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06
这是《鸟的天堂》文本解读,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宽阔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构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风景画,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
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是在一个“太阳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的傍晚时分,这一次,他没有看到鸟,只见到高大茂盛、充满生机的大榕树。这部分重点刻画大榕树的美丽:先写远看榕树的情景,再写近看榕树时枝干和绿叶的情态,展示出大榕树的勃勃生机。在饱含情感的描写之后,作者发出由衷的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作者第二次来到“鸟的天堂”,是在阳光照耀下的早晨,他见到了鸟飞鸟鸣的热闹情景。文中写了鸟声、鸟影,让人应接不暇;写了鸟的形态——大、小、花、黑;还写了鸟的各种姿态——叫、飞、扑;最后,又专写了一只画眉鸟,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了鸟的可爱和它们在“天堂”里生活的情景。从作者的描写中,我们不仅知道了这里的鸟儿数量众多、种类繁多,而且分明感受到了它们生活的自由和快乐。
我们吃过晚饭,热气已经退了。太阳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在炎热的夏天,暑气已经退了天气特别凉爽,此时人们的心里也很惬意,带着一份好心情,人们觉得什么都是美的。同时也点出了他们第一次去鸟的天堂的时间。写红霞,本可以写成”只留下一段红霞在天边“。但是作者加上了“灿烂”,写出了红霞的鲜明耀眼得特点。一个灿烂,写出了当时心情之好。)
我们走过一条石子路,很快就到了河边。在河边大树下,我们发现了几只小船。(为表达大榕树是长在河中心的小岛上的,埋下伏笔)
我们陆续跳上一只船。一个朋友解开了绳,拿起竹竿一拨,船缓缓地动了,向河中心移去。
河面很宽,白茫茫的水上没有一点波浪。船平静地在水面移动。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音乐是美的,唱歌的时候,人们的心情是好的。而因为心情好,反过来人们会感觉到身边的事物也会美好起来。作者将划桨声比作乐曲,也衬托出作者和他朋友的那份愉快的心情)。
在一个地方,河面变窄了。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上,树叶真绿得可爱。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初见大榕树,给作者留下的印象是绿和茂盛,并且作者猜想它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组成的,可见这个榕树非常的大与茂盛。一簇簇,许多,写出了枝叶的繁多,恰当表达了茂盛特点。树叶绿得可爱——树叶绿就绿呗,怎么可以说可爱?仅仅是因为心情好?不。结合下文,“明亮的颜色”,我们知道这里的绿,同样包含了明亮、旺盛生命力,令人感觉茂盛,因而才可爱。有一个似乎矛盾的地方——一是“许多株榕树”,再有说“看不到主干在那里”,如果说主干,就自然是一棵,而作者前面有说许多株榕树,在这里就显得矛盾了。其实这矛盾,真是大榕树繁茂的给作者造成的一种错觉——一株?还是许多株?如果说一株,看不出主干在那里,而且很多根已经扎在地上了,就好像是许多株。)
当我说许多株榕树的时候,朋友们马上纠正我的错误,一个朋友说那里只有一株榕树,别一个朋友说是两侏。我见过不少榕树,这样大的还是第一次看见。(在经过两个朋友的争辩,作者认为这是两株榕树,就算是两株,在作者眼里每一株也是实在大的没办法形容了,就跟许多株一样的。这里,是对上文的一个延续,其实还是在强调榕树之大。正是因为错觉,正是因为矛盾,正是因为朋友也意见不统一,才引着读者继续往下读——到底是几株啊?)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不可计数——非常难以计算其数量,可见枝干之多。如此多的枝干,得是怎样的一棵大树啊?)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解释了不可计数的原因,也对前面的“许多株”错觉产生的原因作了交代——因为枝上又生根,许多根直插到地里,怎么不是“许多株”呢,极言其大。)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这个“卧”字,用得极其精妙——为什么用“卧”?不能用“长”、“立”、“站”?数太大了,你根本看不出主干在那里的,而且,作者说是从远处看,因为榕树茂盛,枝叶繁茂,连许许多多的枝干上也都是枝叶,将“退”给藏起来了,只能看到身子和头,看不到腿,形态可不就是“卧”吗?从这个卧字上就足以感到榕树之大。)
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这是这一段的中心句,写出了要描写事物的主要特点。全部的生命力,很深奥啊,怎么样才是全部的生命力展示出来?这句话吸引着读者往下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一簇堆在另一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这得多少叶子在一起才能“堆”啊?一个“堆”写出了树叶之多,多得不是“搭”了,令你很难想象出到底是多少枝叶,因此你很难看到枝干了,因此,远看好像“卧”了。“茂盛”的特点,就这样写出来了。“翠绿的颜色明亮的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没一片树叶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是对生命力的具体描写,怎么就是生命力?叶子里面水分和营养充足,阳光下,即使是在晚霞之下,仍然发亮,营养充足得发亮;这是生命力;微风中或者因为鸟的跳动,枝叶挥动起来,亮光也在闪烁着,就好像树叶里面有生命在动,在颤动——每一片叶子都在“长”啊!这“长”,这“堆”,不是生命力吗——作者用这样的文字,将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生命力”写得具体可感。这样的树,怎不令人惊叹?这样的树怎能不令人赞美?作者说了“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值得玩味的是,作者既然是在赞叹,为什么不用叹号?这样感情表达不是更加强烈一些吗?作者没有。为什么?我推测——作者在内心暗暗的赞叹,不敢高声——夜晚,如此美丽的大树也该休息了,惊扰了正在生长这的枝叶!)
船在树下泊了片刻。岸上很湿,我们没有上去。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有许多鸟在这树上做巢,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这儿能成为鸟儿的天堂,受到了当地农民的保护,鸟是应该被保护的!)我仿佛听见几只鸟扑翅的声音(朋友说了,我才产生了一种感觉——仿佛听到,其实是真的听到了。只是因为没看到鸟儿,作者才用了“仿佛”。仿佛一词,在这里用的非常恰当——那种似有似无的感觉。大家的语言准确精妙在于此啊——没一个非常普通的词语,都是用得恰到好处的。),等我注意去看,却不见一只鸟影儿。只有无数得树根立在地上,像许多根木桩。土地是湿的,大概涨潮的时候河水会冲上岸去。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我不禁这样想。于是船开了,一个朋友拨着桨,船缓缓地移向河中心。(“鸟儿天堂里没有一只鸟”这是一个悬念——到底有没有?你去看下文。)
第二天,我们划着船到一个朋友的家乡去那是个有山有塔的地方,从学校出发,我们又经过那“鸟的天堂”。
这一次是在早晨。阳光照耀在水面,在树梢,一切都显得更加光明(更加光明,是对生命力得补写!)了。我们又把船在树下泊了片刻。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从两个“到处”感受这儿的鸟特别的多——你根本不晓得鸟儿在那里,好像整个世界都是鸟在飞,在叫,鸟儿之多,不言而喻了。)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从颜色和姿态上感受这儿的鸟多。)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一那只,另一只飞起来了。(应接不暇,——眼睛都应对不过来了——这跟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相联系的。作者想看清楚一些鸟,但是不知道看哪只才好)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前面是整体画面,这次是镜头的一个特写,给了画眉鸟——画眉鸟非常快活,唱着歌儿,表达着内心的愉快——兴奋的叫着,写出了鸟的的心情,好听的歌声,也写出了鸟儿的心情——其实,也在写祖宗恶化的心情啊,看到鸟儿能够感受到鸟儿在兴奋,听着鸟叫好像在唱好听的歌儿,作者是在赞美鸟儿,赞美眼前的景色啊!鸟儿生活在这里,多么快活,多么自由自在——画眉鸟就是这里的鸟儿的代表,是所有鸟儿的生活状态的写照!)
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在这里,作者总结性的说话——“鸟的天堂”两种含义:第一,大榕树美丽、茂盛,是鸟儿美丽的舒适的如同天堂一般的家;第二,鸟儿在这里生活的自由自在快活无比,如同在天堂生活一样幸福!“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第一个鸟的天堂加引号说明这只是作者听说大榕树被称为快乐鸟的天堂,而后一个不加引号,说明作者亲眼目睹了鸟儿在这里生活的非常快乐,自由自在,就像在天堂里生活一样。)
就教学而言,在本文,除了读懂内容,在表达上有三点可以引导学习体会:
第一,准确优美的语言。写大榕树茂盛、充满生命里的句子,写鸟儿快乐生活的句子。这些句子需要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赏析精妙所在。
第二,作者准确表达作者感觉——自己当时产生了怎样的感觉就写怎样的感觉,而这感觉有很好陪衬了事物的特点。
第三,写景物,细致观察抓住景物在不同时间阶段内给人的不同印象——大榕树傍晚和白天给人的不同印象,将同一景物在不同时间阶段给人的突出印象相比较,从而抓住特点,写出特点。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