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案例

《祝福》课后读后感设计

日期:2022-05-25

这是《祝福》课后读后感设计,是优秀的教学案例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高中时代常常骂鲁迅,没有他,语文学习会轻松很多,不必和他那晦涩深奥的文字较劲。

  现在越来越觉得鲁迅伟大,如果没有鲁迅,民国时代中国文坛会黯然失色。

  昨夜又拜读了《祝福》,觉得当时让我们这些高中生学这篇文章,却是有些残忍。我们当时除了教科书,其他文学作品一点都不沾的毛孩子,怎能理解此文?昨夜也是在好几处文字卡主,再读2-3遍才理解的,比如“眼珠间或一轮”等。

  除了文字犀利准确、简捷,内涵也十分了得,看过此文,俨然是喝了醇厚的绍兴老酒。文章先说作者在鲁四老爷家的沉闷气氛中百无聊赖,然后在镇子里遇到了像僵尸一样的祥林嫂,触动了作者的神经,勾起了对祥林嫂往事的回忆,最后,新年祝福的鞭炮和浓云夹杂着雪花中,作者将那个不幸的妇人从思绪中一扫而空。

  文章结束了,作者在自我麻醉中恢复了平静,但给读者的是深刻的反思。祥林嫂这个淳朴的山里妇人,失掉男人后还不能享有自由,被被婆婆卖给猎户后再遭不幸守寡,最后失去了唯一的亲热---她两岁的儿子。她孤身一人受到冷落,人们只是聆听她不幸的经历来满足自己的猎奇,她始终被认为是不干净的人,被边缘化。人们竟然指责她为什么不去死,而是委屈地依从了第二个男人。这样无助的人,在失去了求生的希望后,还要担心死后进入阴曹地府,被两个丈夫瓜分,心灵处于永远的不安,在这不安中在新年降临前了却了一生,却被认为死的不是时候。

  这篇文章比老舍等其他作家的作品更有利,骆驼祥子和我这一辈子的主人公的遭遇,多少带些偶然的因素,而祥林嫂却是当时家庭不幸的妇女们的宿命。造成这种宿命的不是别的,而是所谓的礼教和伦理道德,但更深刻的原因是根深蒂固的对社会中不幸事物的逃避。

  由于逃避和不敢正视不幸事物,就造成了中国人干出匆忙掩埋动车车头、漠视弱势群体、屈服邪恶势力等勾当。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