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28
这是《神奇的丝瓜》课堂教学实录,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丝瓜吗?(板书:丝瓜)
生:看到过。
师:你们能用最准确的语言谈谈你对丝瓜的感受吗?
生:丝瓜是绿的,花儿是黄的。
生:丝瓜很好吃,维生素丰富。
生:用丝瓜筋擦背,特爽!我姥姥是北方人,特别喜欢。
生:丝瓜长长的、瘦瘦的,很美。
师:哦,好多同学说的是对丝瓜的感觉,老师要你们说感受。查字典,看看这两个词有什么不同。(生查字典,讨论)师:现在能说说了吧。
生:丝瓜是很一般、很普通的一种蔬菜。
师:说得好!我们同学眼中很普通的丝瓜,在文人笔下又是怎样的呢?你们想知道季羡林笔下的丝瓜吗?
生:想。
师:那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季羡林的《神奇的丝瓜》。(板书:神奇的,并分发教材)师: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把文中最能表现丝瓜神奇的地方找出来。
(生自由读课文,并随文圈点)
师:找到神奇的丝瓜了吗?一共找到几条?
生:4条。师:哪4条?
生:最初长出的一条,老太太窗台上的两条,二、三楼之间的一条。
师:真棒,一下子全成了你们的俘虏。(生笑)
师:那好,现在我就请你们说说这些丝瓜神奇在哪儿?
生:最初长出的瓜,神奇在它不用长大,仿佛得到命令停止了生长。
师:哦,为什么认为这是表现神奇的呢?
生:因为它不再长了。
生:因为它让自己停止生长。
师:停止生长,为什么呢?
生:因为它再长,瓜藤就要断了。
生:因为它再长别的瓜就不能生长了,它自己不长是为了让其他瓜更好地长。
师:你真有思想!你从它身上读到了点什么了吗?
生:自我牺牲精神。
师:真是这样吗?文中有体现吗?
生:有!“老太太窗台上的那个瓜就因为这个瓜的不长而发疯似地猛长”,这就是最好的证明。师:同学们真聪明,太会动脑筋了。那长在三楼老太太窗台上的瓜又神奇在哪里呢?
生:两个瓜不知从什么时候忽然弯了起来,把躯体放在老太太的窗台上。
师:这神奇吗?
生:神奇,它自己弯了起来,把自己放在老太太的窗台上的,不是别人放上去的。
师:自己弯了起来,把躯体放在窗台上。“弯了”、“放”太有意思了,你能从中悟出点什么吗?
生:我觉得丝瓜很懂得适应环境。
生:我看到了丝瓜的主动精神。
生:我同意这种看法,它为了生存不得不改变自己。
师:OK!这瓜有人一样的智慧,懂得适应环境,懂得求生存、求发展,太好了!对了,三楼那个老太太多大年纪了?
生:102岁。
师:为什么要特意交代,可以不写吗?生:说明老太太生命力旺盛。
生:那个瓜也会像老人一样长得更大!
师:太棒了!那二、三楼之间的那个瓜又有什么神奇的呢?
生:平着身子躺在抗震加固时筑上的紧靠楼墙凸出的一个台子上。
师:平躺着,神奇吗?
生:神奇,你看它是那么悠闲自在。
师:“悠闲自在”,这个词用得太好了!我们同学很有思想,老师太高兴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把找出来的表现丝瓜神奇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一遍。(生齐读)
师:这四条丝瓜的确很神奇,让我们惊讶,那么发现这四条神奇丝瓜的人呢?在这些丝瓜的生长过程中,他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生:担心,真是替它担心。
生:我又担心起来。
生:我又犯了担心病。
师:他为什么要担心呢?他的担心有用吗?担心和神奇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生:他的担心是没有用的,因为他所担心的事一直没发生过。
生:因为他越担心,越说明丝瓜的神奇。
生:事实上也不用担心,只是用担心来衬托丝瓜的神奇罢了!
师:太好了,现在我们一起来分角色朗读一下,体会一下是不是这样。
师:女生感情细腻,读表示担心的语句;男生感情奔放,读表示神奇的语句。注意根据老师的提示语来读,要读出重音。(师生共同朗读)
师:有这种味道吗?
生:有!师:太棒了!课文写季先生的担心就是用来衬托丝瓜的神奇!文章只写了丝瓜的神奇吗?
生:还写了瓜秧的神奇。
师:哪些地方写了瓜秧的神奇呢?
生:第2至4小节。生:过了不久,丝瓜突然长了出来,而且日益茁壮成长。
生:最后竟从一楼爬上了二楼,又从二楼爬上了三楼。
生:这样细的一根秧竟能在一夜之间输送这样多的水分和养料,供应前方,使得上面的叶子长得又肥又绿,爬在灰白色的墙上,一片浓绿,给土壤增添了无限活力与生机。
师:真是太神了,你们有没有发现这几个句子都有一个“竟”字?能说说这个字的意思吗?生:想不到的意思。
生:表示惊讶。师:作者惊讶的心情跟神奇又有什么关系?
生:衬托。
师:很好!一起将表示瓜秧神奇的句子读出来,注意重读三个“竟”字,注意读出惊讶的语气。(生齐读)
师:真行!瓜秧的神奇都让你们读出来了,是啊,瓜神奇,瓜秧也神奇,作者的心情有惊讶,又有担心,读到这里,你能不能说说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
生:记叙文。
生:散文。
师:为什么呢?生:它有一条明确的线索。
师:是吗?谁能说说看以什么为线索呢?
生:以神奇的丝瓜为线索。
生:以丝瓜的生长过程为线索。
生:以作者的感情为线索。
师:好极了,一下子找了这么多条线索,谁能说说他们找得有没有道理呢?
生:我觉得以“神奇的丝瓜”为线索好,丝瓜的生长过程只写了一部分。
生:我觉得第三个回答不太好,应该用“以作者的感情变化为线索”比较好。
师:何以见得?
生:因为开始只是玩玩而已,之后是对它有了兴趣,惦记着它,然后是担心,接下来是吃惊,最后是百思不得其解。
师:你真是太聪明了!确实,这是一篇蕴意深刻的散文。大凡散文都能从原文中找出最能体现中心的句子,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最能揭示丝瓜神奇的句子吗?
生:最后一句。
师:读出来。
生:(读)而丝瓜则似乎心中有数,无言静观,它怡然、泰然、悠然、坦然,仿佛含笑面对秋阳。师:找得真准确,这几个含“然”的词语有什么区别?(板书:怡然、泰然、悠然、坦然)是不是重复?(生查字典,讨论)
生:怡然,指心情愉快的样子。
生:泰然,指安定自若的样子。
生:悠然,指悠闲自在的样子。
生:坦然,指平静无顾虑的样子。
师:你们能将这四个词跟文中的内容联系起来吗?
生:我认为写瓜秧的神奇可以用怡然。
生:我认为写窗台上那两个猛长的瓜也可以用怡然。
生:我认为写第一个不再生长的瓜应该是泰然。
生:我认为悠然用在平躺着的那个瓜最合适。
生:我认为第一个不再生长的瓜不该用泰然,而该用坦然,最后写的那个垂直在那里的瓜才该是泰然!
师:说得太好了!丝瓜真是神奇,它们怡然、泰然、悠然、坦然,像人一样有思想,真是太有意思了!那丝瓜真的有思想吗?
生:不是,这其实是植物的一种本能。师:丝瓜没有思想,那有思想的是谁呢?
生:人,季羡林。师:对,为什么我们眼中的丝瓜是普通的、平凡的?为什么我们不觉得这神奇,而季羡林觉得它神奇呢?想了解季羡林吗?
生:想!师:那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关他的资料吧。(分发讲义)(生自由阅读讲义)
师:悟出点什么了吗?
生:我感悟到了他知识的渊博。
生:我觉得他很神,80多岁的人了,还有那么多的作品问世。
生:我觉得他对自然、对身边一切都有着特别的爱。
生:我觉得他懂的东西太多了,他太有思想了。
生:他是著名的国学大师、梵文学家,他对“佛”很有研究。
师:你们能从课文中看出来吗?
生:能。百思不得其解,徘徊在丝瓜下面,像达摩老祖一样,面壁参禅。
师:何为“参禅”?
何为“达摩老祖”?
生:(查字典)佛教徒冥想领会佛理叫参禅。师:何为“达摩老祖”?
生:不解!师:那么佛教创始人是谁?
生:释迦牟尼。师:达摩老祖面壁参禅,十年自省悟得禅理。你们知道佛学有些怎样的禅理呢?
生:阿弥陀佛。生: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生: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师:大家可能还不知道禅理中有一个核心思想就是一切随缘,季老先生能在德国学成后毅然回国,能在“文革”动乱中完成《牛棚杂记》,无论是顺境、逆境,总是“心中有数,无言静观,它怡然、泰然、悠然、坦然,仿佛含笑面对秋阳”,这一切都像什么?
生:一切随缘。
生:像他豁达的人生态度。
师:很好!现在我们把最后一段齐读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到这种感觉。(生齐读)
师:找到了吗?生:找到了。
师:很好!课文表现的就是这种态度,豁达、随缘,表现了作者对新生命的创造力的无限赞美。(板书:豁达随缘)师:亲爱的同学,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感悟了丝瓜的神奇,感悟了季老先生的神奇,感悟了生命的神奇。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呢?
生:我不能改变环境,但我可以改变自己,让自己适应环境。
生:对任何事都不要斤斤计较,要大度一些。
生:不管有多大的困难,我们都要想办法去解决,积极地去面对,决不悲观。
生:如果需要作自我牺牲,只要对别人有帮助,我也愿意。
师:说得太好了!我们将这四位同学的发言一起来组织一下,怎么样?
生:好!师:老师和你们一起组织,看看谁组织得好!
师:同学们,老师组织好了,我来抛砖引玉吧!我们的启示:牺牲个人利益不是痛苦,不是丧失,不是剥夺,而是爱心的流露,善意的升华,美德的弘扬。我们不能改变环境,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适应环境。不管何时,不论何地,我们应始终保持一颗豁达、随缘的心。同学们,老师组织得好不好?
生:好!
师:那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吧!(生齐读)
师:非常棒,太有激情了!老师很想听听你们的启示,可惜来不及了,下课铃马上就要响了,课后再交流吧!说不定我们还有更多的启示。谢谢大家!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