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24
这是《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第二课时教案,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主题1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
内容标准
1.通过调查讨论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综合利用的最新进展。
2.了解我国基本化工的生产资源、基本化工产品的主要种类和发展概况。
3.了解海水的综合利用,认识化学科学发展对自然资源利用的作用。
4.以废旧塑料的再生利用为例,认识化学对废旧物资再生与综合利用的作用,讨论其可能的途径。
活动与探究建议
①收集资料:海水、煤、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的综合利用。
②绘制图表:石油化工或其他化工的主要原料、过程和产品。
③实验:用碳酸氢铵和氯化钠制取碳酸钠,对产品进行检验。
④查阅有关氯碱工业发展的资料,讨论科学技术对促进生产力发展所起的作用。
⑤讨论:资源的循环利用、能源的优化应用、环境的源头治理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⑥调查当地固体废弃物(如粉煤灰)的回收和利用情况,讨论存在问题的解决途径。
主题2化学与材料的制造、应用
内容标准
1.讨论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材料的要求,认识化学对材料科学发展的促进作用。
2.举例说明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合成材料、复合材料和其他新材料的特点,了解有关的生产原理。
3.举例说明用化学方法进行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的原理。
4.收集我国现代材料研究和材料工业发展情况的资料,认识新材料的发展方向。活动与探究建议
①就近参观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或高分子材料的生产、加工企业(或者观看有关影像),收集有关资料,撰写有关科学小品。
②查阅资料:制造芯片的硅晶体的生产原理和基本过程。
③实验:电路板的化学刻蚀。
④观看影像或参观:金属的电镀等。
⑤实验:用淀粉自制吸水材料,并进行模拟保水试验。
主题3化学与工农业生产
内容标准
1.知道化学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2.了解合成氨的主要原理、原料、重要设备、流程和意义,认识催化剂的研制对促进化学工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3.通过实例了解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特点,知道精细化工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4.通过典型事例了解化学肥料、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除莠剂及其发展趋势。活动与探究建议
①参观化工厂或观看有关的影像资料片,考察企业的选址情况,收集产品的生产原理、原料利用率、能耗、投资和成本核算等资料,撰写考察报告。
②参观当地的精细化工企业(或者观看有关的影像片、收集有关的资料),讨论精细化工发展的前景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③调查:化学在染整工艺中的应用。
④调查当地农村使用化学肥料的情况,写成调查报告,与同学交流讨论。
⑤测定土壤的酸碱度,讨论改良酸性土壤和碱性土壤的一般方法。
⑥参观调查:化学在农林产品深加工中的应用。
⑦交流讨论:从农药DDT的广泛使用到禁用所引发的思考。
3.物质结构与性质
物质结构理论是现代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的重要基础。它揭示了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有助于人们理解物质变化的本质,预测物质的性质,为分子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在本课程模块中,我们将从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构成的规律,以微粒之间不同的作用力为线索,侧重研究不同类型物质的有关性质,帮助高中学生进一步丰富物质结构的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模块的学习,学生应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
1.从科学家探索物质构成奥秘的史实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2.进一步形成有关物质结构的基本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3.能从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的视角解释一些化学现象,预测物质的有关性质;
4.在理论分析和实验探究过程中学习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逐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主题1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内容标准
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2.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3.能说出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涵义,能应用元素的电离能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4.知道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了解其简单应用。
活动与探究建议
①讨论:元素周期表中各区、周期、族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②参观、观看影像或资料:原子吸收和发射光谱分析。
③阅读与交流:原子操纵技术。
④讨论:主族元素电离能的变化与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
⑤查阅有关元素的电负性资料,解释元素的“对角线”规则,列举实例予以说明。
主题2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
内容标准
1.能说明离子键的形成,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解释其物理性质。
2.了解晶格能的应用,知道晶格能的大小可以衡量离子晶体中离子键的强弱。
3.知道共价键的主要类型,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4.认识共价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能根据有关理论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能说明简单配合物的成键情况。
5.了解“手性分子”在生命科学等方面的应用。
6.结合实例说明“等电子原理”的应用。
7.了解原子晶体的特征,能描述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8.知道金属键的涵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
9.能列举金属晶体的基本堆积模型。
活动与探究建议
①制作典型的离子晶体结构模型。
②比较氯化钠、氯化铯等离子晶体的结构特征。
③实验探究:熔融盐的导电性。
④实验探究:明矾或铬钾矾晶体的生长条件。
⑤查阅资料:晶格能与岩浆晶胞规则。
⑥运用模型研究:P4、P4O6、P4O10等共价分子的结构及相互联系,并预测其化学性质。
⑦利用模型等分析金刚石晶体与石墨晶体的结构特点,讨论两者性质的差异。
⑧阅读与交流:配位化学的发展及其对现代化学的贡献。
⑨查阅N2、CO的有关数据并进行比较。
⑩查阅资料:“手性分子”的合成及应用。讨论:为什么金属晶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主题3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
内容标准
1.结合实例说明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
2.举例说明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的状态等方面的影响。
3.列举含有氢键的物质,知道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4.知道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的结构微粒、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活动与探究建议
①讨论:卤素单质和卤化氢熔、沸点变化有什么规律?
②实验:“相似相溶”规则的实际应用。
③讨论:邻羟基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的沸点和溶解度差异的原因。
④讨论:水的特殊性。
主题4研究物质结构的价值
内容标准
1.了解人类探索物质结构的价值,认同“物质结构的探索是无止境的”观点,认识在分子等层次研究物质的意义。
2.知道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了解研究物质结构的基本方法和实验手段。
3.认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的关系,了解元素周期系的应用价值。
4.初步认识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知道物质结构的研究有助于发现具有预期性质的新物质。
活动与探究建议
①讨论:模型在探索原子结构中的应用。
②观看影像:金刚石的制造。
③阅读与讨论:元素周期表的发现与应用。
④收集有关20世纪科学家在物质结构探索方面的资料,并进行交流讨论。
⑤讨论:稀有气体化合物的发现给我们什么启示?
4.化学反应原理
人类在探索物质变化的历史过程中,积累了许多有关物质变化的知识,加深和发展了对化学变化的本质认识,人们根据化学反应的规律控制和利用化学反应,不断丰富社会物质财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推动社会的发展。
在本课程模块中,我们将从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以及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等方面,探索化学反应的规律及其应用。
通过本课程模块的学习,学生应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
1.认识化学变化所遵循的基本原理,初步形成关于物质变化的正确观念;
2.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所遵循的规律,知道化学反应原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3.赞赏运用化学反应原理合成新物质对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文明所起的重要作用,能对生产、生活和自然界中的有关化学变化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4.增强探索化学反应原理的兴趣,树立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志向。
主题1化学反应与能量
内容标准
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通过查阅资料说明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知道节约能源、提高能量利用效率的实际意义。
3.能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涵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4.体验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探究过程,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5.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认识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实际意义及其重要应用。
6.能解释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认识金属腐蚀的危害,通过实验探究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活动与探究建议
①观看影像或讨论: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②调查与交流:家庭使用煤气、液化石油气、煤等的热能利用效率,提出提高能源利用率的合理化建议。
③查阅资料:人类社会所面临的能源危机以及未来新型能源。
④讨论:太阳能储存和利用的途径。
⑤查阅资料并交流:“化学暖炉”、“热敷袋”的构造和发热原理。
⑥讨论:选择燃料的依据。
⑦查阅资料并交流:火箭推进剂的主要成分和燃烧热。
⑧实验探究:电能与化学能的相互转化。
⑨调查市场常见化学电池的种类,讨论它们的工作原理、生产工艺和回收价值。
⑩查阅资料并交流:防止钢铁腐蚀的方法。
主题2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内容标准
1.知道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通过实验测定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
2.知道活化能的涵义及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3.通过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压强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
4.通过催化剂实际应用的事例,认识其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作用。
5.能用焓变和熵变说明化学反应的方向。
6.描述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知道化学平衡常数的涵义,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计算反应物的转化率。
7.通过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并能用相关理论加以解释。
8.认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活动与探究建议
①实验探究:浓度、温度对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速率的影响。
②实验探究:向用硫酸酸化的草酸溶液中逐滴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测定溶液褪色所需时间,讨论溶液褪色先慢后快的可能原因。
③实验探究:不同催化剂对淀粉水解速率的影响。
④实验探究:温度对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影响。
⑤实验:温度、浓度对溴离子与铜离子配位平衡的影响。
⑥查阅资料:奇妙的化学振荡反应。
⑦讨论:化学反应的趋势和速率。
⑧讨论:合成氨反应条件选择的依据。
主题3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内容标准
1.能描述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了解酸碱电离理论。
2.知道水的离子积常数,能进行溶液pH的简单计算。
3.初步掌握测定溶液pH的方法,知道溶液pH的调控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应用。
4.认识盐类水解的原理,归纳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能举例说明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5.能描述沉淀溶解平衡,知道沉淀转化的本质。
活动与探究建议
①实验:用pH计测定中和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绘制滴定曲线。
②实验:测定不同盐溶液的pH,说明这些盐溶液呈酸性、中性或碱性的原因。
③实验探究:促进或抑制氯化铁的水解。
④实验:沉淀的转化。
⑤查阅资料并交流:含氟牙膏预防龋齿的化学原理,提出加氟预防龋齿需要注意的问题。
5.有机化学基础
在人类已知的化合物中,有机化合物占了绝大多数。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人类居住的地球上,使地球充满生机与活力。近年来,新合成的有机化合物数量以千万计,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物质世界,满足了日益增长的社会需要,提高了人们对物质及其变化的认识。当今,有机化合物的应用已深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学习有机化合物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本课程模块中,我们将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学习各类有机物的性质和应用。
通过本课程模块的学习,学生应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
1.初步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2.认识实验在有机化合物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了解有机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掌握有关实验的基本技能;
3.认识有机化合物在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主题1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
内容标准
1.通过对典型实例的分析,初步了解测定有机化合物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量的一般方法,并能根据其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
2.知道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了解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能正确地表示它们的结构。
3.知道通过化学实验和某些物理方法可以确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4.通过对典型实例的分析,了解有机化合物存在异构现象,能判断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
5.能根据有机化合物命名规则命名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6.能列举事实说明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活动与探究建议
①观察实验:李比希法分析碳氢元素含量的仪器装置与原理。
②实验:甘油中碳、氢元素的检验;氯丁烷中氯元素的检验。
③查阅资料或观看影像:质谱仪、元素分析仪在有机化合物组成分析中的运用。
④用球棍模型、多媒体软件展示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空间结构和异构现象。
⑤观察:同分异构体的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图谱。
⑥阅读与讨论:手性化合物的合成与应用。
⑦通过苯、乙醇、苯酚性质比较说明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⑧阅读:硬脂酸钠、烷基磺酸钠的结构特点及其乳化作用。
主题2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
内容标准
1.以烷、烯、炔和芳香烃的代表物为例,比较它们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差异。
2.能说出天然气、石油液化气、汽油的组成,认识它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举例说明烃类物质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工中的重要作用。
4.认识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知道它们的转化关系。
5.根据有机化合物组成和结构的特点,认识加成、取代和消去反应。
6.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了解某些烃、烃的衍生物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关注有机化合物的安全使用问题。
活动与探究建议
①实验探究:比较甲烷、乙烯、乙炔、苯的化学性质。
②观察实验:苯的溴代或硝化反应。甲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作用。
③阅读与交流:煤、石油的综合利用。
④实验:乙醇的酯化;醛基的检验;乙酸乙酯的水解。
⑤实验:苯酚的化学性质及其检验。
⑥实验:自制肥皂与肥皂的洗涤作用。
⑦调查与讨论:苯、卤代烃、甲醛、苯酚等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健康的危害。
⑧阅读与讨论:乳酸、磷脂的结构、性质特点和营养作用。
主题3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
内容标准
1.认识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能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源开发上的应用。
2.能说出氨基酸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查阅资料了解氨基酸、蛋白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3.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认识人工合成多肽、蛋白质、核酸等的意义,体会化学科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活动与探究建议
①实验探究:蔗糖、纤维素的水解产物。
②实验:酶的催化作用。
③阅读与讨论:蛋白质结构的复杂性。
④实验:蛋白质的性质。
主题4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内容标准
1.能举例说明合成高分子的组成与结构特点,能依据简单合成高分子的结构分析其链节和单体。
2.能说明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特点。
3.举例说明新型高分子材料的优异性能及其在高新技术领域中的应用,讨论有机合成在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贡献。
活动与探究建议
①阅读与交流:常见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应用与合成。
②实验:区别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
③阅读与交流:高分子膜、导电高分子、可降解塑料、医用高分子、高分子涂料、液晶显示材料(LCD)的性能与应用。
④实验:聚苯乙烯的热降解,酚醛树脂的合成。
6.实验化学
“实验化学”是普通高中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设置该课程模块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实验在化学科学中的地位,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模块的学习,学生应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
1.认识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知识、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2.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方法和技能,了解现代仪器在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研究中的应用;
3.了解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初步形成运用化学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形成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具有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5.形成绿色化学的观念,强化实验安全意识。
主题1化学实验基础
内容标准
1.认识化学实验在学习和研究化学中的作用。
2.具有安全意识,能顺利地完成化学实验。
3.树立绿色化学思想,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
4.知道物质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能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设计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方案,并初步掌握其操作技能。
5.初步了解常见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检测方法,知道质谱仪、核磁共振仪、红外光谱仪等现代仪器在测定物质结构中的作用。
6.初步掌握天平、酸度计等仪器的使用方法,能根据误差分析的原理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认识定量分析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7.认识反应条件控制在化学研究中的意义和作用,初步掌握控制反应条件的一些方法。
8.了解常见物质的制备和合成方法。
活动与探究建议
①实验:食用色素的提取和层析分离。
②科普讲座、查阅资料、参观或观看影像:红外、色谱、原子吸收光谱、核磁共振等现代化学分析测试技术。
③实验:用化学方法(或红外光谱法)检验卤代烷中的卤素。
④实验:用中和滴定法(或气相色谱法)测定食醋中醋酸的含量。
⑤实验:酸碱反应滴定曲线的绘制。
⑥实验探究:制备硫酸亚铁的条件。
主题2化学实验探究
内容标准
1.能发现学习和生产、生活中有意义的化学问题,并进行实验探究。
2.能根据具体情况设计解决化学问题的实验方案,并予以评价和优化。
3.能通过化学实验收集有关数据,并科学地加以处理。
4.能对实验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运用比较、归纳、分析、综合等方法初步揭示化学变化的规律。
活动与探究建议
①实验: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或电化学分析法测定污水中的化学耗氧量。
②比色法测定动物血液或抗贫血药物(或补血剂)中铁的含量。
③实验探究硫酸铜溶液与镁、铝、锌等活泼金属反应的产物。
④设计实验:金属(或塑料)的电镀。
⑤设计实验: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及纯度测定。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化学教学要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尊重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最基本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了解化学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