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30
这是《寡人之于国也》原文译文及课间练习,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译文:
梁惠王说:“我治理梁国,真是费尽心力了。河内地方遭了饥荒,我便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河东,同时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内。河东遭了饥荒,也这样办。我曾经考察过邻国的政事,没有谁能像我这样尽心的。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因此减少,我的百姓并不因此加多,这是什么缘故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战争,那就请让我用战争打个比喻吧。战鼓冬冬敲响,枪尖刀锋刚一接触,有些士兵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住脚,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住脚。那些跑了五十步的士兵,竟耻笑跑了一百步的士兵,可以吗?”惠王说:“不可以。只不过他们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呀。”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不要希望百姓比邻国多了。如果兵役徭役不妨害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便会吃不完;如果细密的鱼网不到深的池沼里去捕鱼,鱼鳖就会吃不光;如果按季节拿着斧头入山砍伐树木,木材就会用不尽。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尽,那么百姓便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遗憾。百姓对生养死葬都没有遗憾,就是王道的开端了。分给百姓五亩大的宅园,种植桑树,那么,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穿丝绸了。鸡狗和猪等家畜,百姓能够适时饲养,那么,七十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吃肉了。每家人有百亩的耕地,官府不去妨碍他们的生产季节,那么,几口人的家庭可以不挨饿了。认真地办好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大道理教导老百姓,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也就不会自己背负或顶着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以上的人有丝绸穿,有肉吃,普通百姓饿不着、冻不着,这样还不能实行王道,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事。现在的梁国呢,富贵人家的猪狗吃掉了百姓的粮食,却不约束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打开粮仓赈救。老百姓死了,竟然说:‘这不是我的罪过,而是由于年成不好。’这种说法和拿着刀子杀死了人,却说‘这不是我杀的而是兵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大王如果不归罪到年成,那么天下的老百姓就会投奔到梁国来了。”
知识点总结:
一、通假字
1、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 无失其时
4、 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二、古今异义
1、 河内凶
2、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3、 弃甲曳兵而走
4、 或百步而后止
三、词类活用
1、 填然鼓之
2、 树之以桑
3、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4、 谨庠序之教
5、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四、特殊句式
1、 是亦走也
2、 非我也,兵也
3、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4、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5、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五、一词多义
1、 于
寡人之于国也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则移其民于河东
2、 之
填然鼓之
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
申之以孝悌之义
3、 兵
兵刃既接
穷兵黩武
草木皆兵
4、 以
请以战喻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斧斤以时入山林
申之以孝悌之义
5、 胜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驴不胜怒,蹄之
日出江花红胜火
予观夫巴陵胜状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6、 食
谷不可胜食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7、 数
数罟不入洿池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8、 直
直不百步耳
系向牛头充炭直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9、 发
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
百发百中
野芳发而幽香
10、罪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宋何罪之有
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