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21
这是《童趣》教案,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 为《一直短笛轻轻吹》即兴创编表演,体验其童趣。从《猜调》中感悟谜语的乐趣,课后收集更多的谜语进行民间文化交流。
情感 通过“猜猜谜语”、“吹吹短笛”两首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童年生活的乐趣
重点 认识反复跳跃记号
难点 歌曲《一》中的笛子的模拟声节奏较复杂前十六音符、后十六音符都在一句3小节内同时出现,有一定难度,先给予突破
教具 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光盘、打击乐器、表演道具
学具 曲调卡片
教学内容 教师调控 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二、表演《一直短笛轻轻吹》
三、聆听《猜调》
四、小结 师弹琴
谈话导入:“一位小学生在山坡上、在草地上,一边放养一边吹着笛子是多么富有童趣啊!请听歌曲《一》
播放范唱
分句学唱,要求:
讲解反复跳跃记号
歌曲处理
1. 模拟笛声在乐谱上有顿音记号
2. 两个乐段要处理得细致:
3.在教室内准备些道具,
播放乐曲,设问:“你能否听出歌中问什么?答什么?”
再听设问:歌曲的演唱形式、歌曲的速度有什么变化?
复听分析小结
提出要求:课后请大家收集谜语,可以到图书馆去找,可上网查找,也可自己编,下节课我们交流 唱师生问好歌
聆听
要求:听听歌曲唱的是什么内容?表达怎样的情趣?
回答问题
1.难点突破
2.学唱第一乐段前8小节与后4小节的曲调
3.第二乐段
结合歌曲讲解并实践
要唱得短促、轻快,以表达主人翁、欢快的心情
第一乐段是绘景,第二乐段是抒情,两乐段要有对比
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表演唱,然后在全班展示
初听
回答问题
再听回答问题
和学生一起总结 设境
讨论歌曲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建议用听唱法学唱,以减轻学生的负担
以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
多听多感受
学会总结
学会搜集整理
三年级第六册音乐教案4.2
课题 3. 童 趣
课时 第二课时 总节数
教学目标 知识 为《木偶的步态舞》即兴创编表演;通过节奏问答编创活动训练学生的节奏感与想像力
情感 通过聆听《摇船调》、《木偶的步态舞》这两首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童年生活的乐趣
重点 通过聆听《摇船调》、《木偶的步态舞》这两首音乐作品及为其编创表演,让学生感受童年生活的乐趣
难点 学生对节奏问答编创活动的接受能力及注意时间不要太长
教具 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光盘、表演道具
学具 卡片
教学内容 教师调控 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二、表演《摇船调》
三、聆听《木偶的步态舞》
四、小结: 师弹琴
1.由《猜调》导入:“一问一答的歌曲上节课我们学了《猜调》,今天我们再唱一首这样的一问一答歌曲。
2.播放范唱要求:“能听出问什么?怎样回答?”
3.再听范唱。要求:能感悟到“摇船”的感觉吗?如当你有感觉时,请用摇船的动作为歌曲伴随律动。
4.用投影或幻灯打出歌谱,
5.教师钢琴伴奏,,
6.各人自学歌曲并设计表演。
教师手执口风琴到各组轮流伴奏(不带旋律,曲谱见课本),
1.形象导入
设问:“你看过木偶戏吗?谁玩过木偶?哪位同学来模仿一下木偶的动作、木偶的走路?”并轻轻播放《木》作为背景音乐衬托。
设问:谁能用语言来描述一下木偶的形象
2.聆听《木偶的步态舞》
欣赏第一部分音乐
再听第一部分
聆听第二部分音乐,
设问: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在速度上有什么变化?
音乐给我们带来无穷的童趣与乐趣。 唱师生问好歌
全体学生随音乐齐唱
聆听(录音)范唱。
回答问题
聆听歌曲
回答问题
用动作为歌曲做律动
让学生边听录音边做摇船动作边看歌谱,反应快的学生可以随录音轻声哼。
分男女声(或小组)试唱歌曲。
7.各组排列成船形(四组4条船)
全班学生随教师的口风琴伴奏边唱边观察各组的表演(即兴)。
回答问题、自由即兴模仿
当有的学生能合着音乐的节拍走路时,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
回答问题
揭示课题——标题名称
要求合着音乐的节拍走路
表现了木偶的怎样形象?
学生在安静听音乐的前提下,可以在座位上边听音乐边做无声的动作及脸部表情 设境
复习巩固
导入新课
以聆听为
教师从中获取反馈,纠正个别乐句的错误如第3、4小节的一字多音,附点节奏等。
教师到哪一组中间,该组就边唱边表演,各组唱一段歌词即间→答→问答。
师生评价。
用语言引导学生
多用鼓励性语言
多听多感受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