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3
这是阅读课一等奖教案,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论语》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
一、了解学生阅读情况,提出问题
1.师生互动:了解学生阅读的版本、读法(具体怎么读?读了之后有些什么感受?)。
2.教师总结:
随便翻翻书,或者是从头到尾,只是读过,这样阅读经典或阅读《论语》,虽有印象,但基本是无用、无效的。
有用、有效的阅读,最好是“专业”阅读,而且是“专业”加上“有趣”(好玩)的阅读。
这里,先说说目前流行的《论语》的两种读法:
第一种读法:从头到尾,依序而读。这种读法会让人感到“杂乱无章”,枯燥乏味,读着读着就没兴趣,没信心了。当然,《论语》不是“杂乱无章”,而是“有章可循”的。
如北大李零教授在《丧家狗——我读论语》一书的“自序”中,他说过自己早年读《论语》的感受:“当年读《论语》,我的感受是,此书杂乱无章……看到后边,前边就忘了,还有很多地方,没头没尾,不知所云,除了道德教训,还是道德教训,论哲理,论文采,论幽默,论机智,都没什么过人之处。”
第二种读法:以孔子或者《论语》的思想主题或者概念为主线来读。这个难度很大。思想不是凭空而来的,思想是有源头,有继承,还有自己观察社会、看到社会问题总结获得的。先秦时代,诸子百家,思想繁盛,哪些是孔子学习继承来的,哪些是孔子原创的,不容易梳理,得弄清楚才是。
这种读法也是北大李零教授在《丧家狗——我读论语》一书的“自序”中提到的:“以概念为线索,打乱原书顺序,横读《论语》。我把全书,归纳为若干主题,每个主题下分若干细目,按主题摘录,看这本书里,孔子的思想是什么样,与《墨子》、《老子》有什么区别”。如今,这种读法比较盛行!放到一般人的手里,容易流入以今逆古、古为今用的味道。说白了会流入“误读”。
那么,有没有既专业又有趣(好玩)的更好的阅读方法呢?阅读一本经典,最主要或者首先要弄清楚哪些问题呢?
二、要“专业”而“有趣”的阅读,首先要弄清楚这本书的结构形态
1、第一种是表现为显性的、静态的结构形态,即一本书的“外结构”。
(1)拿到《论语》一书,我们只要读一下书前面的“导言”或者“导读”,还有书的“目录”和每一篇开头下面的说明文字,就可以知道的。
如有人说,“《论语》二十篇五百章”,“《论语》一共20篇……共539章。”
我自己也拿计算器计算过《论语》的章数,五百多章(人们一般这样说,《论语》是篇长为章,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篇短为则,如初中语文过去的教科书称《论语》六则,现在改过来了)。(2)如今,网络很方便,在上网输入“论语”“结构”等词,查查,还可以知道:如有专家说,“《论语》前十篇为上论,后十篇为下论。上、下两论各有主题:上论十篇以孔子之理念、教人、为人为中心,下论十篇以孔子行道以重建秩序之构想、实践、心态为中心。”
简单地说,上论十篇主要讨论、展示孔子的理念,以及孔子如何用这些理念来教导他的弟子。下论十篇主要讨论孔子的行道方案、行道实践,以及行道失败以后他的心态。所以,我们大致可以讲,前十篇大体是在介绍、呈现孔子之道,而后十篇主要在讨论行道以及行道的结果。
阅读《论语》,要弄明白它的这种“外结构”,这样,才基本称得上是“专业”阅读。
2、第一种是表现为隐性的、动态的结构形态,即一本书的“内结构”。
这种“内结构”不容易察觉。因为时代不同,年代久远,《论语》一书所表现出来的“内结构”就显得非常特殊。
有学者就认为《论语》是一本“纪念册”,如著名学者王学泰说:
孔子不仅是历史上第一位名师,他也把教育学生视为头等大事。他的一生大部分精力都献给了学生,与学生情同父子。试想,他的离去在弟子心底会形成何等的波澜?一些弟子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让外貌像孔子的弟子有若扮演老师。可见弟子对老师思慕之深。后来他们找到了追念老师的最好办法,就是编一本纪念册,把孔子与他们的谈话、对他们的教导记录下来。这就是《论语》的雏形。
也就是说,《论语》一书尽管有点“杂乱”,但隐藏着一条孔子与弟子、与时人(当时的国君、大夫、权臣、隐者等)互动交集的、动态发展的内在线索。在书中,他们彼此一体,不可分割。弄清楚这种“内结构”,或者说内在线索,或许我们就能够做到“有趣”(好玩)的阅读。
弄清楚这两种结构形态,指导学生读《论语》就可以从如下关系或顺序入手:
如参照年表、分期等,基本上以时间为主线。
一是,孔子与孔门弟子,主要在上论十篇,从孔门十哲入手;二是,孔子与时人,主要在下论十篇,从孔子与鲁昭公、鲁定公、鲁哀公、季平子(名意如)、季桓子(名斯)、季康子(名肥)、阳货、公山弗扰、长沮、桀溺、荷蓧丈人和楚狂接舆等人入手。
三、名著导读《论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论语》的写作背景、内容,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
2、学习孔子为追求理想而百折不挠、永不放弃的精神,用知识强大自己,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3、背诵《论语》中精彩片段、名言警句等,学会积累,并初步养成阅读文学名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感受《论语》的文化魅力,以非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经典中领略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魅力,享受名著带给自己的心灵启迪。
教学难点:
梳理《论语》中的格言警句,翻译、理解并进行分类整理,了解孔子的重要思想,并结合实际谈谈对自己学习、生活、为人处世的启发及影响。
教学方法: 诵读领悟法 梳理分类法 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设想:
《论语》是必修一名著导读的重要内容,对孔子及其作品、思想等有一个全面的介绍,对学生有积极的引导作用。本节课重在把名著导读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取其精华,感悟文化的魅力,开拓知识的宽度。因此这节课,从有关孔子的教育名言警句入手,这和学生的学习息息相关,便于学生去探究、思考,并结合实际灵活运用多样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采用“诵读领悟,梳理分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个性思维,徜徉在经典名著中,感受孔子的人格魅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教学过程:
一、热点话题导入
凭借在百家讲坛的《论语心得》,于丹教授一跃成为家喻户晓的“学术快女”,她说《论语》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温暖的生活态度。比如“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用你的公正,用你的率直,用自你高尚的人格,坦然面对这一切,提倡的是一种人生的效率和人格的尊言。再如:“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内心的强大可以化解生命中的很多遗憾,要做到内心的强大,一个前提是要看轻身外之物的得与失。”这让我们又一次唤起了对《论语》的思考。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论语》,和孔子亲密接触,沐浴春风、洗涤心灵吧。
二、聆听孔子故事
大家在小学、初中时已接触到《论语》中相关篇章,对孔子也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孔子在中国是个闻名遐迩、妇孺皆知的人物。老百姓叫他孔圣人,读书人称他为孔夫子,那么你还知道有关孔子的那些故事呢?(找二到三个学生讲故事)
(一)孔子带弟子去齐国,路上听见有哭声。孔子说这人的哭声不像是家里死人。上前问哭者,哭者说,我从小就好学,游遍列国后返回家乡,可双亲已经过世。往而不来着,年也;不可再见者,亲也。说罢哭者就跳河自杀了。孔子对弟子们说,要记住此事,引以为戒。从那以后,孔子的弟子告辞归家的人数达到30%。可见“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悲情在当时孔子就深有体会了。
(二)孔子带弟子去郑国推销自己的政治观点,但是与弟子失散了。孔子独自一人站在东门外。有人对子贡说,东门外有一人焉,其长九尺有六寸,河目隆颡,其头似尧,其颈似皋陶,其肩似子产。可是腰以下,比禹短三寸。如丧家犬一样失意不得志。子贡将这些话告诉孔子。孔子显出高兴的样子,又叹了口气说,他表述的形状未必准确,可我的神色确实是象丧家犬啊。然乎哉!然乎哉!表现出孔子的大度、宽容的胸怀。
三、梳理分类思想
《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在政治、伦理、哲学、教育等方面的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请大家迅速阅读名著导读部分,对孔子的思想进行梳理分类,进一步走进孔子。(学生自由阅读,圈点式画出来并进行总结,自由发言。)
(一)“仁”的思想
教师:《论语》中“仁”字出现过104次,可见“仁”的思想统率全书。其中“仁者爱人”指重视人的生命与生活的人本理念,是儒家“仁爱”思想最直接的表述,不仅强调要爱自己、爱亲人,也强调“泛爱众,而亲仁”。而爱己、爱人、爱众、亲仁……不仅要将人的生命置于首位,且要安顿好人的现实社会生活。那么你对“仁”的思想有哪些看法呢?请大家各抒己见。
预设:
学生1::他提出“克己复礼为仁”。“克己复礼”:仁与礼二者互为因果关系。就是提倡人们要以克制和礼让的态度来调和社会矛盾,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个体自觉的道德修养。“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只有不断反省、循礼而行,就能达到“仁”的境界。
学生2:“孝、悌、忠、信”以仁为根本与核心,以爱为联系的纽带,以礼为规范形式,链接成一个个环环相扣的十字形人际关系结构。父慈子孝、君礼臣忠——这是纵向上下关系;兄友弟恭、朋友有信——这是横向左右关系。父子、君臣、夫妻、兄弟、朋友关系纵横交织构成的一个个十字形互立双赢的价值结构,彼此相互支撑、缺一不可,任何一方的脆弱、缺省或倾斜,都会使之失去平衡,使“仁爱”之实施陷于困境。
学生3:“仁民爱物”——长保久安的王道思想。孔子还将仁爱扩及鱼鸟生灵,“钓而不纲、弋不射宿”,且寄希望于仁人君子“仁民爱物”而长治久安。”在对“仁爱”有着极高要求的孔子看来,只要能使天下安定,做有益于民众现实生活与生命的事,就是仁德;能广泛给人民以好处,帮助大家生活得好,那是高于仁德的圣德。
(二)教育思想
教师: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孔子在教育方面也有很多独特的思想。下面就请大家再找找并进行总结。
预设:
学生1:孔子首创了“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他认为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他一生努力实践着自己的教育理念,据说他的门下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有地域差别、年龄差别、贫富差别,正因为孔子“有教无类”的人文教育理念,他们才得以接受教育,这应该是孔子能受万世敬仰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学生:2:孔子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孔子认为受教育者存在潜质和兴趣的差异,经济社会发展也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他把因材施教分为三类:一是针对学生的性格进行教育。二是根据学生的特质进行教育。三是根据学生的年龄进行教育。
学生3:孔子注重引导的教育方法。强调启发。孔子对启发式教育的表述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即强调学生自己去思考和琢磨,要求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思并重。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惘;只思考不学习,那就有危险。重视实践。《论语》开篇表明: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说:学过后经常去实践,不是很愉快吗?指出了实践的重要性。方式灵活。孔子的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或集体讲授或个别教导,或对话座谈或现场讨论,他十分重视与弟子的互动,从而激发弟子努力学习和思考。
学生4:以塑造人格为教育目的。孔子提出了不同层次的理想人格:从“成人”到“君子”,再到“圣人”。按照《论语》的记载,孔子认为“圣人”要具备完美的个人品格,是最高级的理想人格,一般难以进入这个层次,即便是古代的尧、舜也没能做到。
四、诵读领悟名言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其中一些经典的对话在当时,对后代都有很大的影响,请同学们结合学过的篇章诵读领悟这些名言。(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仁政、治国,学习、教育,为人处世”三个方面收集、诵读、翻译、感悟。)
师生总结并归类:
(一)仁政、治国之道:
1、克己复礼为仁。
克:克制。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西周之礼)才是做仁义之事。"克己复礼"是达到仁的境界的修养方法。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欲:想做;勿:不要;施:施加。自己不想做的事,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这是一种由己及人的思想,就是设身处地考虑别人的感受,往往指的是不好的东西或事物。自己不能接受,也不要转嫁到别人身上。
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自我品行端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实行,若自身不端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这句话指为政者首先必须端正自己,做好臣民的表率,在当今仍有反腐倡廉的现实意义。
明确:1-3表达以《论语》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核心“仁”,《论语》中的阐述的“仁”是全方位的,既直指个人修养,又关注人与人的相处之道,更体现了治国之道。
(二)学习、教育: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强调启发学生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学习的人。我选取他们的优点而学习,用他们的缺点对照自己,加以改正。见人之善就学,这是虚心好学的精神。
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述而》
厌:满足,学习而不知满足,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前四个"知"是知道之意,而最后一个"知"同"智",智慧。
教师明确:孔子的这些学习方法对我们有积极的意义,不因时代的变迁而过时,希望大家能活学活用。
(三)为人处世:
1、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有便佞,损矣。《季氏》
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
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
是自古以来人们所熟知的一句名言。许多人常常将此写成条幅,悬于室中,以激励自己。孔子认为,君子心胸开阔,神定气安。小人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一个军队的主帅可能被夺去,但一个普通人的志向不可能被夺去。这句话,两千五多百年来不知道激励了多少的中华儿女,使他们堂堂正正挺立在人世间,也成了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民族精神之一。
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子罕》
谓工匠想要使他的工作做好,一定要先让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教师明确:这几句均谈论为人处世的方法。对我们大家交友、做事都有帮助。
五、合作探究借鉴
从《论语》中得到哪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你有什么启示、影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生生互动,倡导个性思维,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小组、个人积分,选出优秀个人和小组。)
预设1:从《论语》中学到了要以关爱他人的心态面对生活。
《论语》中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告诉我们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要平易近人,做事谨慎。诚实守信,博爱众生,亲近仁者,这一切都做好了,还有余力的话,就可以去学习文艺了。可见不仅要爱自己的亲人,还要爱他人。在当今社会“关爱他人”仍然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正如我们说“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预设2:我学到了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
如“己欲利而利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能见利益就自己得到,有难处就推给别人;想到自己想得到的别人也可能想要,自己讨厌的东西别人也不会喜欢。一个人做任何事不要只想自己,而应该多从别人的角度出发,拥有一个博大的胸怀,做到推己及人,就掌握了一个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预设3:活到老,学到老,要活学活用、终生学习。
《论语》中关于教育、学习的名言很多。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等等。都强调学习对一个人来说是头等大事,学习是要讲求方法技巧的,学了就要及时实践,学习与思考应时刻紧密结合才能有效果,同时又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对照自己的短处,进行查漏补缺,保持谦虚学习的态度。只有在生活中随时随地地学习,我们才能真正做到活到老学到老。
教师分享:孔夫子的“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在这一段中,孔子在面对子路和冉有所提出的同样的问题“闻斯行诸”时,没有给出简单笼统的回答,而是给不同的答案,那是因为他们的的性格特点不同。如今我国正在飞速发展,这就需要各行各业多方面的人才,可见因材施教正是我们的教育所需。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可见孔子的启发式教学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孔子的儒学经典仍传播着中国伦理道德的精华和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值得我们用一生去细细品读。
六、阅读方法指导
学生讨论读《论语》应该读些什么?怎样去读?
第一、积累文言基础知识,使阅读更有效。要求学生具备一定数量的工具书,从字音、词意入,掌握实词、虚词、古今异义、句式等知识,从量变达到质变。
第二、广泛阅读,熟练掌握《论语》选入课本的篇目,并能有感情的诵读。
第三、了解对话的人物,掌握故事情节,读懂寓意。
第四、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用孔子的思想的闪光点,教育学生领悟儒家思想的精华。
七、我的课堂收获(各抒己见)
八、布置作业:
阅读《论语》,交流读书心得。(要求:内容真实,结合实际,有感而发,300字左右。)
九、板书设计
(一)“仁”的思想
(二)教育思想
1、有教无类
2、因材施教
3、引导的教育方法
强调启发。学思并重。
重视实践。方式灵活。
十、教学反思
这节课内容充实,通过“梳理、诵读、感悟、提炼”,层层深入,让《论语》中的经典语句、光辉思想再一次照亮我们的人生。注重学生的互动、小组合作,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适时引导、启发,问答、抢答、积分等激励措施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形成竞争意识。不足之处,课堂时间有限,有些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到位,计划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读书活动,让学生再深入领悟《论语》的精髓。
【教学设计】
高中阶段的学生尚未成长为成熟的读者,他们更多地习惯从情节上获得感性认知经验。从课程的意义上认识整书阅读,其区别于一般阅读活动最本质的特点是“结构化”,即学生从中学习到的知识、方法对于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具有结构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课程的高度上设计整本书阅读,必须将之区别于一般的阅读活动。如果说一般阅读活动是碎片的、随意的、印象的,那么整本书阅读必须是整体的、结构的、思辨的,是发展学生思维品质、提高人文素养的必由之路。因此必须明确阅读目标和阅读方法。
不同体裁的整本书,其阅读目标与阅读方法也应当有相应的调整。上学期,本年级组将《呐喊》定为整书阅读的指定书目,《呐喊》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面对一位思想型的作家,阅读的重点应放在打通文本间壁垒、体察作家精神世界这一着眼点上。而《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写就的一部研究中国基层社会结构的社会学著作。其背景时代离现在虽然已经十分遥远,但其中所描绘的“中国社会的乡土性”至今仍在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阅读这本书,可以帮助学生增强对中国社会结构的理性认识,建立问题视野与人文关怀。本书虽是学术著作,但说理颇具风格,文笔幽默生动,费孝通使用许多具体生动的事例来解释抽象的社会学理论,浅显易懂、形象贴切,是引领学生观瞻学术殿堂的入门之作,能够帮助他们提高思维品质。
本次阅读活动面向高二年级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对社会现象、生活常识已有一定的感性经验,但尚无从感性经验中提取抽象理性认识的能力与自觉;缺乏阅读学术类著作的经验,思辨能力较弱,难以理解书本的逻辑结构;与《乡土中国》所描写的社会阶层与时代背景有天然隔膜,缺乏同情之理解以及理解的欲望。针对教材和学情,将导读课的目标设定为:一、激发学生阅读《乡土中国》的兴趣;二、让学生了解《乡土中国》的作者、成书背景、框架架构与价值所在;三、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四、确定阅读计划。
针对课堂教学内容,于课前三天发放预学案,让学生提前熟悉序言部分和前三章《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的内容,完成相关问题。
图片
教学过程主要分为四个步骤:
一、导入激趣,解决“为何要读”的问题,并由此引申出学术著作的“抽象性”特点
在原本的教学设计中,我选取了书中提到的土地公、宗祠,以及乡镇社区种菜、武汉地铁站名(杨家湾、王家墩、罗家港……)、找关系办事等生活场景来激发学生对《乡土中国》的兴趣,但这产生的困难是:几种简单罗列的场景只是在一个模糊的意义上共同指向“乡土中国”,但它们之间似乎不存在明确的共性,同时与学生的生活脱节,难以真正让他们产生阅读的兴趣。修改之后,我提供了三则材料:
1、鲁迅的小说为我们展现的是旧中国浙东乡镇的风土人情,在《祝福》中,是谁杀死了祥林嫂?是其自身乡下人的“愚”,还是熟人社会的群体冷漠,抑或是鲁四老爷代表的礼治秩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这种关系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2、2010年的北京高校抽样调查显示,新化人拥有大学里65%的复印店。更夸张的是,不管你在东北、陕西、上海、拉萨还是海口,只要走进街边随便哪家复印店,都有85%的概率碰见一群湖南新化人。新化人做文印、重庆开县人卖成都小吃、桐庐人送快递,地域范围更大的青海人卖拉面、河南人当保安、安徽人做装修,诸如此类的同乡同业集聚,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同乡互助,这是观察当代中国经济生活的一个重要视角。
3、海南传统习俗:公期
鲁迅的《祝福》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一篇小说,“谁杀死了祥林嫂”是该小说的核心问题,学生也基本能理解祥林嫂自身的愚昧、群体的冷漠以及封建礼教等因素。但这些诱因诞生于一种怎样的历史背景,体现了怎样的社会结构,学生对此并没有理性的认识。阅读《乡土中国》有利于学生理解文学虚构写作中的历史真实。打印店、饮食业、快递行业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密切接触的行业,指出这些行业中所存在的同乡聚集现象,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用类似的问题视野来观察当下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公期是海南本地学生非常熟悉的传统习俗,追问这一习俗背后的文化内涵,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自身的生活。
因此,这三则材料分别指向《乡土中国》三个层面价值意义:1.理解历史。2.理解当下。3.理解自身的生活。这三个层面分别指向过去、当下、自我,三者之间具有完整的逻辑关系,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还解决了“为什么读”的问题——即使身处城市,乡土中国是我们文化语境、精神家园意义上的“故乡”,“乡土性”仍然在影响着现代中国的方方面面。我们每天都在生活,我们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社会?我们社会是依据什么样的规律在运行着?有哪些东西在控制着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就像一个鱼缸里的鱼,我们的生活被一个看不见的玻璃罩住,你不会撞墙是因为你知道玻璃在那。那么,试着当一个跳出鱼缸的金鱼是什么样呢?这也就是我们要读乡土中国的原因——观照、认识你的生活。
这种“认识”“观照”,也正是学术著作的写作逻辑:从具体生活当中提炼理性的认识现象与普遍真理。
图片
二、指导阅读学术著作的方法
明确了学术著作的特点后,学生也就明白了阅读的困难在于学术著作所研究的抽象的认识,所以必须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才能登堂入室,领略学术之美。阅读方法主要分为几个步骤:
1、阅读前言,了解作者生平、成书背景、研究对象及基本问题。
重点放在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上。强调学生必须带着问题进入文本,这种问题意识正是整书阅读区别于一般阅读的体现,它是学术研究的本质精神,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有目的的、高效率的阅读。
2、浏览目录,构建框架,明确阅读预期(建立自己的思想图式,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引证、颠覆、补充)
针对本书所要研究的基本问题,本书共分为14个章节,我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测来给各个章节归类。学生大致能分出文化、政治、组织单位(《家族》)、情感生活、道德规范等各个方面,但是对于《从欲望到需要》《名与实的分离》等章节无法做出明确的归类。
学生不是一张白纸,作为一个已经有一定社会生活经验的个体,他们本身已经对于“乡土中国”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也就是本身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想图式”,做出阅读预期,便是使这一“思想图式”清晰化。一个优秀的读者不是被动、全盘地吸收书中的理论,而是要将自身的经验与作者的观点进行碰撞、磨合,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印证、深化、补充乃至颠覆自身的“思想图式”。也可以说,这是一个“未完成建筑”建设之建设的过程,而不是从头开始挖土、打地基、砌墙堆砖……在我给出的思维导图中,学生已经合理分类的部分就是帮助他们印证、深化自身生活的理性认识的;分类不到位的(例如《家族》一章中“家族”更侧重的并非伦理意义而是经济意义)需要学生去重点关注,来补充乃至颠覆他们的旧有认知;那些完全陌生的章节则有助于补充他们的认知空白。明确阅读预期,对于一个“主动”的阅读者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这也是传统阅读活动中经常忽略的。
3、精读各章节,品味重点词句,边读边进行批注,阅读过程中注意提取核心概念、绘制思维导图。
4、研读,在精读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进行研讨与探究,形成研究报告。
我们必须看见,这本书对我们仍具有强大的现实意义,中国的现代城市化进程不过短短几十年时间,乡土社会是我们情感结构、文化语境上的“故乡”,它解释着我们从何而来、如何生活的问题;同时在这几十年的变迁中,乡土社会的基础发生了很大的动摇,我们不能不看到它的变迁以及随之而来产生的新问题,学术最终的落足点是“人”,无数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这种人文关怀以及问题视野,也是《乡土中国》给予我们的最宝贵的财富。
观照当下生活的“不变”与“变”,是《乡土中国》这本书最大的现实意义,也应该是学生思考探究的重点。我为学生提供了两个案例:
(1)不但对人,他们对物也是“熟悉”的。一个老农看见蚂蚁在搬家了,会忙着去田里开沟,他熟悉蚂蚁搬家的意义。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的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乡土本色》)
思考:这种“重个别经验而不重普遍原则”的思维方式,在中国文化中有哪些体现?这对中西方文化思维的差异有什么直接的影响?
(2)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形成了生于斯、长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乡土本色》)
思考:如今城乡流动性增大,“北漂”“广漂”异军突起,人们似乎不再被束缚在土地上。但去年上映的《流浪地球》这一电影中“带着地球家园流浪”这一设想又表现了中国人对于“故乡”的深刻依恋。你如何辩证地看待这些现象?
图片
三、明确阅读的目标
1、知识层面:认识到我们普遍生活中的抽象真理,理解中国的社会结构
2、能力层面:发展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阐释概念、论证观点
3、关怀层面:“无数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用理论联系实际来解读我们生活中的现象、提出新的问题
四、布置阅读计划(略)
图片
【课后反思】
授课结束后,语文组的各位前辈肯定了我的整体教学设计,也指出了本节研究课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的不足,这些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课堂容量过大
整堂课主要以“为什么读”和“如何读”两个问题为主线组织课堂,前后涉及价值层面设计、学术著作的特点、明确阅读预期、提取核心概念、借助思维导图梳理逻辑、两个深入探究活动等内容。课堂容量过大、课堂节奏过快、学生主体思考时间被压缩,这些都是很明显的问题。如果分为两节课可能会更好。
图片
二、预期设定过高
在精读指导中,我借助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梳理行文逻辑结构以及论证过程,希望能由此引导学生主动地训练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思维品质的训练是一项全方位、耗时、难以量化标准评价的工作,在一堂课中将“提高思维品质”定为教学目标,过于宽泛、也不可能实现。如何将整书阅读中的“思辨性”纳入到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发展逻辑思维、提高思维品质”两项目标的实现中,使之与实用文体写作、实用类文本阅读等活动配套操作,以达成课程意义上“结构化”的整书阅读,是应继续深入挖掘的。“导读”不仅仅是一堂课的结束,而是一个开始。
图片
三、缺乏全局眼光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后续计划
教学最后一个步骤中的“阅读计划”,方法、目标的指向都不甚明确,可操作性仍待商榷。这主要是因为我在设计的过程中由于时间限制和许多问题尚未厘清,未能将“乡土中国”整书阅读的全局框架给事先明确,更多的是为了“导读”而“孤立”地设计导读课,而没有把握导读课与后续系列教学之间的有机联系。这也折射出整书阅读的一个困境:“全局性”眼光是整书阅读的重中之重,教师必须自己先深入研读,高瞻远瞩、谋划大局,才能将每一步骤“结构化”,用明确的方法与合适的节奏达到教学目标;才能更好把握学生的阅读走向,对阅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但由于教研时间被各项工作生活事务切割零碎、教学思维转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语文教学时间被其他科目大量挤压、科研动力不足等因素,“全局性”的整书阅读在实际备课中存在很大的困难。
四、不够紧扣文本
在课堂中应该紧扣文本,这样更便于学生把握具体理论。整堂课中,教师“抛出”的许多现象与问题,让学生目不暇接、感到新奇,但是过后可能并未产生对文章内容的具体理解,可以选择一到两例精讲。
图片
五、学生成果呈现不足
课前我已经给学生发放了预学案,让他们提前思考、熟悉了序言以及前三章的内容。但是在课堂上由于时间的原因,没有把学生的成果展示出来。例如思维导图部分,完全可以用一节单独的课来展示学生优秀成果、指明问题,这样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在课后活动的设计中,可以突出写作的重要性。语言是思想的载体,只有想得清楚、想得深刻,才能写得清楚、写得深刻。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写作能力,一方面通过硬性要求,迫使学生投入文本、深入思考。
六、忽略了对作者的介绍
整堂课聚焦于《乡土中国》这本书,但是忽略了对于作者费孝通的介绍。学术最终的落脚点是“人”,作为我国社会学领域的泰山北斗,费孝通先生走在田野间、甘坐冷板凳、不懈求索、关怀社会的“赤子之心”,是除知识理论以外更为重要的、更能感召不同时代之人的精神力量。
图片
在这次研讨中,我有幸得到了各位前辈教师的认可与指导,我们都为整书阅读提供的新的可能性而激动不已,但也不免对“下一步该怎么走”这一伴随着教学改革的原生性问题感到迷茫与困惑。但就像马向阳校长最后总结时发言所说的:“我们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但是办法嘛,总是人想出来的。海中语文组是一支团结的、优秀的队伍,相信只要我们敢想、敢放手去做,一定能够在风起云涌的时代浪潮中乘风破浪,再创辉煌!”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草房子》这本书,激发学生产生阅读的欲望和兴趣。
2、让学生掌握读书的方法。
3、通过部分事例,让学生对桑桑这一故事主角有初步的认识,并对他的故事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了解主人公——桑桑,并对他的故事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难点】由对桑桑命运的关注而产生阅读《草房子》一书的兴趣。
【教学准备】课件、《草房子》书、印发《草房子》片段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老师最近学了一首童谣非常有趣,想让大家也请欣赏一下,你们有没有兴趣?
2、幻灯片出示:
姐姐十五我十六,妈生姐姐我煮粥,
爸爸睡在摇篮里,没有奶吃向我哭,
记得外公娶外婆,我在轿前放爆竹。
①谁来读一读?听了这首童谣,你有什么感受?
②让学生一边拍手一边读。这首有趣的童谣是老师从《草房子》这本书中学到的,这本书除了有趣的童谣还有去多有趣的故事,你们想知道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草房子》,去看看哪里的任何事。板书“草房子”
3、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去看看几十年前北方油麻地的草房子,看看那里的草房子会是怎样的。
电脑出示:这一幢一幢草房子,看上去并不高大,但屋顶大大的,里面很宽敞。这种草房子实际上是很贵重的。它不是用一般稻草或麦秸盖成的,而是从三百里外的海滩上打来的茅草盖成的。那茅草旺盛地长在海滩上,受着海风的吹拂与毫无遮挡的阳光的曝晒,一根一根地都长得很有韧性。阳光一照,闪闪发亮如铜丝,海风一吹,竟然能发出金属般的声响。用这种草盖成的房子,是经久不朽的。
①指名学生配乐朗读。
②这样的草房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看图)在这美丽的草房子里,生活着一群可爱的人,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草房子。
二、介绍读新书方法,了解故事梗概。
1、当我们要读一本新书时,你会先看这本书的哪些部分呢?(封面、内容提要和目录)
2、看封面。投影出示《草房子》的封面。
你在封面上看到了什么?
①曹文轩
②出示文字:明天一大早,一只大木船,在油麻地还未醒来时,就将在这桑桑和他的家,远远地离开这里----他将告别与他朝夕相伴的这片金色的草房子……
3、翻开封面,想较快了解这本书讲了什么,可以怎么做?
看提要。
课件出示内容提要:
这是一部讲究品位的少年长篇小说。
作品写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六年中,他亲眼目睹了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撼动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间毫无瑕疵的纯情,不幸少男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怆与优雅,残疾男孩对尊严的执著坚守,垂暮老人在最后一瞬所闪耀的人格光彩,在死亡体验中对生命深切而优美的领悟,大人们之间扑朔迷离且又充满诗情画意的情感纠葛……这一切,既清楚又朦胧地展现在少年桑桑的世界里。这六年,是他接受人生启蒙教育的六年。
学生快速浏览内容提要,说说从中知道了什么?
4、看目录。通过看目录,我们可以把书读薄了。
(1)课件出示目录:
第一章 秃鹤
第二章 纸月
第三章 白雀(一)
第四章 艾地
第五章 红门(一)
第六章 细马
第七章 白雀(二)
第八章 红门(二)
第九章 药寮
(2)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一遍目录,了解这本书有哪些故事。
(3)这本书的目录非常有意思,都是采用人名或地名为目录。猜一猜,哪些是用人名命名的?
(4)猜猜,那个光头的男孩叫什么?根据老师的提示再猜猜他们分别是谁?
纸月,一个温柔、乖巧而且学习成绩很好的女孩子。
秃鹤,他原名陆鹤,因为是个秃子,被同学们称为秃鹤。
桑桑,一个调皮有很勇敢地男孩。
杜小康,油麻地最英俊的男孩,经历了家门的败落,又坚强扛起家庭重担,也被成为油麻地将来最有出息的孩子。
师:油麻地因为有了他们,而上演了一幕幕有声有色、耐人寻味的悲喜剧。
三、认识两个人物
(一)认识“秃鹤”
1、交流关于 “秃鹤”的故事。
(1)知道为什么人们喊陆鹤叫秃鹤吗?
(2)书中有段文字把秃鹤的脑袋写绝了。
(3)课件出示:秃鹤的秃,是很地道的。他用长长的好看的脖子,支撑起那么一颗光溜溜的脑袋。这颗脑袋绝无一丝瘢痕,光滑得竟然那么均匀。阳光下,这颗脑袋像打了蜡一般亮,让他的同学们无端地想起,夜里它也会亮的。
带着想象去读,一个活生生的秃鹤会站在你面前。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4)这样的一颗脑袋会给秃鹤带来什么呢?
师:这一切给秃鹤的生活蒙上了一层阴影,但他不断用自己的方式捍卫自己的尊严。
(5)后来书中出现这样一句话。(出示:纯静的月光照着大河,照着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们,也照着世界上一个最英俊的少年……)
师:知道这个世界上最英俊的少年是谁吗?为什么会这样,答案就在书中。
(一)认识“桑桑”
(1)师:书中第一主人公叫桑桑,这是个怎样的孩子呢?让我们快速浏览关于桑桑的两个片断。想想每个片段写了桑桑做的什么事?结果又怎样?
材料一:(提前发给学生)
桑桑的异想天开或者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古怪的行为,是一贯的。桑桑想到了自己有个好住处,而他的鸽子却没有——他的许多鸽子还只能钻墙洞过夜或孵小鸽子,他心里就起了怜悯,决心要改善鸽子们的住处。当那天父亲与母亲都不在家时,他叫来了阿恕与朱小鼓他们几个,将家中的碗柜里的碗碟之类的东西统统收拾出来扔在墙角里,然后将这个碗柜抬了出来,根据他想像中的一个高级鸽笼的样子,让阿恕与朱小鼓他们一起动手,用锯子与斧头对它大加改造。四条腿没有必要,锯了。玻璃门没有必要,敲了。那碗柜本有四层,但每一层都大而无当。桑桑就让阿恕从家里偷来几块板子,将每一层分成了三档。桑桑算了一下,一层三户“人家”,四层共能安排十二户“人家”,觉得自己为鸽子们做了一件大好事,心里觉得很高尚,自己被自己感动了。当太阳落下,霞光染红草房子时,这个大鸽笼已在他和阿恕他们的数次努力之后,稳稳地挂在了墙上。晚上,母亲望着一个残废的碗柜,高高地挂在西墙上成了鸽子们的新家时,将桑桑拖到家中,关起门来一顿结结实实的揍。
材料二:
桑桑不长记性,仅仅相隔十几天,他又旧病复发。那天,他在河边玩耍,见有渔船在河上用网打鱼,每一网都能打出鱼虾来,就在心里希望自己也有一张网。但家里却并无一张网。桑桑心里痒痒的,觉得自己非有一张网不可。他在屋里屋外转来转去,一眼看到了支在父母大床上的蚊帐。这明明是蚊帐,但在桑桑的眼中,它却分明是一张很不错的网。他三下两下就将蚊帐扯了下来,然后找来一把剪子,三下五除二地将蚊帐改制成了一张网,然后又叫来阿恕他们,用竹竿做成网架,撑了一条放鸭的小船,到河上打鱼去了。河两岸的人都到河边上来看,问:“桑桑,那网是用什么做成的?”桑桑回答:“用蚊帐。”桑桑心里想:我不用蚊帐又能用什么呢?两岸的人都乐。女教师温幼菊担忧地说:“桑桑,你又要挨打了。”桑桑突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但在两岸那么多有趣的目光注视下,他却还是很兴奋地沉浸在打鱼的快乐与冲动里。中午,母亲见到竹篮里有两三斤鱼虾,问:“哪来的鱼虾?”桑桑说:“是我打的。”“你打的?”“我打的。”“你用什么打的?”“我就这么打的呗。”母亲忙着要做饭,没心思去仔细考查。中午,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吃着鱼虾,吃着吃着,母亲又起了疑心:“桑桑,你用什么打来的鱼虾?”桑桑借着嘴里正吃着一只大红虾,故意吱吱唔唔地说不清。但母亲放下筷子不吃,等他将那只虾吃完了,又问:“到底用什么打来的鱼虾?”桑桑一手托着饭碗,一手抓着筷子,想离开桌子,但母亲用不可违抗的口气说:“你先别走。你说,你用什么打的鱼虾?”桑桑退到了墙角里。小妹妹柳柳坐在椅子上,一边有滋有味地嚼着虾,一边高兴地不住地摆动着双腿,一边朝桑桑看着:“哥哥用网打的鱼。”母亲问:“他哪来的网?”柳柳说:“用蚊帐做的呗。”母亲放下手中的碗筷,走到房间里去。过不多一会,母亲又走了出来,对着拔腿已跑的桑桑的后背骂了一声。但母亲并没有追打。晚上,桑桑回来后,母亲也没有打他。母亲对他的惩罚是:将他的蚊帐摘掉了。而摘掉蚊帐的结果是:他被蚊子叮得浑身上下到处是红包,左眼红肿得发亮。
(2)交流:桑桑分别做了什么?换回的是什么?
(3)读这些故事时,如果你在头脑中放电影,你会体会到读书的乐趣!
(4)炎热的夏天到了,我们看桑桑又做了什么? 师描述,他穿着爸爸的厚棉袄,手拿着风车,嘴里喊着这首童谣,吸引了一大群孩子的注意力。让我们一起喊着桑桑喊着的歌谣,想象桑桑当时的样子。
(5)看完了三个片段,你觉得桑桑是个怎样的孩子?
(6)在六年级时,可爱的桑桑却长成了这个模样。
出示:桑桑清瘦得出奇:两条腿细得麻秆一般,胸脯上是一根根分明的肋骨,眼窝深深,眼睛大得怕人。
A自由读,想象桑桑的样子。
B交流: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怎样的桑桑?
(7)活泼可爱的桑桑怎么会变成这样呢?老师读到这一部分时,心里有一种浓浓的哀伤,还有一份深深地担忧,但奇怪的是还有一种淡淡的、暖暖的温馨。那最后等待桑桑的是可怕的死亡,还是病痛之后的重生呢?
四、结束语
在书的封底上有这样一句话,出示:
美的力量绝不亚于思想的力量。一个再深刻的思想都可能变为常识,只有一个东西是永不衰老的,那就是美。———曹文轩
哪一个字跳入了你的眼睛?
老师读了这本书,被书中永恒的人性之美感动了,被人与人之间浓浓的爱感动了。我们只有走进《草房子》的时候才会发现书中更多的美,让我们带着感动去读《草房子》,与油麻地的孩子们一同享受成长,这将会是你最美的收获!
五、推荐作品:
桑桑和小伙伴们在《草房子》里等着你们呢!曹文轩叔叔的纯美小说系列中还有很多精彩的作品,每一部都能震撼我们的心灵,它们也等着你们去阅读呢!
课件出示推荐书目:《野风车》、《青铜葵花》、《红瓦黑瓦》、《山羊不吃天堂草》、《没有角的牛》、《古老的围墙》、《根鸟》等等。
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一段话:《等你》
等你
带着渴望,
带着梦想,
带着追寻,
走到书里来。
这里有世间最迷人的景致,
这里有人间最动人的情感,
这里有最好的朋友,
在书中等你。
【板书】
《草房子》
阅读方法 秃鹤 桑桑
看封面 读文字 敢想敢做
︳ ︳
看目录 想画面 异想天开
︳ ︳
读提要 悟感受 善良勇敢
一、了解学生阅读情况,提出问题
1.师生互动:了解学生阅读的版本、读法(具体怎么读?读了之后有些什么感受?)。
2.教师总结:
随便翻翻书,或者是从头到尾,只是读过,这样阅读经典或阅读《论语》,虽有印象,但基本是无用、无效的。
有用、有效的阅读,最好是“专业”阅读,而且是“专业”加上“有趣”(好玩)的阅读。
这里,先说说目前流行的《论语》的两种读法:
①第一种读法:从头到尾,依序而读。这种读法会让人感到“杂乱无章”,枯燥乏味,读着读着就没兴趣,没信心了。当然,《论语》不是“杂乱无章”,而是“有章可循”的。
如北大李零教授在《丧家狗——我读论语》一书的“自序”中,他说过自己早年读《论语》的感受:
当年读《论语》,我的感受是,此书杂乱无章……看到后边,前边就忘了,还有很多地方,没头没尾,不知所云,除了道德教训,还是道德教训,论哲理,论文采,论幽默,论机智,都没什么过人之处。
②第二种读法:以孔子或者《论语》的思想主题或者概念为主线来读。
这个难度很大。思想不是凭空而来的,思想是有源头,有继承,还有自己观察社会、看到社会问题总结获得的。
先秦时代,诸子百家,思想繁盛,哪些是孔子学习继承来的,哪些是孔子原创的,不容易梳理,得弄清楚才是。
这种读法也是北大李零教授在《丧家狗——我读论语》一书的“自序”中提到的:
以概念为线索,打乱原书顺序,横读《论语》。我把全书,归纳为若干主题,每个主题下分若干细目,按主题摘录,看这本书里,孔子的思想是什么样,与《墨子》、《老子》有什么区别。
图片
如今,这种读法比较盛行!放到一般人的手里,容易流入以今逆古、古为今用的味道。说白了会流入“误读”。
那么,有没有既专业又有趣(好玩)的更好的阅读方法呢?阅读一本经典,最主要或者首先要弄清楚哪些问题呢?
下面,我分享一下我和我学生一起读书的心得。
我认为,阅读一本书一般要读出“这本书”的两种结构形态,特别是后一种结构形态。
二、要“专业”而“有趣”的阅读,首先要弄清楚这本书的结构形态
1.第一种是表现为显性的、静态的结构形态,我称之为一本书的“外结构”。
①拿到《论语》一书,我们只要读一下书前面的“导言”或者“导读”,还有书的“目录”和每一篇开头下面的说明文字,就可以知道的。
如有人说,“《论语》二十篇五百章”,“《论语》一共20篇……共539章。”
我自己也拿计算器计算过《论语》的章数,五百多章(人们一般这样说,《论语》是篇长为章,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篇短为则,如初中语文过去的教科书称《论语》六则,现在改过来了)。
②如今,网络很方便,上网输入“论语”“结构”等词,查查,还可以知道:
如有专家说,“《论语》前十篇为上论,后十篇为下论。上、下两论各有主题:上论十篇以孔子之理念、教人、为人为中心,下论十篇以孔子行道以重建秩序之构想、实践、心态为中心。”
简单地说,上论十篇主要讨论、展示孔子的理念,以及孔子如何用这些理念来教导他的弟子。
下论十篇主要讨论孔子的行道方案、行道实践,以及行道失败以后他的心态。
所以,我们大致可以讲,前十篇大体是在介绍、呈现孔子之道,而后十篇主要在讨论行道以及行道的结果。
阅读《论语》,要弄明白它的这种“外结构”,这样,才基本称得上是“专业”阅读。
2.第二种是表现为隐性的、动态的结构形态,我称之为一本书的“内结构”。
这种“内结构”不容易察觉。因为时代不同,年代久远,《论语》一书所表现出来的“内结构”就显得非常特殊。
有学者就认为《论语》是一本“纪念册”,如著名学者王学泰说:
孔子不仅是历史上第一位名师,他也把教育学生视为头等大事。他的一生大部分精力都献给了学生,与学生情同父子。试想,他的离去在弟子心底会形成何等的波澜?
一些弟子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让外貌像孔子的弟子有若扮演老师。可见弟子对老师思慕之深。
后来他们找到了追念老师的最好办法,就是编一本纪念册,把孔子与他们的谈话、对他们的教导记录下来。这就是《论语》的雏形。
也就是说,《论语》一书尽管有点“杂乱”,但隐藏着一条孔子与弟子、与时人(当时的国君、大夫、权臣、隐者等)互动交集的、动态发展的内在线索。在书中,他们彼此一体,不可分割。
弄清楚这种“内结构”,或者说内在线索,或许我们就能够做到“有趣”(好玩)的阅读。
弄清楚这两种结构形态,指导学生读《论语》就可以从如下关系或顺序入手:
如参照年表、分期等,基本上以时间为主线。
一是,孔子与孔门弟子,主要在上论十篇,从孔门十哲入手;
二是,孔子与时人,主要在下论十篇,从孔子与鲁昭公、鲁定公、鲁哀公、季平子(名意如)、季桓子(名斯)、季康子(名肥)、阳货、公山弗扰、长沮、桀溺、荷蓧丈人和楚狂接舆等人入手。
三、例说《论语》一书的“有趣”阅读法(略)
四、结束:总结两个方面(略)
说明:以上文字引用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