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14
这是《国宝大熊猫》课后课堂实录,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第一部分 课前热身
师:昨天预习了课文,第一个热身运动,请大家抢答下面的问题。
【投影】
你用心预习了吗?你善于提取有效信息吗?请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大熊猫只吃竹子 大熊猫有冬眠的习惯 大熊猫体态肥大,不能爬树 大熊猫平时喜欢结伴而行 大熊猫体型巨大,生来下的幼仔也大 大熊猫的学名其实叫“猫熊” (生抢答热烈。略)
师:下面是第二个热身运动。
【投影】
大声朗读课下注释 在课堂随记本上抄写常用词语表中的词语,一词一遍。然后和“语文死党”交换检查。 大声朗读词语一遍。读给“语文死党”听。特别注意以下词语的读音: 笨拙 温驯 栖息 巢穴 翌日 哺乳 荤素 (生活动。请两名同学上黑板写注音。教师纠正。)
师:咱们还有一个热身运动。
【投影】
用诵读诗歌的语言诵读第四自然段,享受说明文语言的用词美,描写美,层次美,句式美,情感美…… 有时直立起来,状似舞蹈; 有时背倚石头,坐在草地上悠然自得地啃着竹枝; 有时团作一团,漫不经心地随地打滚; 有时拖着笨拙的身体,摇摇晃晃地在草地上玩耍。 (组织生诵读,男女生配合诵读。略)
第二部分 初级挑战
【投影】
课文减肥游戏
1、浏览全篇,找出可以删掉的段落。
2、把课文浓缩为一段话。
2、把课文浓缩为一句话。
(生自主学习讨论写作)
师:同学们先交流一下哪些段可以删掉。
生:开头三段就可以删掉。德国欢迎大熊猫,这是在叙事。
生:第七段可以删掉,写的是中国送兰兰到日本。
生:第七段后面部分可以删掉。前三句可以保留,写的是许多国家以得到大熊猫为荣。
师:同意。核心句子可以留下。
生:15段可以删掉,写的是西班牙人工繁殖大熊猫成功的事。
师:真好。这些可以删掉的内容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叫——
【投影】
说明文中的“穿插”
在说明文中加入各种小故事,这种手法叫“穿插”。 穿插的作用是丰富说明内容,使说明生动有趣。
师:给课文瘦身之后,请大家用几句话概括一下本文的说明内容。
生:大熊猫人见人爱。大熊猫的生存环境。大熊猫的名字由来。大熊猫的食物习惯。大熊猫的活动习惯。大熊猫的生殖。大熊猫的科研价值。
师:比较全面了。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说明内容呢?
生: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师:用一个短语呢?
生:国宝大熊猫。
师:真聪明!其实本文的题目就是说明中心。
第三部分 中级挑战
师:初级挑战大家完成得不错。现在进入中级挑战——语言体检。
【投影显示】
准备运动:知识储备
说明文特别讲究语言的准确。在准确的前提下,可以平平实实,也可以生动活泼。 品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可以从以下方面的修饰和限制入手: 时间、空间、数字、范围、程度、频率、确数、概数……
师:说明文是促使我们的语言表达更加严谨的一种文体。所以我们在给课文的语言做体检的时候,老师也希望大家表达得规范。老师先做个示范,就是平常用的“三步上篮”分析法。
【投影展示】
“三步上篮”分析法
分析“大熊猫从出生到长大为成体需两年左右时间”的“左右”表达很准确。 第一步:“左右”一词表示约数。 第二步:说明“大熊猫从出生到长大为成体”需要的“两年时间”是个估计的数字,是大概,不确定。 第三步:这个词语表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生自读,琢磨吸收。)
师:好,现在请大家闯关。我们以 13段14段有关大熊猫的生殖为例段请大家评析。现在请大家先大声朗读这两个段落。
(生朗读)
【投影展示】
闯关:建议你品析以下词语
“雌雄才暂时同居”中的“暂时” “它们的繁殖力很低,一般每胎产一仔,有时可产两仔”中的“一般”和“有时” “分娩期间多以枯树洞为巢穴”中的“多” (生分组思考讨论) 师:请大家发言吧。先请第一组。
生:“暂时”这个词语从时间上做了限制。表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师:出了大问题。差了最最重要的一步。第二步。要把句子放进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具体分析。这也是大家平时问题出得最多的环节。你想想,做个补充。看书。
(等待这个学生思考)
生:哦。这个“暂时”说明了大熊猫只有在发情期才同居,平时他们都是独来独往的。
师:好!这就全面了。第二组继续。
生:我认为“一般”和“有时”都是在频率上做了修饰限制。“一般”说明在大部分时候熊猫都产一仔,“有时”则说明熊猫产两仔的机率很低,只是偶然。表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师:表达很完美,声音也很响亮。太棒了!给掌声!第三组继续。
生:我认为“分娩期间多以枯树洞为巢穴”中的“多”是在数量上进行了限制,指多数熊猫在分娩期间是以枯树洞为巢穴,还有部分熊猫不是这样的。表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生:老师,我们不这样认为,我们觉得“分娩期间多以枯树洞为巢穴”中的“多”是在时间上进行了限制,指熊猫在分娩期间在大多数时候是以枯树洞为巢穴的,在有些时候可能以其他地方为巢穴。这也表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师:哦,两种意见。大家同意哪种?
(生叽叽喳喳,各有见解)
师:祝贺大家。同学们其实发现了一个歧义句。这恰好是作者表达不够严谨造成的。老师也没有去查更多的资料。如果我们要这个句子成为一个表意明确的句子,如何改呢?大家各自循着自己的思路去想。
生:分娩期间多数时候以枯树洞为巢穴。
生:分娩期间大多数熊猫以枯树洞为巢穴。
师:真好!老师代作者谢谢大家了。真可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这个教训值得记取啊!这次闯关闯出了新收获,真棒!老师再用其中的一个句子做个总结,请同学们做笔记。
【投影展示】
老师示范:“雌雄才暂时同居”中的“暂时”用得准确
第一步:“暂时”从时间上做了限制。 第二步:说明雌雄熊猫为了生殖而同居的时间比较短,独居才是它们的日常状态。 第三步:表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三步上篮法”让我们的答题思路清晰,表述万无一失)
师:给语言进行体检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
【投影展示】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是科学精神、理性精神的表现。中国人最缺乏的就是科学精神和理性精神。
第四部分:高阶挑战
师:其实刚才同学们的学习已经是高级挑战的境界了。质疑精神是最高贵的学习精神。接下来的挑战也和质疑有关。
【投影展示】
闯 关:课文体检
请重点体检第六段,它在文中的位置是最佳位置吗?
(生读书思考讨论)
生:我认为第六段讲的是熊猫外形的问题,而第四段讲的也是外形的问题,完全可以把这两段合并。
生:我的意见也是这样。第四段第一句是一个总起句,说大熊猫人见人爱。然后把六自然段移过来,写它的长相人见人爱,接着写它的姿态人见人爱。这样更紧凑也更严谨。
师:看来是英雄所见略同啊!好!老师也替作者感谢大家了。看来,其实课文的问题也很多,我们要敬课文但完全不必畏课文。挑战课文挑战作者很有意思不是?奖励大家积极思考的态度,来,最后我们来点儿课后休闲——
第五部分 课末休闲
【投影展示】
熊猫和北极熊的生存选择
熊猫和北极熊本来有着同样的祖先,但是由于气候的变化,同一祖先的熊就分为两批,一批移到了中国四川的温带地区,另一批移到了北极的寒带的地区。按照一般的逻辑,进入寒带地区的熊就会被冻死、饿死,而在温带地步的熊会很容易活下来。但是结果却相反。 奥妙何在呢?
(生兴趣大增,热烈讨论,发言热情空前高涨。教师幽默点拨。教室中笑声不断。)
师:拿出苹果电脑,进入wiki,老师已经为大家设置好了链接,自己去看吧,然后把感想快速发表在留言栏中。
Wiki平台上答案为:
由于环境好,熊猫就由以前比较凶猛的动物变成好吃懒惰,濒临灭绝的动物。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呢?道理很简单,因为熊猫犯了两个错误,因为首先它退出了竞争的行列。温带地区的食肉动物很多,如老虎、狮子、狼,它们常会和它抢食物吃,所以熊猫一生气不吃肉了,退出了和那些凶猛动物竞争的行列。紧接着它又犯了第二个错误,那就是由于吃草的动物也很多,它决定连草都不吃了,决定吃其它动物都不吃的东西:竹子。这是它犯的另一个致命的错误,它选择了唯一的食物来源而生存。
就像一个人,如果他只具备一种技能,而且不会根据环境的需求不断更新或改变自己的技能,当社会不需要这种技能的时候,他就会失业或下岗。熊猫也是这样,当竹子越来越少的时候,就有大批的熊猫被饿死,最后只剩下了全世界仅有的几只大熊猫。
而移居到北极的那一支熊的后代,却渐渐进化成为了北极熊,在冰封雪冻的北极生活得很滋润,一点也不存在灭绝的危机。它比熊猫要凶猛,体重比熊猫要大至少两倍。它本来是陆生动物,但是最后也能在海中游泳几个小时,并且能捕食水中大量的生物,吃海豹,吃海象,吃各种虾和鱼,最后实在没有东西可吃,在零下四十度的北极,它却也能够席地冬眠。过了三四个月以后,北极熊冬眠结束,拍拍身上的雪又是一条好熊!
北极熊的故事告诉我们,尽管北极生存环境恶劣,但对于环境的努力适应,导致了北极熊强大的体魄和强大的生存能力。无数的生物学家都做过实验,同种生物放在两种不同的环境中,一种是非常舒适的环境不需要努力就可以获得食物和水,另一种是要通过努力才能取得食物的环境,最后的结果永远是生活安逸的生物不是早死就是病死。而在恶劣环境下的生物却过得非常快乐而且长寿。
人也是一样,凡是那些在艰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都是比较坚强有活力并能取得成功的人。而在舒适安逸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通常都是没什么出息的人,这从中国无数家庭的例子中都可以看到。所以说,退出竞争,避免艰苦绝对不是什么好事,所以我在课上常对学生们说:艰难困苦是幸福的源泉,而安逸享受是苦难的开始。
启示:艰难困苦是幸福的源泉,而安逸享受是苦难的开始。
(生利用电脑自学,点评,交流,在热烈的讨论中结束《国宝——大熊猫》的学习)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