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案例

《陶罐和铁罐》教学预案

日期:2022-06-02

这是《陶罐和铁罐》教学预案,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教材分析】这篇童话故事通过对话展开情节,铁罐的傲慢、蛮横无理,陶罐的谦虚、友善、克制都在人物的对话中充分体现。此外,具体、生动的神态、动作描写,使铁罐、陶罐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通过陶罐与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灌的谦虚而不示弱;感悟课文讲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

  【学生分析】

  1.三上年级的孩子知识储备还不多,对这个复杂纷繁的社会缺乏了解,各方面语文能力还不是很强,因此,我们教师不要刻意追求让三年级的学生对文本理解得很深,否则可能演化成一次“精神侵略”。

  2.《陶罐与铁罐》是一则童话,童话要告诉我们“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这个道理。故事中的两个角色——陶罐与铁罐而言,陶罐有他的优点:朴素、美观、保存时间长;铁罐也有他的优点,结实、美观,易携带,用途广。然而,三年级的孩子在自主阅读时,往往会过于沉浸在故事情节中,而使自己的认识出现偏差,他们会认为陶罐是很“好”的,几乎是“完人”,没有什么缺点,而铁罐是“不好”的,几乎没有任何可取之处。这种认识上的偏差,需要我们老师在具体的课堂情境中巧妙地加以引导“修正”,我们绝不能因为孩子年龄小而放弃这种引导,因为这是学生对这篇课文所要达到的理解的底限。

  居于教材特点、学生分析、编写意图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陶罐与铁罐》这一课的教学中,我作了如下选择:

  1.让语文教学更“简约”。首先是教学内容的简约,本堂课确定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核心任务——情境对话。其次是教学环节的简约,本堂课围绕核心任务安排了三个主要环节:熟悉角色、选择角色、进入角色(对话)。

  2.让语文教学更“感性”。在这堂课里,我们不要求学生分析寓意,“讲”寓意,而是巧妙地在琅琅的书声中,在饶有情趣的情境对话中自然实现人文教育目标。

  3.让语文教学更“整体”。文本是一个整体,不肢解,不选取。本课的教学中,我将突破习惯于一段一段地教,尝试培养学生整体阅读的能力。例如在“选择角色”这个环节,我提了一个“你为什么选择陶罐”这样一个涵盖全文的问题,让学生整体阅读课文,让学生在整体语境中思考感悟。

  4.让语文教学更“语文”。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角色朗读”、“对文章补白”、“想像对话”等言语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角色朗读”的过程中,在“对文章补白”的过程中,在“想像对话”的过程中,即在种种“听、说、读、写”等等言语实践活动中,领悟到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自尊,获得认知和情感体验:要谦虚,不要骄傲;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多看自己的短处等。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以及观察字形等方法理解“奚落 、傲慢 、轻蔑、恼怒 、懦弱”等词的意思。

  2、结合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语气的词句把每部分的内容读懂,体会铁罐语气的变化。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读懂课文内容,学习全面地看待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指导读好人物对话,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正确全面地看待事物,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做人道理。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整体感知

  导课: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7课《陶罐和铁罐》。板书,齐读课题。过渡:在“陶罐”和“铁罐”之间究竟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先指名说,然后课件出示简洁的课文内容填空)

  2、师过渡:那么在课文中铁罐是怎样来奚落陶罐的呢?

  二、走进文本,品读感悟

  要求:学生默读课文2——9段,用——画出铁罐奚落陶罐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陶罐说的话。

  一读:(熟悉角色)用声音表现傲慢和谦虚。

  1、出示铁罐说的话。(指名读,读出傲慢的语气。相机理解懦弱、轻蔑、恼怒、相提并论)

  2、出示陶罐说的话。(指名读,读出谦虚的语气)

  3、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对话。(师生配合:教师引读:铁罐傲慢地问――、铁罐轻蔑地说――、铁罐恼怒地说――,铁罐怒不可遏,说――)

  二读:(选择角色)用动作、表情表现傲慢和谦虚。

  谁能来做做“傲慢”的动作?

  用各种动作表情形象化“恼怒”

  (师:自己做一做。点拨:他瞪着眼,他还气得手指着对方,他在跺脚呢)

  三读:(进入角色)给动画配音。(课件出示动画,学生尝试配音)

  三、了解结局,总结升华

  1、师过渡: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国王御厨里的铁和陶的命运到底如何呢?(师相机板书:无影无踪 成为文物)

  2、转换角色写话练习:换成傲慢的陶罐奚落谦虚的铁罐(教师提示一组对话,学生接着往下写)

  3、师生小结全文。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