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25
这是九年级下册第九课《谈生命》教案,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以前写过一个小专题,主题是:和学生艰难地对话。
关于“艰难”的含义和操作方法,继续说说。
语文的对话基本包括三个方面:教师和文本的对话,教师和学生的对话,学生和文本的对话。其中,教师和学生的对话是核心,是关键。因为只有师生对话成功了,教师和文本的有效对话才能够成为“教学资源”;也只有师生对话成功了,学生和文本的对话才可能推进。师生对话更是课堂内容的直接呈现。
教师的对话能力是教学能力的高层次能力。因为师生对话能力最具课堂现场感。真正的课堂对话,可以有前期准备,但本质上是不可预设,甚至不可期待的。因为一旦期待了,对话往往就变“导”为“套”了。对话的魅力只能是生成,是应情景而生的,应学生思维的跳跃而生的。教师的本事在于,你需要在这些跳跃的灵感之中,去判断,去鉴别,去选择,去整合,去深入……
但“不期待”和“生成”并不等于放任自流。
我们要尊重学生,但不能迁就学生。
我非常反对那种从头到尾都漫无边际地任学生去讨论的课堂。教师主动或者被动边缘化。其实是教师的不作为,却非要说是“生命的狂欢、知识的超市”什么的。这样的课堂,浅思维,乱思维横行,一堂课下来,闹闹哄哄,结果呢,是什么也没有。这样的课堂,还把所谓“知识、能力”的落实最后全部变为了这样那样的“案”之类的教改怪胎,在孩子们已经无比沉重的学习负担上雪上添霜。
其实,你的课堂叫什么并不重要。形式也并不重要:你采用新型的小组合作式面对面坐着是可以的,你坚持传统要求学生面向教师面向黑板也很好——这都得视教学的需要而定。重要的是教师必须“该出手时就出手”,给学生以切实帮助,赋予课堂以凝聚动力和前进动力。
一盘散沙肯定不是好课堂!
浮于表面凝滞死板肯定不是好课堂。
课堂的空间和时间其实是相对恒定的,分分秒秒异常珍贵。所以,课堂教学甚至是“微雕”的艺术。这有点儿像魏学伊笔下的那枚“核舟”:人物要丰富,性格要鲜明,情节需饱满,主题必突出,甚至还需要赋予作品更辽远的想像张力。王叔远的雕刻技艺,其实对语文教学是大有启示的。四十分钟,孩子们能否走向远方:在知识上、能力上、情感上有较为扎实的收获,全要靠老师的统筹规划,妙手点染。如果教师心中无丘壑,脑里没有整整一盘棋,是很难在课堂推进的瞬间运筹帷幄的。
好课堂“收”与“放”要相得益彰:既要给学生充分表达自由,也要给教师相对从容的点拨提升的机会。好的课堂,一定是师生的生命共同在场,谁成了边缘人物都是遗憾。
举个例子来说明。
比如这学期上的冰心的抒情散文《谈生命》。
我研究这篇课文,先做了文本特质分析以确定基本策略:
首先,它是相当经典的抒情散文。初步定位为“诵读课型”。
其次,它是抒情散文中名句迭出颇多警言的散文,在“诵读课型”的基础上,还可以归入“警句积累型”。文中诸多名句,孩子们未必能够全懂,稍加点拨即可。关键是诵读成诵,能够初步和自己的生活对接。
不要小看这个简单的文本特质分析:她确定的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式的总纲总路线。
这个分析,就明确了学习这篇课文,不会像学《老王》那样去咬文嚼字。诵读感悟积累是另外的一种“咬”和“嚼”。
在具体操作上,整个课堂分为三个板块:
第一板块:初读初悟(主要是示范性散文“整容创新诵读”和学生自主“整容创新诵读”)
第二板块:疑读疑悟(内容是讨论难点)
第三板块:创读创悟(名句积累,课文内容为我所用)
在这三个板块中,第三个板块完全是开放的。前两个板块属于“半开放”。
第一个板块的半开放表现为:前半部分是老师引领示范给方法,后半部分是分小组现场设计诵读展示。
第二个板块的半开放表现为:先让学生自由质疑,然后老师引领重点解决最难问题。
整堂课最检验老师真功夫的就是第二板块。或者说是第二板块的前半部分。这是不可预设的。学生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但你的时间有限。如何在这个板块中腾挪跌宕,在有限的时间内产生最大的效益,那就要看老师的临场机变了。
基本的思想是:
有些问题,不用回答。
有些问题,侧面回答。
有些问题,正面回答。
有些问题,延迟回答。
有些问题,整合回答。
有些问题,择机回答。
……
总之,既要面对学生的问题,又要考虑:这个问题值不值得在语文课上来回答;这个问题值不值得占用全班同学的时间来回答;这个问题回答的最佳时机是什么;这个问题采用何种策略来回答……
核心原则是:直面问题,但努力不要冲淡教学主题。要靠老师的努力,把学生的视线集中到最有价值的问题上去。
举例说明:
〔课堂微案例之一〕
生:我不明白为什么“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这句,既然是春天,为什么还有“冰雪”呢?(众笑)
师:可爱的孩子,读书真仔细。这是地理的问题,下去问问地理老师好吗?
(自评:南方的孩子不明白为什么春天了水还是“冰雪”,这是个可爱的问题,但不属于语文范畴的问题。可以让孩子带着问题出课堂。)
[课堂微案例之二]
生:“清冷中带些幽幽的温暖”,真奇怪,既然温暖了,又怎么会“清冷”呢?
师:乖乖!这一轮新月,或许就是寒月啊。生命中的感觉是很复杂的,可能恰恰就是因为有些“冷”才更会“暖”呢。冷暖相生。回去和妈妈,和姐姐,和同学讨论一下是不是经常有这样的奇特感觉——冷而温暖,好不好?
(自评:说实话,要解释清楚孩子问的这个问题,还真不容易。这可能已经不仅仅是真实意义上的触觉的问题了,它已经超越触觉,是人的一种细腻敏感多元的心灵状态,甚至是陌生化的心灵状态。最好不纠缠。点到为止。让学生觉得余韵悠悠吧。)
[课堂微案例之三]
生:我觉得这句话很奇怪: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这句话出现了两遍。为什么经历了一辈子之后,居然快乐和悲哀都没有呢?
师:好!这是非常有价值的一个问题。你等一等好吗?等会儿我们会重点解决这个问题。
(点评:第二板块的“学生质疑”完成之后,我会适时抛出我已经准备好的两个最难的问题。这两个问题是我基于文本和基于学生的水平确定的。这两个问题属于“预设问题”。它们的目的不仅仅是解决难点,而且还有承上启下为进入下一个板块做准备的作用。所以,它的最佳解决时间是这个板块的末尾。于是,让学生等一等。)
[课堂微案例之四]
生:“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这句话让我迷惑。好像很矛盾。
生:我读到这句也很迷惑:今生是什么 ?我在今生活得如何?我的来生又在哪里?我觉得这些话题很玄但又很重要。
生:他的提问使我想起了刚才老师重点提到的第一段: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为什么全文中有这么多的“不敢”呢?
师:孩子们,你们的问题其实可以整合为一个问题:作者对生命的态度。你们知不知道,你们的这番思考,有多么深刻。你们其实已经靠近了人类非常关心的终极哲学命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向哪里去。越早思考这些问题,可能我们的生命就越有方向,就会活得越明白。今天我们下课前会解决这个问题,现在还得蓄积一点力量。你等等,好吗?
(自评:这里的处理方式叫“整合”,也还有上一个案例中的“延迟”。“不敢”是我这堂课的切入点。开头提及,最后还将回扣。所以,不能急,不要乱。要铺垫够了,学生进入文本够深了,最后一举突破。)
[课堂微案例之五]
生:我的疑问是这句,“她多么辽阔,多么伟大!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辽阔、伟大、光明”都是褒义词,为什么突然来一个“黑暗”呢?“黑暗”好像是贬义词。
师:可敬的孩子!老师最开始也有这样的疑惑呢。请问“大海深处”是不是黑暗的?
生:是。应该是。
师:肯定是。大家刚刚看了《泰坦尼克号》,大海大洋的深处都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黑。但作者肯定不是想要表达大海的黑。冰心想表达什么呢?
生:冰心可能是想表达大海的博大深刻。
生:大海能够包容一切。
师:其实我们可以尝试改一改这个词,让它更贴近作者的本意,更符合我们的阅读习惯。
生:我想可以改作“深邃”。冰心应该是这么个意思。
师:英雄所见略同!英雄所见略同!相信冰心奶奶泉下有知,也会感谢你的。请大家批注:改“黑暗”为“深邃”。
(自评:这个问题问得高明。其实我在备课的时候也考虑到了。但我决定不一定非要提出来。如果学生关注到了,就顺便解决。这个问题是个创新型的问题,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好机会。所以,一鼓作气,点石成金。)
[课堂微案例之六]
生:我在想,作者把生命比喻为河流和小树,大概意思差不多,可不可以删掉其中的一个比喻呢?
师:这个同学从文章整体上来进行思考和质疑,有一种宏观的视野,很了不起。大家说说,可不可以删掉其中的一个比喻。
生:我觉得呢,如果是考试题,肯定不能删(众笑)。但是,如果不是考试题呢,我觉得可以删掉。因为差不多嘛。两个比喻谈的都是生命在不断成长,回环往复的过程。
师:这个同学很幽默啊,活得很明白。你同意他的意见吗?
生:我觉得似乎也是一样的,可以删掉。
师:这大概是全文最难的一个问题 了。它们真的没有不同点吗?
生:一样的变化生长。不一样的是一个走向大江大洋,一个走向天空。
师:你的分析充满了诗意啊!
生:好像小河在生长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更多。
师:“河流”和“树”的生命状态的不同点在哪里呢?打说形象点儿。比如说王老师,最开始教书的地方是西部农村的一个小乡镇,然后在这二十年中,经历了县城、都市的好多学校,最后又来到北京。你们说,王老师的生命状态,像——
生:河流。
师:一直在流动,在变化,也在发展自己,确实像河流。而王老师的一些朋友,他们没有选择流动,他们有的还在那所乡村中学工作,很快乐,也很有成就感,现在也是很优秀的老师。他们的生命状态,像——
生:树。
师:对!发现了“河流”和“树”的不同了吗?
生:一个走向远方,一个扎根在原地。一个是流动的,一个是静止的。
师:只是在空间的范畴说相对静止,其实树向上生长,也是一种运动。既坚守一方土地,又向上生长运动。所以,冰心其实写了两种生命状态,既有相似点,又有不同点。所以,删掉其中一个,文章的内蕴就减少了。
(自评:这是预设的两个难点之一。几次上课,在这上面都耗费了非常多的精力。看来,它确实是难点。最后解决的办法是“设喻”的办法,拿自己来打了比方,难点就迎刃而解了。如果只讲理性道理,恐怕还会纠结。所以,文学,还是最好用形象来解形象。)
[课堂微案例之七]
生:我还是不明白,为什么奋斗了一辈子,最后却“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呢?
生:神马都是浮云,当然就不快乐,也不悲哀哟。(众笑)
师:他是小小年纪,什么都看透了。天,小伙子,你该不会很快出家吧?
生:不会不会,我现在看什么都不是浮云。(众笑)
生:我觉得,一个成熟的生命一定是宁静的。经历了生活的各种磨砺之后,人会变得从容大度,心就安静下来了。
师:你好像已经悟道了啊!这个问题让十四岁的你们来理解,真的挺难的。看投影,这个人认识吗?
[投影展示]
弘一法师圆寂图片
文字为:悲欣交集
师:弘一法师就是李叔同,写你们熟悉的那首歌:长亭外,古道边,衰草碧连天……
生:哦!
师:他可是一代才子。在各个领域都有杰出贡献。他39岁出家修行。去世之前,遗言为“悲欣交集”。他还用庄子中的话来诠释——
[投影展示]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1941年10月13日弘一大师圆寂前引用的话
意思是:但只见春满花开,皓月当空,一片宁静安详,那就是我的归处啊。
(生读)
(投影展示进入第三板块:创读创悟)
师:同学们,这就是没有快乐,也没有悲哀的境界,这是生命的大自在,是体验了一切之后的包容一切。你们的发言让我们想起了许多人。有刚才课前我看到的刘赛,刘伟,还有他——(举起手中的苹果电脑)。老师所在的学校是未来学校,我们所有的电子设备都是苹果的。我欣赏和热爱着苹果产品,更为苹果之父乔布斯折服。可是,去年,乔布斯离开了我们。让我们看一个由腾讯制作的纪念他的视频,也许大家会更加明白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那些问题。
[播放腾讯视频 。 该视频概括地回忆了乔布斯波澜起伏但又宁静的一生。文字精粹,图片生动,音乐感人至深。学生看后,自由说话。]
(自评:好了,机会又来了。现在要重点解决开头遗留的难题。我做了充分的预设:引入资料突破难点。弘一法师的故事,还有乔布斯的故事。穿插的内容可以以更加具体可感的形象告诉学生:什么叫做“没有悲哀,也没有快乐”。这个难点的突破方法和上一个案例显然不同,但设计的理念是相同的:以形象解形象。同时,自然过渡到“创读创悟”的板块,节省了课堂时间。)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