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案例

《赤壁赋》赏评解读

日期:2022-06-28

这是《赤壁赋》赏评解读,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从第五段分析,苏子与“客”的人物形象及其情谊关系?

  “客”与“我”是可以交流的,可以沟通的,甚至是可以知音且知心的。他们有着相同的文人情趣:泛舟赏月、酬唱应和、谈经论道,他们有共同的人生境遇:在自己的理想追求的道路上,郁郁而不得志。他们也都有着入世的报负,也都有着出世的自我解脱之途径。他们好酒,他们好友,他们在生活的态度上,随性,随缘,随心而为。

  深度理解:

  提问:从“客”之悲戚的理由来看,也是“人之常情”,且为一个永恒的人生命题“天地之大,个人之小”“自古英雄,而今安在”。在天地与历史的浩淼时空里,人们似乎没有不悲之由。为什么“呜呜然”的“客”,仅闻苏子一席话便“喜而笑”了呢?

  1、“呜呜然”是常有的,“喜而笑”是间或的。我们不能将“喜而笑”,理解为苏子与客从此之后的绝对的人生状态。

  2、于人们而言,这两种态度,是共同交织在一起的。它们不停地相互斗争着,相互妥协着,或是“此起而彼伏”。

  3、因此,我们甚至可以认为,“客”之“呜呜然”,实为“苏子”之“呜呜然”。苏子只是借客之口,言己之心。

  4、因此,我们更有理由这样说:角色“客”,其实是作品的虚构。客只是以箫“和”之,而“呜呜然”,其实是苏子的自我感受。其后的“问”“答”,那便是苏子的内心挣扎,而已。甚或可以理解为:苏子是独自泛舟赤壁,独自吟唱并自己吹了洞箫以和。而文中的“客”,只是作者写作本赋文时的构思需要而已。

  拓展阅读

  《后赤壁赋》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前后赤壁赋是苏老夫子赋中双壁。后赋较之前赋,时间上讲,时隔三月。内容上看,前者着重写水,后者着重写山;前赋着重写秋景,后赋着重写冬景。在境界上,前赋安谧幽静,在忘怀世俗中又有一种旷达雄阔的胸怀;后赋惊险恐怖,迷离恍惚,特别是道士化鹤的幻觉给文章笼罩上了一层缥缈的气氛,反映出作者消极出世的人生态度;实为苏轼内心中更加矛盾的心理挣扎。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