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班幼儿的自理能力活动PPT课件这个PPT共21页,该文件包含了PPT课件。主要包含什么是自理能力,意义,依据,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家长遵循的四点原则等,欢迎点击下载。如何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家长,请别替孩子成长
什么是自理能力?
自理能力主要是指生活自理,简单的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
意 义
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促进智力发展
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
依 据
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凡是孩子能自己做的事情,就应该让孩子自己做,不要替代他。”
有研究表明:2——4岁是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初步养成的关键期。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既要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要尊重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
错误教育方式 毁掉孩子的一生
父母对待孩子无外乎三种情况:
一是事事管、时时管,做了很多事,效果却不好
二是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做,放任自流,不闻不问,结果更不好
三是也管但不全管,做得不多,但都切中要害,孩子成长一帆风顺
显然,“什么都做”和“什么都不做”都过于极端,失之偏颇,并不可取,杰出的父母从来都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孩子自己能干的事,家长不替他干
给孩子一些私人空间
给孩子选择的机会和权力
把孩子当作成年人一样,和他平等相处
及时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懂得赏识孩子
多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与孩子同行
在生活中创设一些困境,和孩子一起度过
了解孩子有那些朋友,这很重要
家长请别“替”孩子成长 对孩子无所不管、无处不在,随时在孩子上空盘旋,介入孩子的一切。当孩子有需要时立即给予帮助,在孩子即将遇到困难时随时降落,为孩子先挪去障碍……这类父母被称作“直升机父母”。 这样的父母把自己当作孩子的“救世主”,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在“帮助”
“帮助”类型:过度保护——“妈来啦” 孩子在小区的空地上跟小朋友玩得正欢,跑着跑着被一块石头绊倒了,摔得并不重。一旁的妈妈见状慌了神,赶紧跑过来:“我的宝贝儿呦,妈妈看看摔坏哪儿了?疼不疼呀?要不要上医院呀……”本来孩子还没哭呢,经妈妈这一番“虚呼”,便哇哇大哭起来……
教育提示: 在日常生活中保护孩子的安全是父母的首要责任,但过度保护往往会束缚孩子的手脚。孩子在玩耍中摔倒了,甚至擦破点皮不值得大惊小怪。父母表现得平静些,在判断没有大碍的情况下,鼓励孩子自己爬起来,再到孩子身边安抚一下,让孩子自己说说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孩子会在“吃一堑”中“长一智”。
教育提示 孩子在与伙伴交往中发生冲突时,父母大可不必过于焦虑,更不该急于干涉。要善于观察问题的症结所在,站在孩子的立场帮孩子寻找和解的办法,比如:“东东有什么好玩的玩具让明明玩吗?”或许两个孩子都能获得满足。要切记只是给孩子必要的提示,最终解决的办法还是由孩子自己讨论、自己选择,孩子会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如何与小伙伴交往。
“帮助”类型:替代——“笨孩子” 小辉上小学后,学校组织了一次集体到农家院活动。早上兴致勃勃的他,傍晚回到家里却是垂头丧气的。妈妈追问其中的缘由,小辉说,同学老师都说我是“笨孩子”。原来,小辉在家里习惯了依赖妈妈,这次出门没有妈妈在身边,鞋带开了不会自己系,吃饭时不会自己夹菜,结果让同学笑话了,小辉觉得很没面子。
教育提示 家庭教育的最大特点是事融于日常生活之中。别小看了教孩子自己系鞋带、穿衣服、盛饭、洗碗这些小事,孩子的动手能力培养、自信心的建立、成功喜悦的获得等,正是来源于这点点滴滴的小事,父母教育孩子的最大优势就是教孩子在生活实践中学习、体验。
家长遵循的四点原则:
孩子想做的事物鼓励孩子试着做。
孩子自己的事情要求孩子自己做。
孩子不会的事情引导孩子学着做。
孩子能做的事情督促孩子坚持做。
父母不教育孩子,孩子会变坏;父母用错误的方式去教育孩子,孩子会变得更坏。父母本身就是儿童最初的世界,我们不仅是第一任老师,实际上也是儿童终身的老师、最长久的老师。
家园共育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即家长与幼儿园共同完成孩子的教育,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并不是家庭亦或是幼儿园单方面的进行教育工作。
作为家长和幼儿园的老师就要经常沟通,家长和教师应利用接送孩子的时间多交流沟通,不要等到孩子有了问题才去找老师。
家园共育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请家长们不要忘记,老师负责的不是一个孩子。
通过书信或网络邮箱与老师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对孩子很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会起到关键的作用。
把老师当作自己的朋友。人活在世上是需要朋友的,幼儿园老师当然也不例外。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