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设计一等奖

台阶优秀一等奖教案

日期:2022-05-07

这是台阶优秀一等奖教案,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台阶优秀一等奖教案

台阶优秀一等奖教案第 1 篇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体会作者的感情。

  (2)合作、讨论、探究把握父亲形象的特点及意蕴。

  (3)感受父亲性格中的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培养对待人生的积极健康的心态。并尊重热爱自己的父亲。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把握故事内容,分析父亲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学习围绕中心组织材料,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

  教学方法朗读、复述;自主、合作、探究

  板书设计读台阶——复述小组;

  说台阶——人物评论组;

  品台阶——语言赏析组;

  4、画台阶——板书设计组。

  教学过程

  (课间播放刘和刚的<父亲>)

  踏上台阶走近父亲

  教师配乐声情并茂地朗诵一首歌颂父爱的自由诗,导入新课,亮出课题——“台阶”。

  一双赤脚在崎岖的山路上跋涉,

  那是父亲;

  一把斧头舞出清寒的月色,

  在猫头鹰的啼叫里荷薪而归,

  那是父亲;

  一犁风雨阵阵野谣披蓑戴笠的,

  那是父亲;

  一盏红薯酒就可以解脱一切愁苦的,

  那是父亲.

  有人说,人生是一级一级的台阶

  许多人渴望在台阶上找到自己的高度

  父亲是不是也如此?

  今天,就让我们踏上李森祥为我们搭建的亲情小说《台阶》,一起去体会父亲的高度。

  合作探究品味《台阶》

  师:本文是自读课文,篇幅较长,老师为大家提供了四方面的学习内容:

  1、读台阶——复述小组;

  2、说台阶——人物评论组;

  3、品台阶——语言赏析组;

  4、画台阶——板书设计组。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讨学习,10分钟后汇报你们的学习成果,好,开始!

  学生小组合作,师巡视指导。

  师:看得出来,大家研讨很热烈,接下来我们四个小组互相交流一下学习成绩,这期间,大家可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读台阶——复述小组

  复述故事

  归纳中心事件:父亲造台阶

  师: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通过研究,提出了人类需要的层次论,认为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共有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尊重的需要。那么父亲花去半辈子的精力去建造的高台阶是哪一种需要呢?当然是尊重的需要!文中哪句话也体现了这点?师:抓住了这句话就等于拿到了走进这篇文章的钥匙(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文章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呢?第二小组汇报成果!了解文章的故事情节,让我们走近文章的人物。

  (二)说台阶——人物评论组

  父亲是一个…的人,表现在……

  师:诚如大家所言,父亲具有华夏炎黄子孙最优秀的品质,也有中国农民特有的谦卑。

  (三)品台阶——语言赏析组

  …段(句)用了…描写,形象写出了…

  为了台阶,父亲付出了岁月,为了台阶,父亲付出了青春,为了台阶,父亲付出了健康……

  李森祥用精细入微的细节和朴实的语言为我们留下了深深的思索。

  (四)画台阶——板书设计组

  体现行文结构彰显独特创意

  师:好的板书,还应揭示文章主题。本文作者仅仅在写父亲吗?生长在农村的李森祥曾经说过:“乡土,永远是我创作的源泉,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我都不会忘了我来自农村,我有责任把中国农民最本真的情感表达出来!”本文写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时中国十亿中国人,有八亿在农村,他们的生活状态,我们可能很陌生。他们拥有最美好的品德,他们最应该得到幸福的生活,最应该受到尊重,事实却并非如此,农民儿子李森祥想借这篇文章表达对他们的祝福:由贫穷走向富裕,由被漠视走向被尊重,由自卑走向自尊,提高生产力,使农民生活迈上新的台阶!

  回首台阶感悟父爱

  好的文章总能引起我们的共鸣。朱自清的父亲蹒跚的爬上月台为他买回了满含关爱的橘子,李森祥的父亲穷尽大半生精力建造了凝聚着光荣与梦想的高台阶的房子,同学们你们是否也想起了你们自己的父亲,你愿意把深藏心中的`关于父亲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吗?(课前让同学先收集自己父亲的照片,并准备和父亲相关的故事)

  师:从凄楚、辛酸中走来的父辈,可能他们的愿望、追求,在孩子眼里,不是耀眼、精彩的,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他们血管中流淌着的那份坚韧不拔、拼命硬干的生命因子,恰是撑托事业辉煌的砥柱。让我们共同祝愿天下父母平安幸福!

台阶优秀一等奖教案第 2 篇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父亲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学习劳动人民勤劳、质朴、忠厚、善良而又有所追求的优秀品质。

  2、体会本文围绕“台阶”命题立意,选材剪裁的好处。

  3、学习本文平实、质朴、充满深情厚意的语言。

  二、教学设想:

  1、本文是一篇自渎课文,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的能力。

  2、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了解人物形象。

  3、教学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任务: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教师讲述《愚公移山》的故事。

  (2)学生体会故事的寓意:这个故事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征服大自然的美好愿望,体现了劳动人民不畏困难,永不放弃追求的精神。

  (3)《台阶》中的父亲在某种程度上与愚公的形象相似。

  (板书课题——台阶)

  (4)本文是一篇小说,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有关小说的基础知识。

  2、学生快速的阅读课文,注意解决下面两个问题:

  (1)注意下列词语的形、音:门槛、烦躁、晌午、瞬间、尴尬、烟瘾、黏性、涎水、微不足道、大庭广众。

  (2)使用第三人称说说本文的故事梗概:要区别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两种不同的写法。

  举例:某某家的老屋只有三级台阶,他眼看人家的台阶高,受人尊重,决心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可是凭他的经济条件,要造这样的新屋得准备大半辈子。他想聚沙可以成塔,凭自己一身力气,干他十年二十年,总有一天可以造成新屋。他苦了大半辈子,一砖一瓦的捡,一角一角钱的攒,终于盖起了新屋,砌上了九集台阶,屋造好了,人也老了,身子也垮了。

  3、明确小说的结构:

  小说的故事情节,一般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组成,本文是一篇结构完整的小说,根据这一点我们可以分析本文的结构:

  (1)开端:父亲觉得自己家的台阶低,要造高台阶的新屋。

  (2)发展:父亲开始了漫长的准备。

  (3)高潮:终于造起了有九集台阶的新屋。

  (4)结局:新屋落成了,人也老了,身体也垮了。

  第二课时:

  (一)教学任务:理解人物形象;与《背影》比较分析。

  (二)教学过程:

  1、理解人物形象:

  问题探究:

  (1)父亲为什么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从那些细节中我们可以看出父亲对高台阶的渴慕?表现出父亲怎样的性格?

  (2)父亲为了建造新屋以及台阶作了哪些准备?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

  (3)作新屋和造台阶时父亲是怎样操劳的?划出这些句子,体会父亲的性格特征。

  (4)台阶造好以后父亲有哪些表现?可以看出他怎样的心理?

  (5)为什么新台阶造好了,父亲反而感到处处不对劲?

  小结主旨:本文叙述了父亲建造高台阶的过程,表现了父亲为实现理想而不懈追求、坚韧不拔、不知疲倦的精神,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崇敬和怜悯。《台阶》暗寓了中国一般农民人生的奋斗过程。

  2、写作技巧探究。

  (1)作者为什么在老屋的三集青石台阶上用了那么多的笔墨?

  (2)为什么造新屋的主体工程写的简略,造台阶反而写的详细?

  (3)文章较详细的写了父亲的脚板的泥沙以及洗脚一节,似乎与文章的中心无关,可以删除吗?

  小结:本文选材精当,详略有致。凡是与台阶有关的内容不惜笔墨,尽情挥洒,而与台阶无关的则惜墨如金,有的点到为止。

  3、比较分析:

  《背影》抓住“背影”命题立意,组织材料;《台阶》围绕“台阶”命题立意,组织材料,请分别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在哪里?(学生自由发言,言之成理即可)

  小结:这两篇文章所写的事情,都是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但是作者却能挖掘深邃的内涵来。所以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要留心身边发生的事情,体会意蕴,从中受到教益。

台阶优秀一等奖教案第 3 篇

 教学目标:

  1.感受父亲性格中的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培养对待人生的积极健康的心态,把握父亲形象的特点及意蕴。

  2.理解、积累“尴尬、烦躁、微不足道、大庭广众”等词语。

  3.把握课文叙述角度,体悟作品兼有崇敬和怜悯的双重感情色彩。

  4.学习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故事内容和人物思想感情的阅读方法。

  5.理解课文围绕“台阶”组织材料,安排详略的写法。

  教学重点:

  把握故事内容,分析父亲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父亲形象的意蕴和组织材料的详略安排。

  教学流程设计:

  一、导语设计

  在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我们曾透过饱含作者对父亲困顿前行中的父辈的身影,体会到父亲对儿女那深沉而厚实的爱;今天学习的李森祥的小说《台阶》,体会作者通过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展现父辈们现实的生活画卷,去感受父辈那深沉的精神世界。

  二、诵读感知,整体把握

  教师提示阅读要点:

  (1)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父亲觉得自家的台阶低,望着人家高高的台阶,羡慕不已,他不甘心低人一等,立下宏愿,也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2)为了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都,父亲作了哪些准备工作?

  (他下定决心,开始漫长的准备。父亲每天捡砖、瓦、鹅卵石等。往瓦罐里塞角票等。)

  (3)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

  (终于建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一辈子的心愿得以实现,心头的喜悦真是无法形容。父亲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

  三、学生速读全文,就课文内容提出疑难问题,分析评价和心得。

  教师启发、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对交流中不太准确的理解,一般不予纠正,留待深入理解课文时解决。

  学生的感知可能有:

  (1)小说以农民的儿子为故事叙述者,采用第二人称的写法。

  (2)课文围绕“台阶”命题立意,安排材料的详略。“台阶”是全文的焦点,显豁突出。

  (3)文中着力塑造了父亲这一非常要强又老实厚道的农民形象。

  (4)课文的关键句是“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父亲对高台阶新屋的追求,深层地说是对社会地位的追求,突出父亲希望受人尊重的思想性格。

  (5)新台阶砌好后放鞭时,文亲喜悦的神情描写是非常个性的,很有特色。

  四、合作研讨。

  学生小组内研讨以下问题,然后把讨论的结果在全班交流。

  (1)为什么“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

  (因为台阶是地位的标志。人家高的有十几级,自家台阶只有三级,被人小看,“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想有地位而没有地位,所以总觉得自家的台阶低。)

  (2)在父亲的努力下,新台阶终于砌好了,可父亲却感到怎样?为什麽父亲反而处处感到“不对劲”了?

  (不对劲。台阶底,意味着经济地位地下,父亲由此形成了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长期存在,难以一下子消除,所以台阶高了,反而处处感到不习惯,不对劲。)

  (3)作者为什么在老屋的三级石板上用了那么多笔墨?

  (这篇小说题为“台阶”,先在老屋的台阶上做文章有多方面作用。

  第一,写三块青石板的来历,可以写出当年父亲的力气是多么大,后面写造新屋的时候托石板闪了腰,前后就形成对比。

  第二,写石板粗糙,可以暗示当年经济条件更差。

  第三,写父亲的脚板,写出了父亲终年辛劳的形象,也说明家庭的贫困。)

  (4)“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这一处描写表现父亲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不作心理描写?

  (父亲抽烟时专注地望着别人家高高的台阶,他羡慕.他向往,他在谋画怎样加快准备,争取能早日造起高台阶的新屋,像人家一样气派,也叫人羡慕。这篇小说是用第一人称写的,不允许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只能以形写神。)

  (5)为什么新屋的主体工程写得简略,造台阶反而写得详细?父亲放鞭炮时的神情有什么特色?

  (文章的详略是由中心而定的,题目是“台阶”,所以主体工程可以略写,造台阶则要详写。

  父亲的神情很有特色。他奋斗了大半辈子,高高的台阶就要砌起来,新屋就要完工,他心里的高兴是无法形容的,他一辈子老实厚道低眉顺眼,高兴起来也自有他高兴的样子。作者微妙地写他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异乎平日而又与众不同的样子,他手足无措,想挺胸挺不直,笑也是尴尬的笑。这副喜悦的样子是非常个性化的。)

  (6)为什么“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这种心态怎么理解?

  (父亲干了一辈子,劳动就是生命,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劳动是创造,劳动有收获,劳动体现了自己的价值,一旦不能干活,就失去了这一切,所以感觉若有所失。)

  (7)从父亲苦干大半辈子盖起新屋,砌上了九级台阶的生活经历,你受到怎样的启示?你如何看待父亲这个人物形象的?

  (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他有志气,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长远的生活目标,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父亲又是一个老实厚道的农民,他用诚实的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同时,父亲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当九级台阶砌好后,他却不好意思坐上去。)

  五、教师引导分析父亲形象的意蕴。

  父亲“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为了造出像人家一样有高台阶的新屋,也叫人羡慕,竞花了大半辈子去准备,才盖起有高台阶的新屋。可是,新屋落成了,父亲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同学认为,父亲这样做,值得吗?

  学生谈自己的价值观。

  教师可以从如下方面加以引导:

  (1)从人类需要层次论的角度:人都有获得社会和他人尊重的需要,提高地位,赢得尊重,是父亲最大的心愿。

  造新屋,当然首先是为了改善居住条件。但是,建筑物,无论大小,都具有人文性。“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这篇小说着眼在台阶,写父亲对台阶的要求,就是对地位的要求,就是对尊重的要求。

  人的需要总是在自己视野的范围里,由比较而产生的。父亲看别人家高高的台阶,目光那么专注,他羡慕那个气派,他感叹“我们家的台阶低!”尊重的需要使他产生希望和理想。

  人的需要是建立在现实可能性的基础上的。父亲以他的力量,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可谓理想远大。他的血管里有民族特质中拼命硬干、坚韧不拔的精神。

  (2)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角度:父亲创业之所以如此艰难,根源在于生产力水平低下。

  这篇小说固然讴歌了父亲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艰苦创业的精神,但是更有一种凄楚、辛酸的情感笼罩全篇。

  父亲造的新屋,规格并不很高,不过是屋基高些,台阶从三级增至九级。但是他为此付出了大半辈子的辛劳。年轻时,三百来斤的石板一下子能背三趟,也没觉得花了太大的气力。新屋造好了,人也老了,身体也垮了。

  小说告诉我们,父亲创业的艰难困苦,根源在于农村经济极端落后。小说深沉地响着时代对先进的生产力的呼唤。

  六、变换人称练习。

  请学生速读全文,试用第三人称说说小说的故事梗概。

  教师示例:

  XX家的老屋只有三级台阶,他眼看人家台阶高,受人尊重,决心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可是凭他的经济条件,要造这样的新屋得准备大半辈子。他想聚沙可以成塔,凭自己一身力气,干他十年二十年,总有一天可以造成新屋。他苦干了大半辈子,一砖一瓦地捡,一角钱一角钱地攒,终于盖起了新屋,砌上了九级台阶。屋造好了,人却老了,身子也垮了。

  七、说话延伸请学生从家居住房变化的角度,谈谈自己对社会发展引发的人们思想观念(如按揭买房)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的独特的体察和感悟。

  八、课堂小结

  从凄楚、辛酸中走来的父辈,可能他们的愿望、追求,在儿子的眼里,不是耀眼、精彩的。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他们血管中流淌着的那份坚韧不拔、拼命硬干的生命因子,恰是撑托事业辉煌的砥柱。让我们从心底祈愿,造好了新屋、砌上了九级台阶的劳苦的父辈们能尽享这份收获和喜悦,感谢父亲!

  九、课堂练习

  十、板书设计:

  “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对高”

  三级台阶老屋九级台阶新屋

  要求:地位尊重

  父亲:要强老实厚道

  愚公移山的精神

  坚忍不拔的毅力

台阶优秀一等奖教案第 4 篇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围绕“台阶”组织材料表现主题的方法。

  2,学会用细节刻画人物的写法,分析父亲的性格特点。

  3、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父老乡亲的深厚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文中围绕中心选材,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2、父亲形象的理解,字里行间的深厚情感。

  教学方法:朗读、置疑、问答、讨论、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台阶,在我们看来是极为平凡的东西,而在某些人的眼里,却是他毕生的追求。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台阶》就是关于一位父亲和台阶之间的故事。

  板书:《台阶》李森祥

  (这篇文章的篇幅比较长,所以请同学们先在每一自然前用数字标上序号,这样比较方便阅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因为同学们在课下,都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下面老师想通过练习的方式来检查一下同学们对课文的整体把握情况。请看大屏幕:

  请同学们用一句话,简单地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讲了父亲用一辈子的时间来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故事。

  那么同学们读完了这篇文章,同学们觉得文中的“父亲”。在你的心中,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同学们可以前后桌讨论一下,想出来了的同学请举手。

  明确:勤劳、朴实、善良、执着、敦厚、吃苦耐劳、有志气,有理想、要强、谦卑、坚韧不拔

  通过同学们的回答,我们知道了父亲是一个勤劳、朴实、能吃苦耐劳、善良、敦厚的农民,他有志气,有理想,不甘于人后,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他用诚实的劳动兴家立业,不怕辛苦,但在他身上有着中国农民特有的谦卑。

  三、研读分析

  从文中我们可知作者李森祥是围绕着“台阶”来写父亲一生的。那么究竟“台阶”和父亲有什么样的联系呢,父亲为什么要花一生的时间来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呢。请看大屏幕:

  1、请同学们快速地阅读第8、9自然段,想想父亲为什么要花一生的时间来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从课文中找一找,画一画)

  家乡地势低,屋基做高些,不大容易进水。

  按家乡风俗的说法: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

  师:同学们想想我们家的台阶有多高,而父亲在家乡的地位又是怎样的?

  生:我们家的台阶只有三级,

  生:从第9段“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可知父亲的地位是很低的。

  就是因为家乡的封建观念认为: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台阶”本是非常平常的东西,可在家乡却拿来与人的地位相匹配。“台阶”的高低象征人地位的高低。我们家的台阶只有三级,父亲的地位很低,所以父亲渴望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希望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

  从文中,我们知道父亲的建新屋的愿望实现了,他造起了一栋九级台阶的新屋,那么父亲是怎样造起来的,父亲都作了那些准备?请看大屏幕:

  2、仔细阅读第10——15自然段,思考:父亲是如何造起了九级台阶的新屋,他作了那些准备?(请同学们认真思考,从文中找出关键词语)

  父亲作了漫长的准备:捡砖、捡瓦、存角票、种田。砍柴、捡屋基卵石、编草鞋、挑谷子、踏黄泥。

  父亲的准备是漫长的,辛苦的,可是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不辞劳苦。他的愿望最终实现了,他造起了一栋高台阶的新屋。那么父亲与过去相比没有什么特别的.变化呢,请看大屏幕:

  3、仔细阅读第22-——29自然段,思考:新屋造成了,父亲与过去相比有了哪些变化?

  引导:从第2段父亲背青石板的章节,我们可以知道那时的父亲是身体力壮的。而现在的父亲是怎样的?

  生:父亲“人老了,身体垮了”

  第22段开头“我也偏偏在这让人高兴的瞬间发现,父亲老了。”

  生:第28段讲到父亲的腰闪了,父亲连挑一担水都不能胜任了

  师:确实父亲人老了,身体垮下来了,那么父亲除了身体垮,还有其他的变化呢?

  生:第29段说到父亲的“心情失落”了。

  那么他的心情为什么失落呢?台阶建好后,父亲应该尽享他的收获和喜悦才对。

  从文中父亲的感叹我们知道,父亲为了建新屋,花了大半辈子时间,到最后却是老了,身体垮了。还有一个就是他的愿望没有真正的实现。他的地位并没有提高。

  父亲干了一辈子,劳动就是生命,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劳动是创造,劳动有收获,劳动体现了自己的价值,一旦不能干活,就失去一切,所以感觉若有所失。

  这是一篇叙事性很强的小说,我们可以通过回顾文章的故事情节来了解父亲,

  投影:在家乡的风俗中,台阶高就代表地位高,而我们家老屋的台阶只有三级,父亲眼看人家台阶高,受人尊重,决心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来抬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可是凭他的经济条件,要造这样的新屋得准备大半辈子。但是他不畏艰苦,他苦干了大半辈子,最后终于盖起了新屋,砌成了九级台阶,实现了自己一辈子的心愿。但他却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屋造好了,人也老了,身子也垮了。

  四、写作方法探究(细节描写方法的运用)

  下面我们继续来学习文中的刻画人物的方法。湛江市中考规定刻画人物的方法主要有五种: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其中外貌描写又称为肖像描写,它包括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静态的描写称为外貌描写;动态的描写称为神态描写。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小说为了刻画父亲的形象,成功的使用了细节描写,那么,什么是细节描写呢?请大家看屏幕:

  (人物的细节描写,就是对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外貌、肖像和心理进行细致的刻画,从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完成对人物性格的塑造。)

  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最能表现父亲情感和性格的神态、动作、及心理的细节描写。讨论一下这些细节究竟写出了父亲什么样的感情。

  举例:(第5段)父亲在三级青石板台阶上洗脚的细节“┅┅因为沙子多的缘故,父亲要了个板刷在脚上沙啦沙啦地刷。后来父亲的脚终于洗好了,终于洗出了脚的本色,却也是黄几几的,是泥土的颜色。”这里是对父亲洗脚动作和父亲皮肤颜色的描写。从这一段的描写中用板刷刷脚上的泥沙说明父亲是一个吃苦耐劳的人,也可以看出父亲生活的贫困和艰辛;“黄几几”是泥土的颜色,更是父亲的肤色,看得出父亲的朴素和敦厚。

  (第13段)父亲在准备建台阶时,有这样一段描写:“父亲坐在绿荫里,经常望出去,那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这是对父亲神态的描写,父亲虽然忠厚老实,但看到别人家高高的台阶,内心世界还是时时有波澜的。一方面,专注的望着别人家高高的台阶,他羡慕、向往,他在谋划怎样加快准备,争取能早日造起高台阶的新屋,像人家一样气派,也叫人羡慕。

  (第21段)在建好了新房,大家都来给他庆祝时有这样一段描写:“许多纸屑落在父亲的头上肩膀上,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就尽力把胸挺得高些,无奈,他的背是驼惯了的,胸无法挺得高。因而,父亲明明是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这一段既有对父亲的动作的刻画,又有对父亲神态的描写,写出了父亲在众人仰慕是不自在。

  父亲长期处于一种地位低的状态,由此形成了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长期存在,难以一下子消除,所以台阶高了,反而处处感到不习惯,不对劲。

  (第24段)“父亲每天按照要求,每天在上面浇一遍水。隔天,父亲就用手去按一按台阶,说硬了硬了。再隔几天,他又用细木棍去敲了敲,说实了实了。又隔了几天,他整个人走到台阶上去,把他的大脚板在每个部位都踩了踩,说全冻牢了。这一段是对父亲的动作描写。用了哪些动词,写出了父亲对台阶的呵护。

  (第27段)“第二次他再坐台阶就比上次低了一级,他总觉得坐太高了和人打招呼有些不自在。然而,低了一级他还是不自在,便一级级地往下挪,挪到最低一级。”挪台阶的动作的细节描写写出了父亲谦卑的心理。

  五、拓展迁移:

  请同学们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写一段人物动作的细节。

  六、读懂情感

  作者仅仅写了父亲一个人吗?或者说写的是哪一类人,有哪种精神的人?

  劳动人民

  朴素、勤劳的劳动人民

  父亲所代表的是无数辛勤、朴实的劳动人民。我们说“小说的任务是通过塑造人物来反映生活,从而改造生活。”而作者正是想通过塑造父亲这个人物形象来引起我们对父辈艰辛的同情和理解,引起我们对父辈命运的关注。并且含蓄地指出,当时农民的生存状况需要改变,这样一个现实问题。

  从这篇文章中,我们想到了作者的父亲,劳动人民,也想到了自己的父亲。此刻

  你对自己的父亲是否又多了一份理解和关心呢,请同学们在课后拿起手中的笔写下你最想对父亲说的话。并以“爸爸,我想对你说”为题。

  七、小结:文中写了一个父亲,可他又是许许多多个父亲,他们耗尽一生的心血只是为了盖一座新房,给儿女成家立业。(《懂你》音乐响起)可能,他们的愿望、追求在儿子们看来不是耀眼的,精彩的,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他们血管中流淌着的那份坚忍不拔、拼命硬干,恰是撑起我们事业辉煌的支柱,让我们从心底祈愿造好了新屋,砌成了九级台阶的劳苦的父辈们能尽享这份收获和喜悦,感谢父亲!最后让我们祝愿天下所有的父亲都能如愿以偿。

  八、板书:(课件)

  执着、吃苦耐劳

  勤劳、朴实

  台阶——父亲——、善良、敦厚———千千万万个父亲

  有志气、有理想

  谦卑、坚忍不拔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