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18
这是《一次函数的图象》课题教案,是优秀的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一、 学生起点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初步认识了变量之间的相依关系,积累了研究变量之间关系以及图象的一些方法和初步经验.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在“引导——探究——发现”式的课堂教学中积极参与讨论问题,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但由于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借助直观、具体的图象更容易理解抽象的一次函数图象的变化规律及其性质.
二、 教学任务分析
《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第六章《一次函数》的第三节。本节内容安排了2个课时完成.第1课时让学生了解了作一次函数图象的方法,并通过作图的操作过程,明确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本节课为第2课时,主要是通过对一次函数图象的比较与归类,探索一次函数及其图象的简单性质.与原传统教材相比,新教材更注重借助感性材料,让学生在具体操作中获得有关一次函数图象的变化规律以及在具体图象中函数值的增减性和增减速度、具体直线之间的平行、相交等位置关系,实际上,这一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意识和能力的好机会,并为今后继续学习一次函数的应用以及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打下基础..
三、 教学目标分析
教学目标
l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一次函数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化规律;
2.在认识一次函数图象的基础上,掌握一次函数图象及其简单性质.
l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经历对一次函数图象变化规律的探究过程,在探究中学会解决一次函数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和策略;
2.在结合图象探究一次函数性质的过程中,增强学生数形结合的意识,渗透分类讨论的思想;
3.通过对一次函数图象及性质的探究,在探究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识图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l 情感与态度目标:
1.在一次函数图象及性质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善于观察、勇于探索和勤于思考的精神;
2.在合作与交流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探究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结合一次函数的图象,探究一次函数的简单性质.
教学难点
一次函数图象变化规律及特点的探究过程及建立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的思想.
四、教法学法
1.教学方法:“探究—归纳—总结—运用”
2.课前准备:
教具:教材,课件,电脑
学具:教材,铅笔,直尺,练习本
五、 教学过程
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图片展示;第二环节:复习引入;第三环节:活动探究;第四环节:反馈练习与知识拓展;第五环节:课时小结;第六环节:作业布置.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
内容:展示一些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图片.说明在我们生活中,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图案,这些图象当中蕴含着某些规律,人们利用这些规律,能更合理地作出决策或预测.
意图:通过富有现实意义的图片展示,引入生活中熟悉的图片,使学生感受到图象里蕴含的某些规律可以使人们作出合理、科学的决策,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感受图象的实用价值.
说明:通过欣赏这些生活中的图象,学生感受到图象中所蕴含的规律,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第二环节:复习引入
内容:在前面,我们已经学会了绘制一次函数图象,那么一次函数图象中又蕴含着什么规律,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次函数图象的性质.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上节课所学习的知识.
复习提问:(1)作函数图象有几个主要步骤?
(2)上节课中我们探究得到一次函数图象有什么特征?
(3)作一次函数图象需要描出几个点?
意图: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为进一步研究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做好铺垫.在上节课的探究中我们得到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其中正比例函数图象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当b>0时,一次函数图象与y轴正半轴相交,当b<0时,一次函数图象与y轴负半轴相交.本节课主要内容是对一次函数中常数 对图象的影响进行探究.
本节课也可从第二环节复习引入开始,直接进入本课题的学习.
说明:学生通过知识回顾,再次明确一次函数图象的一些特征,为学习本节课在知识上作好准备.
第三环节: 活动探究
1 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内容:观察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的下列一次函数的图象.
议一议:
(1)观察图象,它们分别分布在哪些象限.
(2)观察每组三个函数的图象,随着 值的变化, 的值在怎样变化?
(3)从以上观察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归纳出一次函数图象的特点:
在一次函数y=kx+b中
当 时, 随 的增大而增大,当b>0时,直线必过一、二、三象限;
当b<0时,直线必过一、三、四象限;
当 时, 随 的增大而减小,当b>0时,直线必过一、二、四象限;
当b<0时,直线必过二、三、四象限.
意图:归纳出一次函数图象中系数k对函数图象的影响。
说明:
本节课主要是结合一次函数的图象,探究一次函数的简单性质,教学内容较多,为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建议在上一节课的家庭作业中,要求学生绘制上述两组函数图象在作业本上.
本节课首先请学生展示作出的函数图象,师生、生生互评,再让学生结合自己绘制的函数图象来探究一次函数的性质.通过问题串的精心设计,引导学生对,两个常数进行分类讨论,探索出k、b值的变化对图象的影响和变化规律.在此过程中渗透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意识.
学生拿出课前已经做好的函数图象.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进行批改,互评.让学生再次巩固了已学知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在此基础上学生进行观察并分小组对一次函数中 ,的几何意义作了初步的探索.本环节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初步感受到了一次函数的图象及函数的性质由常数k、b决定. 2观察思考,深入探究
内容1:
右图是某次110米栏比赛中两名选手所跑的路程s(米)和所用时间t(秒)的函数图象. 观察图象,你能看出谁跑得更快吗?
意图:学生通过对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讨论,体会不同函数图象的倾斜程度不同,函数值的增减速度也不同,为下面进一步探究一次函数图象的性质作了铺垫.
说明:通过具体的实例,学生在观察讨论中发现可以从图象的倾斜程度看出谁跑得更快,那么一次函数图象的倾斜程度又由什么决定呢?再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课堂注入新的活力.
内容2:(1)作出一次函数 、 和 的图象,观察图象,x从0开始逐渐增大,哪个函数的值先到达6?直线 , 和 哪个与 轴正方向所成的锐角最大? 从中你能发现与x轴正方向所成的锐角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
(2)直线 与 的位置关系如何?
(3)直线 与 的位置关系如何?
引导学生结合函数图象,回答以上的问题.
结合上面几个例子,你认为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由什么决定?请和同桌交流,看看对你有没有启发.
从而希望学生总结出一次函数图象的特点:
.
.
. 当k>0时,k的值越大,直线与x轴的正方向所成的锐角越大.
同一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 与
当 时, ;
当 时, 与 相交.
意图:问题(1)在教材中是放在一次函数图象的第一节课,根据教学安排,我们把这个内容调整到了本节课.经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力图让学生对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及,的几何意义作进一步的探讨,感受在具体图象中平行、相交等位置关系以及函数图象中函数值的增减速度与k值之间的联系.
x
y
O 说明:学生通过讨论,得出所观察到的图象的规律,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加深对一次函数图象及性质的认识.
内容3:比一比,看谁画得快
一次函数 的图象如图所示,你能画出函数 的图象吗?
意图:学生作图(学生可能按常规过两点作直线,也可能利用两直线的位置关系,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利用所学的知识反过来解决了作图问题,再次强调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说明:通过探究,学生已经了解了一次函数图象的特点.根据一次函数图象的特点,学生能较容易的完成此题.
3归纳总结,认识规律
内容:归纳总结一次函数图象的特点:
1.在一次函数y=kx+b中
当 时, 随 的增大而增大,当b>0时,直线必过一、二、三象限;
当b<0时,直线必过一、三、四象限;
当 时, 随 的增大而减小,当b>0时,直线必过一、二、四象限;
当b<0时,直线必过二、三、四象限.
2.当k>0时,k的值越大,直线与x轴的正方向所成的锐角越大.
3. 同一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 与
当 时, ;
当 时, 与 相交.
意图: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共同总结,使学生再次明确一次函数图象的特点,为下个环节的知识运用作好准备.
说明: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之间的相互补充,完善,很容易归纳出一次函数图象的特点.
第四环节:反馈练习
内容:1.你能找出下列四个一次函数对应的图象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1) ; (2) ;
(3); (4) .
2.(1)判断下列各组直线的位置关系:
(A) 与 ;
(B) 与 .
(2)已知直线 与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 平行,则这条直线的函数关系式为 .
O
x
y 3.(1)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 象限, 随的增大而 ;
(2)一次函数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4.小明骑车从家到学校,假设途中他始终保持相同的速度前进,那么小明离家的距离与他骑行时间的图象是下图中的 ;小明离学校的距离与他骑行时间的图象是下图中的 .
5
15
5
15
答案:1.四个图象对应的函数关系式分别为:(3)、(1)、(2)、(4).
2.(1)平行,相交;
(2) .
3.(1)二、四,减小;
(2)B.
4. B,A.
意图:四组练习,旨在检测学生对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掌握情况.可根据学生情况和上课情况适当调整.若学生在回答第1题时有困难,可先引导学生完成分层教学中基础训练1、2题,若学生完成上述练习比较顺利,可根据上课时间适当选择分层教学中提高训练或知识拓展完成.
说明:四组练习注意了问题的梯度,由浅入深,一步步加深学生对一次函数图象及性质的认识.对同学的回答,教师给予点评,对回答问题暂时有困难的同学,教师应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第五环节 课时小结
内容:本节课我们结合一次函数的图象对一次函数的一些简单性质进行了探讨,通过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以下内容:
1.一次函数 中,
当 时, 的值随 的增大而增大,图象经过一、三象限;
当 时, 的值随 的增大而减小,图象经过二、四象限.
2.同一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 与
当 时, ;当 时, 与 相交.
用到了以下的数学思想和基本方法:
1.本节课中用到的数学思想:数形结合、分类讨论.
2.本节课中用到的基本方法:通过观察、操作、猜想、推理、类比、归纳等过程获取数学知识.
意图:引导学生自己小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及数学思想、方法,教师再补充完善,使知识系统化.
说明:学生畅所欲言,相互进行补充,能用自己的话进行归纳总结.
第六环节 作业布置
习题6.4
课外探究
当x>0时,y与x的关系式y=5x;当x≤0时,y=-5x,则它们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大致图象是( )
六、教学设计反思
(1)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策略
本节课是学生首次接触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研究一次函数图象和性质,对他们而言观察对象、探索思路、研究方法都是陌生的,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注意通过有层次的问题串的精心设计,引导学生观察一次函数的图象,探讨一次函数的简单性质,逐步加深学生对一次函数及性质的认识.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探索实践活动中,促成学生对一次函数知识结构的构建和完善;在巩固议练活动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分层教学
根据本班学生及教学情况可在教学过程中选择下述内容进行补充或拓展.
基础训练
1.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位于 象限,y随着x的增大而 .
2.一次函数的图象不经过 象限,y随着x的增大而 .
3.直线与直线 不平行.(在横线上填上一个合适的解析式即可)
提高训练
4.当 时,一次函数的图象不经过 象限.
5.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则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 (填上一个合适的解析式即可)
6.已知一次函数 的图象不经过第三象限,则 , 的取值范围是 , .
☆ 知识拓展
7.如图, 1表示某出版社练习册的销售成本与销售量的关系图象; 2表示练习册的销售收入与销售量的关系图象.请你认真观察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印刷这些练习册出版社前期投资多少钱?
(2)如果只卖出1千册,观察图象,估计是赚钱还是赔钱?
(3)观察图象,卖出多少册书才能不赔不赚(保本)?
(4)设 的解析式是 , 的解析式是 ,观察图象,你能比较 和 的大小吗?
(5)根据这个图象,能否结合你的生活实际创设一个满足此图象的函数问题情境?与同伴进行交流.
意图:学生知识上有一定的分层,可更好地调动不同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适当选择上述题目要求学生分层完成,若时间允许,课内完成,否则留作课后作业.
说明:通过分层练习,调动了不同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应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得出结果:
1.二、四,减小.
2.第二,增大.
3. (答案不唯一).
4.第一
5. (答案不唯一).
6.
7.(1)观察 可以看出当x=0时,y=2,由此可得出版社前期投资为2千元;
(2)观察 和 的图象可以看出当x=1时 ,由此估计只卖出1千册时是赔钱;
(3)当 时不赔不赚,结合图象可以看出,大约卖出2千册时才能不赔不赚;
(4) ,说明随着销售量的逐步增加,销售收入的增长速度大于销售成本的增长速度,因此随着销售量的增大, 盈利会越来越多.
(3)评价方式
根据新课标的评价理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鼓励探索方式、表述方式和解题方法的多样化.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出来的思维水平,应关注的是学生对图象的理解水平和解决过程中的表述水平,应关注学生对基本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和应用一次函数解决问题的意识的提高状况.教学中可通过学生对“议一议”、“想一想”的探究情况和学生对4组反馈练习的完成情况分析学生的认识状况和应用一次函数图象、性质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水平.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应给予恰当的评价和鼓励,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附:板书设计
一次函数的图象(二)
一次函数 的性质 做一做
(1)—————————— (1)——————-
(2)——————————
(2)———————
(3)———————
保留性板书
暂时性板书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