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06
这是“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公开课教学设计,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检查预习,课题对比 今天的课,从一首诗开始。同一首诗,作者的母亲评价它(精彩极了),父亲评价它(糟糕透了)。它们都是人物的语言,难怪课题加上了双引号。一起来读课题。
读过几次课文,你肯定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读读句子结合课文内容,选择关联词语把句子补充完整。
来,这一列火车一人说一句。
不错。有错误的孩子抓紧时间订正。我们合作一起来读一读完整的句子。我读关联词语,你们来读句子内容。
1.检查预习,了解梗概
如果……就…… 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不仅……更……
1. ( )我的诗写得很糟糕,( )母亲仍一如既往地鼓励我。
故事就是这样发生的。
2.( )母亲一直在鼓励着我,( )我一直在写作。父亲的批评让我学会了反思和总结。
长大后,我有了这样的发现。 我们( )需要来自母亲的爱的力量,( )需要来自父亲的严格要求。 于是,我有了这样的感悟。
4.( )没有当初父母的两个极端断言,我可能( )会误入歧途。
这就是课文的梗概。
在填填读读中,我们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带着对课文的理解咱们来完成第二题。
2.填反义词,指导写字
1.母亲说我的诗写得精彩极了,而父亲却认为( )透了。
2.我有一个严厉的父亲,也有一个( )的母亲。
3.我( )地把握着我生活的小船,从不敢有任何的马虎。
4.我写的诗得到了母亲的赞赏,却遭到父亲的( )。 指名填空。指导书写:谨慎、誊写 言行慎重小心。工工整整地照着原稿抄写就是誊写,书写时特别注意誊字上面只有两横。大伙儿在方格里认认真真书写一遍。
关注几组词语,我们发现他们都是——反义词。
作家舒尔伯格就特别喜欢用反义词,你瞧: 了解作者,发现对比 齐读舒尔伯格的代表作,你发现了什么?
今天学习的课文题目也是用意思相反的两个短语组成,可见作者在课题上进行了对比。板贴:课题对比 舒尔伯格就是个特别善于对比的人,让我们走进课文,文中又有哪些对比之处。 初读圈划,内容对比 出示要求自由读文,读后交流 自学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想想文中内容又有哪些对比之处?
英雄所见略同,相信大家都找到了这一处。
谁火眼金睛,还找到了?
关注一下七岁时我写的诗,与现在?
是的,这就是成长,我所写的作品前后有了明显对比。
那是在父亲母亲给予我这首诗不同评价后心情的对比。
小结:看来内容上的对比比比皆是。 板贴:内容对比 描写对比,体会情感 从课题来看,父亲和母亲的不同评价是最强烈的对比。 默读1-14自然段,划出描写母亲和父亲直接评价的句子。 交流出示:指名说。 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
“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 自由读父母的评价,你发现了哪些对比之处? 交流:(1)语言 板贴:对比中写语言
指名读父母的对比语言。其他同学说发现。 关注句子内容,我们看到母亲是在赞扬孩子,而父亲是在批评孩子。 关注句子的长短来比较一下?母亲的长,父亲的短。 如此安排,有何用意?(性别的不同,内心情感的不同。)
预设:从长长的话语中感受到母亲的慈爱,从简短的话语中体会到父亲的严厉。母亲的鼓励,父亲的批评。指名读。师:一边是母亲的极力赞扬,一边是父亲的严厉批评。 还有发现吗? 不放过一个标点符号,你们还读懂了什么呢?两个感叹号,让我们读懂了母亲为儿子感到兴奋,感到自豪,请你读!透过这个句号,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冷静的父亲。
你们真会读书,咱们就来读读父母亲的语言吧!母亲的柔情和激动,父亲的冷静和严厉。
语言的对比让我们感受到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除此之外,你还找到了什么对比?
(2)动作 表达母亲的慈爱时,动作描写详细,表达父亲的严厉时,动作简略。板贴:对比中写动作
从动作描写中感受到母亲的慈爱、温柔,父亲的冷酷、无情。相机指导朗读。针对他的发言,你还有什么补充吗?请你用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一下。男女生对比朗读。师评价:我仿佛看到了一位慈祥的母亲,看到了一位冷酷的父亲。 神态 除了语言、动作的对比,你还发现了什么? 描写母亲的神态描写细腻,父亲没有神态描写
难道父亲没有神态,显然不是。
补白:“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 ,把诗扔回原处。
作者为什么不写?(这一个“透字,这一扔””足以表现表现父亲的冷静、严厉。)
小结:表达母亲的激动时,神态细腻,表达父亲的冷静时,作者选择巧妙的留白。板贴:对比中写神态
4.小结:同一首诗不同的评价,我们看到“精彩极了”就是慈爱的母亲给予巴迪的激励,“糟糕透了”又让我们看到了父亲的冷静与严厉。(板书四个词语)
5.小练笔
我们发现,没有写心理。俗话说: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描写揭示着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示人物的个性特征。
出示:父母对同一首诗,居然有截然不同的评价。母亲啊母亲,难道这诗真的精彩到毫无缺点吗?父亲啊父亲,难道这首诗糟糕到一无是处吗?想象描写父母的内心想法。(男生写父亲,女生写母亲。)
预设:我知道巴迪第一次写诗,写的确实不怎么样,但我夸他写得精彩极了,是为了给他鼓励,给他信心。我相信将来他肯定能写出更棒的诗。
预设:巴迪的诗确实写得很糟糕,我不想给他虚假的评价。我批评他,是为了让他取得更大的进步。
预设:我要让巴迪知道事实的真相,不能让他骄傲自满,不能让他被母亲的夸奖冲昏了头脑,这样他才能继续努力。
交流反馈。(两女两男,读完心理,根据心理读句子)
评价:同学们,你们都走进父母的心里去了,说出了父母的心声。
这两位同学的心理描写放在一起,也形成了对比。
6.小结:你们写得如此精彩,难道作者不会写吗?(从语言、动作、神态能够充分感受到了)是啊,通过对比中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作者已经非常传神地向我们表达出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让我们再次聚焦父母亲的语言的对比描写,感受语言的魔力所在。
出示6-13自然段,指名读对话,其他同学读旁白。
母亲据理力争,父亲并不退让。你们配合得好极了!
师:你们读得非常投入。 小结:就这样,作者紧紧抓住父母亲对同一首诗的不同态度,在对比中写好人物语言,在对比中写好动作,在对比中写好神态。这是描写对比。 心情对比,设悬结课 同样是一首诗,母亲评价他“精彩极了”,父亲却评价他“糟糕透了”,面对父母不同的态度,“我”的心情经历了怎样波澜起伏的变化呢?我们下节课继续。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