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果茨基理论与幼儿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PPT课件这个PPT共39页,该文件包含了PPT课件。主要包含为什么关注维果茨基,维果茨基的理论及应用,维果茨基理论对幼儿园课程的意义等,欢迎点击下载。维果茨基理论 与幼儿园课程
建议你阅读:
《维果茨基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
《儿童发展》,江苏教育出版社;
《学习理论——教育的视角》,江苏教育出版社;
《鹰架儿童的学习》,心理出版社 。
一、为什么关注维果茨基?
(一)维果茨基是什么人?
维果茨基(1896-1934)是智慧超群的苏联心理学家,先后修读了医学、法律,对文学、哲学、心理学有浓厚的兴趣。
是社会文化理论的倡导者,强调社会环境是发展与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
由于社会发展水平、政治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维果茨基的作品出版得很少,近年来广为译介和流传。
(二)维果茨基的影响
在西方
第一阶段(从60年代初至70年代中后期):西方心理学界初步了解维果茨基的心理学思想阶段,其标志为维果茨基的《思维和语言》于1962年被译成英文。
第二阶段(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产生广泛影响阶段。其标志为维果茨基的一系列著作和被译成英文,以《社会的思维》1978年翻译出版为标志,并逐渐出现了一系列关于维果茨基的研究论文。
第三阶段(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对维果茨基研究的深化阶段。如在九十年代出版了一些关于维果茨基的著作,如《维果茨基:革命的心理学家》、《理解维果茨基:对综合体的探讨》、《维果茨基与教育:社会历史心理学的教学含义与应用》等。同时,实证性研究逐渐增多,研究紧紧围绕维果茨基的社会性建构的思想。
在中国
近年来,对维果茨基的学说高度关注,几乎所有的教育类中文网站中都会出现维果茨基这个名字。从大学到幼儿园的研究甚至家庭教育的研究都很关注对维果茨基理论的吸收和借鉴。但总体上看,对维果茨基理论的学习研究还是不够的,对其理论的实践应用更是不够深入。
(三)维果茨基与皮亚杰
共同点:建构论者;关注相互作用;承认个体差异等
主要的分歧:维果茨基强调社会环境和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人类高层次的心理活动是从社会和文化的情景中产生的;皮亚杰更关注个体的建构,忽视教育的影响。
二、维果茨基的理论及应用
(一)社会互动与认知技巧
幼儿是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学会遵守日常的会话规则的。幼儿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相应的社会认知技能。
在两次问话研究中充分反映了幼儿的社会认知技巧:“为什么要这样放?”“你高兴吗?”“这是为什么呢?”幼儿会因为对提问者的猜测和再认知而改变原来的回答。
幼儿是在日常活动(如分发物品中的一样多到公平)中学习观念和价值的。
“物的导向”的环境和“人的导向”的环境的价值。
幼儿的认知是“情境化”的,因为教育为幼儿选择了不同的活动,其中蕴涵特定的社会经验和意义。
社会参与与认知发展
社会参与能提升幼儿的思考能力。皮亚杰也有类似观点,但皮亚杰更关注有意见冲突的同伴交往。
在有挑战的活动中,通过与社会上有知识的人员的对话,幼儿能表现出他们社区文化特性的思考和行为。当更多成熟的人们(包括同伴)参与对话时,这种沟通就可变成幼儿思考的一部分。
(二)关于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是指“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发展水平与在成人指导下或在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维果茨基还由此提出了“教学最佳期”这一概念,并指出传统的教学处于教学的最低界限,好的教学应该处于“教学最佳期”(即最低教学界限与最高教学界限之间的期限),而“教学最佳期”是由最近发展区决定的。
(三)关于支架(脚手架、鹰架)
源自于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和他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支架式教学模式基于学习者的最近发展区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在支架式教学中教师或专家提供支架和支持以帮助学习者的发展,这些支架利用学习者已有的知识来内化新的知识,在支架式教学中教师或专家提供的活动任务是超出学习者独立完成任务的水平的,是需要在教师或专家的帮助才能够完成的。
支架式教学被定义为:“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支架式教学模式的组成环节有搭脚手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与效果评价 。
支架是指当儿童对活动或问题的探究如何进行下去毫无主意时,成人运用直接的指导,把任务分成可处理的单元,并唤起儿童对单元任务的特殊性的注意。当儿童的能力提高后,成人的指导可以减少或不再提供,即所谓支架的拆除。
心理学家Berk,1993,324
幼儿:我没办法把这片放下去!(他试着将拼图放入错误的位置)
成人:哪一片可能放这里呢?(指着拼图的底部)
幼儿:他的鞋子。(象小丑的鞋子那样的一片,但刚才找错了)
成人:哪一片看起来象这形状呢?
幼儿:咖啡色的那片。(他试了试,放进去了,接着再去试另一片,看着成人。)
成人:你做到了,试试把这片转一转看!(以手势告诉他这么做)
幼儿:我做到了!(他又放进去好几块拼图,一面跟自己说话“这一片绿色的可以放进来了!”“把它转过来!”成人在边上看着他。
支架的功能
提供支持
具有工具的性能
扩展学习者所能达到的范围
使学生能完成本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选择使用
支架的特征
相互主体性:是指两个有着不同理解而着手一项任务的参与者达成一种共同的理解的过程。当每一个参与者按照对方的观点调整时,相互主体性建立了一种共同交流的背景。成人在儿童的理解力范围内解释自己的理解,以促进相互主体性。当儿童理解成人的意思后更容易进入类似的情景。
相互主体性的概念适用于许多场合:如父母和儿童的讨论、老师和儿童的讨论及儿童和儿童的讨论。相互主体性很早就出现了,由于儿童语言的发展,相互主体性的发展变得更为明显,其作用也更为显著。相互主体性告诉我们儿童和成人一起共同努力处理问题,双方的贡献创造了最近发展区。
联合的问题解决
支架的第二个特征是儿童参与在有趣、具有文化意义和合作的问题解决的活动中。参加的人员可以有多种组合,但重要的是儿童与另一个人合作,两人要共同达到一个目标。人的学习的最佳状态是与他人合作的、进行问题解决的时候。
温暖与回音
这设及互动的情感方面。当和一个快乐、温暖、有反馈的成人合作时,成人给儿童口头的赞美,并恰当的归功于儿童的能力,那么儿童参与活动和挑战自己的意愿会达到最高点。教师根据儿童的需要,通过暗示、示范、建议等方式给予儿童适当的帮助。
将儿童保持在最近发展区中
将儿童保持在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内活动,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建构儿童的活动和周围环境,使对儿童的挑战一直处于一种合理的水平;二是针对儿童目前的需要和能力,不断调整成人介入的程度。
促进自我规范
通过让儿童尽可能规范合作活动,培养他们的自我规范。当儿童能独立活动时,教师应尽可能后退,来赋予儿童责任。
三种程度的成人协助,也称距离策略:
低层次的协助策略:成人通过当下环境中的物体或事件来发问或陈述。如:这是什么颜色?这恐龙有很大的牙齿!
中层次的协助策略:成人详尽说明某事,并通过比较、分类、关联等线索加以说明。如:哪一个比较大?这两个是一样的颜色吗?这个和那个有什么关系?
高层次的协助策略:成人的讲述超越了目前环境中看得到的现象,通过鼓励儿童去形成一种假设, 或详细说明一种想法(计划、推论、或演绎)。如:如果我们把它们接上会发生什么?为什么我们必须先把它洗干净?那些东西会象这样转动呢?
支架的类型
(1)信息型支架
(2)知识型支架
(3)程序型支架
(4)策略型支架
(四)关于角色扮演
维果茨基认为,角色扮演是独一无二的、具有广泛影响的最近发展区域。儿童可以在其中尝试各种各样的挑战。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充满社会经验,也离不开语言的作用。他认为,角色扮演的起源只能是社会。
角色扮演如何引导儿童发展的呢?首先当儿童在游戏中创造了想象的环境时,他们的学习按照内部的思维行事,而不仅仅是对外部刺激做出反应。典型的表现就是以物代物,用想象改变事物原来的刺激,使之成为自己想象的事物,并因此呈现想象中的行为。
第二个特征,角色扮演关注规则,这也强化了儿童行动前的思考能力。角色扮演要求儿童不断抵抗他们即时的冲动,按规则行动。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儿童理解了社会的要求和期望。维果茨基认为,角色扮演为协作的和有效率的参与社会生活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准备。
维果茨基认为,角色游戏包括了最近发展区,有助于各种能力的出现和改善。研究表明,角色游戏提高了不同的认知能力和社会技能。
(四)交互式教学
源自维果茨基的社会相互作用理论
维果茨基认为,所有高级的认知过程的建立,源于与社会的相互接触。通过参与更成熟的社会成员的共同活动,儿童逐渐掌握了这些活动及其中包含的思维方式。一个儿童无法独立完成在成人或训练更有素的同龄人的帮助下能够完成的任务。
(五)班级作为学习者社区
根据维果茨基理论形成的合作教育法,需要特定的背景加以支持。这个背景的核心是将教室转变为学习者社区,在此没有成人和儿童贡献的差别,他们一起合作,共同发展。这种模式的假设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领域专长,对社区中的其他成员有帮助,且依赖手边的任务。
班级活动的重点是关于真实世界的问题,这些问题构成活动的项目。在实施这些项目的过程中,成人和儿童利用各自的专长及相关的其他人员的专长。班级社区还可以划分若干小组,不同小组的学习、讨论及相应的成果可以汇总到社区,这样,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不再是个别的,而是多层次的。
三、维果茨基理论对幼儿园课程的意义
(一)践行实习场的观念
1、什么是实习场
实习场是当代教育心理学中关于学习环境的隐喻,意思是在拟真的知识境脉中,使学习者理解知识。
对于幼儿园课程来说,实习场是最主要的学习环境,这种环境中的学习符合生活化、游戏化的特点,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这种环境可以是拟真的,也可以就是真实的社会生活环境。
3、实习场设计的依据
(1)境脉化的,不是抽象的,不是孤立的;
(2)有潜在的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机会;
(3)能使用相关知识、技能;
(4)能为学习者提供特定的经验与行为,能覆盖学习者在真实世界中将遇到的大多数知识、经验和能力;
(5)逼真的;
(6)能与其他相关情境关联。
4、实习场的种类
(1)物体建构性实习场
(2)发现性实习场
(3)演艺性实习场
(4)人际性实习场
(5)生活性实习场
(二)教师作用的发挥
教师作用发挥的前提是了解儿童;
教师需要判断力;
教师需要拥有多样化的策略;
发展的教师才能引导儿童的发展
教师的责任是让幼儿处于适宜的挑战之中
欢迎光临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