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案例

《烛之武退秦师》公开课教学教案

日期:2022-06-15

这是《烛之武退秦师》公开课教学教案,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好一个“退”字了得

  陕西省武功县后稷中学 梁战柱

  同学们看看文章标题中的“退”字是什么意思?题目是什么意思?

  生:“退”是说退,劝退的意思。标题的意思是烛之武说退(或劝退)秦国的军队。

  师:在塑造烛之武形象上,这一个“退”字有什么作用?完成这样一个填空:从“退”字中可以看出

  讨论就这样展开了。

  “退”前识大局

  师:“退”前烛之武是如何出场的?这在描写上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生:在朋友的推荐下、郑伯的认错下出场的。属于侧面描写,起衬托作用,有一种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作用。

  师:从课文第一段试分析烛之武有没有“退敌”的可能性?试说明理由。

  生:有。

  生:秦晋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这场战争的发起者是晋国,而不是秦国,也就是晋国是主谋,秦国只是帮凶。说服秦国就有可能迫使晋国退兵。

  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一句说明了晋军和秦军没有在同一地方驻扎,这也为烛之武面见秦君,劝退秦军提供了可能。

  生:“是寡人之过也”郑伯的自责,也给了烛之武“退敌”信心和机遇,让烛之武找到了证明自己才能的机会。

  生:佚之狐的话语“师必退”也从侧面说明烛之武有退敌的可能。

  师:同学们分析的都很深刻,说得也很有道理。那么,烛之武是怎样一个人呢?

  生:烛之武就是一个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记个人得失,以大局为重,识大体,顾大局的匹夫形象。

  “退”中显才智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从烛之武的劝退话语入手,试分析烛之武是从哪些方面来劝说秦君的?

  生:一方面,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结合当前局势,从客观实际分析,郑国将要灭亡,说得是事实。使秦君解除疑虑,消除戒心,以退为进,取得秦君的好感。

  生:另一方面,“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从亡郑的结果巧妙地说明了亡郑对晋有利,而对秦有害。指出这场战争最大的获益者是晋国,而不是秦国。从而阐明利害,动摇了秦君。

  生:另一方面,“若余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前面提到亡郑对秦国不利,那么存郑却对秦国无害,利害形成对比,为郑国的存在提供了可能。为秦着想,从利害关系上动摇秦君的战争信心。

  生:另一方面,“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进一步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分析,用历史事实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贪得无厌在。烛之武以史为例,挑拨离间秦晋之间的关系。

  师:同学们讲得好。能结合文章内容,深入分析劝退言语的妙处,分析得有理有据,值得肯定。

  师:从这一段,可以看出烛之武是怎样一个人呢?

  生:烛之武是一位才干超群、智慧惊世和善于攻心的外交家。

  师:从烛之武的劝退言语中,同学们看一看古代外交家在辞令上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生:抓住问题的实质,抓住问题关键。

  生:要抓住对方的心理矛盾,采用化解或分解矛盾的方法。

  生:语言要不卑不亢,既不能降低自己身份,也不能阿谀奉承,做到有理有节。

  生:语言要有换位思想,有时要站在别人的立场。

  ……

  “退”后见成效

  师:最后一段,没有一句写烛之武的语言,能不能去掉?

  生:不能去掉。

  师:这一段在描写上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生:侧面描写(间接描写)。在内容上,使文章叙事更清楚,更明白。在结构上,使文章结构更完整,更能突出烛之武的才智。

  师:如何理解晋侯的“不仁,不知,不武”?

  生:不仁是不讲仁义;不知是不明智;不武是不符合作战的法则。

  生:这三者,更突出“不知”,要明智,要懂得利害关系,懂的得如何获得利益。因为天下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生:也说明了晋侯是个明智的人。

  师:在《左传》中有许多篇目的标题,都能在刻画人物上,给我们一定的启示,那就是题目的文眼,说一说下列课文标题的文眼字,如《曹刿论战》、《齐桓公伐楚》、《郑伯克段于鄢》。

  生:“论”字、“伐”字、“克”字。

  师:大家说得好。我们在学习中要注意标题或语句中重点词语,只要咬定“词语”不放松,立根原在“文本”中,就一定有收获,愿大家能从“退”字的学习中,体会到好一个“退”字了得。

  烛之武退秦必然救郑吗?

  江苏省扬州市弘扬中学 何伟

  《烛之武退秦师》一课即将结束,一学生忽然站起来,怯生生地询问:“老师,烛之武智退秦师,是否就表明他必定解救了郑国呢?”对这个问题,我也曾想过。但我就是将问题抛给了学生,想看看他们怎么思考的:“烛之武退秦必然会救郑吗?”

  有同学不假思索,认为必将救郑。我又问:强大的晋国此时为中原霸主,为何不单独行动灭了较弱的郑国?对此,学生默然,我就请学生回家以后,查找一下此段时期(春秋)各国的形势,可以参看《左传》《史记》。

  第二天上课,同学们踊跃发言。根据大家讨论的内容,总结出以下四点。

  从文本出处看。《烛之武退秦师》节选自《左传》,而《左传》是左丘明为《春秋》所作的传注,他也秉承了“春秋笔法”,以一位史家的眼光,“微言大义”。《烛之武退秦师》之所以广为后人关注,广为传播,最为重要的是因为烛之武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不顾个人安危的精神,以及他高超的论辩艺术,而这些正是左丘明褒扬的一种精神。

  从当时的国际背景看。根据《左传》,联系当时背景,鲁僖公二十八年,晋楚刚刚进行了城濮之战,虽然最终以晋国胜利而告终,从此,晋文公也成就了他的霸主地位;但晋军并未重创楚军的有生力量。晋国的西方仍有强秦觊觎,南方仍有强楚威胁,都想染指中原的霸主地位。况且,秦穆公已先于晋文公称霸。因此,据当时的国际形势来看,在烛之武的诱导下,秦穆公单方面撤军后,老谋深算的晋文公不愿两面树敌,也冠冕堂皇地下了撤军命令。二十多年后,楚成王的孙子楚庄王励精图治,成为“春秋五霸”之一,雄霸一时,这从侧面也证明了晋文公的深谋远虑。

  从战争最后结果看。晋文公不攻打秦军及郑国而撤军,是因为他已经实现了他的部分愿望:即最终导致郑国大夫、晋文公的敌人叔詹自杀、而以归附晋国的子兰为太子。众所周知,太史公的《史记》在很多内容方面或是直接演绎了《左传》,或是作了自己的阐发。《史记·郑世家》中的某些情节可与《烛之武退秦师》相互参看,或许,《史记·郑世家》为我们作了更多的解惑:

  初,郑文公有三夫人,宠子五人,皆以罪蚤死。公怒,溉逐髃公子。子兰奔晋,从晋文公围郑。时兰事晋文公甚谨,爱幸之,乃私于晋,以求入郑为太子。晋于是欲得叔詹为僇。郑文公恐,不敢谓叔詹言。詹闻,言于郑君曰:“臣谓君,君不听臣,晋卒为患。然晋所以围郑,以詹,詹死而赦郑国,詹之愿也。”乃自杀。郑人以詹尸与晋。晋文公曰:“必欲一见郑君,辱之而去。”郑人患之,乃使人私于秦曰:“破郑益晋,非秦之利也。”秦兵罢。晋文公欲入兰为太子,以告郑。郑大夫石癸曰:“吾闻姞姓乃后稷之元妃,其后当有兴者。子兰母,其后也。且夫人子尽已死,余庶子无如兰贤。今围急,晋以为请,利孰大焉!”遂许晋,与盟,而卒立子兰为太子,晋兵乃罢去。

  从晋文公的个人素养看。晋文公在外流亡19年,能保存性命的确不易。19年的流亡生涯,他见识了很多险恶的人心,经历过各种波折风险,但也使他懂得了运用权术,使他的处世经验极为丰富、应变能力极强。试想,假如晋文公攻击秦师,则完全应验了烛之武在秦穆公面前给晋国所下的断语:晋国的确总出尔反尔,忘恩负义(“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晋国总是贪得无厌(“夫晋,何厌之有?”);晋国存有狼子野心,得陇望蜀(“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如此的不仁不义不道不武的结局,这是富有心计、“谲而不正”(孔子云:“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的晋文公所不愿看到的。

  “烛之武智退秦师,只能说明他是一个优秀的说客,善于分析国际形势,展现出他说话的艺术性、优秀的辩才,但是,切不要以为他能左右国际形势,是他以一己之力救了郑国。烛之武智退秦师,最终能保存郑国,是多方面“合力”的结果,最为关键的是晋文公成全了烛之武。”最后语文课代表做了这样的总结。

  那一刻,我想起了国学大师陈寅恪的话,“独立之精神,自由之人格”,这也正是我和我的学生们迫切需要的人格精神。

  一处“晋君”称号 几多言语玄机

  浙江省温州中学 罗进近

  作为一篇记录春秋大国博弈的著名文章,《烛之武退秦师》在大国的生存之道、大国的外交之道等方面着实可为后世的读者提供诸多的辞令样本和智慧范例。本节课就以文章中的一处“晋君”外交称号作为教学切入口,去管窥其中的人物言语玄机。

  师:在布置大家自主探究文章时,有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这几句,课文都加注了——这里的“晋君”指的是“晋惠公”,那么烛之武为什么不直接说“晋惠公”而说“晋君”呢?

  (课堂讨论:你觉得烛之武在这里称“晋君”有何用意?)

  生:这是一种外交礼貌,直呼对方国家的国君名称,有些没有礼貌,不是一位老成持重的大臣应该做的。

  师:你谈得很好,正所谓“外交无小事”,不过,回到“晋君”这个称号,除了顾全礼节以外,还有别的深意吗?

  生:“晋君”是一种宽泛的称号,可以指晋国所有国君,也可以指晋国当下的掌权者。而烛之武深知,秦穆公是能够听懂他的言外之意的。

  生:对啊。课文注出“晋惠公”,那这言语背后肯定是有来历的,有原因的。只是我的历史知识有限,老师你能否说说呢?

  PPT

  春秋时期,晋献公将女儿嫁给了秦穆公,“秦晋之好”开端。后晋内乱,献公的两个儿子夷吾和重耳逃往他国避难。献公死后,夷吾许以割让河东五城作为条件,得到了秦穆公的支持,成为晋惠公。

  但晋惠公并不履行献城承诺,还多次挑衅秦边境。后晋饥荒,向秦求救,秦不计前嫌,提供援助。可是他并未感恩图报,反而趁秦发生旱灾之际,进攻秦。秦晋交战,晋大败,惠公被俘,被迫割让河东五城,同时,又以太子圉为人质才得以脱身。秦穆公为了笼络圉,把女儿怀赢嫁给了他,并归还了河东五城。秦晋重修旧好。

  晋惠公死后,圉成为晋君晋怀公。从此晋跟秦不相往来。秦穆公闻知大怒,决定助重耳当上晋君,还要把怀赢改嫁给他。他派兵护送重耳返回晋国。秦国和重耳的代表会盟和谈,立重耳为国君。秦晋遂和好如初。

  生:看了这个资料,我明白了秦晋之间的复杂关系。烛之武的一句“君之所知也”,可谓一语中的,一切尽在不言中。作为与晋国有关事件的亲历者——秦穆公,我想,他一定会心口隐隐作痛的。既然晋惠公和晋怀公都如此反复无常,那么谁又能确保将来的晋文公不是如此的呢?

  生:是的,当烛之武说“夫晋,何厌之有”时,我想秦穆公一定是深深认同这一点的。这样他也就似乎一步步地落入了烛之武的“毂中”了。接下来的逻辑,就都是烛之武的逻辑。(全班掌声响起)

  生:我也读懂了。烛之武的智慧就在于成功地抓住了秦晋两君的复杂心理,利用了他们的微妙关系。这就是弥足珍贵的外交智慧。所以当他说出“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时,秦穆公“悦”也就理所当然了。于是,所有的矛盾就都化解了。秦晋撤兵,郑国安全,好一出弱国与强国共存的大戏啊!而这一出的大戏,唯一的主角就是睿智的烛之武!烛之武真是一位了不起的语言大师。

  师(顺势追问):确实,烛之武是一位了不起的语言大师。你们还能举出一些他颇有言语玄机的例子吗?

  生:我举一例。课文开头说“晋侯、秦伯围郑”,这是从史官叙事的角度来写的,这是史家笔法。而在面见秦伯后,烛之武则说“秦、晋围郑”,省去了“侯”“伯”这些爵位的称号,而且把郑国放于与秦晋这样大国并列的位置,以显示国家平等的外交法则,也体现了此时的烛之武不卑不亢的外交姿态和足智多谋的智者形象。

  生:我想补充一例,在与秦穆公的交谈过程中,烛之武对他称了八个“君”,这也只是礼节性的尊称,并没有对强大的秦穆公有另外特别的称号,没有做出什么阿谀奉承、歌功颂德之举,也就谈不上在强敌面前示弱的问题。这也是烛之武有意为之的,也是他的过人之处。

  师(小结):别有意味地称“晋君”,不动声色地略去“侯”“伯”的名号,八个地方只称呼强大对手为“君”等,言语背后竟蕴含那么多的玄机和智慧,这篇文言经典让我们真切地体会了一番恒久的艺术魅力啊!

  多角度品味“层折”

  安徽省怀宁县教育局教研室 张斗和

  清人林云铭这样评述:“(烛之武)说秦之词,句句悚动,有回天之力,其中无限层折,犹短兵接战,转斗无前,不虑秦伯不落其彀中也”。课堂上我引用了这样的评价词,然后请同学们再次阅读烛之武的“说秦之词”,具体说说这段话的“无限层折”。

  生:烛之武,见到秦伯后第一句话,就体现出了“层折”。“晋侯、秦伯围郑”,“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大军压境,郑国局势危若累卵,身为弱国大使烛之武一不乞求对方退兵,二不陈述我方同仇敌忾,誓死报国,而是一开口就先把郑国说“死”了,既然知道要“死”,你还来干吗?岂不是多此一举?

  师:确实,这有悖常态的话语,与对方心理预期不在一个层面,出现落差,秦伯肯定有此纳闷。

  生:烛之武一上来就将郑国“脱身”,置身事外,三方变成两方,好像没郑国什么事了,我烛之武只是个“打酱油”的。这招太妙了,不但去掉了秦伯的戒备心,而且激发他听下去的好奇心。

  师:见解独到。烛之武以退为进,为下面的劝说预留了巨大的空间。

  生:在吊起秦伯胃口后,烛之武摇身一变成了秦国人,他站在秦国的立场上来“审视”“亡郑”与“舍郑”之利弊。

  生:一从地理形势来看,秦、郑并不接壤,秦国要攻打郑国须经过晋国,“越国以鄙远”,远途奔袭,“君知其难”。而“亡郑”,其结果是“邻之厚,君之薄也”,也就是说,灭掉郑国,最大得益者是晋而非秦。二从外交前景来看,“舍郑”对秦十分有利:郑国对路过的秦国外交使者热情接待,随时提供缺乏的费用和物资。如此美事,何乐而不为?

  生:烛之武是紧紧抓住秦伯图霸心理,无论从哪个方面,似乎都是急秦伯之所急,想秦伯之所想,用推心置腹的交谈来赢得秦伯的好感,促使秦伯为之惊动。

  师:所以,这一“亡”一“舍”,一“利”一“害”,对比鲜明,层次感极强,也“层折”出力度。

  生:为扩大劝说成果,烛之武乘胜追击,接着引用历史,推测未来,进一步论证“亡郑”意味着“亡秦”的道理。

  师:那么,这里又是怎样体现“层折”呢?

  生:烛之武话锋一转,从秦郑“纠葛”说到从秦晋内部的利害关系来了。

  师:从几个方面来诉说秦晋利害关系?

  生:先是从历史角度。“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烛之武在这里翻旧账,离间的目的却十分明显:一则指出晋国言而无信,忘恩负义的本性;二则暗示秦伯,与这样的人合作,恐会重蹈覆辙!借此点起秦穆公对晋国的怨恨,以瓦解秦晋联盟。

  生:还有推测未来。“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秦国自然就成了贪得无厌的晋国的“猎物”。这样,烛之武把“亡郑”,即“亡秦”的道理分析得十分透彻、无懈可击。

  师:刚才同学们都是从语义的层面理解“层折”,非常到位。同学们再模拟情景朗读朗读,思考一下,还有哪些方面能读出其“无限层折”吗?

  生:语气方面。我感觉最深的是烛之武说辞中的三个反问句:“焉用亡郑以陪邻?”“夫晋,何厌之有?”“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也就是说,凡是涉及到晋国,烛之武都用了语气最重的反问句,以引起秦伯的注意和警觉。这三个反问句穿插在他的说辞之间,显现出了语气的“层折”,也是情感上的“层折”。

  生:与之相对比的是,烛之武凡是站在秦国立场的话语,都用陈述句,而且加上相应的语气词,表示非常平缓的情感。如“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君之所知也”,其潜台词是,这些我不说,您秦伯这样睿智也应该知道了。这样便于对方接受。

  生:这样不同语气的句子相互穿插,使得这段说辞层次清晰,转折分明。

  师:真是非诵读不能尽其妙啊!

  师: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烛之武这段说辞,短短125个字,从语义和语气两个方面,曲而有致,折而有力,舌尖上的波澜,彰显强大的逻辑和语言力量,可谓挽狂澜于既倒,扶国家之将倾。最终,秦晋解盟,一场战争消弭于无形之间。

  于平淡处听细响

  苏州大学附属中学 严爱军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紧紧以“退”为中心,以时间为经,以人物为纬,梳理了这篇文章的脉络。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下面这句话:

  (投影: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其中“必”字下面加着重号)

  师:“师”为何师?“必”为何意?

  生(齐答):“师”为秦师,“必”为必然。

  师(顺势而问):那为什么佚之狐信誓旦旦地保证秦师必然撤退呢?结合上下文分析。

  生:通过第二小节后半部分内容,我们可以知道:烛之武深明大义,侠肝义胆;再加上第三小节巧退秦师的内容,我们发现:烛之武巧舌如簧、智慧过人,根据这些内容,佚之狐确认“秦师必退”。

  师:很好,翁文浩同学能够从以下两小节内容中找到烛之武这一方的原因,并且概括比较准确。还有其他理由吗?

  (生沉默)

  师:刚才他从下文找到烛之武这一角度的,其他呢?

  生:哦,我们还根据第一段内容,文章开头说“晋侯、秦伯围郑”,说明在这场战争是晋侯为主、秦伯为宾,即帮凶。所以,这场战争,秦伯出兵是无道义可言的。

  师:是的,如果你再往下阅读,你就会发现这次战争发生的原因……

  生:“以其无礼于晋”是老账,“且贰于楚也”是新账,但这些都是对于晋国而言的。所以,秦伯此次出征是师出无名的。

  师:“师出无名”说得好,春秋战国年代,诸侯或平级之间的公开宣战,一般师出有名。那秦伯为什么甘愿背负这无义无礼之骂名呢,我们来看背景材料(投影)

  城濮之战后2年,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军事同盟。寻找秦国原因有二:一是历史上秦晋关系很好;二是更重要的是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需要。

  师:由此得出:秦伯出征理亏一等,他是借协助同盟为名行攻城掠地之实,行动目的比较隐蔽,这也为“必退”提供了一种可能。刚才三位同学分析问题的角度和思维方向都很清晰。看看第一小节还有什么内容没有分析?

  生(恍然大悟):“函陵”和“氾南”是同属郑国,分属两地。也就是说,两军合力出征,分地驻兵。这也为“秦师必退”提供一种可能。

  师:徐天添同学关注很全面,立足注释,思考周到。她看到了“必退”的空间和可能,这就是关注细节的力量。古人云:“文以气为主”,“因声求气”。“师必退”该如何朗读?应该读出什么味来?

  生:显然应该重读、速读,读出信心满满,读出铿锵有力。(示范,手势,生大笑)

  师:一看就知道汪元涌同学是性情中人,通过他的肢体愿意,我们看到了佚之狐的审时度势之后的信心满满,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作用吗?

  生(抢答):还可以表现出烛之武的能力过人。

  师(追问):这里用“表现”一词不好。为什么?

  生(补充):应改用“暗示”,因为这里运用的侧面描写的手法。

  师:很好,思路敏捷啊!刚才大家都是围绕“必”字对人物形象表现的作用探讨的,那么,“必”字还有其他作用吗?提醒一下,我们可以从“暗示”入手。

  生: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师(追问):这是叙述的效果,很好,撬开一角,试想一下,还有其他的吗?

  生:还可以让故事情节再生波澜。因为第一段已经出现矛盾,波澜皱起,而第二段开头真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还没找到对策,又突然冒出“师必退”的结果。如此叙述,增强了突兀感。

  师:古人言:文似看山不喜平,刚才那位同学的分析很有见地,思路别开生面。这些内容均是针对第一、二两小节的,看看对其他小节还有作用吗?

  生:还与结尾形成照应,体现我们的佚之狐料事如神。

  ……

  师:清沈德潜讲:“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一个“必”字,让我们读出了很多很多。在今后的阅读中,我们就要养成这种咬文嚼字的阅读习惯和细读文本的阅读姿态,努力在平淡处、细微处读出深文大义来。

  微电影:《烛之武退秦师》

  安徽省桐城二中吴厚明

  《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教学中,我们从故事情节入手,通过联想与想象,构建了“密谋——荐贤——出山——追杀——求见——庭辩——撤兵”等环节,并用微电影的形式将文字背后的画面展现出来。

  师:我们先看看“密谋”部分怎样展示?

  生:这是次要的内容,可以虚实结合,我是这样设想的

  【画面一】月黑风高,晋文公与秦穆公在密室窃窃私语,忽然秦穆公大叫一声:“好!”第二天,大街上贴满布告:某年某月,秦晋联军攻打郑国,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顿时,人心惶惶,怨声载道。

  师:对“荐贤”情节,该怎样设计呢?

  生:可以这样表述:

  【画面二】郑伯府邸

  郑伯左手撑着头,右手拿着笔,眉头紧锁,呆呆地盯住眼前战事地图,不住摇头叹息。(佚之狐上)

  “郑大人,大军压境,危在旦夕,怎办?”

  “破秦晋之盟!”

  “何人能行?”

  “烛之武!”

  师:好,一问一答,简洁!烛之武会轻易出山吗?

  生:那就请!也来个三顾茅庐。

  师:妙!说说怎样来描述?

  生:【画面三】北山,农夫耕种,唱道:“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何必争荣辱;荣者自安宁,碌者徒劳碌,北山有佳人,高眠卧不足。”

  郑伯问道:“此歌莫非烛之武所作!”

  “正是!”

  烛之武草堂前,童子说道:“主公恭候多日了。”

  郑伯一惊:莫非知道我来?

  “爱卿,国难当头,有何良策?”

  烛之武微眯双眼,说:“郑公心有良策,何必问我!”

  师:把烛之武写成高人,有创意。“出城”一节,文章极其简略,能不能来点波澜?

  生:这个环节主要是烘托战争气氛,简单一点吧。我是这样想的:

  【画面四】高高城墙,一人缒下。夜色中,此人行色匆匆。后面传来追杀声。此人往森林奔去。

  过了许久,此人走出。“此地不宜久留!”,沿着乡间小路奔去。

  师:烛之武是怎样见到秦王的?

  生:熟人引见。

  生:硬闯!

  生:不好,没有诗意。

  师:诗意?!

  生:是啊,我就这样构思的:

  【画面五】秦王殿外,一老者,须眉花白,席地端坐,琴声扬起,行人驻足。秦穆公见状,诧异道:“弹者何人?如此悲伤的琴声,坏我心情!”

  师:烛之武弹琴?还真有想象力。

  再看“庭辩”一节。几位学生出示了自己的设计,总体感觉还是课文翻译,缺少大胆的想象,没有完全展示烛之武的勇气与才识。我提供了我的些许构思,然后更多的同学发表了意见。经过讨论,学生们在课堂上有了“庭辩”这样的微电影镜头。

  【画面六】秦王内廷,杞子、逢孙、大臣甲、大臣乙等人。

  杞子:匹夫胆敢坏我秦晋之盟,如何?

  烛之武:死!(一言既出,举座皆惊。杞子怒气冲冲,拔刀。)

  大臣甲: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将军息怒。烛大夫口出诳语,必有高见。

  烛之武(烛之武起身,作揖):依老臣看来,晋有三不是:昔日,秦公护送晋公回国,晋公信誓旦旦必以“焦、瑕之地”报大恩,秦得到此地乎?言而无信,一不是!秦晋联军攻打郑国,当戮力同心。然老臣一路走来,发现晋军暗中调兵驻守秦国边境,此表面修睦而内怀叵测之心,二不是!当日,晋公盟结天下,永不相攻。不久挺兵东进,略地攻城,贪得无厌也,三不是也。

  秦穆公听罢,面色渐变。

  大臣乙:匹夫乱语,损人实以利己!

  烛之武:先生之言,差矣!秦晋联盟而攻郑,亦有三不利!

  秦穆公:愿闻其详。

  烛之武:郑无错而攻郑,秦师出无义,以大欺小,一不利;郑道远而路遥,攻下郑国,秦却不能据为己有,得利者晋也,二不利也;秦、晋、郑三国存立,彼此制衡,一旦郑国灭亡,晋一家独大,亡国者,秦也。此三不利也。

  逢孙:休得胡言,长晋国之气,灭我大秦威风!(逢孙拔出长剑,意欲杀了烛之武。)

  秦穆公:且慢!听完再说。

  烛之武:郑乃仁义之邦,秦与我结盟,必将信义著于天下,焉有不王之理?

  是日,秦公屏退众人,与烛之武握手,遂结秦郑之盟。

  学生听后,报以掌声。

  师:这样表述,烛之武的聪明、勇气与口才就出来了。再看看文章的结尾。

  生:结尾可以简略一点,这样表述就行:

  【画面七】狼烟滚滚。子范怒气冲冲进来。

  子范:主公为何撤兵?

  晋公:烛之武一言而破秦晋之盟,战之不利。撤!

  第二日,晋军撤兵。

  利用微电影呈现文字背后的画面,能够丰富人物形象,能够再现波澜壮阔的斗争,能够让学生真正体味到《烛之武退秦师》一文的言简意赅而底蕴深厚的艺术魅力。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