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25
这是《触摸春天》公开课教学设计案例,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教材简析:
课文《触摸春天》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讲的是春天,盲童安静在花香的引导下奇迹般的抓住了一只花蝴蝶,告诉我们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能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由于学生年龄小,对生命的意义缺乏深刻的理解,对盲人的世界是怎样的一无所知,所以在感受盲童的生活上有一定困难。但是,学生在四年的学习过程中已具备了一定的语文能力。如: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如何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理解课文与体会感情怎样融为一体等,学生已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课文。因此,教学本课我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结合自己读过的感人故事,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作为学生学习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设计思路:
阅读是读者与作者的对话,因此阅读教学就要引导学生潜心钻研文本,充分感悟,在听说读写中落实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由于课文内容对于四年级学生有一定难度,所以,教学时我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围绕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注重学习方法的运用,先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的主旨;然后抛出一个提纲挈领的大问题深入品读课文的精彩片段。学生通过这个问题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品读,质疑,感悟,交流,想象,练习,教师则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引导他们抓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大胆展开想象,有感情朗读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体会感情;最后,理解文章的中心句让学生在讨论交流,写话训练中准确理解课文的内容,感悟作者的写作目的,真正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为他们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反复品读等方法自主阅读理解。
3.情感与态度: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爱生命、关爱他人的情感与态度。
教学重难点:体会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感受作者所揭示的道理。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一方面浓缩了课文的精华,便于学生把握课文的重点;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学习资源,创设了情境,以帮助和引导他们走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学生课前收集、了解更多热爱生命的感人故事。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理念:
以感受为基础,引领自主读书,强化感染与体验,注重心灵感悟。统整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情境,尊重独特的见解和感受,升华情感。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师评价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充满活力的季节。它既不像夏天那样炎热,又不像秋天那样冷清,更不像冬天那样寒冷。在你的眼里,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呢?
2、出示课件
3、春天来了,我们可以用自己的眼睛、双手体验到春的气息,可邻居的小女孩安静是个盲童,在这个春光明媚的季节,她是怎样感受到春天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触摸春天》。
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自己眼中的春天。
“有纳才能吐”,有积累才能够表达。同学们的词汇这么丰富,看得出大家课外一定读过许多课外书。
积累与运用相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激发他们对春天的热爱,为学习课文奠定情感基础。
二、回顾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介绍课文的主要内容。
2、交流安静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大家的想法很独特,但一定要大声地、自信地表达出来。
回顾课文,通过对课文内容和人物形象的初步认识,激发学生深入学习课文的兴趣。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对于学习一篇课文还远远不够,因为课文中有许多含义深刻的句子,值得我们细细的品味和体会。下面,我们一起在配乐朗读中走进安静的内心世界,和他一起触摸春天。
2、播放课文的配乐朗读。
3、交流感动惊讶的句子。
引导:一个视力正常的人都未必能抓住蝴蝶,何况是一个盲童?
出示课件:
安静在花丛中( ),她走得很流畅,在一株月季花前她( ),慢慢地( )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 )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安静的手指悄然( ),竟然( )那只蝴蝶。
引导:安静的这些动作如果不是作者亲眼看到,你们会相信这是一个盲童所做的吗?
所以说这是一个奇迹。
引导:其实,生活中创造奇迹的人有许许多多。(出示课件)
张海迪:身残志坚,不屈服于命运。
千手观音:创造绚丽人生
残疾运动员:顽强的意志,不懈地努力,勇敢地拼搏。
出示课件:
填一填:
谁都可以创造奇迹,只要你( ),就能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安静能创造奇迹是为什么呢?
蝴蝶在安静的手指间扑腾,她的脸上充满了惊讶,此时她一定在想( )。
小结: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安静的眼睛虽然失明,但心灵的窗户并没有关闭,她在用自己的身体和心灵感受着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所以,她的内心世界也是多姿多彩。
4、交流不理解的句子。
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仔细地读一读,想一想,自己解决这些问题。
引导:
(1)她在张望什么?
(2)安静这么喜欢蝴蝶,她为什么不把蝴蝶永远留在自己的身边?
(3)这个世界上美好的事物太多了,安静因为看不到它们,也无法去想象它们是什么样子,但在她的内心世界里,一定可以想象到一种美好的景象,那是什么?
5、作者被眼前这动人的一幕所深深地感动,同时也悟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出示课件:
“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出示课件:
填一填:
谁都有生活的权利,无论你( ),只要你(
),就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小结:
每个人都有生活的权利,无论你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只要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就一定能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
1、学生边听边思考。
用“!”画出令你感动惊讶的句子,用“?”画出你不理解的句子,并用简单的几个词语写下自己的感受。
2、学生之间讨论交流。
3、全班汇报交流。
学生谈体会:
(1)“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
学生联系上文,边读边思考:
安静是怎样一步一步拢住蝴蝶的?画出描写她动作的词语。
学生汇报
填写:穿梭、停下来、伸出、伸向、合拢、拢住了
学生齐答“不会”
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这些先进人物的典型事例。
学生自由表述
对春天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学生有感情朗读,读出安静对春天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全班齐读
学生展开想象,自由表述。
(2)学生谈其它感动惊讶的句子。
(3)学生质疑问难
“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此刻安静的心上,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道极其优美的曲线,述说着飞翔的概念。”
“张望”的意思是向四周看,在这里形容一个盲童合适吗?
“弧线”、“曲线”指的是什么?
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学生一步一步地深入理解课文。
(对蝴蝶的留恋,对飞翔的向往。)
(蝴蝶也有生活的权利。)
(蝴蝶翩翩飞舞的样子。)
有感情朗读句子,读出自己的感受。
学生齐读
学生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小组讨论对这句话的理解。
全班交流汇报
学生自由表述
学生齐读“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多么好的想法啊,你真是一个会想的孩子!
你找地不够完整,老师再给你一点时间,你一定行。
抓重点词语理解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深入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
同学们收集的这些资料真让老师感动。理解一篇课文就是要联系生活实际,这样才能有深刻的体会。
大家说得真好,说明对课文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读得很好,听得出你是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了。我们一起来读一次,把你们对课文的感悟、理解读出来。
“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学会想象,善于想象,也是一种理解课文的方法。
“学贵有疑”,问题是学习、思考的结果。你们的问题提得很有水平。尤其是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句子。
联系上下文是理解课文的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大家要学会运用这种方法学习课文。
听你们的朗读是一种享受,你们不但读出了声,而且读出了情,让老师也仿佛走进了安静的内心世界。
同学们我们就要这样读书,要和生活联系起来,和自己的经验、经历联系起来,这样就会理解得比较透彻。
创设情境,为学生学习课文营造一个优美宁静的课堂氛围,与课文产生共鸣。
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启发他们深入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意思。
培养学生运用联系上文的方法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课内与课外知识的有机结合,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准确理解课文。
检测学生理解课文的程度。
加强对课文的感悟能力。
为理解下文奠定基础。
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和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方法。
在朗读中感悟,在感悟中理解。
揭示课文的中心。教给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的方法。
再次检测学生对这句话,对这篇课文的理解程度。
四、课外延伸,强化认识。
1、在人生的道路上,你将怎样书写自己的春天,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读后感。
2、阅读海伦·凯勒写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读写结合,学生在课内与课外知识的内化过程中,更加体会到了课文所揭示的深刻道理。
把对课文的感悟与自己的学习生活联系起来,指导学生如何做人和学习。
板书设计:
安静
热爱春天
触摸春天 热爱生活 缤纷世界
热爱生命
课后反思:
课文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意境隽美,含义深刻,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读起来让人回味无穷。但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的确有一定困难。因为他们对生活和生命的概念、理解还很模糊,所以对如何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更是一无所知。所以,教学中,我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一切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形成与培养的思想。力求使自己的教学设计更贴近学生的学习,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因此,我在设计问题时避开繁琐的提问,而是围绕文中的重点句子展开教学。首先是让学生画出感动惊讶的句子,这一问题降低了学生理解含义深刻句子意思的难度,学生将自己感动惊讶的理由表述出来,就已经对课文理解了一半。之后,我利用多媒体引进相关资源,并通过设计小练习让学生填空,想象,介绍收集的资料等环节,使他们不但掌握了联系上下文,抓关键词语,联系生活实际及大胆想象等理解句子的方法,而且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得更加深刻。
接着,在交流不理解的句子时,我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学生立即抓住“张望”“弧度”“曲线”这几个关键词语提问。此时,我没有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让他们联系上下文反复品读课文,自己理解。虽然他们的理解不是很深刻,但已经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并且能把这种见解通过有感情朗读表现出来,真正实现了在读中悟,在悟中读。
最后,在理解课文结尾的中心句时,我将原句改为填空练习,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与自己的理解补充句子,巧妙地理解了意思。总之,整节课的设计都以学生为主体,都以学生能否理解为出发点,因此,学生学起来并没有感到吃力,反而收获甚多。当然,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也有。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不会将自己课外收集的资料与课文内容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但我相信,只要在这方面对学生加强训练,他们的语文能力一定会提高。
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能够凭借教科书,创造性地进行教学,适时、适度地引进教学资源,使课程内容更充实,更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中学习语文,学习做人,习得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