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02
这是《陶罐和铁罐》听课反思,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蒋老师的这节课主要抓住了课文的第一部分,也就是陶罐和铁罐的对话,进行了比较充分的朗读。在读中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品质,这方面是很突出的。对于文章后一部分——不知多少年过去,陶罐完好无损,而铁罐却被氧化,无影无踪了——老师采取略处理的办法,通过概括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发现铁罐的弱点。这时,文章带给我们的启示自然就清楚了。我们觉得,蒋李老师这样来结构教学,详略是合适的。从三年级的学段目标来看,分角色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这些第二学段的点,蒋老师把握得比较准确,所以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显得这节课比较扎实。 蒋老师对课文理解得也比较到位,陶罐的性格、铁罐的性格很清楚,这是不必讲的。关键是他们这种性格和自身的特点有什么关系?铁罐因为自身坚硬而骄傲,因为陶罐易碎而瞧不起它;铁罐因为易氧化,所以结局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一点,蒋老师理解得很到位,挖掘了出来。同时,我们看到蒋老师的设计中对读写结合的处理也是比较巧妙的。我们说,阅读教学不仅要知道文章写了什么,更要了解文章是怎么写的。在前面揭示人物特点与性格之间的关系后,让学生写一写《铁罐和陶罐》,这既是对学生是否理解文章的检验,同时又是对文章中重点词语的积累与运用,不但使学生对这篇文章是怎么写的有更清楚的认识,还是为进一步仿写《**和**》[比如:太阳镜和近视镜,梅花和雪花,风衣和雨衣等等]这一类的童话做铺垫。
这节课的不足也是明显的。在分角色朗读陶罐和铁罐对话的这部分,老师一句一句地指导、评价,使原本简单的内容变得繁琐,使原本有趣的对话变得乏味。这里面存在这样几方面问题:一是老师对学生的不信任,认为学生没有办法自己读好;二是学生没有熟悉课文内容,在无法读通顺的情况下读出情感,很显然是困难的;三是老师要把自己设计的环节呈现出来,为了教学设计在上课,而忽略了学生。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