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12
这是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像山那样思考》教学实录及反思,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课前播放歌唱家张也演唱的《多美的南通,多好的家》MTV,不少同学随着旋律唱起来。)
(旋律渐止。)
师:同学们情不自禁地跟唱,说明大家很喜欢这首歌,谁能告诉我原因吗?
生1:这首歌旋律优美,唱出了我们南通人心中的骄傲和自豪。
生2:歌词也很美,“……看不够的美景,唱不尽的歌,好风好水好时候,杏花春雨年年有……多么美的南通,多么好的家”,这是我们南通良好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
师:说得好!我们的家乡曾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有口皆碑,这其中有我们每一个同学的功劳!
的确,好的环境需要持久保护,人与环境的关系也需要我们准确定位,提升认识,这样才能对自然永葆一份亲近之意、敬畏之心。美国“新环境理论创始者”——奥尔多·利奥波德的认识就很有见地,能引发我们很多的思考。今天,我们一同学习他的《像山那样思考》。(板书课题。)
师:课前,同学们预习了课文,现在请快速浏览全文,思考以下问题:
①哪些词语的读音、意义需要注意。
②作者提出“像山那样思考”的由头是什么?
③谁应该“像山那样思考”?思考什么?
(生速读全文)
生1:嗥(háo)叫 残羹剩饭(gēng,吃剩的饭菜,比喻别人取用后剩下的一点儿东西) 嘎(gā)啦 砰砰(pēng) 蜿蜒(wānyán) 饿殍(piǎo,饿死的人或动物)
生2:作者以对狼嗥叫的内涵的思考为由头引出“像山那样思考”的议题。
生3:人类应该像山那样思考,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平等地和谐地与自然相处。
师:非常好!读文章就应该这样,既要能借助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又要能准确感知全文,把握全文的大意。作者为什么要以对狼嗥叫的内涵的思考为由头呢?他笔下的狼嗥有什么特点?
生1: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以对狼嗥叫的内涵的思考为由头,采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为下文的展开找到了一个很巧妙的切入口。
生2:作者笔下的狼嗥“骄傲”、“不驯服”、“对抗性”、“悲鸣”、“蔑视”。
师:如何理解这些词语呢?
生3:“骄傲”,说明狼知道自己在大自然中的地位是不可或缺的;“悲鸣”,说明狼的嗥叫是一种痛苦的哀号,为人类的执迷不悟而伤感;“不驯服”、“对抗性”、“蔑视”,说明这是狼用来反抗的号角,体现了它桀骜、不屈的狼精神。
师:狼精神!彰显了一种令人震颤的生命强力。谁会留意狼的这声呼唤呢?
生4:鹿、松林、郊狼、牧牛人、猎人、山。
师:有人,有植物,也有动物。他们(它们)对狼嗥的感受是不是在同一层面上?
生5:不是。前面五个不能理解其中蕴藏着的深刻含义,只有山能理解。
师:为什么?
生5:前五个只是明显而迫近的希望和恐惧,山长久地存在着,从而能够客观地聆听。
师:“明显而迫近的希望和恐惧”具体指什么?
生6:相对于山的长久的、客观的、深刻的思考,他们或怀有希望或深感恐惧,鹿担心自己生命不保,松林静观一场血腥混战的到来,郊狼企图从中获利,牧牛人担心自己的利益受损,猎人试图消灭狼,他们都是从一己角度思考问题,是眼前的、主观的、肤浅的。
师:说得太好了!山之所以能理解这种隐藏着的含义,除了长久、客观、深刻之外,还有它的包容与尊重,包容大自然中的每一个生命,尊重各种不同生物的生存权力与生存方式,从自然界的全局全面地看问题,而不是局限于个体的角度。让我们齐读文章的第二段。
(生齐读)
师:一声狼嗥,山在思考,山能理解。文中除这一处之外,还有体现山在“思考”的句子。
生1:第三段中有“山对狼有一种秘密的看法”。
生2:第六段,“无论是狼,或是山,都不会同意这种观点”。
生3:第八段中有“山将要在对它的鹿的极度恐惧中生活”。
生4:第十段,“太多的安全可能产生了长远的危险”。
师:很好!阅读文章就是要善于筛选出关键句,关键句抓住了,也就能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可是,山不是人呀,文章这样写是什么用意呢?
生1:作者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山以人的属性。山的思考其实就是作者的思考。
师:作者理解狼的嗥叫的含义吗?
生2:以前不理解,现在理解了。
师:你是如何看出来的?
生2:文章四至八段写了作者的一次亲身经历,这一经历让作者对狼的认识发生了转变。
师:好!请你朗读一下这几个段落,可以吗? 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作者的认识是如何转变的。
(生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
生1:一狼死在了作者的枪口之下,那“垂死的绿光”震撼了作者的心灵,他从那双眼睛里读到了某种“新的东西”。
师:“新的东西”指的是什么呢?
生2:对自己这种行为的深刻反省,对狼产生的怜悯之心,对狼的生命的新的认识,对人与自然万物关系的深沉思考。
生3:作者以前认为“狼越少,鹿就越多,因此,没有狼的地方就意味着是猎人的天堂”,这样的观点是错误的,得不到山的认同。
师: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
生1:鹿能够满足满足人生活的需要。
师:后来呢?
生1:后来发现消灭了狼之后,鹿的数目急剧增加,植物都被鹿吃光了,鹿群饿殍遍野,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河水把未来冲刷到大海里去了”。
生2:作者认识到了这个世界没有狼还真不行,破坏了自然界的生物链,“太多的安全可能产生了长远的危险”。狼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它的生命应该受到人的尊重。人,没有理由剥夺狼生存的权利。
师:“人,没有理由剥夺狼生存的权利”,说得多好啊!长久以来,人类都是以万物主宰的身份存在的,这种人类中心主义无视其他生物的存在,认为自然只不过是上帝创造出来为人服务的工具和奴仆,人类可以对自然肆意妄为,而不必对其有丝毫的怜悯之心。
多媒体显示:
西非狮 1865年灭绝
恐鸟 1800年灭绝
南极狼 1875年灭绝
中国白臀叶猴 1882年灭绝
亚洲狮 1908年灭绝
东袋狸 1940年灭绝
这样一些可爱的生命,我们再也看不到了!恩格斯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肆意妄为所酿造的这杯苦酒只能由我们人类自己品尝!
生3:作者终于认识到了“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
师: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生3:荒野是指一种没有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的自然存在,那里的生物完全是按照自然界的生态规律生活着,彼此平等,谁也不能以主宰、主人的身份凌驾其上。这样的一种和谐,也就是荒野给与我们人类的启示。
师:很精彩,谢谢!通过以上交流与分析,我们感觉到山的确是狼的知音,作者也成了狼的知己,山的思考其实就是作者的思考,故而才能对那一声嗥叫有着如此独到而深刻的感悟与认识。从中我们看到作者有着怎样的人格魅力呢?
生1:作者对自然万物有着强烈的悲悯情怀。
生2:作者对生态环境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
生3:作者颠覆了传统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收敛起了凌驾一切的傲慢,表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谦恭意识与平等思想。
生4:作者有着尊重自然的生态良知。
生5:作者对大自然有着真诚的、审美的、非功利的爱。
生6:作者有着健康的土地道德观。
师:土地道德观?这对我们来说可是个新名词,你能解释一下吗?
生6:这篇文章选自《沙乡年鉴》,我在资料上看到别人引用了利奥波德这样一段话,我读一读——土地不仅包括土壤、岩石,也包括生长在它上面的动物、植物、微生物,还包括水、空气和气候。它是一个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每一个成员都有它继续生存的权利,人类不应该以征服者的角色出现,而应是这个共同体的平等一员。山川河流、土壤岩石、花草树木、鸟兽鱼虫等一切自然物和生物,都有按照自然生态过程持续存在和繁衍生息的权利,它暗含着对每个成员的尊敬,也包括对这个共同体本身的尊重。这就是大地道德。任何破坏生态系统的行为都是不道德的。
师:这位同学善于参阅课外资料,拓宽视野,提升认识,值得我们学习!
师:认识到了人与自然应该是和谐共融的关系,体会到了利奥波德崇高的人格魅力,我们的心灵得到了一次洗礼。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人与自然关系变得对立、不容、恶化,是20世纪工业化时代开始之后的事情,在此之前却不是这样。利奥波德的观点也只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才逐步形成的。1939年6月,利奥波德作了一次题为《大地的生物学观点》的演讲,初步阐释了他的大地整体观。1944年4月,利奥波德写下了著名的《像山一样思考》,进一步说明了他的生态整体利益思想。1947年,利奥波德又作了一重要演讲——《生态良心》,倡导人类树立生态意识,形成生态良心,呼吁人们不仅仅从人类自身的角度考虑问题。《沙乡年鉴》在他去世之后才得以出版。其实,这样的生态观念,我国古代先哲们早就作过相关论述。
(多媒体显示)
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 意思是:天地各得其位,万物自然发育)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庸》 意思是:万物同时生长而不相妨害;日月运行四时更替而不相违背。)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荀子》)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
师:大家自由朗读几遍。
(生朗读)
师:这样经典的论述,言简意赅,哲理深藏。老师再给大家一点时间,希望大家能背诵出来。
(生背诵)
师:而在文学家的笔下,这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待,并将自己的生命与自然合二为一的生命体验也是很多很多的。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他以一种整体主义的视角对大自然进行审美观照,在其审视自然的过程中,山水、花草不再是独立于自身之外的客观之物,而是与自身生命浑融一体,自身彻底地融入大自然之中,进入了一种“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无我之境”。下面,请大家细细品读他的经典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然后用散文化的语言将我们与诗人同临其境的感受描述出来。
(生品读,小组交流,推举一个同学在全班交流)
生:秋高气爽,微风习习,山菊在东篱下迎风摇曳仿佛在招呼信步前来的诗人,诗人此时情趣盎然、神态闲逸,轻轻摘下那饱绽着笑容的菊花,诗人在与菊的默契中,偶然抬起头来见到对面安闲悠然的老朋友——南山。
师:很好!诗人的怡然自乐与山花的清新自然相映成趣,景中有情、情景交融、物我不分,这是一种人与自然相融为一的和谐、美妙之境。
下面我们完成一道续写练习。
(多媒体显示)
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横线处续写一组句子。
一朵腊梅独立寒冬,美在它的傲雪,美在它增添了风景的内容。一只雄鹰振翅九霄,美在它的勇猛,美在它划破苍穹的寂静。一匹骏马奋蹄原野,美在它的矫健,美在它驰骋草原的速度。
它们之所以美,是因为它们与自然无衣无缝地融合在一起,恰到好处地与自然相得益彰,它们美得和谐,美得永恒。
其实,自然界到处充满着和谐的光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实,人世间也处处散发着和谐的光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续写,交流,略)
师:时间过得真快啊,一节课就这样很快地过去了。陶醉在利奥波德哲人的深刻、诗人的激情般的文字之中,沐浴着古圣先贤深厚的思想光辉,的确是一种美妙无比的享受,我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更为深入透彻的认识。海德格尔说过,人应该“诗意地栖居”。诗意不仅体现为一种宁静美好的心理诉求,更是体现为一种可落实于行动的对自然的终极人文关怀。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份诉求与关怀,对一朵花微笑,为一片草驻足,不仅呵护我们家乡的那份诗意,更让全世界永远保持盎然的诗意!
思路解说
这篇课文是专题板块“湖山沉思”中的第二篇。文章主题显豁,表达的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是作者新环境理论与生态伦理观的诗意表达,文脉清晰,除个别句子意蕴较为深厚,需要加以引导启发之外,整体阅读的难度不大。
这样的文本特点,要求教者的教学设计必须从一个新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既让学生真切感悟文本深厚的思想光芒,提高思想认识,提升道德情操,领悟生态责任,又要能让学生于精研细读中沉潜文本,深入探究,涵泳奥义,启智幽思,从而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双“性”并重的教学理念。根据这样的思考,本课在教学设计以及教学实施的具体过程中依据我所创设的“入境——悟神——创生”教学模式(详见《高效课堂:模式与案例》,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版),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融入情感之境,激发学习兴趣。人与环境和谐关系的理念对今天的学生来说已不是一个特别新鲜的话题,不适合的导入只能给他们以老调重弹之感,无法激发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因此,如何创设一个适合的情境,对本课的展开尤为重要。众所周知,情境包括生活环境、问题情境和思想意境。我的学生生活在南通,南通有着良好的生活、生态环境,从感悟家乡美的角度切入,既让学生有亲切感、认同感、自豪感,同时也在情境与文本之间找寻最佳的“入境”契合点,这样的激趣才是有效的。实施效果表明,课前欣赏《多美的南通,多好的家》MTV,学生陶醉自豪的跟唱,已然达成了这样的预设期待,而教师话语的适时转合,将学生的兴趣点巧妙转接到利奥波德对“人”“境”关系认识深刻性的感悟之上,实现了由感性之趣而至理性之趣的完美过渡。
体悟文本神韵,探究深厚内涵。文本神韵是多方面的。在我看来,《像山那样思考》的神韵在于其入题的巧妙,思想的深刻,以及作者人格魅力的崇高。而这三者之中,以“入题的巧妙”为抓手可以带动后两个问题的解决,一方面使课堂的预设与生成如风行水上,自然顺畅,不阻不滞,水到渠成,另一方面又使对文本深厚内涵的探究得以向纵深方向拓展,达成课标所要求的三维目标。实施表明,这样的思考与实践是成功的。体悟、探究之中,以“对话”为载体,以“主问题”驱动为轴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适时点拨、追问,让学生的思维着力点始终维系在较高的思维层面上,既有感性又不乏理性,既有必备字词语句含义的强化,更有超越拓展的深度阐释。
创造生成契机,强化语文之味。“创生课程”理念认为,课堂实施过程是师生在具体实践情境中开发自己课程的过程,是师生个性成长和完善的过程。它更强调师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但这样的“创生”,不是胡乱的开发与粘连,而应该以不失语文味为基要。本课的末尾环节,我先通过感悟先哲先贤名言名句的手段,让学生感受人与自然相融为一的和谐、美妙之境,在深入一步的层面上引导学生提升认识,激发共鸣,涵养情操,既照应了“入境”之初的学习要义,又使课外资源的开发与文本内在神髓的精研相融相合。最后的续写环节,既是深化情感、价值认知的过程,也是对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自然生成,使学生由默察、体悟臻至孕情会思之境。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