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PPT课件 > 学前班PPT课件

第三讲:学前儿童常见行为问题PPT课件

第三讲:学前儿童常见行为问题PPT课件

第三讲:学前儿童常见行为问题PPT课件这个PPT共28页,该文件包含了PPT课件。主要包含特别的儿童,特别行为的儿童等,欢迎点击下载。

第三讲:学前儿童常见行为问题及其矫正
问题分析
导读:
你们了解学前儿童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吗?
案例分析
思考:
孩子们出现了哪些问题?
为什么会有这种状况?
你觉得采用哪些措施可以改正这些问题?
案例1:
冯淑鑫是刚刚入园的小朋友,比较淘气。一天,几个孩子都说自己的彩笔不见了,也有的说铅笔不见了,在对附近几个小朋友的询问中得知:原来是冯淑鑫小朋友拿的,最终这些东西真的在他的书包里找到了。
三岁的小男孩天天从幼儿园回到家里后,玩耍时碰到了上衣口袋里的东西,忽热想起了什么,对爸爸说:“爸爸,我有个宝贝你看不看?”爸爸好奇的问:“你有什么宝贝呀?”天天掏出来的宝贝,原来是一块小小的香皂。爸爸问:“从哪里拿来的?”天天说:“从幼儿园的洗手池上拿的”。爸爸怔住了。
案例2:小美爸爸的自述
  那天我接女儿从幼儿园回家,在路上和往常一样,问她在幼儿园里有什么高兴事和不愉快的事,她悲戚戚地说:“邓惠这几天总欺负我”。我感到吃惊,问:“你们不是最好的朋友吗?她怎么欺负你了?”“她说她不喜欢我,不和我玩,还用拳头打我。”我当时信以为真,对她说:“不要紧,明天爸爸和老师说,让她不再欺负你,还做你的好朋友。”
 第二天,我和老师说此事,不料老师讲,邓惠已半个多月没来了,回南方老家了,弄得我哭笑不得。
案例3
佳佳5岁,是个性格内向的小女孩,她和家里养的小狗是好朋友。可是,自从转到一所新幼儿园后,父母却发现佳佳常拿剪刀剪小狗的毛,甚至用棒子狠狠地打小狗。父母无法理解
案例4:
吴斯羽是我班一位4岁的小女孩,聪明好学。老师、小朋友都很喜欢她,但就有一个坏习惯——爱吸吮手指。在午睡、上课、游戏时都会发现她将食指放入嘴里吸吮。当小朋友午睡起来时,就会听到小朋友的告状声:“老师,吴斯羽睡觉又吃手了!”这时,她又会用无辜的眼神看着我,仿佛在说:“我不是故意的。它自己要跑到我的嘴里。”有时候,看见她在吃手,我提醒她,她就把手指拿出来,一会儿又偷偷地吸吮手指了。
案例5
 清晨,翰翰呆坐在床上,床单湿了一片。爸爸皱着眉说:“又尿床了,你今年都 6 岁了,怎么办啊!”
案例6:
我在一幼儿园小班实习了一个多月,在此期间,发现我班有一四岁幼儿李廷行为与其他幼儿有所不同,他没有朋友,常常脱离班级一个人活动。最明显的是他极其好动,上课从不会集中精神,最多两三分钟注意力就会转移,容易受身边的事物所影响,窗外的脚步声就能转移他的注意力,而且好奇心强,自控能力差,并常伴有某种习惯性小动作,如咬指甲、吸手指、抠鼻子等,做什么事大都半途而废,有头无尾。而且他从来没有守纪律的概念。还有点口吃,与老师小朋友语言交流有障碍。
管不住的小手
偷拿行为
      偷拿行为是指用不正当的方法和手段,趁人不备地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儿童偷拿行为指学前儿童在既无客观需要,也不明确的动机下,随便拿走别人东西的行为。这种行为与成年人的偷窃行为是不同的。
原因
  1.为了满足生理需要
这个主要是指对食物的需要,当孩子饿的时候,他会禁不住地拿别人的东西放到嘴里,他对什么东西可以拿,什么东西不可以拿还搞不清楚。这个时候即使家长打他,老师责备他,他也不知道为什么。
2.由于好奇心的驱使
有时别的小朋友有了新玩具,小孩子看到了非常喜欢,可是自己家里又没有,于是“拿”过来玩一玩。
3.认知水平的影响
心理发育不成熟,没有“偷”这个概念。没有一定的道德认识水平。
是一种无意思的行为,特别是年龄比较小的孩子,他们尚不能分清楚物品的归属权问题,只知道自己想要的就可以占有,认为世界上的东西都是自己家里的。
4.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抵抗不住诱惑。
5.家庭教育方式不当
矫正策略
提高道德认识水平
提高自我控制能力,让孩子通过合理手段去获取自己需要的东西,要让孩子理解拿别人东西后别人的感觉.
营造家庭和谐氛围
帮助孩子形成“所有权”的概念
同时,对于孩子拾金不昧的行为、帮助他人的行为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和奖励。让孩子知道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
最后,在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时,要注意维护孩子的自尊心
如果孩子是初犯,要警告他:这次行为如能改正不再犯,则可以得到原谅,如果再犯要重罚。
他为什么喜欢爱撒谎?
“你听我说,我们家有三个电视机。”“哎呀,太棒了!”“一个是爸爸的,一个是哥哥的,还有一个是我的。”“那你每天晚上都可以看动画片啦。”“当然啦。一吃完饭,就可以一直看到上床。”“你多美呀!
撒谎
撒谎,就是说谎,是一种不诚实的行为。儿童撒谎是指儿童运用一定的方法隐瞒事实,从而故意欺骗他人的行为。
对于儿童来说,撒谎是为了获得好处或者逃避责任。
客观原因
认知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撒谎这项技能要求小孩有意识地掩藏大脑中的真实答案,同时记住并给出他人所期望的答案。掌握该项技能的小孩已经具备了抑制控制和工作记忆等认知技能。
因为想象而说谎:他们的吹嘘可能只是把心中的愿望表达出来。幼儿在三四岁的时候,见闻比较广泛,感情比较丰富,语言能力逐渐发达,容易陷入多姿多彩的幻想中,而且时常把想象和现实混同起来,说出想象的东西表达自己的渴望。
因为遗忘而说谎:对经历过的事情张冠李戴,记忆不准确,造成说话不真实。
主观原因
获得好处,达到自己的目的。
模仿家长:成人说谎,殃及幼儿父母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有些父母有意无意地“指示”孩子说谎。
    言语误导,诱发说谎。成人这种不正确过于武断或直觉式的归因,把错误都推在别人身上,认为跟自己的孩子没有关系,不能客观地对待事实的做法加上幼儿道德观念的模糊,生活经验缺乏,容易受到成人的语言暗示,说谎也就在所难免了。
避免惩罚,逃避责任
获取尊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引起他人对自己的重视。
矫正策略
仔细观察,分析原因:善待幼儿的说谎现象,区分孩子属于幻想一类的说谎。允许孩子申辩。
奖惩适度:即便幼儿说了谎,家长也不要认为孩子好像犯了弥天大罪,而是要耐心帮助他,给他一个宽松的气氛和环境,减轻他的心理压力,给其改错的机会。原谅并帮助他摆脱困境,让他知道如果犯错了,大人会帮助他的,切不可严厉斥责和大骂。
以身作则,以情慎行:父母平时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保持一致,以身作则,诚实做人。如果一时失信于孩子,应向孩子说明原因、虚心承认错误并改正。
小小施虐者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孩子虐待小动物,有的是弄死一条蚯蚓,有的则可能弄断小猫的尾巴。他们觉得这样做非常刺激,好玩,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不好的行为。
原因分析
   (1)认知水平的限制: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5岁之前的儿童在道德判断不成熟,缺少“道德”“人道”等观念。
处于一种好奇心的状态,3-6岁的儿童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喜欢问“为什么”,如果成人的解答满足不了他们,他们会自己尝试,自己动手。
   认知能力水平比较低,他们不太可能产生“移情”。
(2)儿童有一定的心理压力
对新生活,新环境的不适应,学习的难度,家庭的家教过于严格给孩子造成了心理压力。人具有攻击和破坏的本能,当他遭遇心理压力和挫折时,就可能会激发他的侵犯动机,出现攻击性。
  (3)发泄内心的不满
当孩子内心有委曲、挫折感时也会想办法发泄出来,比他更弱小的就是小动物,于是,小动物成了替罪羊和出气筒,但他们不敢去虐待大的凶猛动物。
矫正策略
提高认知水平和行为能力,提高儿童“共情”能力。教会孩子和动物相处。
缓解儿童心理压力,采取适当措施去减轻,缓解孩子心理压力;对孩子多些关心和爱护。
适当使用奖惩手段,对少数虐待动物成习惯的孩子,可以给予教育,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培养孩子的仁爱善良之心
手指头的诱惑
心理学家曾做过研究统计,发现90%的正常婴儿有吃手指的习惯,5%的4岁儿童仍保持这种行为,6岁至ll岁儿童中有2%存在吃手指的问题。
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精神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的成长按照心理需要的满足方式,可以分为口唇期、肛门期、生殖器期和生殖欲期。儿童从出生到成年是按照这一顺序来完成人格历程。在0-1岁是口唇期,这个期间里儿童是经过吮吸和啃咬得到快乐。
原因分析除了吃奶之外,孩子会把手放在嘴里吸吮,以获得一种愉快感
母亲喂养方式不当,造成幼儿情感饥饿
环境单调,缺少同龄伙伴吃奶之外,孩子会把手放在嘴里吸吮,以获得一种愉快感
3 对幼儿园新环境适应苦难,产生了紧张、焦虑的情绪
矫正策略
满足孩子被关注、被爱抚的心理需要
提高幼儿的认识水平
采用必要的行为疗法
丰富孩子生活,转移注意力
床单上的“地图”
遗尿症
当孩子4岁之后仍不能控制自己的排尿,昼夜经常不自主地排尿,造成尿裤子或尿床,这就属于遗尿症,是一种排便习惯的障碍。
判断标准:5-6岁每月至少2次;稍微大些,每月至少1次。
原因
遗传和生理病变
不当的教育方式造成的心理因素影响
矫正策略
及时体检,确定原因
正确对待,给予孩子关爱和耐心。
合理安排孩子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科学选用治疗方法
屁股上的“刺儿”
多动症
儿童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多发病于l0岁之前,男孩多于女孩。
区分多动症
如果一个幼儿不认真听讲,动作很多,但对于感兴趣的活动表现出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这是多动,而不是多动症。
患有多动症的儿童与其他正常儿童的顽皮好动是不同的,他们的活动是杂乱的,无组织无目的的。而在运动场上,他们的表现却属一般。有人用“永动机”来形容他们的不能控制的好动。
多动症的具体表现
不安宁、喂食困难、易哭、难以入睡、易醒、或者是睡得很死,难以唤醒。
他们较早就能站立行走,并经常乱摸乱翻,到处闯祸。
上学后表现更是不能安静坐下来超过5分钟,手脚不停地干这干那,注意力不能集中于一件事情上,在课堂上经常违反纪律,做小动作,或是和别人发生冲突等。
患有多动症的儿童与其他正常儿童的顽皮好动是不同的,他们的活动是杂乱的,无组织无目的的。
他们经常缺乏有目的的活动。他们在玩玩具时常常是一分钟热度,从来没有耐心将一个活动做完。他对大人讲的话也常常是这个耳朵进那个耳朵出,似乎什么也记不住。
多动症儿童的另一表现是学习困难
原因分析
遗传
神经生理学因素
轻微脑损伤
心理社会因素
矫正策略
心理治疗,老师和父母多多交流,对孩子要有耐心。
参加康复训练
药物治疗

第三讲:学前儿童常见行为问题PPT课件

  • 编号:13057
  • 大小:4 MB
  • 上传:yangaimiao
  • 时间:07-15
举报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