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区角材料的选择与投放PPT课件这个PPT共27页,该文件包含了PPT课件。主要包含活动区材料分析,投放适宜的材料,有层次地投放材料,各区域常规材料等,欢迎点击下载。一、活动区材料分析
区域活动的材料有哪些?它们的特点是什么?如何分析材料的价值?这是材料投放必须澄清的重要问题。
(一)材料的类别
活动区的材料很多,也较复杂,一般来讲,可以进行如下划分:
1、根据材料的功能进行的分类
(1)主体材料,即支撑某个区域幼儿活动时需要的主要材料,如建构区的积木、阅读区的图书、娃娃家的娃娃等。
(2)辅助材料,即对区域活动起辅助作用,能够使活动更加丰富、完善的材料,如建构区的动物玩具、汽车模型等。(3)工具。幼儿的很多探究活动和操作活动都离不开相应的工具,比如种植区的小铲子、水壶,美工区的剪刀、胶带,等等。
2、根据材料的性质进行的分类
从材料的性质看,可以分为:
(1)成品材料,是指教师为幼儿准备好的现成的、不需要幼儿再加工就可以直接使用的材料,如科学区的磁铁、镜子,益智区的拼图、七巧板,建构区的积木、插塑等。
(2)半成品材料,是指教师有意识地进行简单加工后的材料,这样的材料可以降低操作的难度,让幼儿更容易活动成功。比如小班美工区教师提供的画好的苹果的涂色纸、画好的线条让幼儿用剪刀练习剪的操作纸等。
(3)自然材料,是指不经任何加工的原始材料,如各种绳子、纸盒、果核等。这些材料可以让幼儿任意组合,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用途,有利于幼儿发挥想象自由创作。
3、根据材料的结构进行的分类
从材料的结构看,可以分为:
(1)高结构材料,是指有固定的结构和相对固定的玩法和规则的一类材料,如益智区的棋、拼图,数学区一一对应的操作卡等。
(2)底结构材料,是指较少规定玩法和规则,幼儿可以比较灵活地操作的材料。比如建构区的各种积木和插塑,孩子可以自由地拼搭;美工区里的各种绳子、盒子等,幼儿可以任意组合,进行装饰。
(二)材料价值的分析
为避免在材料投放方面过于随意肯盲目现象的发生,教师应该注意:
1、要有分析材料价值的意识
教师拿到材料后,不要急于投放,而应充分考虑材料自身拥有的典型价值和延展价值,以及适合投放的区域、投放的方式,从而减少材料投放的盲目性。
2、要有分析材料价值的能力
这一能力包括对材料本身价值的把握和对幼儿年龄段特征的把握两个方面,关键是要做到材料特点与年龄段的匹配。
(1)对材料本身价值的把握:
(2)材料玩法与幼儿的发展水平吻合:
3、要认识材料价值分析的过程
材料的价值分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伴随区域活动整个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分析材料特点—分析可能引发的活动—与其他材料组合,投放到相应区域—观察幼儿活动,开发更多玩法—调整材料组合或投放位置,引发新的活动—观察幼儿活动、、、、、、这样一个动态的、循环往复的过程。
教师搜集了材料,首先要去分析材料的特点,以及材料可能引发的活动。
在材料投放的过程中,还可以增加辅助材料,或者与其他材料组合,再投放到相应的区域。
教师将材料投放到相应的区域后,要善于观察幼儿的活动,引导幼儿开发出更多的玩法,挖掘材料更多的价值。
二、投放适宜的材料
(一)什么是适宜的材料
所谓适宜的材料,是指材料要与幼儿的年龄特点、思维特点、兴趣爱好、发展水平相适宜,能引发幼儿高效的活动、积极的发展。
(二)如何获得适宜的材料
很多教师困惑,每个班有那么多区域,需要的材料那么多,这些材料从哪里来呢?
1、购买
2、教师、幼儿共同收集
3、请家长帮助收集
4、教师与幼儿共同制作
(三)材料的分类盒整理
正因为区域材料的种类、数量繁多,因此不管是什么区域,投放的材料有一个共同的要求,就是分类清楚、有序摆放。否则,幼儿活动一段时间后,材料就会存在丢失、混乱等问题,加大教师的工作量,同时不利于幼儿活动常规的养成。
1、根据材料的用途、性质等进行分类,并用较固定的容器顺发盛放。
2、利用标记符号,帮助幼儿进行活动后的材料整理。
三、有层次地投放材料
也就是说,教师要投放适合各年龄段幼儿最近发展区的活动材料。
1、为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投放材料的层次。
拼图材料:一般情况下小班的拼图可以有5~12块,中班可以增加到12~24块,大班可以增加到24~36块甚至更多,拼图的底色也可以由简单到复杂。
建构区的积木:小班以多彩的、形状较简单的软积木为主,数量几十块;中、大班则需要投放木质的、形状更复杂的积木,数量也会增加到上百块甚至几百块。
除了积木,还需要增加插塑玩具、易拉罐、纸板、目标、纸盒等辅助材料,以利于幼儿建构更丰富的物体形象。
科学区的记录纸:小班可以由教师设计好表格,画好实验的材料,幼儿只需做简单的标记(印章);到了中、大班,教师可以只提供白纸或空白的表格,让幼儿学习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记录。
2、为相同年龄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投放材料的层次
面对相同年龄段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教师投放的材料也要有不同的层次,以利于所有的幼儿都能在自己的水平上得到发展。
投放到美工区的剪纸材料:对于能力较弱的、刚开始学习用剪刀的幼儿,可以提供画好短线的纸,让幼儿练习一刀剪断,要求相对较低;对于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提供线段长一些的练习纸,让幼儿练习连续剪,要求又有所提供;对于能力更强的幼儿,可以提供画有曲线的练习纸,让幼儿练习沿曲线剪。曲线可以由简单到复杂,图案可以由大到小。
投放到生活练习区的练习夹东西的材料:对能力较弱、手眼协调能力较差的幼儿,可以让他们用塑料夹子给小动物夹胡须,还可以提供夹馒头的夹子让孩子练习夹乒乓球;对于能力较强的幼儿,教师可以稍微提高一点难度,提供的夹子可以小一些,夹的物品也可以小一些;再提供一点难度,可以提供筷子和用软布做的布包让孩子练习用筷子。这些材料在同一个年龄段可以同时出现,以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选择的需要。
教师还可以把同一个区域里不同难易程度的材料,放到不同的筐子或架子上,贴上不同的标志,如一星级
材料、二星级材料、三星级材料等,供幼儿自主选择。
投放的区域材料如果有了不同的挑战性,就可以给幼儿更多的选择余地,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在适宜的环境中体验成功、获得发展。
3、相同的材料幼儿操作熟练后,难度层次的提高
增加材料的层次性,还可以不断地对原有材料进行抽取或添加,适时增强材料对幼儿的挑战。这既是对原有材料的提升和创新,同时,又意味着有新的任务吸引幼儿。
在数学区投放的扑克牌材料中,在原来的按照不同花色分类、比较大小牌的任务基础上,教师可以随意抽取一张或几张牌,引导幼儿发现少了哪张或哪几张牌,并自己想办法添补完整;还可以添加上某几张牌,让幼儿找出问题。这就对幼儿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而且体现
了数学区与美工区之间的互动,更好地利用了原有材料。
在小班数学区投放的分类材料中,教师原本只是请幼儿按颜色进行分类盒数数。随着时间的推移,材料对幼儿不再具有挑战性,幼儿兴趣减弱,教师这时可以提高难度,要求幼儿将分类与计数几何,即添加一份记录表,请幼儿将每次抓出的物体记录表中按照颜色分别记录数量。记录表的添加增强了该材料的目的性和可操作性,提高了任务的难度,并且能使幼儿直接看到自己在操作材料时的成果,给幼儿带来成就感。
四、各区域常规材料
分析了不同材料的性质,对区域活动的材料有了清晰的认识以后,我们来分析一下,生活操作区、美工区等常规区域具体需要哪些材料呢?希望我的介绍能够给你提供一些参考。
(一)生活操作区
1、抓的练习 2、夹的练习 3、舀的练习
4、倒的练习 5、串的练习 6、扣扣子的练习
7、编织的练习 8、刺绣的练习
(二)美工区
1、绘画 2、泥工 3、纸工 4、立体塑造
5、拓印
(三)表演区
1、音乐歌舞表演
2、故事表演
3、装扮活动
(四)建构区
小班适合选用海绵彩色中型积木以及各种插塑玩具,包括插接类、镶嵌类、旋接类、叠接类等;中、大班适合选用木质本色中型积木。还可以收集其它盒类、罐类板类等。
教师还应根据幼儿搭建的主题以及搭建后角色游戏的需要,不断地提供相应的辅助材料。常用的有:
(1)人物模型 (2)动物模型 (3)花草树木
(4)各种交通工具和交通标志模型 (5)家庭用品
(6)其他可拼插组合物体的玩具
(五)角色游戏区
1、娃娃家 2、餐厅 3、超市 4、医院 5、银行
(六)科学区
(1)水和沙的探究 (2)空气和风的探究
(3)声音的探究 (4)电和磁的探究
(5)运动和力的探究 (6)光和影的探究
(七)阅读区
1、图书阅览 2、自制图书 3、图书修补
(八)益智区
材料包括拼图、嵌板、摆放的几何图形、接龙的图片、七巧板、迷宫图、棋子、扑克牌、魔方、魔尺等。
(九)自然角
1、观察活动
(1)观察记录天气的情况(2)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
(3)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4)植物生长条件、外形特征的对比观察。
2、种植活动
(1)种子发芽; (2)蔬菜发芽; (3)盆栽花卉;
3、饲养活动
(1)饲养鸟 (2)饲养水生动物 (3)饲养昆虫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