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案例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

日期:2022-06-10

这是《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教学目标:

  1、 认识“促、忆、异”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的感情,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4、 通过反复吟诵至背诵,感受诗歌优美的音韵,完整的意境和蕴含其中美好的感情。

  设计理念:

  1、感受诗的韵律美,培养学生对学习古诗的兴趣。

  2、 以读为本,熟读成诵。

  教学难、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诗中的感情。

  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1、制作包含有图片、文字、朗读、动画的电子演示文稿。

  2、学生搜集描写秋景或表达思念家乡的古诗,读读背背。

  3、课前查阅这两首古诗及作者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幻灯播放歌曲《九月九的酒》片断,让学生欣赏。

  2、同学们,刚才欣赏到的是一首很好听大家又非常熟悉的歌曲,叫什么名字?你觉得这首歌唱出了什么?(九月九日重阳节,出门在外的人思念家乡亲人的感情)

  3、这种思乡之情不仅在现代人的流行歌曲中能听到,在古人的诗词中也能读到。同学们,以往我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谁能说说,在我们学过的古诗中有哪些表现了思念家乡的感情?(叶绍翁的《夜书所见》,李白的《静夜思》)齐读。

  4、今天,我们将认识唐代另一位诗人王维,也是在九月九日写的一首很有名的诗,再次感受一下这种浓浓的思乡之情。

  二、理解题目,简介诗人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理解题意,这个题目有点长,我们要把它读懂,先得了解其中几个词语的意思。重点抓住“九月九日”“忆”“山东”几个词语。

  (1)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师:重阳节又是什么节?(生:老人节、登高节)

  (2) 忆:想念,思念。

  (3) 山东是指的什么地方?(古时候指华山以东的地区,并非今天的山东省。在这里专指华山以东,作者家乡蒲州。)

  2、是谁在思念亲人?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收集有关王维的资料。谁来说说你对王维有了哪些了解?

  3、王维为何要思念家乡的亲人?他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古诗,深入地体会。

  三、初读古诗,疏通字词

  1、生自由读古诗几遍,将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2、抽生朗读,师生评议,纠正错误。

  3、生齐读。

  4、同学们,一首古诗不仅要读正确读流利,还应该读出点诗味来。

  5、下面就让老师来读每句诗的后三个字,同学们读前四个字,听清楚了没有?师生分工读。读得不错,下面咱们换一下,老师读前面四个字,同学们读后面三个字,看看怎样。再次分工读。

  6、是呀,同学们已经读得有些诗歌的韵味了,如果配上点音乐,一定更有一番韵味。请同学们听一下配乐朗读。播放幻灯,这段配乐有两遍,第一遍同学们认真听,第二遍可以跟着小声地读。

  7、读得真不错,现在我们大家一起来朗读一遍,争取读得更好。

  四、回顾方法,读懂诗意

  1、同学们,一二年级我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了,同学们回顾一下,把一首诗的意思读懂弄明白,都有哪些好办法?

  2、生归纳,师小结。

  3、下面就请同学们用这些方法,再次走进古诗的字里行间,想想每句话的意思?并把不懂的词语划上记号,马上交流。

  4、同桌互说,小组讨论。

  5、这首诗,你读懂了什么?谁能把诗的意思用自己的话给大家说说?

  6、生发言,师适当引导补充。

  五、品味词句,感悟诗情

  1、诗我们已经反反复复地读了好几遍了。那么,读到现在,这首诗给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谁能用一个词语概括一下?(这首诗给你的感觉怎样?)[思念;忧伤;孤独]

  2、那么,你是从诗的哪些字、哪些词语感受到的?请同学们拿出笔,再次默读全诗,把给你印象深刻的字词做上记号,并想想你是怎样从中体会到诗人的情感的?

  3、生研读,批划,思考。

  4、我们现在按顺序说,首先第一句,谁来说说,

  (1)“独在异乡为异客”

  A、重点抓住“独”“异乡”“异客”。你是怎么从中体会到诗人的这种情感的。

  B、师相机补充王维写这首诗的背景资料。

  C、请将这种孤独之感读出来。

  (2)生说“每逢佳节倍思亲”

  重点抓住“倍思亲”“每逢”“佳节”几个词谈体会。

  A、“倍思亲”是怎样地思念亲人?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B、“每逢佳节倍思亲”历来被称为写思乡之情的绝妙好句,广为传诵,特别是因这这个“倍”字用得很传神,老师略作改动,你们看看可不可以:

  每逢迎佳节倍思亲

  每逢迎佳节就思亲

  读一读,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

  C、还能体会到平时也思念家乡,过节时思念得更加强烈。

  D、为什么到了重阳节,就会比平时更加思念亲人呢?

  E、谁知道重阳节都有哪些习俗?好,我们一起来看投影。

  F、当时长安,就是现在的西安,是唐朝的首都,相当于今天的北京城,十分繁华,想一想,那里的人们过重阳节该是怎样的一幅热闹情景?

  然而,王维却只能怎么样呢?来,读一遍,把“倍”字读得突出强调点。

  G、“每逢”,你从这个词体会到什么?

  H、“佳节”只是指重阳节吗?还有哪些节日也能称作佳节呢?(事先让学生知道有哪节日)两年了,这么多的节日,王维一次次地看着别人全家团聚,自己却眼巴巴地望着,他该是多么地思念家乡?多么地孤独忧伤。

  I、请把这种感情读出来。齐读。

  5、不仅仅是王维,千百年来,从古至今,不知有多少人,为了上学,为了工作,为了自己的理想,和王维一样,背井离乡,漂泊在外,所以这两句诗也就成为了千古传唱的佳句。当你的爸爸妈妈为了挣钱在外地打工,每到过年过节,他们不禁会吟诵起,读……;你的哥哥姐姐为了求学在外地上大学,每到过年过节,他们也会吟诵起,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中华儿女,每到过年过节,他们也会吟诵起……

  6、带着满腹的孤独忧伤,17岁的王维一个人登上长安近郊的高山,向东远眺,遥望家乡,思念亲人。(出示课文插图)

  7、学习后两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A、重点抓住“遥知”“少一人”“遍”

  B、你觉得诗中的“兄弟”只是指的王维的哥哥和弟弟吧?还应该有谁?

  C、王维在离家之前,那时候,过重阳节,他会怎样过呢?该是怎样一幅情景呢?谁来想象一下。

  D、可现在,一切都只成为了美好的回忆,只有王维只身一人,无依无靠,冷冷清清,他该是多么地孤独呀,请将这种感情读出来。

  8、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想一想,王维最想对家乡的亲人们说些什么呢?

  (2)作者离家那么远,他又怎么会知道,他的家人会在这天去登高呢?(猜想的、以前在家肯定经常是这么做的)

  (3)作者的家人一起去登高,他们的心情怎么样?(遗憾、失落,少了一人啊,这也是家人的心声)

  (4)既然作者这么想家,家里的人也这么想他,他为什么就不回去呢?(一是路途太远,二是可能当时还没有功成名就,我们可以想像一下当时他们离别的情景以及对话)

  六、品读诗歌,读出意味

  1、这首诗大家已经读懂了,你能不能把我们感受到的情感带进去,将这首诗完整地读几遍?把诗的味道读出来。

  2、抽生读,配乐。

  3、这首诗读好了,琅琅上口,有人还将它配上了音乐当作儿歌唱,大家愿不愿意听。第一遍听,第二遍跟着小声唱。

  七、古今结合,拓展延伸

  的确,思乡是古老中国文学一个永恒的主题,缕缕情思是对家乡、对亲人割不断的片片真情啊!让我们穿越时光的隧道,走出王维时代,来到现代,来到一位台湾现代诗人身边,他的名字叫余光中,欣赏一下他为我们带来的一首脍炙人口的思乡名诗《乡愁》。

  1.听课件录音。

  2.我们也来读一读吧,想一想诗人不同时期为谁而愁。

  3.谁能在读了诗以后谈谈其中的一点?

  4.指导感情朗读。

  结束语:不知不觉间把我也带进了这浓浓的乡愁中,今后无论走到哪里,同学们都不要忘记亲人,不要忘记故乡。月是故乡明,回家的感觉真好!

  八、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忆、异、逢、佳、信、遥、遍、插,组词朗读。

  2.说说这些生字写时要注意些什么。

  3.练写生字,或互相评点。

  九、课后作业:

  课后以叙述的口气,把这首诗编成一个小故事,讲给同学和家长听。

  附板书设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倍思亲

  独在异乡——————兄弟登高

  少一人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