有没有骨折、脱臼,如果有肢体的功能丧失,剧烈疼痛,千万别移动幼儿,请保健医生。
开放性外伤的种类
表皮擦伤:一般由摔伤、碰撞而造成。擦伤最外层的表皮,出血不多,但比较痛。可用双氧水或生理盐水冲洗伤口,清除污物和沙土后,再涂红汞(脸部一般用一点红霉素眼膏)或碘伏,任其自然干燥就可以了
皮肤撕裂伤:多因摔、撞将表皮、真皮全部撕裂。伤口不整齐、不规则。这种伤口出血较多,一般不宜自己处理,但首先要用消毒纱布按压止血,马上送医院清创缝合处理。
割、刺伤多因小孩自己玩刀、剪等利器时误伤,或互相打闹时被利器至伤。可伤及表皮、真皮。如割伤大血管可以出血很多,一般伤口比较整齐、干净。处理方法:先压迫止血。也可在伤口处涂云南白药按压片刻。如果伤口不深,止血后再用双氧水冲洗,再用“创口贴”或消毒纱布粘合;或涂以碘伏,不用作粘贴处理也可自愈。如果伤口很深很大,需速送去医院清创缝合
对于伤口较深、沾染泥土或被铁锈类铁器扎伤时均应打破伤风针
案例2
某天幼儿余浩上完围棋兴趣班,在门口等家长来接时,浩浩自己从塑料椅子往下跳,头部碰到了粗糙的墙面,鲜血直流。浩浩大声哭闹。?检查可见:左前额有一长约4CM的撕裂口。?后送医院清创缝合和做头部CT检查,确诊脑部没有受伤。浩浩伤口恢复的很好。
间接压迫止血
是一种辅助止血方法,用外伤大出血
头部出血压迫颞浅动脉
颜面部出血压迫面动脉
上肢出血压迫肱动脉
手部出血压迫桡、尺动脉
手指出血指动脉
下肢出血压迫股动脉
小腿出血压迫腘动脉
骨折
原因: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跌跤、坠落引起的骨折,临床根据外伤暴力程度,分为闭合性骨折和开放性骨折。
闭合性骨折:皮肤不破,没有伤口,断骨不与外界相通
开放性骨折:骨头的尖端穿过皮肤,有伤口与外界相通
症状:疼痛、肿胀、青紫、畸形、功能障碍
案例3
下午准备离园时,小菜菜自己背着书包走在教室电脑桌前,突然自己的左脚绊倒右脚,造成身体不平衡而摔跤,左肘关节着地。值班老师扶起菜菜。菜菜诉说左手疼痛,老师带来保健室。查:左手活动受限,紧张力减弱,送医院检查诊断为:“左肱骨远端骨折”。
骨折的处理
患儿受伤后未经固定包扎不要轻易搬动其肢体,以免引起骨折移位,损伤血管或神经,以致发生大出血,甚至使闭合性骨折转为开放性骨折。开放性骨折可在伤口处覆盖消毒敷料,包扎伤口止血后再送医院。
骨折处用木板固定,木板长度应超过近端及远端两关节距离。如找不到合适的板或棍,骨折在上肢者,可屈曲肘关节固定于躯干上;骨折在下肢者,可伸直腿足,可将患肢与键肢固定在一起,再送往医院处理。
怀疑颈椎骨折时,需在头颈两侧置一枕头或扶持患者头颈部,使其在运输途中不发生晃动。不能抬伤者头部,这样会引起伤者脊髓损伤或发生截瘫。
送医院时间不得超过3小时,因此时局部尚未发生严重的组织水肿,便于复位和进行急救处理。
锁骨骨折
多数情况下的锁骨骨折为间接暴力导致,常见的情形为跌倒后上肢撑地,暴力上传冲击锁骨形成骨折。
受伤后,如果锁骨部出现下列症状,就要考虑是否有锁骨骨折了:
1.疼痛;拒抱
2.肿胀、淤青;
3.锁骨外观畸形、异常;
4.患侧上肢活动障碍,幼儿哭闹等.
小儿易发生锁骨骨折,可用“8”字形绷带固定后送医院处理。
怎样判别身体各个部位是否骨折
检查头部,鼻孔、耳道内是否有血液或脑脊液流出怀疑颅底骨折
检查颈部,伤儿平卧,用手指从上到下按压伤者颈部后正中,如果疼痛怀疑颈椎骨折
检查胸部,胸部疼痛,观察呼吸是否伴有疼痛怀疑肋骨骨折
检查骨盆,双手挤压伤者骨盆两侧,如有疼痛怀疑骨盆骨折
脱臼
原因:因牵拉小儿四肢时用力过猛而引起,多发生于肩关节,肘关节,及桡骨头半脱位。
症状:局部活动受限,主、被动活动时局部疼痛。脱位关节有变形。
肩关节脱位:外形失去膨胀的凸起而变为平坦了
肘关节脱位:鹰嘴突向后凸出,且向内,外踝水平线上;
桡骨头半脱位:表现为肘关节囊屈、伸功能正常,但不能向后旋,有剧痛。
案例4
一天,贝贝班在外教课游戏活动中,外教老师用力拉小朋友洪蔚浩的右手,过后浩浩哭说右手疼痛,右手不敢动。初步检查:浩浩右手活动受限。随后马上送去医院检查,经X线检查,确诊为“右桡骨小头半脱位”,后经复位右手活动正常,疼痛消失。
脱臼的处理
幼儿一旦发生脱臼,先安抚幼儿保持安静、告诉幼儿不要活动,更不可揉搓脱臼部位。如脱臼部位在肩部,可把患者肘部弯成直角,再用三角巾把前臂和肘部托起,挂在颈上,再用一条宽带缠过脑部,在对侧脑作结。
及时通知家长
送医院检查复位
小儿颈椎半脱位
临床表现:发病前三周多有咽喉部急性炎症及颈部淋巴结肿大病史,而后突然出现脖子自主活动消失,小儿的脖子会突然向一侧偏斜,且不敢动弹,表情十分痛苦。行颈椎X线正侧位及开口位摄片可证实小儿患了颈椎半脱位。
颈椎半脱位是小儿矫形外科的常见病,发病年龄多在3-7周岁之间。人体颈部有7个椎体,第一颈椎称寰椎,第二颈椎称枢椎。在临床上以寰枢椎脱位最为常见,其发病机理一般认为以颈部有炎症之后,可引起同一神经节段各组织的充血,导致寰枢椎周围之韧带充血,而骨质吸收、疏松、脱钙,因此任何轻微外伤都可造成枢椎间之半脱位。
该症状表现为酷似咽炎,在临床上往往被误诊而拖延治疗,故应引起高度重视。
小儿寰枢关节脱位后,头部哪怕是受到轻微外伤如旋转、打喷嚏、乘车时突然刹车等都可使脱位加重,甚至可因椎动脉受牵拉或延髓受压造成窒息而死亡。所以说小儿颈椎半脱位一旦确诊,一定要精心照料和护理,禁止一切剧烈活动。轻者可用砂袋挤压头部,卧床休息1-2周;重者可用头部吊带牵引复位,一般治疗1—2周后都可自行恢复。若经保守治疗无效者,可及时手术治疗。
头部损伤
头部损伤是外界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所造成的损伤。幼儿园主要为意外跌落,游戏时碰撞、手工课时被刺。
可分为头皮损伤、颅骨损伤和脑损伤。
头皮损伤
头皮损伤主要包括头皮血肿、头皮裂伤、头皮撕脱伤
头皮血肿多因钝器伤所致或幼儿跌落头部碰击硬物。
头皮裂伤可由锐器或钝器伤所致。由于头皮血管丰富,出血较多,可引起失血性休克。
头皮撕脱伤多因发辫受机械力牵扯,使大块头皮自帽状腱膜下层或连同颅骨骨膜被撕脱所致。它可导致失血性或疼痛性休克
头皮损伤的处理
较小的头皮血肿及时冰敷,防止血肿的扩大,也可采用局部适当加压包扎,较小的头皮血肿在1~2周左右可自行吸收,巨大的血肿可能需4~6周才吸收,必要时穿刺抽吸。
头皮裂伤:压迫止血,及时送医院清创缝合
头皮撕脱伤:压迫止血,防治休克,清创,头皮再植术
颅骨骨折
颅骨骨折是指颅骨受暴力作用所致颅骨结构改变。其临床意义不在于骨折本身,而在于骨折所引起的脑膜,脑血管和神经损伤,可合并脑脊液漏、颅内血肿及颅内感染。可分为颅盖骨折和颅底骨折
颅盖骨折:常由直接暴力引起,以线性骨折最常见。主要表现:伤处可有压痛、肿胀;凹陷骨折,可触及下陷区,可有偏瘫,失语癫痫等症状
颅底骨折:常由间接暴力引起,内开放性骨折。主要表现:皮肤粘膜淤血斑,脑神经损伤及耳鼻出血或脑脊液漏三个方面。
诊断和检查;头颅摄片或CT明确诊断
注意事项:如有血性分泌物从耳鼻中流出,让患儿侧卧,并将头部垫高一些,使流出的液体顺位流出,并防止舌根后坠。严禁用水冲洗,严禁用棉花堵住耳鼻。
脑损伤
原发性损伤:暴力作用于头部立即发生的损伤。常见于脑震荡、脑挫裂伤。
继发性损伤:头部受伤一段时间后出现的脑受损病变。常见于脑水肿、颅内血肿。
大脑是神经中枢的所在,脑组织最脆弱,而脑神经损伤后很难再生和修复。脑损伤是创伤患者死亡率最高的,残疾率高。
检查意识、瞳孔、肢体活动
观察呼吸、脉搏和血压变化
保持呼吸道通畅:置侧卧位,尽快清理口鼻,给氧
处理: 呼叫120急救车或马上送医院。
脑震荡
脑震荡指头部遭受外力打击后即刻发生短暂的脑功能障碍。为一过性的脑功能障碍,无肉眼可见的神经病理改变。
小儿的头部很容易受到外力损伤,如摔伤、碰伤、撞伤等都可发生脑震荡。
症状:意识障碍,程度较轻而时间短暂,可以短至数秒钟或数分钟,但不超过半小时
逆行性健忘:清醒后对受伤当时情况及受伤经过不能回忆,但对受伤前的事情能清楚地回忆
其他症状:常伴轻度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注意力不集中和反应迟钝等症状
神经系统检查、脑脊液检查及CT检查无阳性发现。
处理:一般无需处理,卧床休息1-2周,对症处理。
密切观察头部外伤幼儿
凡遇小儿头部着地受到损伤时,都应加以足够的重视,一般都应送去医院检查。情况较轻者留园观察,在受伤后72小时内出现下列症状时,应马上送医院。
平时很调皮的幼儿此时太温顺,而且感觉很疲乏,手脚麻痹,恶心想吐。或幼儿过分激动,乱闯,头痛不止。脸色苍白,甚至神志不清。
幼儿嗜睡,在数小时或过夜以后清醒,意识恢复后仍伴有头痛、烦躁不安、呕吐等现象,要高度怀疑硬脑膜外血肿 :原发性昏迷---清醒---继发性昏迷。
外伤的预防
设备设施的安全:
儿童游戏和生活设施要经常检修,注意大型玩具摆放的合理性。如滑梯、木马、攀爬架等应经常检查,有损坏及时修理,年久失修不能使用的玩具要停止使用,大型玩具最好设在草坪上,或有保护垫。
发现玩具有棱角、尖角、缺口、有刺及时去除。
教室坏境存在不安全因素要及时处理。
注意门窗安全,窗户、阳台、楼梯口应该有护栏,栏杆间隔不要超过儿童头部,防止头伸出栏杆外面卡住。在门缝处加橡皮垫,以免夹伤手引起指骨折。
外伤的预防
幼儿安全教育:
提高儿童的自身保护能力,才能减少儿童发生难以预料的意外伤害。让幼儿懂得保护自己身体的重要器官,如五官,心脏,肝脏等重要器官
教育儿童不互相打闹,以免打伤,抓伤、咬伤
教育儿童不带小刀、玻璃片、铁片、等锐利的危险品,以防割伤,刺伤等
教育儿童吃饭时注意力集中,细嚼慢咽,不含着筷子和小勺走动,以防伤及气管和消化道。
教育儿童不要站在攀爬架或大型玩具上互相打闹,推拉,或从高处跳落;不要攀爬栏杆;以防高处跌伤、骨折、头部外伤、脑损伤
外伤的预防
提高保教人员的责任心:
幼儿不能离开老师的视线范围。老师应多组织教学活动和游戏活动,让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在学习和游戏上,避免出现幼儿互伤事件。
对儿童细心照顾,动作轻柔。对幼儿要轻拉、轻抱、勿猛力牵拉婴幼儿的手臂,避免幼儿脱臼或骨折。
午睡时老师不能离开教室,经常巡视,以免有些没睡觉的幼儿互相抓伤,咬伤;还要注意被子有无捂住幼儿口鼻,以免造成窒息。
户外活动时老师要集中精神,三位老师应站成三角形,以便观察幼儿情况,及时排除危险因素。幼儿在玩耍时如果过于兴奋,要及时将幼儿叫停,让幼儿休息一下。杜绝老师聚集聊天,以免幼儿发生意外。
老师的工具如刀,剪,或打火机要及时归位,放在儿童取不到的地方,以免烧伤和割伤。
烧(烫)伤
皮肤的功能和结构
皮肤指身体表面包在肌肉外面的组织,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主要承担着保护身体、排汗、感觉冷热和压力的功能。皮肤覆盖全身,它使体内各种组织和器官免受物理性、机械性、化学性和病原微生物性的侵袭。
皮肤由表皮(角质层、颗粒层、通明层、棘细胞层) 真皮(纤维、基质、细胞)皮下组织三层组成。
烧(烫)伤
原因:因皮肤接触沸水、热汤(饭)等引起的局部或大面积损伤
症状:
(1)Ⅰ度烧(烫)伤:表皮红、肿、热、痛,无水泡。恢复后不留有瘢痕。
(2)浅Ⅱ度烧(烫)伤:表皮暗红,水肿,浅层起大水泡,剧痛。恢复后不留有瘢痕
(3)深Ⅱ度烧(烫)伤:伤及真皮深层,表皮苍白,水泡较小或较扁薄,感觉稍迟钝,表面渗液少,但底部肿胀明显,皮温也可稍低。若无感染并发症,3~4周可愈。恢复后留有瘢痕
烧(烫)伤
(4) Ⅲ度烧(烫)伤:伤及皮肤全层,甚至可深达皮下、肌肉、骨骼等。皮肤坏死、脱水后可形成焦痂,创面无水泡,蜡白或焦黄,触之如皮革,甚至已炭化。感觉消失,皮温低。自然愈合缓慢,须待焦痂脱落,肉芽组织生长而后形成瘢痕,仅边缘有上皮,不仅丧失皮肤功能,而且经常造成畸形。有的创面甚至难以自愈。
婴幼儿皮肤细嫩,接触60℃水1分钟即可形成Ⅰ度烧(烫)伤;70℃水30秒即可形成Ⅱ烧(烫);伤高于80℃水15秒即可形成Ⅲ烧(烫)伤
烧(烫)伤的处理
处理:脱离热源,冲,脱,盖,送
脱离热源
冲:用流动冷水冲洗20分钟或至无疼痛感觉
脱:轻柔的动作脱掉烧伤者的衣裤,如果衣服粘住皮肉,不能强扯,可以用剪刀剪开,并将身上的饰品摘掉。
盖:用消毒纱布或清洁床单盖住伤口,不要乱涂药。Ⅰ度烧(烫)伤可擦烫伤膏。有水泡不要碰破,防止感染 ,
送:浅Ⅱ度以上烧(烫)伤要送医院进一步处理
紫外线灼伤
紫外线灯是一种人工制造的低汞石英灯管,发出的紫外线来实现杀菌消毒功能
它放射的紫外线能量较大,如果没有防护措施,极易对人体造成伤害。
如果裸露的肌肤被这类紫外线灯照射,轻者会出现红肿、疼痒、脱屑;重者甚至会引发癌变、皮肤肿瘤等。
它也是眼睛的“隐形杀手”,如果直接长时间照射,会使眼角膜损伤导致电光性眼炎,表现双眼剧烈疼痛,有异物感,畏光、流泪或眼睑痉挛等,可引起结膜炎、角膜溃疡等,还有可能诱发白内障
紫外线灼伤处理
根据灼伤程度而定
皮肤灼伤按照烧烫伤原则进行救护。
眼灼伤可用新鲜人乳滴眼睛并进行冷敷,也可以滴一些眼药水,比如乳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 ,外出佩戴墨镜
案例5
2011年9月5日,某幼儿园新建教学楼首次投入使用。这一天,5个班的小朋友遭到了紫外线灯的烘照,170名幼儿出现不适,其中20余名幼儿灼伤症状明显。幼儿园一位副园长介绍说,教学楼刚刚启用,老师们对情况不熟悉,紫外线灯开关没来得及做标示。那天灯一直是开着的,其中有3个教室的老师在开后不长发现了紫外线灯开着,及时就关掉了,还有两个班则大约照射了8个小时。
烧(烫)伤及紫外线灼伤预防
热菜、热饭、热粥、热汤应放置在小儿不易碰撞的地方, 要凉温后再给孩子吃。老师不要离开。
老师的热水瓶、开水壶放在儿童取不到的地方。
家长用保温瓶给幼儿带中药等液体,一定要倒在幼儿水杯里,温度合适,才能给幼儿喝。
给幼儿洗澡时盆里要先放冷水,再放热水 。
屋内电源插座及开关应置于高处。教育儿童勿玩火等行为。
教室等要做好紫外线灯的标示。紫外线灯消毒后要通风10钟后儿童才能进教室。
幼儿伤害事故处理十流程
一、幼儿出现意外伤害事故
二、老师初步检查幼儿受伤情况
1、不能移动的,1分钟之内打电话给保健医生;
2、可以移动的,3分钟之内将幼儿送到医务室;
同时可视情况先压迫止血等紧急处理
三、 保健医生对幼儿伤势进行初步诊断;并电话通知行政领导;
四、1、保健医生对幼儿伤势进行处理,确定是否送医院处理;
2、主管领导到事故现场了解实际情况,发现隐患、及时排除,并根据需要报保险公司;
五、班主任即刻电话告知家长幼儿伤势情况
六、需到医院诊治的,由主管领导、保健医生、班主任、家长共同陪同到附近市级以上医院诊治
七、到医院后,原则上尊重医院医生的诊治方案,家长可提出诊治建议
八、事故当天或第二天,由当事人、班主任、主管领导上门家访慰问;
九、及时召开对本次意外事故的反思会议,对事故发生的经过进行深入反思,找出发生事故的原因
十、1、保健医生跟踪治疗过程,并保管治疗档案;
2、保健医生详细记录事故过程、处理情况、跟踪情况;
3、行政领导跟踪、记录事故情况及责任界定评议结果。
怎么打120电话
电话报告内容:
报告人姓名与电话号码,伤员姓名、性别、年龄、联系电话;
伤病员所在的确切地点;
伤病员目前最危重的情况;
现场所采取的救护措施;
在征得急救中心同意后再挂断电话;
不知道怎么表达的可以有急救中心人员问你来答。
怎么制作冰袋
收集袋子,清洗干净
用冷开水或纯净水装进袋子里
放进冰箱冷冻
取出使用,用毕清洗干净
注意:小心幼儿打开饮用。
处理幼儿意外事故的心得
班级发生再小的意外事故事件,也要及时告知保健医生,给与处理。
老师与家长的关系是非常微妙的。平时,家长与老师是同盟,因为都是为了“他们”的孩子,家长与老师的关系可能会很好。一旦出现意外事故,家长与老师就成了对立关系,不要幻想家长跟自己是好朋友,家长会体谅自己,其实出了事情再好的关系也可能会瞬间瓦解。如果出现意外事故没先告知医生或园领导,等家长再回头找幼儿园时,这时我们的工作就非常的被动。请记住幼儿园的领导,医生,老师才是永远的同盟。谢谢!
温故知新
——与大家共同学习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