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5-23
这是正方形算不算长方形,是优秀的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立方米计算公式 立方米一般用于体积或容积计算,本节主要指正方形和长方形,还有很多形状都可算出立方体积或容积
正方形每条边都是相等的,因此公式 任意一条边的3次方 即a3 也可以 a×a×a =立方米或其它单位,如a边是4 则4×4×4=64立方
正方形
图1 正方形
正方形每条边不一定是相等的,因此公式L×W×H
即长宽高相乘 L为长 W为长宽 H为高,
例:L是7 ,W是4,H是5 则7×4×5=140立方
长方形
图2 长方形
更新:20210415 180619
长方形
正方形
你发现了什么?
提问学生到台前讲解,展示不同的做法 ,让学生明白可以将其归纳为“相对的边”, 进而概括总结出长方形的特征。
板书:
边 角
长方形 四条边,对边相等 四个角都是直角
2.正方形的特征
让学生用发现长方形的特征的方法来自己找出正方形的特征,完成表1.的填写。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正方形 四条边都相等 四个角都是直角
练习: (1)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和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 (2)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区别与联系。
让学生举出生活中常见的实际例子。
让学生讨论来比较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相同点:都有四条边且对边相等 ,它们都有四个角. 不同点:长方形的四个角必须是直角)引出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二、练习 (1)趣味练习 数一数下图中共有多少个正方形?有多少个长方形? (其中要找的长方形不包括正方形) 三、简要小结 四、留出几分钟给学生咨询老师。 五、摆小方片 (1)让学生拿出12个小方片 ,在桌面上摆长方形,看可以摆出多少种长方形图形并填写表2.
数量
横排 竖排
12
12
12
(2)用手中的小方片摆正方形 (小组内的同学可以相互比较一下) (3)提问不同小组的学生把所摆图形贴在黑板上。 板书设计:
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
边 角
长方形 四条边,对边相等 四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 四条边都相等 四个角都是直角
认识周长
教学内容:第61—62页。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指出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
2、能利用对图形周长的认识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
3、通过观察测量等活动获得直观感受,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操作、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周长的含义,测量并计算出一些图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认识周长的含义。
教 具:多媒体电脑课件、直尺、树叶、呼啦圈、绳、线、瓷砖。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修改意见
利用瓷砖吸引学生注意力。
在这个时候导出“周长”,学生印象比较深刻,同时配以动手摸摸。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索不规则图形的周长测量。
一、 认识周长
1、 出示两块不同形状的瓷砖。
谈话在它们的四条边上用透明胶纸围住,我想看一下,哪块瓷砖用的透明胶纸多一些(边说边用手摸瓷砖的边)。(学生猜想,然后说出来)
2、 指名两位学生将透明胶纸撕下并比较。
3.老师说:这两条透明胶纸的长度就是这两块瓷砖的边长总和,我们把它叫做周长。(板书 周长)
4.学生动手摸摸自己的课本、作
业本以及桌面的四边,初步感知周长。
5.课件出示 游泳池图,提出:
游泳池的周长是指哪里?学生口答,老师再强调说明。
二、 理解、测量周长
6、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发一片树叶,一根细线,。要求学生利用直尺求出树叶的周长。(操作后指名两三个组说说怎样进行)。
7、课件出示 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引导学生思考:这两个图形可以怎样知道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修改意见
使学生知道由曲线和直线围成的图形求周长的方法会不同,尽量选用简单的方法。
从相反的角度使学生认识“周长”是围成一个图形的长。
为下面求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铺垫。
它们的周长?(指名学生说说)
8、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出:这种由直线围成的图形可以不用细线围,再量线的长度,而是直接用直尺量各边的长,然后加起来。
9、学生在课本上量,并算出周长,老师检查,然后由学生归纳。
三、 巩固、运用
10、学生用铅笔描出每个图形的边线,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1、老师提问题,并摸黑板上的三条边,下面的边不摸,问学生:这三条边是不是这个黑板的周长?学生回答,老师加以说明。
12、课件出示 “想想做做”第4题图形,怎样求各图形的周长。由学生独立计算,然后指名学生回答,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小结。(板书计算式子)
13、出示两个大小不同的呼啦圈和两根绳子,提出问题:现在想知道大呼啦圈比小呼啦圈长多少,怎样进行?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修改意见
这个操作的问题难度大一点,但能很好激发学生的思维。
14、学生讨论,然后指名四位学生上台演示量周长,再将绳子作比较。
15、学生小结本节课内容。
16、课外作业:第62页第5题。
课外讨论:第62页第6题
板
书
设
计
周长
4(1)5×2+6=16(厘米)
5+5+6=16(厘米)
(2)3×3=9(厘米)
3+3+3=9(厘米)
(3)3+4+3+4=14(厘米)
4×2=8(厘米)
3×2=6(厘米)
8+6=14(厘米)
教
学
反
思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教学内容:第63-65页
教学目的:
1、通过仔细观察学校篮球场,启发学生认识篮球场的形状,准确计算出球场的周长。
2、引导学生联系篮球场的形状、探索、交流并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3、组织学生在“动笔”、“试一试”的独立计算中,掌握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4、让学生体验掌握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知识的乐趣,增强学习效果。
教学重点: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用具:篮球场挂图、课件
设计意图
教 学 过 程
修改意见
开课给学生一个悬念后,带学生登堂入室。
如 “带你们去参观一个地方,好不好?”引发学生期望,能精神集中,开心地进入学习的角色。
引导学生利用对周长的认识先自己猜猜,再自己试试
让学生明确计算出周长的方法各有不同,但结果都一样
指导学生说说自己的算法有什么道理,为何这样计算
学生通过“试一试”学习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引导学生自己计算正方形手帕的周长,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明白要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首先必须知道图形各条边的边长这一基本条件。
第6题第2小节的拼搭方法有两种,有的学生有可能只用一种方法,是对的。用两种方法也是对的,但要鼓励学生动脑,能用多种方法拼搭的,尽量使用多种方法拼搭。
通过问答游戏,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思维能力。
通过谈感受,让学生回顾学习的知识内容,在学习问答中和问答游戏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从而增强搞好学习的信心。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同学们,这节课老师打算带你们参观一个地方,好不好?
出示:篮球场挂图
提问:你们知道这是干什么用的场地吗?
谈话:同学们,我们几乎每天都在这个篮球场上打篮球或做其它活动,球场又长又宽,是一个作用很大的活动场地,如果学校有两个这么大的场地活动就更好了。
提问:请你们认真观察,然后,看谁能最快说出这个篮球场是什么形状?如果要求篮球场的周长用什么方法计算?
二、讨论探究,解决问题。
(一)猜猜试试
提问:同学们,请大家看一看课本上P63页四个方框图内的算式,想一想,四个图的计算式和计算方法各有什么不同?
老师指名学生回答,让学生计算后再归纳:
第一个图是按算式加法逐个数相加得80;
第二个图是据第一个图的算式进行调整,把相同数在一起相加得80;
第三个图是在第二个图的算式中,根据相同数目改用乘法计算出得数的后相加得80;
第四个图是在第三个图的算式将被乘数相加后各乘以2得80。
有了规律,26、14、80这三个数不变,经有规律组合后变换算式计算,最后得数80不变。
提问:同学们,根据上面四个算式计算后的得数都是80,说明求一个数的计算方法不是单一的,可以多种方法计算的,那么,你们谁能计算出P64页书上这个问题呢?
出示问题:
正方形手帕的边长是25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
讨论:小组讨论,交流方法。
引导学生列式计算,并集体订正。
(二)想想做做
1、发现问题:
谈话:(课件出示P64页1、2题)同学们,现在让我们来做做计算题。首先,请大家看看1、2题的图形,你们发现了什么?指名回答。
提问:要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必须具备的最基本条件是什么?怎样想法完善最基本条件?
组织小组交流,然后指名回答,互相评价各自的方法,并说出理由。
2、解决问题。
1做P64页1、2题
出示问题:(课件打出P64页1、2题)
谈话:同学们通过读题和观察配图,已发现题目和配图都没有给出图形的各条边长数字,无法计算周长。
提问:那么,用什么方法完善计算周长的条件呢?指名回答
指导学生用尺子量出P64页第1、2题各个图形的边长。
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并集体订正。
2做P64、P65页第3、4、5题。
出示问题:(课件打出P64、65页3、4、5题)
谈话:同学们,刚才大家做第1、2题,已经掌握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方法,现在请大家看P64页第3、4、5题的题目和图形,分别计算它们的周长。
提问:谁能最快算出三道题的正确答案?
学生在练习本上逐题列式计算,然后集体订正。
老师从旁观察点拔。
3做P65页第6题
出示问题:(课件打出P65页第6题1节)
谈话:同学们,上面几道题都直接配上图形,大家一看就可利用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完善缺少的条件,然后进行计算,而第6题12节,可就不同了,需要大家认真读题后,想想怎样按题目要求动手完善条件再计算。
引导学生动手拼图,做第1小节,并列式计算,然后集体订正。
老师从旁观察指正。
出示题目(课件打出P65页第6题第2小节)
谈话:同学们做完第6题第1小节后,知道了什么?请大家想一想。
提问:第2小节与第1小节拼图方法有何不同?有几种拼搭方法?它们的周长是否一样?
引导学生动手拼搭长方形,并列式计算,然后集体订正。
老师旁边观察,掌握情况适时指正。
老师小结:第6题第2小节的拼图方法有两种。有的学生只用1种方法拼搭,有的学生用两种方法拼搭,两种方法都对,但如果大家多动脑筋,用多种方法拼搭图形,对培养大家多向思维能力有帮助,因此,请同学们注意掌握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多项的方法。
3、问答游戏
谈话:大家刚做完第6题的拼图与计算,其中拼图方法有的有1种,有的有多种。同学们都能掌握这些方法准确拼图。现在,老师举几个例子让大家一起来玩问答游戏好吗?
例如:大家吃饭时有的人使用筷子,有的使用汤匙,你们说这是不是吃饭时有多种工具可供选择呀?
老师再举几个例子,请你们提出使用的方法:
例如:人们到某个目的地办事,可以走路,也可以……
例如:大家洗衣服,可以用手洗,也可以用……
请同学们自己补充上面的例子;
请你们另外再举例子。
请同学们互相提举例子。老师从旁协助并鼓励。
三、抒发感想,评价小结。
你们学过这节课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拼图方法和学会计算图形的周长,大家都很高兴吧?特别是能够把课堂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工作中,是很了不起的,这是活学活用,学了就用,你们很开心地感受到这节课学习的内容,很充实而且非常有用,是吗?
你在这节课的问答游戏中表现得怎样?你认为这节课谁表现得最棒?
板书设计
观察分析 1、 计算周长 观察思考 2、 量出长、宽、边长 计算周长 方法1 3、 方法2 计算周长
篮球场
长方形 正方形
拼图
练习六
教学内容:第66-67页第1-7题。
教学目的:1、通过练习,进一步明确有关的概念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理解周长的含义,并培养学生的估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锻炼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空间想像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光盘、长方形纸片、直尺。
教学过程:
教 学 建 议
教 学 过 程
修 改 意 见
通过练习复习基础知识,为后面的练习做好铺垫。
学生计算后交流各自的方法,体会怎么算比较方便,逐步优化算法。
在练习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对问题的理解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
学生在测量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周长的含义,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图形中边的变化和周长的变化,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创设一个当花圃设计师的情境,引起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一、基础练习,巩固知识
第1题先组织学生用直尺量一量两个图形每条边的长度,提问:用直尺量长度时应注意什么问题?量完后同桌之间对照检查,然后再说说两个图形的名称和各自的特点,以及有什么异同。
第2题鼓励学生利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在计算正方形周长时可适当引导学生:正方形四边是一样长的,你觉得怎样算比较简便?
二、拓展练习,应用知识
第3、4题首先引导学生读清楚题意:第3题小华沿长方形操场跑了一圈,其实就是求长方形的周长,而第4题求线长其实就是求正方形的周长。然后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独立解决问题。
第5题先让学生估计哪张书签用的金线最长,然后引导学生想办法量出每张书签的周长:对于第1个和第2个书签可以用线围一围再量长度,而第3个书签可用上述方法,也可以先量出它的长和宽,在算出周长。
第6题可以组织学生动手操作拼一拼,再计算出周长,提问:都是有这两个长方形拼出的图形,为什么周长不一样?
三、开放练习,提高能力
第7题谈话引入:明华小学准备建一个周长是20米的花圃,你愿意当一个设计师,帮忙设计一个花圃吗?
(1)学生自主设计;
(2)小组交流讨论;
(3)说说自己的想法。
*思考题可以让学生指一指这个图形一周的边线,再要求独立计算,最后组织交流不同的算法。
四、全课小结,自我反馈
今天我们复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有关知识,并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在今天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周长是多少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8~6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认识和对图形周长含义的理解,进一步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在操作实践、交流讨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发展数学思考及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建议
教学过程
教学札记
用学生喜欢的图形,通过围一围,量一量的活动,加深对周长的认识。但不能让学生过多地注意图形的形状,而要及时地引导学生关注图的周长及相关问题。
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先让学生自己摆出来,后大家交流,说说自己摆出的是什么图形,是怎样选用小棒的,以及怎样计算图形的周长。
让学生合作拼一拼,看一看可以有几种拼法,这些拼法有没有什么规律。后比较它们的周长。
在量和算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去探索和交流。要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从而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
先估一估,再量一量、算一算,这样的活动有利于提高估计的能力。还可以让学生选择生活里的长方形、正方形或其他的一些简单图形估估、量量、算算,从而进一步提高估计能力,体会数学知识与方法的价值。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做游戏,请看一看你们每个小组的学具袋里都有些什么物体吗? (有丝线、小棒、小正方形和手帕等)
今天我们一起来运用这些学具探讨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是多少。
出示课题:周长是多少
二、操作实践,解决问题
1、围一围。
图中这些小朋友正在用美丽的丝线干什么呢? 你能用根丝一线围成你喜欢的图形吗? (多媒体出示课本上的插图)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告诉同学你围成的图形象什么? 用手指一指你围成图形的周长好吗?
学生互动交流。
想一想你围成图形的周长是多少? 怎么量最方便?
学生操作,汇报交流,使学生认识到把围成图形的那段线拉直量最方便。
2、摆一摆。
刚才同学们用最直接的方法量出了自己围成的图形的周长,下面你能用尺量出学具袋里小棒的长度吗? (5厘米长的有4根,3厘米长的有4根)
你能从中选出几根小棒摆成正方形或长方形吗?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提问:你是怎样摆的? 周长是多少?
学生回答,多媒体演示。
学生的摆法可能有以下几种:
(1)用4根3厘米长的小棒摆成正方形,周长是12厘米。
(2)用4根5厘米长的小棒摆成正方形,周长是20厘米。
(3)用8根小棒摆成正方形.周长是32厘米。
(4)用2根3厘米、2根5厘米长的小棒摆成长方形,周长是16厘米。
(5)用4根3厘米、2根5厘米长的小棒摆成长方形,周长是22厘米。
(6)用4根5厘米、2根3厘米的小棒摆成长方形,周长是26厘米。
(7)用8根小棒摆成长方形,周长是32厘米。
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但不强求把各种情况全部说出来。
3、拼一拼。
请每一位同学从学具袋里拿出12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用这些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你能拼出几种? 每拼出一种都算出它的周长。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学生汇报,多媒体演示。
周长26厘米
周长14厘米
周长16厘米
提问:比较上面三个长方形的周长,哪个最长,哪个最短?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4、量一量。
同学们见过这样的图形吗? 你能想办法求出它们的周长吗? (多媒体出示课本上的两个图形)
把书翻到第69页,先量一量,再算出图形的周长。我们先量左图,你打算量几条边? 怎样算? 能不能少量几条边? 学生尝试测量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算法。
指名汇报,教师板书:
(1) 4+3+1+1+2+1+1+1=14(厘米)
(2) 3+4=7(厘米) 7X2=14(厘米)
追问第(2)种算法的学生:你只量了下面的边和左边的边,怎么能知道其他边的长度? 你能讲给大家听吗?
让学生指着图讲述自己的想法。
我们再来量右图,你打算量几条边,怎样算? 学生测量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算法。
指名汇报,教师板书:
① 6+2+2+1+2+1+2+2=18(厘米)
② 2+6=8(厘米) 8X2=16(厘米)
16+1+1=18(厘米)
让第(2)种算法的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5、估一估。
你们通过围、摆、拼、量求出了不同图形的周长,老师手里的这块手帕你能估计出它的周长吗?
指定几位学生估计,记下数据。
谈话:谁估计得对呢? 请你们想办法验证一下好吗? 指名量手帕边长,全班学生一起计算周长。
谈话:你还想估计哪些物体的面的周长呢? 自己估一估、量一量、算一算吧。
学生自由估计、测量和计算课桌面、黑板面、教室门面等的周长。
三、全课小结,知识延伸。
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还有许多想法,下课后我们继续研究好吗?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正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会用正方形的概念和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理解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内在联系和区别,进一步加深对“特殊与一般的认识”
教学重点: 正方形的定义.
教学难点 : 正方形与矩形、菱形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双边合作 如:在教学时可播放转换动画使学生获得生动、形象的可视思维过程,从而掌握判定一个四边形是正方形的方法.为了活跃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出下列问题让学生思考:
(1)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吗?为什么?
(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吗?为什么?
(3)对角线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吗?为什么?如果不是,应该加上什么条件?
(4)能说“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吗?为什么?
(5)说“四个角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对吗?
教学过程 :
让学生将事先准备好的矩形纸片,按要求对折一下,裁出正方形纸片.
问:所得的图形是矩形吗?它与一般的矩形有什么不同?
所得的图形是菱形吗?它与一般的菱形有什么不同?
所得的图形在小学里学习时称它为什么图形?它有什么特点?
由此得出正方形的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
(一)新课
由正方形的定义可以得知:正方形是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又是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因此正方形具有矩形的性质,同时又具有菱形的性质.
请同学们推断出正方形具有哪些性质?
性质1、(1)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2)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
性质2、(1)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3)正方形的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例1 求证: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把正方形分成四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已知: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
求证:△ABO、△BCO、△CDO、△DAO是全等的
等腰直角三角形.
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C=BD,AC⊥BD,AO=CO=BO=DO
(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
∴△ABO、△BCO、△CDO、△DAO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并且△ABO≌△BCO≌△CDO≌△DAO.
问:如何判定一个四边形是正方形呢?
正方形的判定方法:
1.先判定四边形是矩形,再判定这个矩形是菱形;
2.先判定四边形是菱形,再判定这个菱形是矩形.
例2 已知:如图,点A′、B′、C′、D′分
别是正方形ABCD四条边上的点,并且AA′=BB′=CC′=DD′.
求证: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分析:根据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及已知条件,可以得到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它们的斜边都相等,从而判定四边形A′B′C′D′是菱形,再利用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证明菱形是矩形.
证明:(略)
(二)练习
1.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2cm,求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对角线长和正方形的面积.
2.正方形的对角线和它的边所成的角是多少度?为什么?
3.如果一个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那么它一定是正方形,为什么?
4.如果一个矩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那么它一定是正方形,为什么?
三 小结
矩形、菱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而且正方形还是特殊的矩形、特殊的菱形,它们的包含关系如图:
四 作业
1.已知正方形的一条对角线长4cm,求它的边长和面积.
2.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3.求证:正方形对边中点的连线将正方形分成四个小正方形.
4.求证:矩形的各内角平分线组成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数学教案-正方形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