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5-13
这是速度时间和路程教学设计优质课,是优秀的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教学目标】
需要整册全套优质课(含视频+配套教案+PPT课件),请联系QQ:813435323
1、在实际情景中认识速度并掌握速度的读写法。
2、理解和掌握速度、时间、路程三个数量的关系,构建数学模型,并能正确使用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3、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速度、时间、路程三个数量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速度”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初步感知
1、引导语: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大家每人收集三种交通工具的速度,老师刚才检查了一下,发现大家都完成得非常好!我选取了其中三位同学的作品,想不想欣赏一下,请看(播放视频):
(1)这是周雨兮同学的作品:自行车每分钟行225米。
(2)这是陈艺涵同学的作品:汽车每小时行70千米。
(3)林刍逸同学的作品:飞机每秒飞行150米。
2、感受人类智慧:瞧!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的交通工具越来越快捷了!以前,从北京到上海开车需要11小时左右,但是现在坐飞机的话,大约只需2小时。
3、物体的速度: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2个物体的速度(播放视频):
(1)树懒平均每天移动40米。
同学们,40米有多长?
教师的前门到后门大约10米,那40米有几间这样教室的长度?
树懒1天只能爬4间教室的长度,你感觉怎么样?
(2)光每秒传播30万千米。
同学们,1秒的时间有多长?
如果一个人以光的速度绕地球飞行,1秒也就是“嘀嗒一下”就能绕整个地球7.5圈,你感觉怎么样?
对,这是迄今为止人类发现最快的速度。
二、深入探究,理解速度
(一)理解单位时间
1、读5个物体的速度:谁来读一读这5个物体的速度。
2、相同点: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5个物体的速度,他们都有什么相同点?
3、单位时间:像自行车每分钟行225米,这里的每分钟在数学上叫单位时间。除了每分钟,你还发现了哪些单位时间?
4、归纳板书:同学们的回答非常精彩,像这些每分、每时、每秒、每天都叫单位时间。
5、扩展:除了这些,还有其他的单位时间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6、反例:那2小时是单位时间吗?
(二)理解速度
1、再次读速度:同学们,自行车每分钟行225米是自行车的速度,谁能说一说什么是汽车的速度吗?下一个……
2、概括:现在请同学们再次观察这5个物体的速度,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速度吗?(板书)
(三)速度的读写法
1、过渡:看来,同学们对速度有了一定的理解。在生活中,人们为了更简明、方便地表示速度,采用统一的速度表示法。比如:汽车每小时行70千米,先写路程70千米,再写斜线,最后写时间单位时。读作70千米每时。
2、在黑板上师范写:请跟着老师也写一遍。先写……再写……最后写……,读作……,表示汽车每小时行70千米。
3、练习巩固:剩下4个物体的速度怎么读,怎么写呢?请同学们拿出练习纸完成第一题。
三、理解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1、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不仅明白了什么是速度,而且还知道了速度的读写法,下面我们就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2、独立解决,同桌交流:会解决吗?拿出练习纸完成第2题。
完成的同学与同桌互相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3、反馈:
4、线段图:为了更清楚地展示出你们的想法,我们请线段图来帮帮忙。瞧!这是汽车的速度,5小时行多少千米该怎么画?
现在你们觉得用线段图表示有什么好处?
是的,线段图可是我们学习的好帮手,它使我们明白了为什么用乘法计算的道理。以后的学习我们还会经常用到它。
5、归纳三者关系:我们再来看看算式中的每个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板书:速度、时间、路程)
现在你们发现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了吗?(板书:乘号)我们一起说。
6、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路程、时间和速度。(板书课题)
四、巩固练习、体验应用
1、基础练习
2、联系生活,渗透安全意识
(1)李叔叔开车去上海出差,他说:“3小时行驶了180千米”。根据李叔叔的话,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会解决吗?
(2)仪表盘上的数学信息。
(3)李叔叔按照这样的速度继续行驶,他说:“我再开2小时就能到达目的地了”。请问现在离目的地还有多远?
(4)开完会李叔叔准备回家了,导航显示上海到三门全程大约320千米,李叔叔归心似箭,打算以80千米/时的速度开回家,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5)李叔叔按照80千米/时的速度行驶着,可是开到这条路上的时候却犹豫了,这是为什么呢?(限速60千米/时)对,大家要遵守交通规则。
五、总结全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都有哪些收获?
今天学习的知识只是行程问题中的一小部分,还有很多知识等待着我们继续探索研究,下课!
板书设计
路程、时间和速度
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速度的含义,建构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生活实例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感受人类科技的进步和自然界的多彩。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速度概念,构建数量关系。教学难点:应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情境导入:刘翔奥运110米栏比赛实况 :同学们你们喜欢体育运动吗?请看2004年奥运会110米栏的精彩实况,大家来体验飞人刘翔的风采。在看时请关注重要数学信息,记录下来。看了这场比赛,想说什么?你收集到哪些重要的数学信息?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10米12"91 110米指什么?12"91指什么?板书:路程时间2.大家都跑110米,刘翔用的时间最短,他跑得最快。揭示当路程相同,比时间在学校体育运动会中回忆一下哪些项目也是路程相同,比时间的?如果要在班级中比谁跑得快?除了用刚才跑相同路程比谁时间短以外,你还可以设计怎样的比赛方法?学生思考引导得出:时间相同,比路程二、理解速度含义、构建路程、时间、速度的关系 1.设置冲突,引发问题,初步体会速度的含义路程相同可以比时间,时间相同,可以比路程,那么当路程和时间都不同时,还能不能比?电脑出示:谁走得快?小明说:“我从家出发去上学用了6分。”小红说:“我从家出发上学用了4分钟。”小明家到学校480米,小红家到学校280米。告诉我们哪些信息?能根据这四个信息解决谁走得快这个问题吗?四人小组合作解决。可以列式、画线段图等方法解决。请学生汇报教师板书:480÷6=80(米) 280÷4=70(米)因为80米>70米,所以小明走得快 谁能理解他们组算式的意思? 80米、70米指什么?指明80米是小明每分走的路程。就是小明的走路速度。板书:速度。70米是小红每分走的路程。是小红的走路速度。为什么说小明走得快?读小明和小红的速度。小结:当路程和时间不相同时,我们可以求出每分钟走的路程进行比较。也就是求出速度进行比较。速度越大就越快,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路程、时间、和速度三个量之间的关系。2.求速度、明确速度单位的写法 从刚才的问题解决中你发现速度与什么有关?怎么求速度?请你试着求出速度 (1)神州七号飞船在太空5秒飞行40千米。神舟七号飞船的速度是() (2)小明骑自行车,2小时骑了16千米小明骑自行车的速度是() 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题列式解决。算后学生口答,教师电脑演示,提问:看这两个速度都是8千米,难道他们的速度相同?你有什么想法? 为了区分这两个速度,可以怎么写速度单位。教学速度单位的简单写法:速度单位是由路程和时间单位复合而成。板书:飞船速度:8千米/秒,自行车速度:8千米/时,3.速度概念揭示:看了这几个速度你能说说什么叫速度吗?同桌试着说一说。学生归纳,教师小结:像这样物体1秒、1分、1时…所行的路程就是速度。板书:物体1秒、1分、1时…所行的路程。速度与路程时间有什么关系?板书:路程÷时间=速度4.理解速度、体验速度快慢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速度?请你举个例子与大家分享?下面我们就来比较交通工具的速度,出示:自行车速度每小时16千米,汽车速度每小时70千米、动车组速度每小时180千米、飞机速度每分15千米。把这些速度改成我们新学的简写形式。比较哪种交通工具速度最快?呈现雷电图片:猜一猜雷电时是先听到雷声还是先看到闪电?出示信息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米/秒。光传播的速度是300000千米/秒。看了这两个信息你能正确回答了吗?为什么?三、解决实际问题、完善数量关系的构建 1.基本练习,梳理时间路程速度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同学们去过世博会吗?精彩世博吸引许多中外游客,他们不远千里来到上海,请看:(1)李阿姨全家乘大巴车从青岛到上海用了20小时。已知大巴车的速度是70千米/时.青岛到上海路程是多少千米?(2)看完世博会他们乘动车组回青岛,动车的速度是200千米/时。几小时可以到青岛?学生独立完成,汇报算式,求路程的数量关系是怎样的?求时间呢?小结路程、时间、速度这三个量中已知其中的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2.拓展练习:我在9∶22入园,以100米/分的速度从主入口赶往庆典广场看文艺演出。我能在9∶30到达庆典广场吗?学生独立解决,要求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小组交流不同方法。(1)、求出8分走的路程,比路程。(2)、求出走1000米所需时间,比时间(3)、求出1000米在8分走完的速度,比速度。像这样解决一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思路来解决。板书设计:路程÷时间=速度物体1秒、1分、1时…所行的路程
九年级物理《速度》一课的教学,一般我们物理教师会采用教材的安排,让学生观察大量的运动物体的图片或视频材料,感受运动物体的快慢来引入速度教学。效果从学生的反应看虽然不错,但大部分学生对教师提供的感性材料早已司空见惯;有的学生对材料还会产生相似联想,思维不知在何方;甚至有的学生认为对速度问题他们在小学就已经学好了,无须重复学习。我对《速度》这节概念
课的引入做了如下改进:
1、没有给学生准备任何观察的材料。
2、设计了四个问题,让他们展现思维的火花。
教学课例:
问题一:我们学习速度这个物理量,它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同学们对速度似乎了解的很透彻,假如你骑自行车上学,你一下子超过了行人,你比他快;马路上的小车一下子超过了你,它比你快。似乎快慢是必然的,实际.......对他们快慢的比较在你的大脑里经历了一系列思维判断后得出的。请问:你知道你是怎么比较它们快慢的?(学生基本上是瞠目结舌,这个问题已经紧紧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开始思考了,教师不做任何解释)
问题二:在运动场上,百米赛跑中,观众和裁判是如何比较运动员的快慢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会很顺利的得出比较它们快慢的方法(1)相同时间比较路程;(2)相同路程比较时间。学生归纳得出后回到问题一,让学生自己解
决)
问题三:假如在我们学校运动场上400米的冠军和奥运会上马拉松的冠军,要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又该怎么比较?(学生根据问题二的结论,要求教师给出他们运动的时间加以比较。教师给出时间让学生计算,然后归成两类)
问题四:假如让你去给速度定义,统一它的算法,你应该怎么来定义速度?(学生基本上各抒己见,分成两派。教师可让学生阅读教材,明确定义和算法) 通过以上四个问题,可以解决学生认为速度早已学过,不用再学的错误观念,使他们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同时也能紧紧的抓住学生的思维走向,使他们始终处于一个积极的思维状态之中。这样处理我认为要比按照教材提供的处理方法好
得多。
初中物理概念课有些是没有任何实验来辅助教师来完成概念引入的,针对这种情况,要做好课,首要任务教师一定要清楚学生头脑中对要接受的概念是怎么思考的,怎么建立概念才让学生接受。怎样使用教材的确是我们广大物理教师值得思考、研究的课题。以上内容仅仅是个人在实际教学中的一些做法,若有不妥之处,
恳请诸位批评指正。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