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30
这是《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案例简案,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课例导读]
北京四中连中国老师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这节课主要带给我们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第一,师生互动,要紧紧地依托于文本,互动话题之源在文本、在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教师要与学生一起品读,一起欣赏,一起陶醉,一起喟叹。学生的“动”应当是深入到学生内心的、真正激活学生思维的“动”。第二,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为此,一方面教师要发挥作为学生阅读促进者的作用,巧妙地启发学生,使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尽可能多地生发出自己的认识;一方面教师又要发挥作为学生阅读指导者的作用,及时地点拨,对学生认识中的不正确内容给予纠正。第三,教师在教学中要既有预设,又不惟预设,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教师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既要遵循预设目标的整体思路,又不能失去鉴赏中的弹性灵活;既要遵循预设的教学程式,又要针对课堂实际作出必要的调整。综合以上三点,这节课带给我们的最终启示,就是正确认识师生互动中的教师角色,在教师智慧的影响下,在教师灵便的组织下,让学生去尽情地发挥,去顺利地发展。
一、课堂实录
(一)导入文本,明确要求
师:今天非常高兴与大家一起来学习李白的诗——《梦游天姥吟留别》。对于李白的名篇《梦游天姥吟留别》有人这样评价:(出示幻灯)
师:请同学们要用心去想,将李白说成是“一座辉煌的雕像”合适吗?“天马行空般的驰骋想像”,这样说合适吗?特别是“向世人诠释了瑰丽奇伟艺术境界的最高层次”,这样的评价有什么依据吗?如果我不认可,你们可以说服我吗?
[预设话题明确简洁,没有更多的束囿,给学生以极为广阔的阅读空间,可以使学生的解读走向多元。这是正是让学生发挥、发展的前提。]
现在,我们大家品味语言,挑大家最感性味的话,最有深刻体悟的诗句,用诗句来证明这样的评价是正确的。在范围上没有限定,希望大家纵横才情,任意驰纵,老师来帮助大家。
[教师不但提出学习任务,而且明确自己是学生课堂学习的伙伴。只有地位的平等,才有对话的平等。]
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大家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要倾听。要听来自于1300百年前作品当中的声音,要听老师的声音,同学之间的声音。
第二:要致意。要向诗人李白致意,向作品致意,向同学致意。向老师致意,当然老师也会向你们致意。我们要把我们读到的东西,不断地向大家表现出来。
第三:要交流。我们要把我们自己的所感所得说出来,说出来的目的是希望
将我们的信息场与李白的信息场不断地发生作用,然后产生一个由旧我到新我的转化的过程。(老师板书)
[教师的要求与众不同,显出教师的个性。“致意”之说,是在提出要求的同时显出理解过程中的相互尊重,蕴含着人文教育。“旧我到新我的转化”,是在提出学习目标的同时,显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
(二)师生交流,互动生成
生:我选的是“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这一句。因为这是一首记梦诗,记叙了梦中想像的景物。我们都知道五岳是非常高耸的山,但是诗人梦中的天姥山要比五岳还要高。这就是他运用了天马行空般的想像,突出自己梦中的山的高。
师:这位同学讲得很好。有谁就这几句还想发表自己的看法,或对他的发言作一点适当的补充。
生:我想的和他的差不多。但我想联系下文谈谈下面的一句“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这一句。天台山“一万八千丈”已经很高了,但对于天姥山来说,它还像是拜倒在天姥山前一样。这就从侧面烘托出了“向天横”三个字。然后还有“势拔五岳掩赤城”中的“拔”和“掩”也非常具有表现力。“拔”在这里是“超出”的意思。但我觉得在这里它不仅仅是“超出”的意思,还有一种超越出五岳一大截的感觉,就是从地底下冒出来的那种感觉。“掩赤城”中的“掩”字也非常好,也很体现出那种感觉,是一种雄伟的特色。
师:两位同学对这几句作了必要的补充,讲得非常好。我们现在来看一下这几句。其实这几句应该是一个小整体。“天姥连天向天横”,一般人在写到这几个句子时,笔力已尽,气力已衰,但是诗人李白写到这里,意兴方生,笔欲飞,墨将舞,意兴遄飞,直达极致。所以下面“势拔五岳掩赤城”,这是再逞一笔。一笔开来以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是再逞一笔,三次驰纵笔力,达到了奇伟瑰丽的艺术境界,是这样的过程。
[教师是在总结,但更是在提升,是在以教师的鉴赏去影响学生,加之教师的激情和教师的用词用语,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陡然提升。平等是人格的平等,是地位的平等,如果以平等来淹没教师的超前引领作用,那平等就失去了积极的意义。]
为了加深体会,我们请这位同学朗读一下这几句。
(学生朗读)
师:我们给她鼓鼓掌(鼓掌声)。但是我觉得她的朗读中也有不足,有些地方重音强调的不够。我们应该在哪些地方强调重音呢?请这位同学回答一下。
生:掩赤城。
师:哪一个字?
生齐答:掩。
师:对,动词一定要着力。还有吗?
生:“对此欲倒东南倾”。
师:这一句中哪一个字要着力一点?
生:“倾”和“倒”。
师:很好,你现在对这两个句子体味得很好。能否再给大家朗读一遍?按照现在的体悟。
学生再朗读。
师:比上一次有进步,其实还可以在这几个句子上着力一点。现在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来朗读一下,老师读一句,大家跟着读一句。我们通过朗读来体味。
[学生复读、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均乃手段而已,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悟。这乃是““过程和方法”的具体体现。]
师总结:从这几句中,我们已经看出李白通过自己健笔的勾勒,为我们描摹出了一个霓光霞影的天姥山。它奇绝云端,矫首天外,巍峨磅礴,这样的气势我们已经充分地感受到了。
师提问:在诗篇中的其他部分,你也可以感觉到瑰丽奇伟的艺术境界。谁来谈一下?
生:我倒是想到了“天马行空”。在第二段的第一句“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在现实中我们总不可能飞起来,然而诗人呢?他飞过镜湖月,最后又送到了剡溪,这完全是在李白梦中的想像,所以我就觉得这是天马行空般的想像。
师:现在我们就几个问题交流一下。这位同学讲到了“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老师希望大家着重去想这样的几个问题:“飞”你们能够想像诗人当时是怎样的状态?何为“度”?“镜湖月”,什么是镜湖?它和月又构成了怎样的关系?它能开启我们怎样的想像?
生:我觉得是这样一个意境:在月光的笼罩下,诗人飘飘欲仙然后就飞过了像镜面一样美丽光亮的湖面,我觉得这句话是这个意思。
师:很好,讲得很好。这位同学把握了几个关键点,一个就是“飞”。飞字让我们想像出了诗人衣袂飘举,轻盈飘逸之姿。一个就是“度”字。“度”字除了讲姿态的轻盈之外,它还特别强调一个由此及彼的完整过程。比如佛家讲“度人”,就是由此岸世界将他过渡到彼岸世界。那么我们带着这样的想像,就不难看到诗人轻逸的姿态从明光如鉴的湖中、皎白圆满的月中,拂掠而过。这样“度”字就变得非常饱满了。
[教师的讲解,促进学生的感悟,在师生的对话中完成对诗句的鉴赏。]
师提问:我们再来看“镜湖月”,镜湖就是水光如镜,水波不兴,那与镜湖月构成了怎样的一种意境?
生:镜湖月的意境,得再回到前面的一段。天姥山在云霞明灭之间,就是说李白一夜飞渡镜湖月,他是从月中穿过的。古人不是相信月中有宫殿吗,后面不是说“湖月照我影”,就好像月亮是把他送过去的。他觉得在冥冥之中好像有仙人在为他指路,在云霓明灭之后,他就像仙人一样飘过去了。
师:如果镜湖月合在一起的话,那么还会有云霓感吗?
生迟疑。
师:镜在古代是光与亮最充分的体现,特别是新镜磨出后,会闪着光亮。如果是镜湖月合在一起的话,那么还会有云霓感吗?
生:但是那个镜子一亮一灭,云霓虽然没有,但明灭还是有的。
师:明灭在前面的一段,并不是在此处,是不是?
师评价:这位同学解析得很好,实际上她看到了一个多维空间:上面是皎皎的明月,下面是平静如鉴的湖面,然后诗人在此之间。我们可以想像,湖光月色,银光万里,天地之间,一片通明,万物交相辉映,一片盈然世界。生在此中不知是人还是仙,更何况现在还是“飞”,还是“度”呢!这就是诗人为我们打开的一个基本的想像空间。后面那位同学刚才讲到“湖月照我影”,“我”的影子好像画在湖面上,“我”的影子好像画在月亮里,月中画“我”湖中的影,湖中画“我”月中的影,所以是湖、月、影几度成像,清渺神妙之至,一片离奇的景象;更何况是还送“我”至剡溪,情意款款,不依不舍。
[师生对话,有问有答,有疑有解,学生看到的是表面,教师引导的是实质;学生的主体,教师的主导,在“对话”中各自呈现出来。]
师:其他同学有没有你最感性味的诗句,谈谈你的认识。
生:我就是想说从“洞天石扉,訇然中开”一直到“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这几句。从“洞天石扉,訇然中开”这里开始,诗人就好像看到了非凡的另外的一个世界,突然就在他的眼前展开了。在这个世界中,日月照耀金银台,日光、月光还有金色、银色交相辉映的那种高台上,非常美妙的景色。而且在这个世界中,虎为他鼓瑟,鸾驾着车,神仙排起队迎接他。在天姥山下,一个另外的世界在他的眼中突然展现出来,就好像是一个神仙的聚会一样。
师:请大家一起来探讨。这一部分有一个前奏,“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轰然中开,”这是一部分,为什么我们要把它看成是一独立小部分呢?
生:就因为当时闪电好像把那个山突然给劈开了,然后才出现了那些景象。
师:对,然后那个世界才真正打开。这一部分中在句式上同前面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
生:变成了短句。
师:这就是和缓处则按辔徐行,紧急时又短兵相接。请你再朗读一下这几个短句,读出效果。(学生朗读)
师:朗读中如果能更急促一点,再紧凑一些就会更好。再请你朗读。(学生再读)
师:这个时候,这个神奇的世界就要打开了,你要用自己的声音告诉大家,表现出这个时候正在发生着的急剧的变化。好再来一遍。(学生再读)
师:这回朗读得就更好了。但是我想再请男同学朗读一下。哪一个男同学再表现一下,哪个男同学愿意承担这个重任。(男生读)
师指导朗读:我们在朗读诗文时不只是读读而已,我们在读的过程中,要感觉到自己在变化,觉得自己确实是从一个“旧我”在向“新我”转化。因为你放开心灵去真实地感悟、体会,你的信息场就会不断地与李白的信息场发生交融,交融之后你会发现你有点像李白了。因为在你的生命系统中,确实参与了李白的成分。刚才那个同学的朗读焕发了老师,我也想把我对李白的一种感觉表现一下,我渴望朗读一下。(教师朗读)
[教师引导学生用“朗读”对诗句的理解进行重新定位和认识,让学生通过声音传达出对诗句、对李白的理解。“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在“朗读”中得到实现,可见,课程目标的实现,就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之中。]
师提问:老师为什么这样读,老师有几个问题需要同大家交流。第一个问题,我个人认为“列缺”并不完全等于闪电,注解上明确标释着“列缺”就是闪电,我为什么会这样说?
生:我觉得或许“列缺”不单单指的是闪电。因为我看后面“丘峦崩摧”。不是说神仙出来了吗?这是说山峦突然劈开了,所以说“列缺”就是指裂开的那种感觉,虽然不是同一个字,我是这么理解的。
师:你讲得非常好,“列”和“裂”可以理解成通假字。“列缺”为什么不能简单理解为闪电,主要原因是“列缺”描摹出了电光从云霓中决裂而出的样子。“列缺”实际上是将云层整个撕开(老师动作表现)的感觉。它不是一个概念,它实际上形象生动具体地描摹出闪电在一刹那间的形状,包括色彩。然后紧接着才是霹雳,就是雷声,一座座高山险峰不断地崩塌开裂,乱石横走,地陷天塌,发生着急剧的变化。所以这几个句子就叫做“出乎意表,倏尔万变”。“洞天石扉”神仙的府第,高大的石门打开了,这时你仰头去看,你会发现呈现在你眼前的是一个神仙的世界。
[学生的探究能力从哪里来?当然是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然而,只有当学生从不宜发现问题之处看出问题,这才是最好的探究。“列缺”的理解可以为是。]
师提问“青冥浩荡不见底”,老师个人认为“青冥”也不等同于天空,为什么?
生:我觉得“青冥”比天空要显得深远些。它强调的是一种空灵的感觉,怎么说呢,整体的感觉是仿佛跟穹庐一样的。它是有一个弯度的,不是一个平面的。
师:你觉得哪些字触发了你的联想?
生:浩荡。
师:“浩荡”讲出了其开阔之势,还有吗?
生:不见底。
师:其实“青冥”两个字对你的想像,产生了最大的帮助,为什么?
生:首先它告诉了你它的颜色是青色的。
师:青色是一种什么颜色?
生:它是介于蓝绿之间。很高深,很高远的样子,而且是能够引发人联想的一种颜色,
师:那“冥”呢?
生:就是稍微感觉到有一点昏暗,又不是完全的暗,有一点点微弱的光。
师:其实有一个成语可以帮助你,叫“苦思冥想”。苦思冥想中的“冥”是什么意思?
生:思考得很深的意思。
师:那“青冥”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生:就是一种非常深远,非常辽阔,高深悠远的样子。
师:讲得非常好。“青”在古代可以表示很多颜色,可以指黑色,可以指绿色,也可以指蓝色。“青冥”实际上写出了天色瓦蓝,无限深远之状。当然刚才那位同学把“青”加了她自己的个性化的理解,这样的理解也是能够解得通的。“浩荡”写出了开阔,“不见底”正是突出无限深远,而且是日月同辉,天地无限辉煌,奇光万道,瑞彩千条,光耀无比,天地一片灿然。金光银辉,上下激射,呈现出一片辉煌。这是一个声的世界,也是一个光的世界。
师提问:“霓为衣兮风为马”写得更为绝妙,如果用霓为你做一身衣服,你会有怎样的感觉?这得问一个女生。
生:很舒适。
师:为什么会舒适。
生:因为它很轻盈、轻美。
师:你穿着这样的一身衣服,走在同学的面前大家会怎样看你?
生:大家会很惊讶!
师:惊讶到什么程度?
生:瞪大了眼睛,发出赞叹。
师:怎样赞叹?
生:啊!
(学生笑)
师:为什么呢?如果“霓”真的可以舒卷为衣的话,那你穿着之后不仅光鲜,而且飘逸。
师:“风为马”想像更为奇特,风如何为马?风是凝而为马,然后化而为风,奇幻无比,神骏异常。这是李白1300年前的想像。读至此我颇有感触。我们大家都知道美国有一个大片《魔戒》,其中有一个经典镜头:流水奔涌,镜头一转却幻化为千万匹马的奔腾,让观众充分感知到了流水的气势。我们不能说是李白抄袭了《魔戒》,只能说《魔戒》抄袭了李白,所以《魔戒》的制作人员的想像才如此的不可束缚,如此的天马行空。(众生会心笑)
[教师不以自己的分析解释去替代学生的独立阅读,而是鼓励学生有个性地去阅读,去理解。在学生理解的过程中,教师适时地将自己的阅读理解转化为学生的内化体会。再者,教师的巧妙设计和机智,使教学过程呈现出一种轻松和快乐的状态,这有利于学生的个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产生。]
师:大家再看下一句“虎鼓瑟兮鸾回车”。虎乃震慑百兽,啸聚山林的兽王,这时候它在鼓瑟,它的脸上应该是怎样的表情?大家想像一下。
生:嗯……
师引导:老虎在鼓瑟,它什么表情?老虎为什么要鼓瑟,老虎鼓瑟的目的和原因是什么?
生:……
生:我再看看,还没想好?
生:我认为老虎鼓瑟是因为老虎害怕了,老虎本来是兽中之王,它都怕了,所以鸾驾着车也怕得跑了。
(学生大笑)
师:大家都笑了。鸾害怕得逃跑为什么要驾着车跑呢?不驾车不是跑得更快吗?
生:因为仙人来了嘛。
师:我们可以驰纵想像,语文有很大的空间,但是这个空间并不是无限的。我们去想,去创造,并不是随便去想,并不是没有正误之分。如果老虎要逃,为何还要鼓瑟?如果鸾要跑为何还要驾车?所以这样的想像不合常理,没有办法同整个诗句融为一体。所以一定要调整你的思维,一定要校正你的思维,要让它和全诗融为一体。
师:老虎当时应该是什么表情呢?
生:我觉得当时应该是比较神圣比较严肃的表情,因为是和神仙在一起吗,所以比较神圣庄严。
师:想像得非常好。因为老虎在迎接神仙的到来,所以一改老虎往日之形象。实际上虎掌凌厉如何鼓瑟,鸾鸟高大何以驾车,所以李白的想像好像从天外飞来,匪夷所思,不得索解。大家还可以进一步地想像。
[学生理解中出现的不当之处,正可以利用来作为教学的资源。教师通过及时巧妙地修正学生理解中的错误,既起到正确的指导作用,又起到开启学生思维的积极作用。“思考与领悟”的课程目标,在这里得到体现。]
师问:“仙之人兮列如麻”。你想像都有哪些神仙?他们都是什么样子?是怎样的状态?
生:我觉得仙人都很高兴,因为这好像是一个盛会。
师:一个仙人的盛会。仙人们是怎样的状态,仙人都一样吗?比如他们要着白衣就都着白衣,是这样的吗?
生:就好像是一个生活中的宴会,每一个人都不一样。
师:怎么不一样的?希望你具体想像一下如何不一样。
生:他们穿得都很华丽。
师:有破衣拉撒的吗?
生:没有
师:你想像的是没有破衣拉撒的。除了色彩上的不同,身高呢?都一样的标
准吗?
生:不会的。
师:就是有高有低。胖瘦上呢?
生:有胖有瘦。
师:容貌上呢?
生:有美有丑。
师:有清秀的,有狰狞的。那么状态上呢?有跛足的吗?
生:铁拐李!
师:有没有眼瞎的?
生齐答:有。
师:有渺目的。这是李白1300百年的想像,我们大家都难追其右,但我们可以靠近他,接近他。
师:有没有从眼中伸出小手,以手为目的;有没有背上伸出双翅鼓翼而飞的;有没有身形潇洒的,有没有龌龊的、委琐的?
生:有,济公。
师:有坐蒲团的,有踏莲花的,有拿宝剑的,有没有持青蛇的?
生:有。
师:有冥思的,也有放浪形骸的,对不对?
生:是的。
师:所以这个句子可以说是仙非一仙,器非一器,好一个神仙的世界,场面宏大,声势夺人。现在我们从“列缺霹雳”到此处,仔细想,可以说是诸般妙想,齐聚笔端。如果诗人李白此时就在旁边,他会是一个怎样的表情呢?
生:我觉得会是一个比较惊叹的表情,突然就看到了一个神仙的聚会,各式各样的表情,各种各样的神态,但是惊叹之后他又非常高兴地想融入到这个聚会当中去。
师:想像得非常好,诗人李白真是目瞪神痴,渴望融入到这个聚会当中。
[在生成的过程中,教师没有拘泥于预设的教学目标,不忘学生的个体阅读体验;不忘诗歌鉴赏本身的特点。]
师:我们刚才讲到了这些句子都可以体现瑰丽奇伟。但我以为通篇最瑰丽奇伟的,还没有讲出来。我个人以为有一句话可以堪称是通篇的极致,大家以为是哪一句?为什么?要论瑰丽奇伟这一句才是最瑰丽奇伟的。
生:我认为全篇最瑰丽奇伟的句子是最后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师:为什么?
生:因为诗篇的前半部分描述的全部是景物,虽然有作者的想像,而最后一句抒发的是作者内心的感慨。诗人借助梦境的感慨,来把自己内心的这种不被赏识的怨气是一吐为快。因为有一句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在普通人的心目中天姥山是比不上五岳的。诗人之所以能够在梦中游天姥山,并且在梦中把天姥上想像得瑰丽奇伟,把天姥山形容成是“势拔五岳掩赤城”,让天台上都为此倾倒,是因为在某种方面上李白是以天姥山自比:自己是像天姥山一样有才华,但是在权贵们显贵们的心中,他没有得到重视。我觉得最后一句话也表达了自己甘愿是像天姥山一样,我只保持我自己的这种状态就好了,不必理睬别人的眼光,也是他思想的中心。
师:这样说来,李白的眉应该是怎样的?李白的腰是怎样的一种状态?
生:我觉得他的眉应该是往上挑的那种,因为他有才,是傲视一切的那种。他的腰应该是很直的,是不为任何事物折腰的那种。
师:很好,结合这位同学所说的,我们再来看这一句。李白的眉确实如这位同学所言,它应该是高昂的(教师做动作);他的腰是挺立的。眉和腰是李白心性和气骨的代表。但是世间的权贵不容你这样,他们要摧尽你的眉,他们要打断你的腰。
在严密森严的等级制度下,一个人的尊严会饱受屈辱。李白这一句穿透千古时空的伟力便在于:在人格尊严喑哑死寂的漫漫岁月里,李白的这一句是一道宏丽的呐喊;在人格尊严几近于无的强权社会中,李白的这一句是一座伟岸的矗立。它撞开死寂,冲开沉积的“秩序”,灼然一道,刺破苍穹,照亮黑沉的历史!时至今日,当我们的人格尊严受到轻慢的时候,吟诵李白,仍然感到气为之舒,眉为之扬,骨为之立。
太白风骨,千古不朽!
[教师从文本中发掘出了最能激发学生情感体验、生活体验的因素,并用之指导教学,使得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了对知识、智慧、生活、生命的感悟。]
师:我们一齐来读一下这两句。
生齐读。
(三)全篇总结,提升精神
师:在这节课中,我们不断验证,与李白一道天马行空的驰纵想像,在李白所创设瑰丽奇伟的艺术境界中留连、赞叹。李白之所以做到了这一点,是因为在李白身上,充溢着三股气:孟子的英气,庄子的逸气,天地的大气。奔越的英气、舒展的逸气与苍茫的大气凝为一体,通过李白赤子般的心胸,化为他一生对明亮光鲜与恢宏博大的不懈追求。
我热爱李白,也希望大家都能热爱李白!希望大家在诵读李白的过程中,心胸变得开朗,热爱大自然,热爱高贵的人格。
非常感谢大家。
(学生鼓掌,听课教师鼓掌)
二、教学反思
让课堂焕发勃勃生机与无限创意
——《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课带给我的思考
连中国
内容概要
教师在这节课的设计上,没有采用以问题带动问题,由浅入深的教学模式;而是化繁为简,整节课只设计了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希望学生有更广阔的思维与情感的驰纵空间,也希望每一位学生都充分展现自己的阅读个性。文本内容是借助语言来表达的,在探讨内容的同时,必须咀嚼语言,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自己独特的体验。“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名师生就可以对教材有一千种解读、一千种建构,只有这样,教材才能为我所用,教育才能充满挑战,课堂才能焕发勃勃生机和无限创意。
1.有关对话及对话过程中教师的作用的思考
新课标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对话,就是敞开心扉的、以丰富的情感活动伴随着积极的思维创造性活动来展开的、与文本坦诚交流的过程。在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认识了作者描绘的客观世界,也丰富和发展了自己的主观世界。“动态过程”强调不是预先将教学过程完全设计好,一步步诱导学生来“入瓮”。为此,在这节课的设计上,我没有采用以问题带动问题,调动学生,由浅入深,渐入佳境这样的教学模式。而是化繁为简,整节课只设计了一个核心问题,此外没有给学生再增加更多的,包括范围上的束囿。将李白的整个华章全部让位给学生,就是希望学生有更广阔的思维与情感的驰纵空间,也希望每一位学生都充分展现自己的阅读个性,从自己体悟最深的句子入手向文本“致意”。有充分的空间,才能有效进行对话;有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的积极参与,才能有效进行对话。基于这些认识,本课的另一个主要特点便是:在研讨过程中,以学生对问题真实的感触体悟为主线展开。这条主线是动态的,是充分把握在学生手中的,教师自己也是这条主线的建设者。尊重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教师与学生、文本平等对话,并不是在削减教师在课堂上应有的价值与作用。教师一定是学生阅读最有效的帮助者。钱梦龙先生说:“如果没有教师的指导,要求学生自己去‘创造’作品,‘发现’意义,就像要他们抓住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一样,结果只能是乱了套! ”(《招语文教学之魂》)
2.有关品味语言的思考
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学生、作者、编者多重对话的过程。学生要从作者的写作意图中感悟到什么,体验到什么,一定要认真阅读文本,认真理解语言,认真思考,也就是要认真与作者对话。阅读中应该紧扣教材,以文本为依据。如果文本的内涵还未掌握,就延伸,就拓展,就远离文本去过度发挥,那么语文课就会打水漂,就会浮泛,语文的个性就淡化了。
文本内容当然要探究,但内容是借助语言来表达的。因此,在探讨内容的同时,必须咀嚼语言,推敲语言,品味语言,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自己独特的体验。课文的内容和课文的语言不是两块皮,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文中深邃的思想,精辟的见解,丰富的感情,是借助精当、精彩、精妙的语言文字来表达的;也只有真正体会到文中语言文字的精湛,体会到它表现的魅力与魔力,感受到它站立在纸上与你交谈,你才会真正触摸到作者思想的深处、感情的深处,跨越时空,与他们进行心灵的交流,乃至思想的碰撞。语文课就是语文课,不是思想品德课,不是某种文化某种艺术的课。文本中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是融为一体的,相互渗透的。本课是在品味语言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多重对话展开的。学生只有在语言的深处和语言发生生生不息的对话,才能不断使自己的语感深化、美化、敏锐化,也才能凸现自己作为语言学习主体的创造性,在每一个词语上开出自己的“花”。
3.有关“生成”的思考
教学的本质是体认和探究,是师、生、本三者的对话、协商、开掘、重组。因此,面对已有的、既定的文本,作为学习主体的师生完全可以从容面对,多元解读。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名师生就可以对教材有一千种解读、一千种建构,只有这样,教材才能为我所用,教育才能充满挑战,课堂才能焕发勃勃生机和无限创意。新课程铺就了一条格外“宽容”的新跑道,它热情邀请每一个学习主体主动参与,灵动发挥。在“跑”的过程中,一起达成文本与人本的交流,一起完成解读与建构的交融。在“尊重”与“超越”间,建设新教材,生成新课堂。本课第三个追求,就是希望整个教学过程不是完全预设的,不是彻底把控在教师手中的,而是根据学生的体悟与创造,不断自然生成的。
三、课例评析
听连中国老师《梦游天姥吟留别》后感
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特级教师 陈天敏
进行新课改后,听过很多语文课,有外地的,也有北京的。听课以后,都要谈谈想法。说句不客气的话,能让人耳目一新的课还真是不多。有的名为新课程,课堂里热热闹闹,实际上学生没有多少收获,那是给领导看的。做课做课,“做”的成分太多,教师登台表演,学生一呼百应。我们的新课程教学难道就是这样的吗?
听了连中国老师的课,印象有所改变,虽然还不能完全脱离“做课”的痕迹,但实属无奈,你招来200多人听课,想不“做”也难啊。但确实有新东西。下面谈谈听课后的感想。
课文还是那个课文,学生还是那个学生,但在新课程的旗帜下,教学就不同了。新课程教学最重要的是要突出对变革学习方法的支持,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这一点连老师在尽可能地做好。教师的范读,已经引起学生的兴趣;循循善诱,使学生自觉地逐渐深入了课文,去探讨诗歌的形象和意境。学生究竟学到东西没有?只需看他们的课堂发言和感悟就知道了。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从“过程和方法”的角度作为切入点,而不是把“给”学生什么知识性的结论作为语文教学一成不变的目标。连老师的课,起始就直接让学生提问题,可巧学生是按课文的顺序提出问题,教师就顺势讲了下来。这时我想,如果学生上来就课文的中间或最后部分提出问题,那怎么办呢?我想连中国自有他的办法。因为他的课堂目标很明确,他并非想要像原来的课堂那样,先行串讲,然后再通过什么表现什么反映什么。他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品味诗歌的语言上,引导学生理解这首诗天马行空的想象和瑰丽奇伟的艺术境界,因此可以不必“预设”什么“标准”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去认知和品味。这样,从哪里开始就并不十分重要了,只要对学生认识和品味有利,从哪里开始都是一样的。既然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去体味、去感悟上,那么,对学生的每一个发言,即便不十分准确,教师用的都是鼓励性的语言,使学生能放松心情地在课堂里学习、研讨。
我认为,连中国老师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是好课,是因为老师尊重文本作者的创作主体性,课堂始终不脱离文本;教师把自己对文本的感悟讲授给学生听,学生的“倾听者”位置也很适当;最后落实到学生的“学”字上;但学生并不是被动地去记忆一些东西,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我想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应该是这样一点一滴培养起来的。
我说是好课,但绝不是什么“模式”课。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对每一部文学作品的感悟肯定也是不同的。连中国老师把《梦游天姥吟留别》上成这样是好课,你上成另一个样子也可以是好课。只要从新课程理念出发,眼里有学生,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就能成为好课。当然,课堂上也就不存在过去那种照《教学参考书》宣科,学生死记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表现手法等种种现象了。
当然,上好新课程语文课还是有一些条件的。首先你得有独立的教学研究能力,善于思考各种问题。脱离“教参”就不会教学的老师,绝不可能成为一名好老师。连中国老师已经具备了独立科研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能自如地把握课堂,引导学生把问题引向深入。其次,是教师本人应有的良好素养。连中国老师课堂语言的准确性和形象性,足以见出他语文的基本功力。课堂上靠什么吸引学生?靠教师的魅力。教师的魅力在哪里?就在你自己的素养里。教师的学识、修养、板书、语言、朗诵,甚至其他方面的特长,都可能成为让学生佩服的“资本”。有的学生可能就是因为仰慕你的书法而喜欢上语文课的。连老师浑厚的嗓音、顿挫的音调、激情的感悟在朗诵诗歌时已经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学生就不可能不受到感染。
我非常喜欢陶行知先生的格言:“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只有受到学生崇拜的老师,才有可能培养出受到老师崇拜的学生。教师的乐趣、教学的活力正在这里吧。
于是我又想到新课程。因为它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发挥教师和学生的能量,这对于造就一代新人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北京市语文新课程刚刚起步,不少青年教师都在新课程这面大旗下迈开新的步伐,学习方式的改变已经成为北京市语文教师所追求的目标。希望北京的语文教师在新课程的旗帜下,更好地把自己的良好素养融入到新一轮教学改革中去,做一名受学生“崇拜”的教师。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