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案例

《题临安邸》课后反思

日期:2022-06-05

这是《题临安邸》课后反思,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题临安邸》这首诗是诗人林升对南宋王朝没落与腐败的景象所表达的哀愁与愤怒。

  生活在一个皇帝歌舞升平,百姓民不聊生的痛苦时代中的林升,观察着平民社会的贫困潦倒,又仰望统治阶级的穷极奢欲,心中应该是有很多的交杂情绪。带着这种情绪,能更好的感受这首诗所表达的意境与情感。

  这首诗开头一句:“山外有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城外群山环绕,层峦叠翠。“楼外楼”好像诗人就在遥看那碧绿的山头中坐数不胜数的玉台楼阁。而楚楚动人的西湖内,繁花似锦的亭台中,达官显贵享受着歌舞美酒。“几时休”是通过对无限的奢靡时间的对比,表达诗人对“繁华”景象的忧愁。便为我们描绘出南宋时期杭州一副“欣欣向荣“的都市景象。“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又表达了诗人忧愁中隐隐的愤怒。一个“熏“字深刻淋漓的展现了寄生虫般的王公贵族尽情无休无止的享受奢侈乐趣。杭州这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简直就是沦陷前的汴州。句尾中”直把“更毫不忌讳的表达了林升对统治阶级的哀叹,体现了诗人为国为民所担忧的悲伤情感。然而这又像是一种愤怒的表达,一句强有力的呼喊。它寄托着南宋百姓的深切诉求,表达了诗人期望国家强大复兴,收复沦陷领土的夙愿。

  《题临安邸》是对南宋朝廷堕落的一次警告,伴随整首诗的情感是哀愁与愤怒。林升的哀源自王公贵族达官显贵的腐败,更源自封建王朝统治阶级的堕落。林升的怒则表达了对国家 的关注和对日薄西山的无奈,联系着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往事。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