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5-27
这是多边形的内角和教学内容分析,是优秀的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最新反思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圆柱的体积和容积的计算方法后,引导学生探究生活中一些属于不完整圆柱的容积问题,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策略。
这节课我设计了2个目标。
一是结合具体情境,探索不完整的圆柱体容器的容积的计算方法。为了达成该目标我课前给每个小组准备了装了一部分水的瓶子,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先在组内共同探究如何求上半部分空气部分的体积,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但是在交流回报的过程中,我发现个别学生没有真正明白空气部分转化成规则圆柱体这一过程。反思自己原因主要有:当学生表达不清楚时,我应该及时加以引导,另外,应该适时地指名不同层次的学生复述这个转化过程,在学生不断地思想交流碰撞中弄明白这个转化过程。
二是,通过观察思考、分析,体验“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转化思想对于学生并不陌生,为了达成该目标我组织学生回想小学阶段遇到的转化思想的例子,举例说明,再次体验“转化”思想。
为了很好地达成本节课的目标,我设计了两个学习活动。
一是小组合作探究如何求不规则部分空气的体积;
二是小组分工合作测量数据,计算瓶子的容积。
如何求不规则部分空气的体积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因此我设计活动一,利用小组内合作交流的方法共同克服该难题,每一个学生在小组内都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最后小组汇报,全班交流。当学生知道求瓶子容积的计算方法后,小组再次合作,测量出所需要的数据,计算瓶子的容积。
整节课下来,我认为自己还有很多不足。
首先是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做得不是很好,学生上课发言不积极;
其次,是课堂时间分配的不合理,小组合作环节用时太长,特别是第二次小组合作测量数据计算时,有的小组分工不够明确,导致浪费时间。
第三,由于前面时间安排的不合理,这节课的练习量没有达到,新知没有得到及时加强。最后,“转化”思想没有很好地总结,没有使整节课最终升华出来。总之,本次展示课活动让我成长了许多,也意识到自己还有很多不足,需要不断改进,不断努力!
共1课时
11.3 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初中数学 人教201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进一步了解转化的数学思想。
2、数学思考:能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发展能力推理和语言表达能力,并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问题的方法。
3、解决问题:让学生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4、情感态度:让学生体验猜想得到证实的成就感,在解题中感受生活中数学的存在,体验数学充满探索和创造。
2学情分析
本节课作为 第三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内容上,从三角形的内角和到多边形的内角和,再将内角和公式应用于平面镶嵌,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这样编排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探索与归纳能力,体会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和转化等重要的思想方法。
3重点难点
重点: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
难点:探索多边形内角和时,如何把多边形转化成三角形。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教法和学法分析
本节课借鉴了美国教育家杜威的“在做中学”的理论和叶圣陶先生所倡导的“解放学生的手,解放学生的大脑,解放学生的时间”的思想,我确定如下教法和学法:
1、教学方法的设计
我采用了探究式教学方法,整个探究学习的过程充满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体现了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2、活动的开展
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设疑、解疑,组织活泼互动、有效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猜想,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3、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我利用课件辅助教学,适时呈现问题情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强直观效果,提高课堂效率。
11.3 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11.3 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教法和学法分析
本节课借鉴了美国教育家杜威的“在做中学”的理论和叶圣陶先生所倡导的“解放学生的手,解放学生的大脑,解放学生的时间”的思想,我确定如下教法和学法:
1、教学方法的设计
我采用了探究式教学方法,整个探究学习的过程充满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体现了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2、活动的开展
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设疑、解疑,组织活泼互动、有效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猜想,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3、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我利用课件辅助教学,适时呈现问题情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强直观效果,提高课堂效率。
张永安教研员 评论
优点:
1.采用了探究式教学方法,体现了教师组织、引导的主导性,学生的主体性。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适时呈现问题情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强直观效果,提高课堂效率。
缺点:
结构不够完整。
教学建议
数学教案-多边形的内角和
1.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2)重点和难点分析:
重点:四边形的有关概念及内角和定理.因为四边形的有关概念及内角和定理是本章的基础知识,对后继知识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
难点:四边形的概念及四边形不稳定性的理解和应用.在前面讲解三角形的概念时,因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确定一个平面,所以三个顶点总是共面的,也就是说,三角形肯定是平面图形,而四边形就不是这样,它的四个顶点有不共面的情况,又限于我们现在研究的是平面图形,所以在四边形的定义中加上“在同一平面内”这个条件,这几个字的意思学生不好理解,所以是难点。
2.教法建议
(1)本节的引入最好使用我们提供的多媒体课件,通过这个课件,使学生认识到这些四边形都是常见图形,研究它们具有实际应用意义,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本节的教学,要以三角形为基础,可以仿照三角形,通过类比的方法建立四边形的有关概念,如四边形的边、顶点、内角、外角、内角和、外角和、周长等都可同三角形类比,要结合三角形、四边形的图形,对比着指给学生看,让学生明确这些概念。
(3)因为在三角形中没有对角线,所以四边形的对角线是一个新概念,它是解决四边形问题时常用的辅助线,通过它可以把四边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来解决.结合图形,让学生自己动手作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并观察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把它分成几个三角形?两条对角线呢?使学生加深对对角线的作用的认识。
(4)本节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化归转化的思想和类比的思想,教师在讲解本节知识时要渗透这两种思想方法,并且在本节小结中对这两种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总结,使学生明白碰到复杂的、未知的`问题要转化为简单的、已知的问题。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掌握四边形的有关概念及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
2.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气象站的实例,培养学生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能力;
3.通过推导四边形内角和定理,对学生渗透化归转化的数学思想;
4.讲解四边形的有关概念时,联系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向学生渗透类比思想.
教学重点:
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
教学难点 :
四边形的概念
教学过程 :
(一)复习
在小学里,我们学过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有关知识.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些图形的概念.找学生说出四种几何图形的概念,教师作评价.
(二)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利用这些图形的定义,你能在下图中找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吗?教师说完就打开多媒体课件.(先看画面一)
问题:你能类比三角形的概念,说出四边形的概念吗?
(三)理解概念
1.四边形:在平面内,由不在同一条直线的四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四边形.
在定义中要强调“在同一平面内”这个条件,或为学生稍微说明一下.其次,要给学生讲清楚“首尾”和“顺次”的含义.
2.类比三角形的边、顶点、内角、外角的概念,找学生答出四边形的边、顶点、内角、外交的概念.
3.四边形的记法:对照图形向学生讲明四边形的记法与三角形不同,表示四边形必须按顶点的顺序书写,可以按顺时针或逆时针的顺序.
练习:课本124页1、2题.
4.四边形的分类:凸四边形、凹四边形(不必向学生讲它的概念),只要学生会辨认一个四边形是不是凸四边形就可以了.
5.四边形的对角线:
(四)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
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 .
注意:在研究四边形时,常常通过作它的对角线,把关于四边形的问题化成关于三角形的问题来解决.
(五)应用、反思
例1 已知:如图,直线 ,垂足为B, 直线 , 垂足为C.
求证:(1) ;(2)
证明:(1) (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 ),
(2)
.
练习:
1.课本124页3题.
2.如果四边形有一个角是直角,另外三个角之比是1:3:6,那么这三个角的度数分别是多少?
小结:
知识:四边形的有关概念及其内角和定理.
能力:向学生渗透类比和转化的思想方法.
作业 : 课本130页 2、3、4题.
数学教案-多边形的内角和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