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11-11
这是4个很有深意的哲理故事赏析,是优秀的故事推荐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朱元璋投奔郭子兴后, 不断四处征伐, 一路飞黄腾达, 很快升任总兵官。虽然战功赫赫, 郭子兴手下的其他总兵官却对朱元璋不服气。原因当然是他年纪轻, 资历浅, 蹿升太快。
朱元璋以他极高的天分, 树立了一个“以术驭人”的典型例子。为了确立自己的威信, 他叫小兵把会议大厅的椅子撤了, 换上长凳。这样在开会时, 各人就可以自由挑选自己的座位。第二天朱元璋有意慢走一步, 进会场一看, 诸将果然都老实不客气。那时以右为尊, 他们把右手都坐满了, 留给他最左面一个位置。朱元璋一句话没说就坐下了。开会了, 讨论军事问题, 排在右首的人先发言。这些大老粗吭哧半天, 也说不出几句有水平的话。最后一个轮到朱元璋, 他侃侃而谈, 分析得入情入理, 大家听了, 不得不点头称是, 按朱元璋的意思去办了。这样的情景出现几次后, 再开会时, 大家都自觉把右手的位置给他留出来了。朱元璋的威信就这样逐步树立起来了。
至正十三年冬, 朱元璋看到濠州的红巾军首领们只热衷于抢劫财物, 没有远大计划, 自知和他们一起混下去没有前途。于是他向郭子兴要求, 带领二十四名亲信离开濠州, 向南方去发展势力。
南下路上, 朱元璋的流氓手段得以牛刀小试。出发不久, 他听说定远张家堡有一支三千余人的地主武装, 孤军乏粮, 在元军与起义军之间左右为难, 不知投向哪一方为好。朱元璋亲自前去招降, 到了张家堡, 巧舌如簧, 封官许愿, 这支武装的首领大为心动, 答应三天后来投朱军。朱元璋大喜, 回去等候。不料第二天, 又有另一支起义军前去招降这支武装, 条件比朱元璋开出的要好, 使他们变了卦。朱元璋一听到消息, 当机立断, 骑马赶到张家堡外, 派人去请首领, 说有要事相商。首领一到, 朱元璋立刻缴了他的械, 派人把他押回军营, 然后又派人到张家堡, 说首领又转投了朱军。手下不知是计, 三千义军跟随而来。首领无法, 只好归降。就这样, 三千人马被朱元璋成功招降。
除了招降成建制的武装, 朱元璋一路又大量招集那些被灾荒赶得走投无路的农民, “不逾月而众集, 赤帜蔽野而盈岗”。大军向南, 一举攻下了滁州, 队伍发展到了三万人。
不久, 郭子兴去世, 朱元璋成为义军队伍实际上的领袖, 开始了独当一面的军事生涯。十五年的战争风云, 驱策他的权术日趋精熟, 心机日益深刻。
至正十六年, 朱元璋俘虏了陈兆先军三万六千人。他很欣赏这支军队的战斗力, 为了征服军心, 他从俘军中挑出五百名精壮, 说要安排给他们特殊的任务。这些人不知道朱元璋给他们什么任务, 惶惶不安。到了晚上, 朱把自己的亲兵撤走, 让这五百人做自己的大帐侍卫。自己钻进帐篷, 脱下战甲, 倒头就睡。这五百人感动不已, 从此死心塌地效忠朱元璋, 三万六千名俘虏也由此军心安定, 很快成了朱军的主力。
对待自己欣赏的俘虏, 朱元璋有时甚至宽大到没有原则的地步。猛将朱亮祖被俘后, 朱元璋立刻委以重任, 不料几个月后他又叛归元朝。后来, 在战斗中又一次被朱元璋俘获。朱元璋爱其勇武, 再次释放他, 命他带大队兵马跟徐达等人去攻打宣城。朱亮祖由此倾心卖力, 为朱元璋屡立战功。
后来的历史事实证明, 朱元璋的本性相当狭隘敏感, 他的宽大仁慈并不是出于天性, 而完全是出于理智的考量, 是一种故作姿态。他的过人之处就在于, 必要的时候能够成为一个高明的演员。
从前有个老渔夫,他在海上打渔整整一天了,可就是没有捞到什么。天色渐渐暗下来了,老渔夫决定最后下一次网后就回岸。他把网撒入水中,过了一会儿又拉了上来,当他感觉到网很沉时,万分高兴,于是便用劲把网拉上来,却发现那只是一堆破碗,便无奈地摇摇头,把破碗扔回水中,回了岸。
数年后,一个考古学家来到这里,看到一堆刚被海浪冲上来的破碗,走近一看,发现这竟然是个古时候留下来的文物,是个无价之宝。
有一次,狐狸对兀鹰说:“我们来打个赌,看看谁最能忍耐寒冷。”
“好啊。”兀鹰看着狐狸那身厚厚的皮毛,尽管心中不是太乐意,但还是答应了。狐狸接着说:“马上就有一阵暴风雨,还要下冰雹,到午夜才停止,然后将会有冰冻。”
“好吧。”它们俩都说,“我们要像哨兵一样,永远保持清醒。”
将近午夜时,狐狸问兀鹰:“你还醒着吗?”
“我当然醒着。”对方答道。过了一会儿,兀鹰问狐狸:“你还醒着么,狐狸?人狐狸答道:“像我这样的人怎么会睡着呢?”又过了一会儿,狐狸再次问兀鹰是不是还醒着,其实狐狸自己已冻得够呛了。此时,兀鹰回答的声音也显得有气无力的。狐狸高兴他说:“哈,哈!这只该死的兀鹰快完蛋了。”
天快破晓时,兀鹰又问狐狸:“你还醒着吗?狐狸!”这时,狐狸实在是冻坏啦,几乎连话都说不出来了。尽管如此,过了一会儿,它还是问兀鹰:“你还醒着吗?兀鹰朋友!”兀鹰没有回答。这时,狐狸想:“啊哈!看来,这只刁兀鹰已经死了。”它站起来,去寻找兀鹰。它倒还能挺直身子走路。突然,又听到兀鹰在问:“喂,你好吗,狐狸?”狐狸猛吃一惊,没想到兀鹰还活着,它只好回答说,“我是去解小便。”
天刚蒙蒙亮时,兀鹰又问道:“哎,狐狸,你还醒着么?”
“当然,我醒着。”狐狸答道。
过了一会,兀鹰再次问道:“你真的还醒着吗,狐狸?”这时,狐狸已再也不能答话了。兀鹰低头一看,狐狸躺在地上快死了,四条腿正痉挛着。
天大亮了,兀鹰走过来,准备把狐狸吃掉。这时,狐狸已经死啦。兀鹰首先把它的眼珠啄掉了。
驼鹿是鹿家族中的巨人,它身长两米多,重达600多公斤,头上长有两只大角,角阔达到两米以上!
驼鹿的背部、头部,像骆驼。躯干、长角,像鹿。现在的兴安岭深处,已很少见到它们。当地的少数民族,称它们为“堪达罕”。因为它们像这个、像那个,到头来,就成了“四不像”。
驼鹿现在主要生活在欧亚大陆的北部,它们的天敌很多,主要是狼群、棕熊、还有我们人类!在某些地区,令它们死亡最多的凶手,却不是这些凶恶的猎手,而是另有人在!
它们是那些和驼鹿亲密接触的、附着在它们身上的一种寄生虫!
这种被人们称作扁虱的寄生虫,爬到驼鹿身上时只有小米粒大小,通过吸食驼鹿的血液,很快长大到葡萄般大!更可怕的是它们数量众多,常常是一只驼鹿身上,会有数万只之多!它们吸食驼鹿的血液,往往超过了驼鹿所有血液的一半以上!
害上这种寄生虫的驼鹿,毛发不整,精神萎靡,体态消瘦,最后,终因贫血而死亡。
扁虱虽小,庞大的驼鹿却拿它没有办法。
千万不要轻视弱小的敌人。
有三个人要被关进监狱三年,监狱长给他们三个一人一个要求。
美国人爱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法国人最浪漫,要一个美丽的女子相伴。而犹太人说,他要一部与外界沟通的电话。
三年过后,第一个冲出来的是美国人,嘴里鼻孔里塞满了雪茄,大喊道:“给我火,给我火!”原来他忘了要火了。
接着出来的是法国人。只见他手里抱着一个小孩子,美丽女子手里牵着一个小孩子,肚子里还怀着第三个。最后出来的是犹太人,他紧紧握住监狱长的手说:“这三年来我每天与外界联系,我的生意不但没有停顿,反而增长了200%,为了表示感谢,我送你一辆劳施莱斯!”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样的选择决定什么样的生活。今天的生活是由三年前我们的选择决定的,而今天我们的抉择将决定我们三年后的生活。我们要选择接触最新的信息,了解最新的趋势,从而更好的创造自己的将来。
话说玉帝发现老鼠为祸人间,但是当年下令老鼠遍尝人间食物、遍游人间各处的正是自己,俗话说君无戏言,既然说出去的话就不能收回,左思右想之后,只得令猫和蛇捉食老鼠,但是他怕老鼠减少之后蛇又为祸人间,于是就用猫制造出一种新的生物——猫头鹰,让它在天空中同时对老鼠和蛇发动攻击。顿时,老鼠在人间面临三大天敌,整日心惊胆战、惶惶不可终日;而蛇也面对猫头鹰的袭击,也不得不东躲西藏、委曲求全。
这样的,不知过了多少年,那一年粮食收成很差,别说老鼠,人类都饿得吃树皮,加上猫、蛇和猫头鹰的不断攻击,老鼠的生存受到重创,成员数量不断减少,繁衍的后代也越来越弱小。而蛇在农田里还有其他的小动物可吃,依然繁衍壮大。看到这样的情形,鼠族的长老不禁忧心忡忡、整日寡言寡语。在经过一番全面的思考之后,长老终于决定,召集大家,商议解决办法。“大家都知道,咱们这么多年来一直忍受着猫、猫头鹰和蛇的欺凌,忍气吞声,委曲求全,在这三种天敌之中,其中属蛇对我们的威胁最大,虽然我们与蛇同属十二生肖,但是蛇族完全不念大家同朝为官,一味对我们斩尽杀绝,为了我们的生存,为了大家都繁衍,你们说我们该怎么办呢?”长老大声地说道。
“逃到没有蛇的地方。”一只没有成年的小老鼠提议到。
他的观点很快被所有人所反驳:“哪个地方会没有蛇呢?在农田里,小溪旁,高山上,处处都有他们的身影。”
“是的,所以我们唯一的办法,那就只有和蛇族大战一场,不是蛇亡,就是鼠灭!”长老声嘶力竭的呐喊。
长老的话音还未落下,下面就乱得像烧开了的锅:“和蛇打仗,蛇会吃掉我们的!”“蛇是我们的天敌,我们怎么打得过他呢?”“这不是自找死路吗?”
“静一静。”长老振臂一呼,“虽然我们老鼠打不过蛇,但是打仗不一定要面对面的打,如果我们能够充分运用我们的智慧,我相信我们是一定能够赢取这场战争的。我们老鼠不是十二生肖中最聪明、最机灵的一个吗?而且我们老鼠非常的团结,行动迅速,隐蔽技术也强,不论单兵作战还是团队配合,我们的实力都是最强的。我们有这么多的优点,只要我们有信心,我们是终究会赢得这场战争的!”
“说得好,和蛇好好的打一仗!”“灭了蛇族!”鼠群开始有不少人附和长老的意见。
“那么我们该制定怎样的作战计划才能使我们胜利呢?”一只老鼠问。
“问得好,我这里有一本书,是去年悄悄从一个大户人家偷的,叫《孙子兵法》。”长老兴奋地说。
“《孙子兵法》,这个能打赢蛇吗?”
“是的。能打赢!根据我之前的侦查,在前面不远的地方,有一座山,名字叫做‘愚山’,在愚山的后面,是一汪深深的水流,听旁边的人说叫黄河。黄河因为这座山的存在才拐了一个大弯,如果我们能够把这座山去掉......”
“好,好,就这么干!”老鼠们纷纷赞同。
......
顿时,全天下的老鼠都聚到一起,跑到一座黄色泥土的大山上挖洞,运泥。
一年,两年,三年......不知过去了多少个春秋,老鼠们终于将这座山挖得满身是洞、摇摇晃晃。这时恰好是春天,河里的水顿时多了,多了,源源不断地增多,咯吱,咯吱,轰隆一声巨响,大山倒了,倒在了清澈的水流之中,水流顿时变得又脏又黄,同时冲着大山缺口的地方一涌而下,一片汪洋。
正在此时,接到战书来到大山底下二十里处的蛇族,正厉兵秣马,准备与鼠族决一死战......
故事的结局不用再多说了,当然,蛇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绝大一部分都被洪水淹死,剩下很少一部分伤残者,也不得不学会游泳,这便是后来的“水蛇”。而老鼠此次大获全胜,只有很少一部分还未来得及撤退,后来也成为了“水老鼠”。当然这就不是这篇故事所要讲的了。
杨伯家的一只竹背篓据说有250余年历史了。背篓呈黯黄色,底部用水竹根盘卷起来,纹路挺艺术,左上角有一根黄麻带子,将一处破洞巧妙补绑。杨伯说,那根带子是他爷爷的爷爷套上去的,算了一下,大概也有120多年了。
竹背篓在乡里因为经常背粮食、柴禾、牲口,加上风吹雨淋,破损很厉害,一般寿命是3到5年。而杨家的背篓寿命可就长得多了。
杨伯家在使用竹背篓方面有祖传家训:不过度。同村其他村民用背篓从地里背红薯回家,一般装70-120斤,杨伯家只装40斤左右。一般村民背猪崽到乡场上去卖要背3~5只,而杨伯家只背2只。有一次,杨家一个媳妇为了将地里的红薯藤一次运回家,装了高高满满一大背篓,被杨家老人痛责:你破了杨家的规矩,从明天开始,这背篓休息二天!
那天晚上,杨家的50多口人被招集到一间大房里,听老人训话:背篓也是一条命,你爱惜它,就活得长,不爱惜它就活得短。用它得有个度,人也是这样,吃,不能过度;做,不能过度;玩,也不能过度。我们杨家虽然没出过什么大人物,但却一直是长寿家族。为啥?就因为讲究度。过去和现在的很多病、亡,跟我们家基本不沾边。我的爷爷告诫我一句话,现在传给你们:人世间,很多人虽然聪明,但掌握不了度就不能算聪明。比如,有吃死的,有闲死的,有累死的,有玩死的,有乐死的,有愁死的,有争死的,有怒死的,有气死的,有喜死的……总之,就像这只背篓,只有掌握好使用的度才能有个好寿命啊。
在杨家那个大家族:有2人分别活到了100岁、103岁,有11人活到了96岁,有14人活到了89岁,有2个女人60多岁了还生了孩子。
如今这只背篓当然不能装东西了,成了杨家的重要文物,供奉在堂屋的一张黑木桌子上。一个家族对哲学和辩证法的理解如此简洁透彻,并一代一代通过一只老背篓往下传家训,传授为人处世的道理,让人敬佩之余也值得我们思索。
被渔民网上来的黄花鱼,趁渔民不注意的时候蹦回了大海。就在注视渔民的那一瞬间,他有了一大“发现”——人总是在眨巴眼睛!并且想到,这才是人的视力极好的一个重要的因素。鱼若想视力像人那样,就得会眨巴眼睛。
打那以后,黄花鱼就开始学眨眼睛。可是怎么也学不会,他急得忙去请教到海豚。
海豚一听,大笑起来,问黄花鱼:“你知道人为什么眨巴眼睛吗?”
黄花鱼摇着头回答:“不知道的,我只是想人眨巴眼睛对视力一定有好处的。”
“是这样的,”海豚说,“人平均2秒到8秒钟就要眨巴一次眼睛,这是对眼睛的一种自我保护。因为人的眼球外边有一层薄薄的膜,它很娇嫩,若是有一点点灰尘落上,人就会感觉到眼睛很难受。而这时候一眨巴眼睛,眼皮就会把泪水均匀地涂抹在眼球上,而把灰尘冲洗掉。同时,经常眨巴眼睛也使眼睛得到休息,防止眼睛疲劳。还有,若是总不眨巴眼睛,眼睛就会干涩而不水灵的。”
“所以,”黄花鱼说,“所以我就想学人眨巴眼睛哪!”
海豚告诉黄花鱼:“鱼的眼睛和人的眼睛是不一样的,你怎么能够学会呢?!”
“哦,我懂了。”黄花鱼对海豚说:“以后我不再盲目地学什么了。谢谢您!”
一位富翁在非洲狩猎,经过三个昼夜的周旋,一匹狼成了他的猎物。在向导准备剥下狼皮时,富翁制止了他,问:“你认为这匹狼还能活吗?”向导点点头。富翁打开随身携带的通讯设备,让停在营地的直升机立即起飞,他想救活这匹狼。直升机载着受了重伤的狼飞走了,飞向500公里外的一家医院。富翁坐在草地上陷入了沉思。这已不是他第一次来这里狩猎,可是从来没像这一次给他如此大的触动。
过去,他曾捕获过无数的野物,斑马、小牛、羚羊、鬣狗甚至狮子,这些猎物在营地大多被当做美餐,当天分而食之,然而这匹狼却让他产生了“让它继续活着”的念头。狩猎时,这匹狼被他追到一个近似于“丁”字的岔道上,正前方是迎面包抄过来的向导,他也端着一把枪,狼夹在中间。在这种情况下,狼本来可以选择岔道逃掉,可是它没有那么做。当时富翁很不明白,狼为什么不选择岔道,而是迎着向导的枪口扑过去,准备夺路而逃。难道那条岔道比向导的枪口更危险吗?狼在夺路时被捕获,它的臀部中了弹。面对富翁的迷惑,向导说:“埃托沙的狼是一种很聪明的动物,它们知道只要夺路成功,就有生的希望,而选择没有拿卦器的岔道,必定死路一条,因为那条看似乎坦的路上必有陷阱,这是它们在长期与猎人周旋中悟出的道理。”富翁听了向导的话,非常震惊。
据说,那匹狼最后救治成功,如今在纳米比亚埃托禁猎公园里生活,所有的生活费用由那位富翁提供,因为富翁感激它告诉他这么一个道理:在这个互相竞争的社会里,真正的陷阱会伪装成机会,真正的机会也会伪装成陷阱。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