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数学教案

量一量比一比教案反思

日期:2021-05-25

这是量一量比一比教案反思,是优秀的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量一量比一比教案反思

量一量比一比教案反思第1篇

  《量一量,比一比》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节实践活动课。学生在本学期的第一单元已经认识了线段,形成了1厘米和1米的长度表象,完成了对线段、厘米和米的认识。因此,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定位就不能仅满足于通过测量加深对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认识上,而要注重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经历实际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认识身边物体的长度,并在实践活动中,能够用比较合适的方式描述物体的长度,体会测量本质,培养估测能力,构建不同物体之间的长度关系,发展学生的长度观念,体验数学带来的乐趣。

  本节课的.活动分为两部分,一是量一量,二是比一比,量是比的.基础,量为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比是量的升华,在比的过程中学生能构建物体与物体之间的长度关系,体会量的本质,发展长度观验。这是本节课的主体部分,也是体现学生学以致用的环节。注意引导学生在测量之前先估测、步测同时注意把测量任务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体验测量的价值。因此,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在交流中明确:每人身上的尺长度不一,并通过举例、估测来体会身上的尺在生活中的用途,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在选择测量的物体时,我有意识地选择了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如肩宽、步长、两臂展开的长、教室长、讲台长等,有了这些长度表象作为参照,就为后面用自己喜欢物体的长度去比较其他物体的长度打好了基础。为了更有效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在学生测量活动之前,我要求每位小组成员先对所要测量的物体进行估测,再进行实际测量,并将估测数据和实际测量的数据进行对比,这种对比可以调整学生对物体长度的感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估测也是需要有方法的,但从学生记录的数据来看,部分学生估测时随意性还是比较大。

  在开展活动课前,我还曾有担忧,因为活动课的变化因素太多了,学生会太吵、太热闹,但结果比我预想中还好,大家兴趣很好,都积极合作,这应该归结于课前准备和安排吧。我觉得,教师对各项活动准备充分,对学生活动情况的预测到位。教师对小组合作的指导到位的话,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的。我想,只要肯用心,我们的课堂一定会越来越好。

量一量比一比教案反思第2篇

实践活动量一量比一比课堂教学思考这个是1节实践活动课,学生于本学期的第1模块已了解了线段,形成了1厘米与一米的长短现象,完成了对线段、厘米与米的了解。 所以,本节课课堂教学目标的定位就不能仅知足于根据丈量加重对米和厘米这2个长短部门的了解上,而要重视要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经历实际丈量物体长短的过程,了解身旁物体的长短,并在实践中,能够用比较适合的方法表述物体的长短,感受丈量实质,培养估测能力,搭建不一样物体当中的长短关系,发展学生的长短意识,体验数学科带来的兴趣。 本节课的活动分成两部分,1是量一量,2是比一比,量是比的基础,量为提供了可信的数据信息支持,比是量的升华,在比的过程初中生能搭建物体和物体当中的长短关系,感受量的实质,发展长短观验。这个是本节课的主体部分,亦是反映学生学以致用的环节。注重指导学生于丈量之前先估测、步测同时注重把丈量任务和生活实际相结合,体验丈量的价值。

量一量比一比教案反思第3篇

课题:量一量 比一比

教学内容:

教材第88、89页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通过活动,加深学生对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通过实际的测量锻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创新发展的能力。

(2)在活动中渗透统计的初步知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动手测量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分工意识和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正确测量实物。

难点:掌握测量的方法。

教法与学法:

教法:尝试指导法。

学法:小组研讨法。

教学准备:

测量工具,长方形的纸,能输入数据的统计表,学生分为3人一组。

教学过程:

一、选择测量工具

(1)认识各种尺。讲述:请把你带来的尺拿出来,在小组内看一看。

指名学生介绍学生尺、米尺和卷尺。问:你用学生尺、米尺和卷尺测量过长度吗?量的什么?

(2)认识自己身上的“尺”。

介绍 “拃”、“步”和“庹”的长度。

二、进行实地测量

(1)量长方形的纸。

讲述:每人拿出一张长方形纸,用学生尺分别量出四条边的长。

学生各自测量、填写。

把这张纸对折一下,再量一下折痕的长,你发现了什么。如果用米尺或卷尺来量方便吗?

学生交流得出结论:由于这张纸的边长或折痕长都比较短,所以用学生尺来量就可以了。如果用米尺或卷尺来量,反而更麻烦。

(2)估测物体的长度。

我们知道了自己的一“拃”、一“步”和一“庹”的长度,就可以用这些自身的尺来估测物体的长度。比如说我们的一“拃”有14厘米长,我们测量课桌的高度是4“拃”,我们就可以估测出课桌的高度大约是60厘米。

小组活动:自己选择物体进行估测,把结果填写到教科书第89页的表格里。

三、总结提升

这节课你参加了哪些活动,你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板书设计

量一量 比一比

肩膀大约宽30厘米 一条鳄鱼身长6米

20个人并排站着和鳄鱼差不多长。

小朋友一庹有一米多一点

5名小朋友手拉手和鳄鱼差不多长。

课后反思

量一量、比一比这一课旨在通过学生对自己身边熟悉的事物的测量,加深对米、厘米的认识,通过实际测量周围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通过在没有尺子的情况下想大致知道物体的长度的需求,激发学生认识天然尺子的欲望。从而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